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青少年全球性交流合作学习的案例研究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daoki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促进合作交流学习成为人们日益密切关注的课题,我国教育部也从2002年开始启动“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项目。本文通过对具有国际影响的促进青少年全球学习交流合作的挪威Kidlink网站及其提供的“我是谁”免费课程的介绍,试图分析蕴涵其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扩大其影响,鼓励我国更多学生、教师参与此项有意义的活动,帮助造就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一、Kidlink简介
  
  Kidlink是挪威于1990年由民间组织Kidlink Society创建并维护运行的一个有全球影响的,旨在促进青少年合作交流学习的网络平台,包括81个参与讨论的公开邮件列表,一个私人实时交流网络,一个在线艺术展览站点。所有参与活动的青少年都要先回答以下四个问题:我是谁;我长大后想干什么;我希望我长大后世界怎样变化能够变得更好;我现在该做什么才能实现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愿望。
  Kidlink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确定有价值的生活目标,从而更好地把握生活,提高生存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创建网络社交的能力,与全球范围的同龄人合作,把所学课程与个人兴趣相联系。
  Kidlink知识网络由来自5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志愿者组成,大部分是教师和家长。有成百上千个公共和私人的虚拟“讨论室”用来开会、聊天和合作。参加者依靠KidCom讨论室、KidSpace 通讯及出版天地、在线通讯名单、聊天室、在线艺术展览以及Kidlink网页进行联络,共支持30多种语言版本。
  Kidlink提供的免费教育项目“我是谁”教学课程是为世界所有低于15岁的青少年设计的,从1990年创立至今,参与国家和地区已达168个。
  
  二、“我是谁”课程介绍
  
  “我是谁”(Who Am I)是Kidlink提供的免费课程,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建设自己的美好人生。课程目标如下:
  1.引导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地理位置、权利、朋友、家庭成员和祖先。
  2.支持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不盲目地接纳成人的宗教、政治及其他观念。
  3.帮助青少年结识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和各国的同龄人合作交流。
  课程先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以列表的形式分布在6个单元,共389个问题和233个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参与。
  如果地理位置许可,孩子们通常先在教室等聚会场所进行一个面对面讨论,此时无需电脑及互联网。这是一个指导他们获得关于自己、自己的居住地、权利、朋友、家庭和祖先知识的准备练习。当小组回答基本达成某种一致后,就通过网络和其他同龄人分享自己的结论和观点,并接受疑问和反馈。从根本上说,这些交流人性化多于技术性。下面就每个单元列出典型的问题及活动。
  
  (一)问题样本
  单元1: 我是谁? (8星期)
  1.长大后我想做什么?
  2.我希望长大后世界怎样变化能够变得更好?
  单元 2: 我住在哪里?(9星期)
  1.人们怎样改变环境满足自己的需要?
  2.在你居住的地方,是否听过一个传说?
  单元 3: 我有哪些权利? (10星期)
  1.我们能否要求具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利?
  2.你觉得为什么成年人做决定时不考虑孩子的意见?
  单元 4: 我的朋友和家人 (8星期)
  1.你怎样解决争吵?你会尝试避开和你意见不同的人吗?你认为有必要仔细倾听别人的需求吗?
  2.如果有一天你做了父母,你将在家里制订什么样的规则?你会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规则的制订吗?
  单元 5: 我的根源是什么? (8星期)
  1.在举行大型家庭聚会时,你的家人会不会唱一些特别的歌曲?家中的老人也会和你们一起唱吗?你了解那些歌曲吗?
  2.你曾感受过本国文化被冲击吗?你是否认为本国文化因为受别国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或者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地位?
  单元 6: 虚拟假期 (10星期)
  1.你怎样使他人对你的家乡产生兴趣?附近有好玩的地方吗?过去曾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是否有著名人士曾在那居住过?
  2.你居住的地方是否有什么风俗、假日活动、喜庆节目或体育活动能让你的客人感觉有趣?
  
