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昆曲和意大利歌剧分别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的艺术典型。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昆曲和意大利歌剧的起源、发展、传播、对后代艺术的影响等不同方面,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借鉴意大利歌剧的成功,让传统昆曲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昆曲 意大利歌剧 发展
1.引言
发源于苏州昆山的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已经有六百年以上的历史,是一种集文学、音乐、戏剧、舞蹈为一体的表演形式,经历代文人和艺术家的精雕细琢与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昆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发源于佛罗伦萨的意大利歌剧,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以音乐、戏剧为主,将文学、美术、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融为一体。欧洲音乐史上许多极有成就的作曲家和乐派代表人物,都曾涉足歌剧,并与歌唱家、指挥家、剧作家、导演、美术师、乐手们通力合作,留下了传演至今的艺术珍品。意大利歌剧以其特有的舞台魅力和超越时空的文化价值,已经成为今天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享有的世界文化遗产。
昆曲和意大利歌剧都是在人类几千年优秀文化的滋养中产生的,分别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的艺术典型。随着时代的发展,意大利歌剧先后传播到欧洲各地,至今还是高雅艺术,盛演于世界各地的舞台。而昆曲濒临失传,走向式微。本文通过研究、比较昆曲和意大利歌剧的起源、发展、传播、对后代艺术的影响等不同方面,试图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借鉴意大利歌剧的成功,让中国昆曲这一传统艺术在未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2.中国昆曲和意大利歌剧的比较
2.1起源
我国的戏曲,在发生之初,就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别:南戏与北杂剧。公元1400年前后的元末明初,南戏有四大声腔,其中的“昆山腔”影响深广。16世纪中期,北曲歌唱家魏良辅将北曲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引入昆山腔的歌唱,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昆山腔演唱技法,改革出“昆腔水磨调”;同时,弦索专家张野塘又将昆山腔的伴奏乐器在原来笙、管、笛、箫、琵琶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弦、提琴、阮、筝,发展成一定规模的管弦乐队。昆山腔逐渐成为南曲的正宗,流行于苏州地区。从此,吴地文坛高手借此新腔格律开始创作传奇。第一个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梁辰鱼的《浣纱记》,将新昆山腔转入清曲与剧曲并重的新阶段,开创出昆曲时代。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里记录了当时昆曲演出的盛况。巧合的是,此时歌剧也在意大利兴起。
16世纪末,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意大利佛罗伦萨贵族、文学家Giovanni Bardi伯爵,组织了一个由一些艺术家组成的文艺社团“卡梅拉塔”。他们进行语史、音乐、美学等方面的探讨,希望再造出具有古希腊悲剧传统的音乐戏剧。他们用“单声音乐”(Monody)做试验。1597年,Jacopo Peri在原有的幕间剧、田园剧基础上,创作了《达芙妮》(Dafne),上演于科尔西府邸。此剧的歌唱贯穿全剧,诞生了第一部集诗歌、音乐,戏剧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裁—歌剧。
意大利歌剧的起源虽然比昆曲晚了二百年,但昆曲和歌剧都是由一些民间的戏剧形式发展起来后,得到上层社会、知识分子的高度介入,并且经过各自的音乐、歌唱、舞蹈等艺术大师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最后成型的。
昆曲创作队伍的骨干是士大夫中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不论是剧本的创作、改编,还是音乐作曲,初期都是由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来完成。昆曲“以曲言志”,代表着当时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甚至有些作者还粉墨登场。意大利歌剧也是诞生于上流社会的文人社团,从一开始就演出、流行于贵族和宫廷中。
