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年级神话类课文教学的三个策略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smag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故事所占篇目虽然并不多,但有别于其他体裁,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性美,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本文谈及了课文《盘古开天地》,从文体特征出发,寻求有效的神话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在2016年部编教材培训会上指出:“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而“文体意识”是其中之一。同时,陈先云教师还指出“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下面结合《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谈谈神话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盘古开天地》是三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富有神奇的想象力,作者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的雄伟高大形象,赞扬了他献身的精神。像这样神话类课文的教学目标大致是:学习生字新词,品读神奇的故事情节,感受神奇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引导三年级学生读懂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并不太难,教学的重点是要依据文体特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感受神话故事的瑰丽神奇。因此,我采用了以下三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好神话故事。
  策略一:关注内容,理清故事顺序。
  《盘古开天地》是一个创世神话,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当然,课文是用现代语言描述这个故事,与最初的故事相比,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具体,语言也更加生动。因此,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比较容易实现。第二课时进入新课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而后练习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故事(开天辟地、万物生成)。这样,引导学生发现一篇比较长的故事可以读成两个词语,从而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策略二:品味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这个部分是教学的主体,是重点内容,考虑到本文的特点,通过不同方式的读体会语言的优美,人物形象的高大。上课后,首先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读课文,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令自己感到神奇的语句。录音朗读有适当的音乐背景,有着深厚的男中音,营造了一个神奇、遐想的氛围,学生快速地入情入境。
  感悟人物的神奇
  神话因其丰富的想象力而充满魅力。这个魅力,一方面是由于想象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优美的语言。除了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本身,还要用语言表达这一因素,引导学生以语言为重点,学会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如,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天地变化时是这样写的:“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通过细读,发现了课文中“渐渐”“缓缓”“慢慢”“逐渐”,都表示速度慢、时间长。这些词语的丰富内涵——天地形成的时间长久,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同时,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感觉作者写的文章非常讲究用词的变化,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从而通过改变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还有,扣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句子后,找出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等反义词,并通过表演读、合作读进一步体会天地分开后的神奇景象。
  接着交流第3自然段:“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画面,进一步了解这样一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作者用奇特的想象塑造了盘古这个神话人物形象,从而欣赏人物的神奇。
  感受情节的神奇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离奇的故事情节,而故事发生的时间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神奇:
  隨着录音教师朗读课文第一段,朗读呈现效果,营造出一种神奇的故事气氛,读后反馈:神话故事发生的时间久远——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很久很久以前……”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这三句话都用到了时间词组。像这样表示时间久远的词组,带有夸张的描述,暗示故事发生在遥远的过去。具体是什么时候,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这种“时间的不确定”烘托出故事情节的神秘莫测。
  再如,课文第4自然段运用排比句式写出了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的变化: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这些夸张的描写,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1.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批注在课文边上。2.多读几遍,你发现作者是怎样写这些画面的?3.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领略排比句的精妙。4.合作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美。5.发挥想象,盘古的其他部位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仿造文中的句式——“他的( ),变成了( )的( )”写一写。这样,学生通过想象、阅读、写作等实践活动,可以感知独特的故事情节,关注作者的叙述方式。