  (二)“我是谁”课程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
  “我是谁”课程与各学科都存在着广泛的关联,充分体现了现代课程的综合性特征。以下就每个科目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操作作为示例。
  数学:按类别或利用绘图工具对信息进行分类;通过测量,按照比例建造理想中的学校。
  社会学:通过描述每个人的特征,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制作自己曾发生过的重要事件的时间表。
  自然科学:认识当地及世界上濒危的动植物;调查当地及世界的环境问题。
  语言及写作:创作小故事,表达感情;建立一棵家族树。
  外语:在真实世界练习语法;用外语写一封邀请信。
  公开讲演:利用KidCom与KidSpace在实时环境中表达感情;准备一场辩论。
  图书馆学:评价信息的可靠性;通过周围的成年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同龄人获取信息。
  艺术:制作一张能反映小组成员个性的海报;使用计算机程序绘制印象中的世界和自己。
  科学:将天气、温度、日出、日落等变化用图表绘制出来;学习怎样将学校丢弃的剩饭变成可利用的肥料。
  健康教育:探索多元文化的食谱;讨论孩子们犯错以及被父母无条件爱的权利。
  体育:学习并参与多元文化游戏;理解残疾学生也可以参加体操课。
  家政学:收集自己祖国特色菜肴的食谱;根据食谱学习制作祖国或其他国家的菜肴。
  计算机教育:学习使用电子邮件程序及列表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交流;以计算机为工具学习写作,与他人实时交流,做研究,建立网页。
  
  (三)“我是谁”课程对不同主体的意义
  1.教师:“我是谁”课程是与一般教学课程相符的课堂教学方式,内容涉及写作、历史、地理、数学、科学以及个人发展、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广泛领域。
  当学生有了明确的交友目标,找到了倾听对象,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和写作愿望。他们需要知识以达到某种目的,因而会认真配合教师,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而富有意义。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也由于多人的参与贡献而不断积累充实,例如每次教学搜集的有关国家历史文化的新内容,教师都可以用到下一轮教学中去。
  这一课程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的同行通过网络合作交流的途径。通过Kidlink的“教师交流区”,关注同一问题的教师很快就能找到相关的教学经历以及需要的问题答案。相似的背景和兴趣爱好使很多教师在课程结束很久后仍保持着彼此间的交往与友谊。
  2.地区:“我是谁”课程能增长该地区青少年的知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所居住的地区及当地的人民、语言、文化、社会及历史,同时学生们也承担了宣传这些信息的义务。学生们收集并记录本地区可能遗失的各种文化,相关书籍是他们学习本族语言的材料。
  3.父母、祖父母及其他长辈:“我是谁”课程为他们提供了有效方法,使之与孩子紧密合作完成很多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共同分享这些重要的知识、情感及经历。
  4.教育机构:“我是谁”课程能辅助教育机构实现教师对课程的改进,促进教师间教学经验的共享交流,加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互联网的操作训练。
  5.非官方援助组织:“我是谁”课程也是帮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青少年的有效途径。比如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和语言文化背景不同的同伴们进行平等交流等。
  
  三、思考与启迪
  
  作为一个成功运行多年,参与者每年稳定增加的网络平台,Kidlink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迪无疑是多方面的。
  
