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曲是我国重要的艺术瑰宝,在我国各个地方都形成地方特色戏曲。但是地方戏曲很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武都高山戏作为甘肃省武都戏曲代表,是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武都高山戏作为地方戏曲代表,研究地方戏曲的文化魅力,并探索出通过专业课开设、校园媒体传播和戏曲社团扶持来促进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促进地方戏曲传承。
关键词:校园文化;地方戏曲;武都高山戏
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所以戏曲种类十分繁多。武都高山戏是流传于甘肃省的地方戏,是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戏曲受到了流行音乐的冲击,出现传承危机。戏曲文化是民族瑰宝,理应被继承和发扬。学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未来栋梁的培育场所,应当将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中,拉近学生与戏曲的距离,促进戏曲传承。因此,本文以甘肃武都高山戏为例子,研究了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现状,并极力探索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促进地方戏曲的发展。
一、武都高山戏概述
(一)武都高山戏简介
高山戏虽然在甘肃武都地区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但是被正式命名为“高山戏”是在1956年。2007年时候,武都高山戏被入选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高山戏具有浓厚地方戏的特征,主要以乡村人情世故为主角,具有浓郁的生活特征。由于受到秦剧和川剧影响,高山戏融合了这两种戏曲的唱腔和表演。现代版高山戏中以《开锁记》最为出名,曾经代表高山戏参加全国性的文艺演出,受到戏曲界一致好评,使高山戏在中国戏曲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武都高山戏的文化特征
武都高山戏是地方优秀戏曲,其文化特征主要从演出程序、唱腔、演唱风格和表演特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从演出程序分析,武都高山戏是一种让人观赏的戏曲,其在演出中有固定程序,每个戏曲演员都必须遵守。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是武都高山戏演出的前奏部分,打小唱后就是演故事,演故事是高山戏的重点内容。从唱腔来分析,武都高山戏的唱腔主要分为两类,即欢音和伤音。不同类别的唱腔带给人们的感知效果就跟唱腔名字是一样的。欢音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如《进花园》。而伤音给人一种悲惨兮兮的感觉,如《胭脂泪》。从演唱风格来分析,武都高山戏主要是用当地方言进行演唱,显得十分幽默有趣。在演唱唱词上,受得曲牌体系戏曲的影响,唱词多为对联体且韵味十足。高山戏在演奏过程中常用乐器是大鼓、四片瓦、琵琶、二胡等等。从表演特点来分析,武都高山戏中,生角一般在表演过程中以跳或摇来表现人物,而旦角是扭或摆来表现人物。
二、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的现状
戏曲作为民族瑰宝,然而地方戏曲在融入校园文化中却受到多方面阻碍,主要阻力来自学子的喜好、高校的重视度以及戏曲人才的缺乏。从学子喜好来分析,学校中的学生在戲曲和流行音乐中更加偏向于流行音乐,并认为戏曲是老年人才会听的过时曲调。地方戏曲受流行音乐的冲击,难以在校园中流行起来。从学校的重视度低来分析,在学校领导层面和教师层面看来,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知识,并认为戏曲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戏曲人才缺乏来分析,学校大多数是理论教学为主,真正领会戏曲要点的戏曲人才是十分缺乏,导致地方戏曲难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三、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地方戏曲专业课的开设
校园文化打造可以借助于专业课程的设立,让学生通过学习地方戏曲,激发学生对地方戏曲的兴趣,从而在学校中形成探知和研究地方戏曲的校园文化氛围。但是地方戏曲专业课的开设要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压力来选择课程时间。此外,在课程内容上,应当增加品赏类课程和实操类课程,而减少理论性课程。地方戏曲理论性课程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但是品赏类课程容易让学生快速简便地掌握地方戏曲的要领,而实操类课程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戏曲的兴趣。只要学生有探知戏曲的兴趣,那么学生会自主学习和掌握戏曲理论性知识。
(二)校园媒体的传播
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借助校园中现有的传播媒体。对于学校来说,常用的校园传播媒体主要是学校学报和校园广播。地方戏曲采用校园学报进行校园文化打造时,应当主要在学报中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戏曲研究,并将师生在戏曲中获得的成就放置在校园学报中。地方戏曲采用校园广播进行文化传递时,要注意校园广播播放的时间。校园广播一般从周一至周五在中午上课前和下午放学后分别进行半个小时的播放。地方戏曲在校园广播中播放应当固定好每周多少时间播放,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每周的播放频次。一旦确定下来后就不要轻易改变,使学生能够掌握校园广播的规律,能够在地方戏曲播放期间腾出时间。
(三)地方戏曲社团的扶持
社团是打造校园文化的重要组织,地方戏曲可以借力社团融入校园文化。部分学校存在地方戏曲社团,但是仍有很多学校是没有地方戏曲社团。首先,学校应当保证学校内部有专门的地方戏曲社团在运转。其次,学校要对地方戏曲社团进行扶持,扶持方式主要是人力资源扶持和活动项目扶持。从人力资源扶持上分析,戏曲是一项需要技艺的艺术,学生不一定能够充分掌握。学校可以通过专业教师辅导或者校外专业人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好地方戏曲社团。从活动项目扶持上分析,学校如果举办活动或者校庆时,应当要给地方戏曲演出的舞台,让他们在舞台中成长,在舞台上传递地方戏曲。此外,学校还应当与社会戏曲社团合作,为地方戏曲社团连接好校外资源。
四、结语
戏曲因为其独具特色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武都高山戏作为地方戏曲被列入非物资文化遗产中。本文主要探索以武都高山戏为代表的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戏曲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蒙瑶.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8.