从其产生的土壤来看,明代中期的苏州地区,富甲天下,商业繁荣,市场兴旺,文化发达,演剧兴盛,是中国、东方、乃至世界最富裕豪华的城市之一。而14~16世纪,佛罗伦萨在商业、金融业、学术、艺术方面都达到空前繁荣,对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两个城市有着如此相同的经济文化背景,分别孵化了昆曲和歌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是水到渠成的一种必然:都是在各自的大背景下,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在各个领域长期积累、并取得一系列实践经验后,融汇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昆曲和歌剧的诞生,都是一种真正的、伟大的创造。魏良辅在将北曲中成熟的润腔手法引入昆山腔时,也将北曲突出人物性格情感的艺术追求引入南曲的歌唱,昆曲是南北曲之大集成。与此类似,歌剧虽然在题材样式与音乐风格上接受了历史的传承,但并不是在新环境中各类艺术形式的组合和叠加。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歌剧把人文主义思想作为灵魂,注重表现真实感人的思想情感,努力塑造个性化的音乐形象,设置强烈的戏剧冲突,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如此,昆曲和歌剧,从一开始就都是一种综合艺术,它们的成功都依赖于知识分子、各门类艺术家们的通力合作。这种跨门类、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这种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劳动,在其各自的历史背景中,本身都是一件有开创意义的事。
2.2传播
昆曲和歌剧,最初都发源于上层社会。昆曲从一开始就被统治阶级、上层社会所喜爱。明中期至清初,上流社会纷纷设立家庭戏班;清乾隆时期,昆曲更是作为朝廷典仪,由文臣特别制作大戏本,宫廷戏班的从业人员达二千余人。歌剧最初的观众也主要是贵族,早期的歌剧由佛罗伦萨传播到曼图亚、罗马的宫廷贵族中。
但是,昆曲和歌劇很快都从上流社会向平民大众传播,并最终被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昆曲在民间的发烧程度,可以以虎丘曲会为例。在昆曲的发源地苏州,每年中秋的虎丘曲会唱昆曲、赛昆曲,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后期,一直风靡了二百多年。而在意大利,1637年威尼斯创建了欧洲第一座公开演出的歌剧院。从此,歌剧面向大众,迅速成为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威尼斯也成为欧洲的歌剧中心。 中国的上层社会观赏昆曲的心态和意大利的贵族观赏歌剧的心态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奢华的美的享受。对中国的达官贵人、知识分子而言,无论是官场应酬、身份点缀、艺术欣赏还是生活娱乐,昆曲都是重要内容。而意大利的贵族和精英对观看歌剧甚至有着装要求,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社交方式。对各自百姓而言,昆曲和歌剧都曾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娱乐活动。昆曲是那个时代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而开创了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人,一直在文化上持开放态度,尤其重视文化生活,把精神生活的享受看作高于一切,他们的音乐生活也是普遍性和大众化的。在这样的土壤下,歌剧受到全民追捧。
2.3影响
18世纪后期,昆曲的地位受到新兴剧种的挑战。作为上层社会的宠儿,昆曲过分追求形式美,曲辞艰深晦涩难懂,节奏愈趋缓慢低沉,题材日益狭窄、甚至荒幻不经。与此相对照的,来自民间草台的戈阳腔、秦腔等崛起,更有徽班进京,新剧种受到各阶层的喜爱。另一方面,参与昆曲创作的文人大大减少,从数量到质量都比前代下降。昆曲的演出队伍也日益锐减。再加上,太平天国战乱冲击了原本富庶的苏州、扬州等昆曲中心的演出,北京宫廷也逐渐由京剧替代了昆曲。至此,昆曲逐步衰落。到百年前的光绪年间,北京和上海的昆班力量已全部瓦解,昆曲奄奄一息。但是,昆曲在文学、音乐、表演、排场和戏剧理论、行业规范等诸多方面对于后期剧种起到了营养哺育作用,其影响覆盖了全国各地上百个地方剧种,成为“百戏之母”。特别地,昆曲对京剧的影响贯穿其生成、发展的全过程。可以说,我国的戏曲文化都是以昆曲为基础,构建起的不同于西方戏剧系统的独特的艺术规范和美学理想。
与此相反,意大利的歌剧在欧洲乃至全球蓬勃发展。17世纪末,歌剧逐步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奥等欧洲其他国家,对同期欧洲各国的歌剧发展有着启蒙性意义。而意大利本土,歌剧中心移到那不勒斯。随之,那不勒斯乐派歌剧风格影响欧洲,并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 19世纪,歌剧在意大利音乐生活中占絕对统治地位,19世纪的意大利音乐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歌剧史,先后出现了罗西尼、威尔弟和普契尼三位杰出的大师。意大利歌剧所创造出来的形式、内容、旋律、美声等给后世的各国音乐家以深刻的影响。同时, 从意大利传播到诸国的歌剧,各自向“民族乐派”发展,各有特点,相互影响。德国的莫扎特、瓦格纳、法国的比才、俄罗斯的格林卡、柴科夫斯基等大师一起为世界歌剧舞台做出了重要贡献。19世纪中叶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意大利歌剧结合了舞蹈、戏曲等元素,变得更加多元,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这时的意大利歌剧不仅仅是意大利歌剧,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激发情感、给人娱乐的世界性音乐艺术,至今盛演不衰。
3.借鉴和展望