  (一)Kidlink特色及功能分析
  1.课程题材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可以畅快地发表自己对学校课程、世界和平、职业选择等问题的观点,一个人的声音能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广泛回应。他们的志向、感悟、烦恼都可以与投缘的对象分享。这里充满着真诚的反思与倾诉,友善的聆听与建议,他们在这里构建纯善的精神家园,吸纳丰富的多元文化。
  2.提供的参与讨论的问题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问题多种多样、生动有趣、涉及各个领域,促使青少年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探究的心态去了解周围,了解他人,而不是简单接受成人的结论。这有利于分析、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避免了盲从、轻信。
  3.促进国际理解,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Kidlink提供的平台支持不同学校、不同国家的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目的在于促进沟通、合作能力的发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交流的同时还会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之间会发现彼此间看问题视角的差异,促进他们转换自身角色,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多元文化背景。
  4.加强英语及多种语言的学习。Kidlink支持多种语言,每种不同语言都依赖本语种的志愿者无偿提供服务,比如Kidlink中文网站由中国境内的志愿者负责汉化工作。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常用语言,被来自各个国家的青少年广泛选用,他们在身临其境的相互交流中体会到了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的重要性,并获得了在真实情境中使用外语的机会。
  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Kidlink不只是孩子们的乐园,同样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与世界范围内的同行沟通合作的平台。教师以组织学生、担任义工等形式参与活动,与同行互通经验,分享友谊,拓宽了自身专业发展渠道。
  6.网页设计简洁、大方。网站没有任何广告及冗余信息。文字色彩及简单的装饰图案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每个页面上都有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创作的图画,标明作者姓名及国别,并附有该国的国旗图案。仅从这样一个细节就可以感受到网页设计者的匠心:从一个孩子身上,能感受到他所代表的文化,并使人深入思考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既要认同本土文化,又要接受全球化的现实。
  7.网页内容具体,采用技术简单。网页提示信息丰富,可操作性很强,孩子们可依据兴趣在各个主题讨论组自由徜徉。网页随时更新,彰显了旺盛的生命力。
  
