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十年间,逐步明白,因为内心的真正需要而欢喜——
2006年。
中秋之日。持续一段时间的秋阳亮烈开始转变,阴晴间,视野中是黄白灰混杂的颜色。
来到办公室,正值国庆长假,诺大一幢楼除门卫之外再没遇到其他人。进电梯,摁下数字“6”,出电梯,横过长长走廊,打开灰蓝防盗门,一个人进到办公室,开启电脑。等待机器运行间,抬头见到门外,几栋居民楼的空隙处,天色又灰了些,虽然,正是上午11点。
门里门外,一面是寂静角落,一面是市井繁华。
1996年。
中秋之日。初入职场的新人,随着部门摄像师开到火车站,开到机场,拍摄那些节日返乡的人们,做随机采访。急急赶回台里,守着编辑剪辑。
许多人进进出出,脚步匆匆。省会电视台,节假日比平时更忙碌。晚上11点之后,机房安静下来。我找出模拟带,在对编机上练习编辑。中文系毕业的人,对机器不敏感,惟有多学多看多练。操作不当,出黑场了。再编辑。一遍两遍三遍……沉浸在铆足劲往前冲的情绪中,无暇顾及,窗外圆月亮了一夜。
大学毕业十周年。
从甫出象牙塔时的青葱生涩到今日的成熟淡然。十年间,认识各色人等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情,做过大的决断,亦被生活琐细纠缠。生命的微妙与悲喜已经明白大半,这样的时刻,把十年历程细细梳理,以白纸黑字保存,用自己的方式把这段时光轻轻系个结。
“时间的河啊,慢慢地流……”这是蔡琴的歌,喜欢了这么多年。
三年长沙电视:归零归零,起步起步
大学毕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路口。职业方向的选择决定一个人很长时期的状态。这个方向的确定,有偶然有必然也有无从选择的无奈。我还算比较主动,一直想做传媒人,大学期间在报社、杂志社实习过,没体验过电视记者,对电视台充满向往与好奇,就朝这个方向努力。毕业时,考进长沙电视台。
现在回忆大学生活,发现那四年过得充实丰富,首先得益于大一进校时心态的很快归零:不再是一个被保送的高中所谓“特优生”,面对身边来自各地的优秀同学们,知道要踏实下来,从零开始。
现在回忆三年长沙电视台的生涯,同样发现,心态的归零帮助我在初入职场时,起步比较稳:不再是一个高校的所谓“优秀毕业生”,面对一份陌生职业,知道要踏实下来,从零开始。
当然,有了历练之后的今天,发现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归零的过程。只是在当时,路径指向更多靠混沌间的直觉。
喜欢十年前的那个我,每天早早到办公室,扫地拖地,把大家的杯子洗好,倒上开水。准备一天的工作。没有功利没有计较,单纯地只想早日掌握各项技能,只想把工作做好。没有休息日的概念,熟悉机器熟悉业务,夜晚常常在机房度过。只用了半年时间,策划、采访、拍摄、编辑,电视记者所有流程都掌握了。技术不再成为难关之后,开始在内容与深度上要求自己,希望做出一些有想法的电视专题,又朝这个方向努力。
毕业半年之后,被部门安排做《岳麓采风》专栏的负责人,一年之后,长沙电视进行改革,停掉现有专栏,面向全台公开招聘新栏目制片人,我在大家的支持鼓励下做了一个方案参与竞争,几轮下来,不到24岁的我,成为电视专栏《百姓》的制片人。也是当时长沙台最年轻的制片人。
《百姓》每周一期,每期播出20分钟。这个节目由人物、家庭、城市动态构成,触角深入到省会的各个层次。
做这个节目的过程中,我和栏目组成员沉淀下深厚的情谊。六个人,成为终生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有着浓浓的业务氛围:交流对专题的想法与实践,甚至聚在一起吃工作餐时,会把电视调到MTV,学习音乐电视的拍摄手法,讨论哪些可以用到我们的专题中。
一年之后,长沙电视再度整合,成立女性专业频道和政法专业频道,我被调到女性频道担任《女性完全关注》栏目的制片人。一个人要从这栋楼搬到五十米外的那栋楼办公,栏目组聚餐时,大家的不舍与难过,那些泪光至今温暖着我。现在,当年的《百姓》成员各自分散:宋丹和李瑾到了中央台,王为平进了市委机关……但彼此间的情谊始终在。
《女性完全关注》每周播出五天,是个高强度的常规节目。每日被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裹挟着,一段时间之后,我的内心有了挣扎:坚守下去能够获得更多既得利益,但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这个时候,湖南卫视播出大型演播厅谈话类节目《新青年》,让我看到,原来电视节目可以这样充满理想气质。很快地,我加盟其间,成为这个节目的一名编导。