昆曲从渐衰到现在,已经历了多次时代的考验,虽然一直有文人和艺术家不断努力,也只是维持着衰而不亡的局面。反观意大利歌剧,盛况依旧,既有著名的歌剧院(如米兰的斯卡拉、维罗纳的阿雷纳、罗马大歌剧院等),也有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上定期的歌剧表演。在全球化的今天,借鉴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对昆曲传承和发展有以下思考:
(1)不断改革与创新。昆曲和歌剧最初都是创新的结果。纵观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既有歌剧人性化和艺术性的提高,更有一代代作曲家们追求创新的态度。比如20世纪初的普契尼,其创作题材多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从普通群众的生活中发掘感人的素材,开创真实主义歌剧新方向。又如,源于轻歌剧传统的音乐剧,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盛行,适应战后工业化时代需要,成为雅俗共赏的新潮。昆曲在21世纪的今天需要改革,要从内容、形式上更接近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添入新的元素。白先勇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将原来五十五折的版本删减成精华二十九折,符合当代人的快节奏;同时,加强柳梦梅角色,生旦并重,符合当代人审美习惯;在舞台设计上,在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传统美学基础上,尽量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峡两岸和美国演出时,座无虚席,更受到许多年轻观众的追捧。它的成功为昆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2)培养观众,特别是年青观众。意大利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使其有一批艺术欣赏水平高、喜欢歌剧音乐的忠实观众。每年夏天,五、六十万游客和观众奔向具有2000年历史、能容纳2.5万名观众的维罗纳阿雷纳露天剧场,观看意大利歌剧。与之相比,昆曲曲高和寡,昆曲的唱词多用古汉语、并经常夹杂经典故事,对现代观众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对古文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明白。另一方面,昆曲夹杂着以苏州方言为代表的吴语念白,对学拼音长大的“普通话一代”观众来说,很难听懂,必须边看旁白、边欣赏,这是昆曲在现代传播的又一个“瓶颈”。近年来,以白先勇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当代精英,不遗余力地进行昆曲的普及,培养年轻观众。特别是,白先生积极推进昆曲进校园,向大学生普及,提高了昆曲的人气。总之,加强对昆曲艺术欣赏的教育宣传力度,传播昆曲,不断创造出昆曲的观众,培养观众对昆曲的爱好和兴趣,使昆曲有源源不断的欣赏者和批评者,让昆曲回归民间。
(3)固定的演出场所。在意大利,歌剧是在歌剧院演出的。而歌剧院是根据歌剧演出需要专门设计的,特别注重音响效果,其本身也是一门综合艺术。意大利人对歌剧的热爱,爱屋及乌到歌剧院。二战中,斯卡拉歌剧院于1943年被炸毁。战后的米兰百废待兴,但米兰人还是在1946年就重建了斯卡拉,使其成为米兰的社交中心和米兰整个社会的公共沙龙。今天的昆曲和中国其他戏曲一样,演出场所受到流行音乐、电影等现代艺术的挤压,越来越少。以上海为例,近年来由于电影票房高升,电影院随着商业地产的扩展,渗透到各个区县和城乡交界处。与之相比,传统的演出戏剧的舞台随着市中心的拆迁逐渐减少,屈指可数。可喜的是,在昆曲人的努力下,昆曲尝试着重回起源地—私家园林,进行小剧场演出。上海青浦的课植园、昆山的亭林园都固定演出《牡丹亭》。这种实景演出丰富了昆曲的舞台,再现了昆曲的原汁原味,吸引了不少观众开车前往。
(4)专业人才的培养。意大利和西方社会有一流的音乐学院,培养着导演、编剧、演员等专业歌剧人才,在我国的音乐学院里也有相关专业培养歌剧人才。而传统的昆曲,多靠师傅“口传心授”,虽然现在在戏剧学院也教授昆曲,但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无法与歌剧教育相比,因此昆曲人才的培养,也是当务之急。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电子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外来影视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本土新崛起的大众文化进一步冲击昆曲,新世纪对昆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文化部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昆曲工作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 并且政府一直从政策上、经费上扶持昆曲。应该看到:昆曲发展,长路漫漫, 但可以坚信的是:昆曲作为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典范,它和意大利歌剧一样,在世界文化之林,有着穿越时空、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的昆曲艺术》编写组.中国的昆曲艺术[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
[2]余秋雨.昆曲: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J].中国文化,1994:10.