  (二)对我国中小学网络资源建设的启迪
  1.对于优质免费资源的“拿来主义”。像Kidlink这样规模的网络平台,耗费人力、物力巨大。作为公益性的免费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它的活动,不必付任何费用,且没有广告。在参与活动的成员列表中,常见来自台湾与香港的孩子,却很少见到大陆孩子的发言记录,因此,应鼓励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以多种形式参与其中,共享优质国际教育资源。
  在我国教育部门推荐给教师、中小学生的资源列表中,应多选择此类优质网站,鼓励他们参与交流,了解并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这对于在经济上难以承受走出国门的很多中国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类似资源还有很多,比如颇具影响的ThinkQuest中学生网站创建比赛,我国选手也曾参加,但人数较少,虽获过奖,但历年成绩并不稳定。我国基层很多中小学师生不了解有这样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网站设计大赛,这与推介工作不够有关。同属亚洲的新加坡自上而下都很重视参赛,教育管理机构、教师、学生齐心协力,有组织地准备并参赛,几乎每年都能拿到好的奖项。
  2.建设我国本土的支持青少年国际交流合作的网站。我国需要的未来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全球化的广阔视野、交流与合作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的能力。而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仍以分科教学、班级授课为主,距以上素质的培养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使我国今天的青少年明天成为不逊色于任何国家的佼佼者,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基于网络平台的合作交流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活动。
  作为占据世界人口约1/4的大国,目前我国青少年数量逾亿,但显然我国的网络教育文化辐射力度不够。目前各国都在开展基于互联网的青少年合作学习项目,如欧盟的“电子结对计划”、日本的“新e-学校项目”、美国的“全球环境观测与学习项目”等。我国的网站仍主要局限于具体学科知识领域,对新课程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不够。
  目前,我国本土几乎没有类似Kidlink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网站,这应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努力方向。具体运作可通过与科研项目结合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接受社会各界捐助,集中高校学者、中小学师生、教育管理部门及民间企业等多方力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辐射国际的网站,除了促进全球范围的青少年交流,还能弘扬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可谓一举多得。至于网站的具体管理,可借鉴Kidlink的模式,从热心参与者中招募志愿者,充分体现民建、民享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挪威Kidlink主页http:// www.Kidlink.org.
  [2]美国教育部http://www.ed.gov.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近日,陈启智先生的《怎样学写启功行书》一书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本书既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行书的入门教材,也是一部正宗翔实、科学规范的启功行书书法宝典,既有扎实敦厚的理论意义,又有形象直观的实践价值。  启功先生是一百年来在中国文化艺術界影响巨大的人物。启功先生生前担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后为名誉主席)和西泠印社社长等四职。他是社会公认的当代教育
[本刊讯] 2006年7月20~25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在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家期刊社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贵州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任平就贵州省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相关工作做了报告。期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曾祥翊同志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他介绍了期刊专业委员会关于2006年度现代远程教育优秀论文征文活动的组织情况,并公布了
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时代的大潮正在奔腾向前。  1949年11月11日深夜十点半,著名文学家胡风饱含深情地创作了一组题为《时间开始了》的长诗,其中写道:  时间  奔腾在肃穆的呼吸里面  跨过了这肃穆的一刹那  时间!时间!  你一跃地站了起来!  毛泽东,他向世界发出了声音  毛泽东,他向时间发出了命令  “进军!”  翻阅文献,这是70年前文化界最有代表性的心情表达。  “时间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源自学人的主动性,文人靠一个个大脑、一支支笔、几本刊物,引入西方现代民主思想,摧毁桎梏国人心灵的枷锁,进而改造国民性,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吴虞等人反对的对象基本一致,初步采取的方式也基本一致。但目标的相同并不能弥合观念本来的不同,新文化诸人的思想认知、价值体系、学术观念和理想抱负本来就不一样。出发点一致,并不能确保共同走向终点;敌人相同,并不代表真的志同道合。观
/壹/  现当代戏剧史的写作很难。这是我写完《20世纪中国戏剧史》,尤其是完成了当代部分后最突出的感受。通常人们会认为,从事现当代研究与现当代史写作最大的学术便利,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处于大致相同的年代,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直接感受,有效地消除了对被研究者所处环境的距离感;而且,只要你愿意,多半可以直接接触研究对象,至少可以接触到他们参与各种活动的见证者。然而我的感受是,所有这些方便都不足以抵消潜在的不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但危机也会促使人类反思存在的问题,促使人类回到理性的发展轨道。在当前形势下,消除共同面临的危机,是全人类的责任,此时需要的是善良、友爱、真诚和勇于承担的精神,需要的是充分合作与相互信任。为此,构建新的应对全球性危机机制,以应对和遏制人类公共危机就尤为迫切和紧要。这涉及国家制度、文化传统、民族信仰、人口结构、自然资源与生态文
/一/  在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媒体对他以及他的小说作品进行了大量报道。许多关于他的介绍性文字都提到,石黑一雄同拉什迪(Salman Rushdie)和奈保尔(V. S. Naipaul)一道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然而,与另外两位作家明显不同的是,尽管石黑一雄身为日裔移民,但其小说却对移民生存经验、族裔身份探索等主题涉及甚少。实际上,石黑一雄本人并不希望外界过分关注自己的族
本单元通过对著名的卡通人物和卡通创造者的介绍让学生对卡通有进一步的了解。本课以阅读和口头表达训练为主,让学生能就“卡通英雄”的话题展开讨论,并对卡通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继续who that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的学习。本单元前两个模块已进行定语从句的学习,本课则是前面知识的延续。  在教学本课时,我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激活学生的想像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推
1901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了《南海康先生传》一文,其时,康有为尚在人世。梁启超之所以违背常情,为其师生前立传,自有其苦衷所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氏被迫流离海外,清廷虽无力缉捕,然而因倡导变法,康氏被时论视作毁弃祖宗之法的大胆狂徒与不法逆贼,深受痛诋。在此背景下,梁启超为其师描摹胸怀、袒露心声,一方面争取世人理解,另一方面则希望对簿公堂,留待历史审判。在这篇为其师申诉的文章中,梁启超最终将
2021年3月14日,《北京日报》的一条《“书店渐远,记忆永存”,盛世情书店今天正式关张》的消息引发了朋友圈的热议。因为购书,我与盛世情书店老板范玉福夫妇(他们都姓范,男的我称老范,女的我叫小范)已有二十多年的交往,以前我也在文章中两次涉及这家书店,于是第二天我便写一篇千字文《模范夫妻“盛世情”》,并附上以前写的片断文字,用我公众号推出,以作纪念。没想到的是,此文两天时间,阅读过万,且有四五家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