三年湖南卫视:流动与繁华,相遇并体验
《新青年》于我而言,能够遇到,真是有幸。这个节目的理念是新锐,气质是理想化,在当时浮躁的电视节目氛围中,有一种少见的清新之气。
那个三年,我的职业与个人兴趣完全吻合,做着喜欢的事情,多么忙多么累都不觉得。整日像充得满满的电池,每天都用新鲜的态度面对即将遇到的人和事。
采访很多人,见到很多种人生。
做很多节目,《边疆的故事》《深圳机遇之旅》《我们去留学》《没有季节的女人》《新偶像时代》《从纽约归来》《再生繁花》《扣响世界名校之门》《西部正年轻》……还有“千年论坛”的直播。
去很多地方,在流动中体会地理与人文。让我现在回望,可以庆幸自己“而立之前,曾经浪游”。
最幸运的,是与许多优秀者同行,确切说,是与他们一道奔跑。
汤浩的职业精神与洁净,环静的严谨负责,张丰的温厚踏实,丹的古灵精怪,柴静的智慧与锐利,郭宇宽的豪侠之气……
还有一些采访过的嘉宾,成为朋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到足够好,近距离接触让我真正体验到:新锐不是口号和姿态,有底蕴才是真新锐。
经历很多繁华场景,有的衣香鬓影,流光溢彩;有的场面宏大,气势煌煌。也见到繁华背后,这里一个孔那里一个洞的底子。
经受了市场化运作媒体的压力,并学习在压力之下顽强成长。更在心态上,明白变化是常态,因此更加勇敢。
感谢这些事,感谢这些人。他们为我打开一扇扇窗口,让我视野更开阔思想更具张力。感谢这种相遇与体验。
时间流逝,湖南卫视调整定位,确定“娱乐立台”的方向,《新青年》面临调整,要改为娱乐化的《谁是英雄》。又到了一个路口。是适应娱乐化的趋势继续做下去,还是……怎样选择?搭档大多北上,到央视继续自己的电视理想。家人都在长沙的我,选择留下。
不适合娱乐氛围的我,需要一个让自己继续诚恳的空间。去到哪里?
这个时候,一本新杂志正在筹备创刊,刊名叫《大学时代》。
四年《大学时代》:静静努力,静静收获
从电视专栏《百姓》《女性完全关注》到演播厅节目《新青年》到《大学时代》杂志,从外在表现看,是我换了几个单位。而从实质看,是我一直在坚持,选择过诚恳的生活。
选择“从吾所好”同时意味着,对有些东西要抵抗要拒绝。
很多时候,无法解释也无从解释。
甚至,有狷介的时刻:“理解的人已经理解,不理解的人也不必理解。”
六年电视生涯,以影像为主要表达手段,而四年平面媒体,以笔墨为武器,逐步学习,更精炼深入的表达。
因为做的是面对大学生的杂志,得以进到不同高校,与学生们直接交流。提问时,不同学校的学生都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从电视媒体到平面媒体,对你而言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
我总会微笑,告诉他们,其实无所谓好与不好,人生有不同阶段,在家庭责任比较轻的阶段,能够充分自我,张扬而放肆,到处走到处看,觉得快意。而到了必须担当的阶段,要学习均衡,学习体会人生路途上不同的景致。
《大学时代》给了我很大的包容,这个四年我一直浸泡在文化与音乐中,并在其间不断用文字方式梳理自己的经历并加以表达。
这个四年里,我还多了一个角色:成为一位母亲。孩子满月时我整理日记,发现整个孕期不仅工作没有停顿,还读了将近一百本书,并在每晚练琴一小时。
《大学时代》让我得以均衡,兼顾工作与生活。四年里,发表各类文章十多万字,采写的濮存昕、秦朔等多篇人物专访被《青年文摘》转载。
工作之外,学古琴,做义工。还为自己悄悄记下一篇篇生命历程的记录。
门里门外,一面是寂静角落,一面是市井繁华。
各美其美。
女记者法拉奇用毕生经历实践两个词语:“自由”与“勇气”,她是一个极致的例子。身边很多好朋友,为人知的,不为人知的,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寻“自由”与“勇气”。
从阅读中,从采访中,从切身体验中,接触这么多或远或近心存理想并在心底坚持的人,诸多同道,与他们同行,朝着相同的方向,让我在前行中心底存有淡淡骄傲。
从去年开始,因缘际会间,我内心更多了笃定的力量。这一年多勤奋地写,尽到最大的诚恳。
今年五月,我们湖南师大中文系92级同学在母校举行了毕业十周年聚会,一百六十多位同学从各地赶来。今日的你与曾经的你,时光交错,各种记忆滚滚而来。
许多同学写下毕业十年的所思所感。
我也以这篇文字,梳理一个微小个体的十年历程。思绪间,弥漫云淡风轻的温馨。