[3]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周秦.苏州昆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5]沈旋.西方歌剧辞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6]张筠青.歌剧音乐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关键词:昆曲 意大利歌剧 发展
1.引言
发源于苏州昆山的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已经有六百年以上的历史,是一种集文学、音乐、戏剧、舞蹈为一体的表演形式,经历代文人和艺术家的精雕细琢与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昆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发源于佛罗伦萨的意大利歌剧,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以音乐、戏剧为主,将文学、美术、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融为一体。欧洲音乐史上许多极有成就的作曲家和乐派代表人物,都曾涉足歌剧,并与歌唱家、指挥家、剧作家、导演、美术师、乐手们通力合作,留下了传演至今的艺术珍品。意大利歌剧以其特有的舞台魅力和超越时空的文化价值,已经成为今天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享有的世界文化遗产。
昆曲和意大利歌剧都是在人类几千年优秀文化的滋养中产生的,分别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的艺术典型。随着时代的发展,意大利歌剧先后传播到欧洲各地,至今还是高雅艺术,盛演于世界各地的舞台。而昆曲濒临失传,走向式微。本文通过研究、比较昆曲和意大利歌剧的起源、发展、传播、对后代艺术的影响等不同方面,试图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借鉴意大利歌剧的成功,让中国昆曲这一传统艺术在未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2.中国昆曲和意大利歌剧的比较
2.1起源
我国的戏曲,在发生之初,就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别:南戏与北杂剧。公元1400年前后的元末明初,南戏有四大声腔,其中的“昆山腔”影响深广。16世纪中期,北曲歌唱家魏良辅将北曲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引入昆山腔的歌唱,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昆山腔演唱技法,改革出“昆腔水磨调”;同时,弦索专家张野塘又将昆山腔的伴奏乐器在原来笙、管、笛、箫、琵琶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弦、提琴、阮、筝,发展成一定规模的管弦乐队。昆山腔逐渐成为南曲的正宗,流行于苏州地区。从此,吴地文坛高手借此新腔格律开始创作传奇。第一个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梁辰鱼的《浣纱记》,将新昆山腔转入清曲与剧曲并重的新阶段,开创出昆曲时代。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里记录了当时昆曲演出的盛况。巧合的是,此时歌剧也在意大利兴起。
16世纪末,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意大利佛罗伦萨贵族、文学家Giovanni Bardi伯爵,组织了一个由一些艺术家组成的文艺社团“卡梅拉塔”。他们进行语史、音乐、美学等方面的探讨,希望再造出具有古希腊悲剧传统的音乐戏剧。他们用“单声音乐”(Monody)做试验。1597年,Jacopo Peri在原有的幕间剧、田园剧基础上,创作了《达芙妮》(Dafne),上演于科尔西府邸。此剧的歌唱贯穿全剧,诞生了第一部集诗歌、音乐,戏剧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裁—歌剧。
意大利歌剧的起源虽然比昆曲晚了二百年,但昆曲和歌剧都是由一些民间的戏剧形式发展起来后,得到上层社会、知识分子的高度介入,并且经过各自的音乐、歌唱、舞蹈等艺术大师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最后成型的。
昆曲创作队伍的骨干是士大夫中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不论是剧本的创作、改编,还是音乐作曲,初期都是由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来完成。昆曲“以曲言志”,代表着当时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甚至有些作者还粉墨登场。意大利歌剧也是诞生于上流社会的文人社团,从一开始就演出、流行于贵族和宫廷中。