  策略三:复述故事,落实语言实践。
  复述是检查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标和本课教材都提出了复述要求。故事中的主人公盘古有着神奇的魔力,可以“抡起大斧”开天辟地,可以“顶天立地”并且随着天地不断生长,累倒之后又能化为万物,创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这样一个神奇的人物、一种神奇的力量、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情节,对那些天生喜欢幻想的孩子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教学中,有了第1课时对故事内容的整体梳理和第2课时的语言品读,在练习复述时可以去掉一些不相关的词,也可以改变一些内容和表达方式。如果引导学生适当地使用文本中的句子,这些句子自然地进入自己的复述之中,学生就会在生动的描述中再次体验这个神话的故事。通过这种表达,复述实践,书面语言的神话故事逐渐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可以使语言能力提升得更加迅速。
  总之,神话类文本教学要遵循文体特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浙江定海县普陀山为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示现教化众生的道场。  史载普陀山的宗教活动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相传秦代安期生、汉代梅福、晋代葛洪等神仙道家人物曾来山修炼。普陀山为梵文音译的简称,完整称呼为普陀洛迦山、补怛罗迦、布怛落伽等。《华严经》载:在南方有座山名补怛洛迦,该山有位菩萨名观自在,善财童子来此参拜观自在菩萨于金刚石
美术界人士都知道,吴冠中先生没有握管挥毫的能力,这不能怪他。吴先生小时候没有练过书法,后来出国留学又是学西洋画,对西方绘画的色彩、造型,尤其是“形式美”颇有感觉。得力于东方人的气质与文化基因,吴先生画出了水墨意境的油画,令油画本店的西洋人刮目相看。后来吴先生又照这种路子画中国画,弄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取得了极大成功,但也暴露了弱点。有人批评吴先生这些画没有笔墨(意思就是用笔不过关),不耐看,吴先
《〈史记〉新论》一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中央党校的演讲录。后经整理,于1981年9月由求实出版社出版,后分别收录于各种文集之中。  《〈史记〉新论》(以下称《新论》)是作者白寿彝先生史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具有视野恢宏、议论深入、通俗易懂的鲜明特点,是《史记》研究的一个新的标志,对近几十年来的《史记》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1〕。  一、恢宏的器识  《新论》是一本部帙不大的书,
1938年,大半个中国已经陷于日军的铁蹄践踏之下,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在时任校长的竺可桢先生率领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成为当时国内著名大学之一,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梅光迪彼时任教于浙江大学,后又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随学校一起颠簸流离,对于这一时期的生活,他在书信和日记中均有生动详尽的记录,此处且说说他对国学大师马一浮和柳诒徵的印象。  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梅光迪
在2008年韩国中国学研讨会闭幕后的晚宴上,我遇到了三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女性。她们都是研究语言学的在读博士生,来韩国已经有些年头了。其中,两位容貌姣好者嫁给了韩国人。谈到爱情和婚姻时,已为韩国媳妇的两位显得颇为淡定,反复强调自己认识对方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未觅得韩国郎君的那位则流露出明显的失败感。我问她为什么不嫁给中国人,没想到她竟借着酒劲抛出一句让我震惊的话:“中国男人不行!”  “中国男人不行”
陈毅,世称“儒帅”,是一位极富文人气质的开国元勋。1945年,柳亚子曾有诗“兼资文武此全才”加以盛赞。长久以来,陈毅与新、老知识分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任职上海市市长期间“敷扬文教”,团结了大批被认为有历史问题的文化人,安排他们进入文史馆、参事室、博物馆等机构。调到中央后,他与周恩来一起负责知识分子工作,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拥戴,如1961年与平杰三谈论右派问题,认为失之过左,应从宽处理;在1962年3
赣东北的上饶,未必知名,尽管它曾经是行署所在,作为地级市也存在十多年了。但说到赣东北苏区的创建人方志敏,以及2008年列入世界遗产项目的三清山,则不知者,或不多。方志敏是上饶弋阳人,三清山则在上饶之肘腋的玉山。  1970年代,南昌铁路局党校就设在距离省会二百四十九公里的上饶。  1975年的一个秋日,我自赣西的宜春火车站被派往上饶路局党校学习,为时一个月许。此年,我二十岁,却已经有三四年铁路工人
一  从法国回来后,李健吾在北平盘桓了一段时间。期间,他与卞之琳交往甚多,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一起参加朱光潜家的“读诗会”,一起到“太太的客厅”听林徽因的如珠妙语,一起编辑《文学季刊》和《水星》。  1935年夏天,郑振铎就任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聘李健吾为外文系法国文学教授。于是,李健吾来到了上海。然而,迎接他的却更多的是疑忌和鄙薄!这很正常,毕竟他是一个仅仅二十八岁的北方青年,虽然曾留学法国
《品德与社会》中的地理题材比较多,涉及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和区域地理内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这些地理题材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国家,形成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为目的设计的。但是这些地理题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较大的空间距离,品德教师在“地理题材”课程中实效性和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地方特色、社团活动、家庭教
一    清末戊戌年(1898)八月,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党发动政变,逮杀维新党人,变法失败。梁启超得日人营救,搭乘日本大岛舰赴日避难,此乃梁氏去国流亡之始。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建立现代国家制度,一直是他抱持的政治理想。他已经体验到了变法的艰难和制度变革的残酷性,中国的现实和日本的经验告诉他,重大的社会变革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尔来明治新政耀大地,驾欧凌美气葱茏。旁人闻歌岂闻哭,此乃百千志士头颅血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