“时间的河啊,慢慢地流……”
2006年。
中秋之日。持续一段时间的秋阳亮烈开始转变,阴晴间,视野中是黄白灰混杂的颜色。
来到办公室,正值国庆长假,诺大一幢楼除门卫之外再没遇到其他人。进电梯,摁下数字“6”,出电梯,横过长长走廊,打开灰蓝防盗门,一个人进到办公室,开启电脑。等待机器运行间,抬头见到门外,几栋居民楼的空隙处,天色又灰了些,虽然,正是上午11点。
门里门外,一面是寂静角落,一面是市井繁华。
1996年。
中秋之日。初入职场的新人,随着部门摄像师开到火车站,开到机场,拍摄那些节日返乡的人们,做随机采访。急急赶回台里,守着编辑剪辑。
许多人进进出出,脚步匆匆。省会电视台,节假日比平时更忙碌。晚上11点之后,机房安静下来。我找出模拟带,在对编机上练习编辑。中文系毕业的人,对机器不敏感,惟有多学多看多练。操作不当,出黑场了。再编辑。一遍两遍三遍……沉浸在铆足劲往前冲的情绪中,无暇顾及,窗外圆月亮了一夜。
大学毕业十周年。
从甫出象牙塔时的青葱生涩到今日的成熟淡然。十年间,认识各色人等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情,做过大的决断,亦被生活琐细纠缠。生命的微妙与悲喜已经明白大半,这样的时刻,把十年历程细细梳理,以白纸黑字保存,用自己的方式把这段时光轻轻系个结。
“时间的河啊,慢慢地流……”这是蔡琴的歌,喜欢了这么多年。
三年长沙电视:归零归零,起步起步
大学毕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路口。职业方向的选择决定一个人很长时期的状态。这个方向的确定,有偶然有必然也有无从选择的无奈。我还算比较主动,一直想做传媒人,大学期间在报社、杂志社实习过,没体验过电视记者,对电视台充满向往与好奇,就朝这个方向努力。毕业时,考进长沙电视台。
现在回忆大学生活,发现那四年过得充实丰富,首先得益于大一进校时心态的很快归零:不再是一个被保送的高中所谓“特优生”,面对身边来自各地的优秀同学们,知道要踏实下来,从零开始。
现在回忆三年长沙电视台的生涯,同样发现,心态的归零帮助我在初入职场时,起步比较稳:不再是一个高校的所谓“优秀毕业生”,面对一份陌生职业,知道要踏实下来,从零开始。
当然,有了历练之后的今天,发现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归零的过程。只是在当时,路径指向更多靠混沌间的直觉。
喜欢十年前的那个我,每天早早到办公室,扫地拖地,把大家的杯子洗好,倒上开水。准备一天的工作。没有功利没有计较,单纯地只想早日掌握各项技能,只想把工作做好。没有休息日的概念,熟悉机器熟悉业务,夜晚常常在机房度过。只用了半年时间,策划、采访、拍摄、编辑,电视记者所有流程都掌握了。技术不再成为难关之后,开始在内容与深度上要求自己,希望做出一些有想法的电视专题,又朝这个方向努力。
毕业半年之后,被部门安排做《岳麓采风》专栏的负责人,一年之后,长沙电视进行改革,停掉现有专栏,面向全台公开招聘新栏目制片人,我在大家的支持鼓励下做了一个方案参与竞争,几轮下来,不到24岁的我,成为电视专栏《百姓》的制片人。也是当时长沙台最年轻的制片人。
《百姓》每周一期,每期播出20分钟。这个节目由人物、家庭、城市动态构成,触角深入到省会的各个层次。
做这个节目的过程中,我和栏目组成员沉淀下深厚的情谊。六个人,成为终生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有着浓浓的业务氛围:交流对专题的想法与实践,甚至聚在一起吃工作餐时,会把电视调到MTV,学习音乐电视的拍摄手法,讨论哪些可以用到我们的专题中。
一年之后,长沙电视再度整合,成立女性专业频道和政法专业频道,我被调到女性频道担任《女性完全关注》栏目的制片人。一个人要从这栋楼搬到五十米外的那栋楼办公,栏目组聚餐时,大家的不舍与难过,那些泪光至今温暖着我。现在,当年的《百姓》成员各自分散:宋丹和李瑾到了中央台,王为平进了市委机关……但彼此间的情谊始终在。
《女性完全关注》每周播出五天,是个高强度的常规节目。每日被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裹挟着,一段时间之后,我的内心有了挣扎:坚守下去能够获得更多既得利益,但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这个时候,湖南卫视播出大型演播厅谈话类节目《新青年》,让我看到,原来电视节目可以这样充满理想气质。很快地,我加盟其间,成为这个节目的一名编导。
