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形成自觉、广泛的阅读习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根据多年的探索和总结,笔者认为,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内涵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认读能力。认读能力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借助识字、理解词语等手段达到初步感知的目的的能力。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读能力,必须不断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认读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或常识的掌握程度。在这里语文基础知识或常识主要包括基本字词知识、基本语法知识、基本修辞知识和基本文学知识。
   (二)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包括转换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分类能力和推断能力等方面。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必须以认读能力为基础,同时又是认读能力的升华和发展,通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敏锐地感悟语言,从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从而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三)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延伸,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能力是阅读欣赏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四)鉴赏能力。“鉴赏文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文学鉴赏的基本过程包括感受形象阶段、审美判断阶段和体味玩赏阶段。”
   如果一个学生阅读能力对这几个因素都具备,并且掌握得很好,可以说他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人们常说,“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兴趣,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者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一旦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在这个环节上,老师做好引领学生进入阅读领域的向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把阅读行为化作自我内驱力——主动阅读,从而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第一次转变,并为下一次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从“我要读”到“我爱读”的转变。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训练。所以,要让学生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探索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理解文章,形成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形成能力的关键阶段,更要培养这种好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多读、精思、勤记、善用”四个方面。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实现从“我爱读”到“我会读”的转变。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叶圣陶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十分重要。我在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主题、语言的模式。
   (四)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实现从“我会读”到“我选读”的转变。臧克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说明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具有的益处。就教材而言,阅读量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运用阅读方法进行广泛的阅读,学会选择读本、作品和鉴别吸收,在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阅读量和阅读成果。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进行。
   事实证明,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内容,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达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提高修养的目的。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学校管理包含“育人管理”。管理与育人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管理者是育人者。在管理。育人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观念落后,模式陈旧,服务意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在预防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房颤动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
摘要:信息社会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关于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的掌握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技能和素质的标志。要全面地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实用的知识和操作的技能,是在这个信息社会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培养的对象和培养的目标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所以,我们应该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心梗后左心衰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
反省:我们学校倡导自主互动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在互动中互相解疑,互相提高,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但是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按老师的意图去做,我不是本科生,没有很高的水平,所以,作为一名在本校的老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我要上好我的课,我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的课堂有效。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以求得更多人的帮助。  2007年9月份我开始使用新课标教材,开学
互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提出一些问题后,学生互相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再进行总结的一个过程。在高中化学教学互动的过程当中,通过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与分享,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角色的成功转变;如何充分发挥课堂引导作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旨在进一步理清教师将新教改运用到
1、前些年国内教育工作者尝试把博客应用于教育领域 一个个教育学习类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创建起来,越来越多的师生纷纷创建了自己的博客。我在去年初开设了自己的博客,通过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