从其产生的土壤来看,明代中期的苏州地区,富甲天下,商业繁荣,市场兴旺,文化发达,演剧兴盛,是中国、东方、乃至世界最富裕豪华的城市之一。而14~16世纪,佛罗伦萨在商业、金融业、学术、艺术方面都达到空前繁荣,对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两个城市有着如此相同的经济文化背景,分别孵化了昆曲和歌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是水到渠成的一种必然:都是在各自的大背景下,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在各个领域长期积累、并取得一系列实践经验后,融汇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昆曲和歌剧的诞生,都是一种真正的、伟大的创造。魏良辅在将北曲中成熟的润腔手法引入昆山腔时,也将北曲突出人物性格情感的艺术追求引入南曲的歌唱,昆曲是南北曲之大集成。与此类似,歌剧虽然在题材样式与音乐风格上接受了历史的传承,但并不是在新环境中各类艺术形式的组合和叠加。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歌剧把人文主义思想作为灵魂,注重表现真实感人的思想情感,努力塑造个性化的音乐形象,设置强烈的戏剧冲突,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如此,昆曲和歌剧,从一开始就都是一种综合艺术,它们的成功都依赖于知识分子、各门类艺术家们的通力合作。这种跨门类、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这种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劳动,在其各自的历史背景中,本身都是一件有开创意义的事。
2.2传播
昆曲和歌剧,最初都发源于上层社会。昆曲从一开始就被统治阶级、上层社会所喜爱。明中期至清初,上流社会纷纷设立家庭戏班;清乾隆时期,昆曲更是作为朝廷典仪,由文臣特别制作大戏本,宫廷戏班的从业人员达二千余人。歌剧最初的观众也主要是贵族,早期的歌剧由佛罗伦萨传播到曼图亚、罗马的宫廷贵族中。
但是,昆曲和歌劇很快都从上流社会向平民大众传播,并最终被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昆曲在民间的发烧程度,可以以虎丘曲会为例。在昆曲的发源地苏州,每年中秋的虎丘曲会唱昆曲、赛昆曲,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后期,一直风靡了二百多年。而在意大利,1637年威尼斯创建了欧洲第一座公开演出的歌剧院。从此,歌剧面向大众,迅速成为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威尼斯也成为欧洲的歌剧中心。 中国的上层社会观赏昆曲的心态和意大利的贵族观赏歌剧的心态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奢华的美的享受。对中国的达官贵人、知识分子而言,无论是官场应酬、身份点缀、艺术欣赏还是生活娱乐,昆曲都是重要内容。而意大利的贵族和精英对观看歌剧甚至有着装要求,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社交方式。对各自百姓而言,昆曲和歌剧都曾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娱乐活动。昆曲是那个时代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而开创了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人,一直在文化上持开放态度,尤其重视文化生活,把精神生活的享受看作高于一切,他们的音乐生活也是普遍性和大众化的。在这样的土壤下,歌剧受到全民追捧。
2.3影响
18世纪后期,昆曲的地位受到新兴剧种的挑战。作为上层社会的宠儿,昆曲过分追求形式美,曲辞艰深晦涩难懂,节奏愈趋缓慢低沉,题材日益狭窄、甚至荒幻不经。与此相对照的,来自民间草台的戈阳腔、秦腔等崛起,更有徽班进京,新剧种受到各阶层的喜爱。另一方面,参与昆曲创作的文人大大减少,从数量到质量都比前代下降。昆曲的演出队伍也日益锐减。再加上,太平天国战乱冲击了原本富庶的苏州、扬州等昆曲中心的演出,北京宫廷也逐渐由京剧替代了昆曲。至此,昆曲逐步衰落。到百年前的光绪年间,北京和上海的昆班力量已全部瓦解,昆曲奄奄一息。但是,昆曲在文学、音乐、表演、排场和戏剧理论、行业规范等诸多方面对于后期剧种起到了营养哺育作用,其影响覆盖了全国各地上百个地方剧种,成为“百戏之母”。特别地,昆曲对京剧的影响贯穿其生成、发展的全过程。可以说,我国的戏曲文化都是以昆曲为基础,构建起的不同于西方戏剧系统的独特的艺术规范和美学理想。
与此相反,意大利的歌剧在欧洲乃至全球蓬勃发展。17世纪末,歌剧逐步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奥等欧洲其他国家,对同期欧洲各国的歌剧发展有着启蒙性意义。而意大利本土,歌剧中心移到那不勒斯。随之,那不勒斯乐派歌剧风格影响欧洲,并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 19世纪,歌剧在意大利音乐生活中占絕对统治地位,19世纪的意大利音乐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歌剧史,先后出现了罗西尼、威尔弟和普契尼三位杰出的大师。意大利歌剧所创造出来的形式、内容、旋律、美声等给后世的各国音乐家以深刻的影响。同时, 从意大利传播到诸国的歌剧,各自向“民族乐派”发展,各有特点,相互影响。德国的莫扎特、瓦格纳、法国的比才、俄罗斯的格林卡、柴科夫斯基等大师一起为世界歌剧舞台做出了重要贡献。19世纪中叶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意大利歌剧结合了舞蹈、戏曲等元素,变得更加多元,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这时的意大利歌剧不仅仅是意大利歌剧,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激发情感、给人娱乐的世界性音乐艺术,至今盛演不衰。
3.借鉴和展望
昆曲从渐衰到现在,已经历了多次时代的考验,虽然一直有文人和艺术家不断努力,也只是维持着衰而不亡的局面。反观意大利歌剧,盛况依旧,既有著名的歌剧院(如米兰的斯卡拉、维罗纳的阿雷纳、罗马大歌剧院等),也有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上定期的歌剧表演。在全球化的今天,借鉴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对昆曲传承和发展有以下思考:
(1)不断改革与创新。昆曲和歌剧最初都是创新的结果。纵观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既有歌剧人性化和艺术性的提高,更有一代代作曲家们追求创新的态度。比如20世纪初的普契尼,其创作题材多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从普通群众的生活中发掘感人的素材,开创真实主义歌剧新方向。又如,源于轻歌剧传统的音乐剧,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盛行,适应战后工业化时代需要,成为雅俗共赏的新潮。昆曲在21世纪的今天需要改革,要从内容、形式上更接近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添入新的元素。白先勇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将原来五十五折的版本删减成精华二十九折,符合当代人的快节奏;同时,加强柳梦梅角色,生旦并重,符合当代人审美习惯;在舞台设计上,在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传统美学基础上,尽量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峡两岸和美国演出时,座无虚席,更受到许多年轻观众的追捧。它的成功为昆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2)培养观众,特别是年青观众。意大利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使其有一批艺术欣赏水平高、喜欢歌剧音乐的忠实观众。每年夏天,五、六十万游客和观众奔向具有2000年历史、能容纳2.5万名观众的维罗纳阿雷纳露天剧场,观看意大利歌剧。与之相比,昆曲曲高和寡,昆曲的唱词多用古汉语、并经常夹杂经典故事,对现代观众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对古文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明白。另一方面,昆曲夹杂着以苏州方言为代表的吴语念白,对学拼音长大的“普通话一代”观众来说,很难听懂,必须边看旁白、边欣赏,这是昆曲在现代传播的又一个“瓶颈”。近年来,以白先勇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当代精英,不遗余力地进行昆曲的普及,培养年轻观众。特别是,白先生积极推进昆曲进校园,向大学生普及,提高了昆曲的人气。总之,加强对昆曲艺术欣赏的教育宣传力度,传播昆曲,不断创造出昆曲的观众,培养观众对昆曲的爱好和兴趣,使昆曲有源源不断的欣赏者和批评者,让昆曲回归民间。
(3)固定的演出场所。在意大利,歌剧是在歌剧院演出的。而歌剧院是根据歌剧演出需要专门设计的,特别注重音响效果,其本身也是一门综合艺术。意大利人对歌剧的热爱,爱屋及乌到歌剧院。二战中,斯卡拉歌剧院于1943年被炸毁。战后的米兰百废待兴,但米兰人还是在1946年就重建了斯卡拉,使其成为米兰的社交中心和米兰整个社会的公共沙龙。今天的昆曲和中国其他戏曲一样,演出场所受到流行音乐、电影等现代艺术的挤压,越来越少。以上海为例,近年来由于电影票房高升,电影院随着商业地产的扩展,渗透到各个区县和城乡交界处。与之相比,传统的演出戏剧的舞台随着市中心的拆迁逐渐减少,屈指可数。可喜的是,在昆曲人的努力下,昆曲尝试着重回起源地—私家园林,进行小剧场演出。上海青浦的课植园、昆山的亭林园都固定演出《牡丹亭》。这种实景演出丰富了昆曲的舞台,再现了昆曲的原汁原味,吸引了不少观众开车前往。
(4)专业人才的培养。意大利和西方社会有一流的音乐学院,培养着导演、编剧、演员等专业歌剧人才,在我国的音乐学院里也有相关专业培养歌剧人才。而传统的昆曲,多靠师傅“口传心授”,虽然现在在戏剧学院也教授昆曲,但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无法与歌剧教育相比,因此昆曲人才的培养,也是当务之急。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电子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外来影视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本土新崛起的大众文化进一步冲击昆曲,新世纪对昆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文化部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昆曲工作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 并且政府一直从政策上、经费上扶持昆曲。应该看到:昆曲发展,长路漫漫, 但可以坚信的是:昆曲作为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典范,它和意大利歌剧一样,在世界文化之林,有着穿越时空、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的昆曲艺术》编写组.中国的昆曲艺术[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
[2]余秋雨.昆曲: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J].中国文化,1994:10.
[3]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周秦.苏州昆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5]沈旋.西方歌剧辞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6]张筠青.歌剧音乐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