三年湖南卫视:流动与繁华,相遇并体验
《新青年》于我而言,能够遇到,真是有幸。这个节目的理念是新锐,气质是理想化,在当时浮躁的电视节目氛围中,有一种少见的清新之气。
那个三年,我的职业与个人兴趣完全吻合,做着喜欢的事情,多么忙多么累都不觉得。整日像充得满满的电池,每天都用新鲜的态度面对即将遇到的人和事。
采访很多人,见到很多种人生。
做很多节目,《边疆的故事》《深圳机遇之旅》《我们去留学》《没有季节的女人》《新偶像时代》《从纽约归来》《再生繁花》《扣响世界名校之门》《西部正年轻》……还有“千年论坛”的直播。
去很多地方,在流动中体会地理与人文。让我现在回望,可以庆幸自己“而立之前,曾经浪游”。
最幸运的,是与许多优秀者同行,确切说,是与他们一道奔跑。
汤浩的职业精神与洁净,环静的严谨负责,张丰的温厚踏实,丹的古灵精怪,柴静的智慧与锐利,郭宇宽的豪侠之气……
还有一些采访过的嘉宾,成为朋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到足够好,近距离接触让我真正体验到:新锐不是口号和姿态,有底蕴才是真新锐。
经历很多繁华场景,有的衣香鬓影,流光溢彩;有的场面宏大,气势煌煌。也见到繁华背后,这里一个孔那里一个洞的底子。
经受了市场化运作媒体的压力,并学习在压力之下顽强成长。更在心态上,明白变化是常态,因此更加勇敢。
感谢这些事,感谢这些人。他们为我打开一扇扇窗口,让我视野更开阔思想更具张力。感谢这种相遇与体验。
时间流逝,湖南卫视调整定位,确定“娱乐立台”的方向,《新青年》面临调整,要改为娱乐化的《谁是英雄》。又到了一个路口。是适应娱乐化的趋势继续做下去,还是……怎样选择?搭档大多北上,到央视继续自己的电视理想。家人都在长沙的我,选择留下。
不适合娱乐氛围的我,需要一个让自己继续诚恳的空间。去到哪里?
这个时候,一本新杂志正在筹备创刊,刊名叫《大学时代》。
四年《大学时代》:静静努力,静静收获
从电视专栏《百姓》《女性完全关注》到演播厅节目《新青年》到《大学时代》杂志,从外在表现看,是我换了几个单位。而从实质看,是我一直在坚持,选择过诚恳的生活。
选择“从吾所好”同时意味着,对有些东西要抵抗要拒绝。
很多时候,无法解释也无从解释。
甚至,有狷介的时刻:“理解的人已经理解,不理解的人也不必理解。”
六年电视生涯,以影像为主要表达手段,而四年平面媒体,以笔墨为武器,逐步学习,更精炼深入的表达。
因为做的是面对大学生的杂志,得以进到不同高校,与学生们直接交流。提问时,不同学校的学生都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从电视媒体到平面媒体,对你而言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
我总会微笑,告诉他们,其实无所谓好与不好,人生有不同阶段,在家庭责任比较轻的阶段,能够充分自我,张扬而放肆,到处走到处看,觉得快意。而到了必须担当的阶段,要学习均衡,学习体会人生路途上不同的景致。
《大学时代》给了我很大的包容,这个四年我一直浸泡在文化与音乐中,并在其间不断用文字方式梳理自己的经历并加以表达。
这个四年里,我还多了一个角色:成为一位母亲。孩子满月时我整理日记,发现整个孕期不仅工作没有停顿,还读了将近一百本书,并在每晚练琴一小时。
《大学时代》让我得以均衡,兼顾工作与生活。四年里,发表各类文章十多万字,采写的濮存昕、秦朔等多篇人物专访被《青年文摘》转载。
工作之外,学古琴,做义工。还为自己悄悄记下一篇篇生命历程的记录。
门里门外,一面是寂静角落,一面是市井繁华。
各美其美。
女记者法拉奇用毕生经历实践两个词语:“自由”与“勇气”,她是一个极致的例子。身边很多好朋友,为人知的,不为人知的,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寻“自由”与“勇气”。
从阅读中,从采访中,从切身体验中,接触这么多或远或近心存理想并在心底坚持的人,诸多同道,与他们同行,朝着相同的方向,让我在前行中心底存有淡淡骄傲。
从去年开始,因缘际会间,我内心更多了笃定的力量。这一年多勤奋地写,尽到最大的诚恳。
今年五月,我们湖南师大中文系92级同学在母校举行了毕业十周年聚会,一百六十多位同学从各地赶来。今日的你与曾经的你,时光交错,各种记忆滚滚而来。
许多同学写下毕业十年的所思所感。
我也以这篇文字,梳理一个微小个体的十年历程。思绪间,弥漫云淡风轻的温馨。
“时间的河啊,慢慢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