[2]伍益中.湖南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5(9).
[3]何丁瑞.地方戏曲与校园文化建设——以亳州地方戏曲二夹弦为例[J].戏剧之家,2015(14).
(责编 翁春梅)
关键词:校园文化;地方戏曲;武都高山戏
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所以戏曲种类十分繁多。武都高山戏是流传于甘肃省的地方戏,是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戏曲受到了流行音乐的冲击,出现传承危机。戏曲文化是民族瑰宝,理应被继承和发扬。学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未来栋梁的培育场所,应当将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中,拉近学生与戏曲的距离,促进戏曲传承。因此,本文以甘肃武都高山戏为例子,研究了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现状,并极力探索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促进地方戏曲的发展。
一、武都高山戏概述
(一)武都高山戏简介
高山戏虽然在甘肃武都地区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但是被正式命名为“高山戏”是在1956年。2007年时候,武都高山戏被入选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高山戏具有浓厚地方戏的特征,主要以乡村人情世故为主角,具有浓郁的生活特征。由于受到秦剧和川剧影响,高山戏融合了这两种戏曲的唱腔和表演。现代版高山戏中以《开锁记》最为出名,曾经代表高山戏参加全国性的文艺演出,受到戏曲界一致好评,使高山戏在中国戏曲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武都高山戏的文化特征
武都高山戏是地方优秀戏曲,其文化特征主要从演出程序、唱腔、演唱风格和表演特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从演出程序分析,武都高山戏是一种让人观赏的戏曲,其在演出中有固定程序,每个戏曲演员都必须遵守。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是武都高山戏演出的前奏部分,打小唱后就是演故事,演故事是高山戏的重点内容。从唱腔来分析,武都高山戏的唱腔主要分为两类,即欢音和伤音。不同类别的唱腔带给人们的感知效果就跟唱腔名字是一样的。欢音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如《进花园》。而伤音给人一种悲惨兮兮的感觉,如《胭脂泪》。从演唱风格来分析,武都高山戏主要是用当地方言进行演唱,显得十分幽默有趣。在演唱唱词上,受得曲牌体系戏曲的影响,唱词多为对联体且韵味十足。高山戏在演奏过程中常用乐器是大鼓、四片瓦、琵琶、二胡等等。从表演特点来分析,武都高山戏中,生角一般在表演过程中以跳或摇来表现人物,而旦角是扭或摆来表现人物。
二、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的现状
戏曲作为民族瑰宝,然而地方戏曲在融入校园文化中却受到多方面阻碍,主要阻力来自学子的喜好、高校的重视度以及戏曲人才的缺乏。从学子喜好来分析,学校中的学生在戲曲和流行音乐中更加偏向于流行音乐,并认为戏曲是老年人才会听的过时曲调。地方戏曲受流行音乐的冲击,难以在校园中流行起来。从学校的重视度低来分析,在学校领导层面和教师层面看来,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知识,并认为戏曲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戏曲人才缺乏来分析,学校大多数是理论教学为主,真正领会戏曲要点的戏曲人才是十分缺乏,导致地方戏曲难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三、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地方戏曲专业课的开设
校园文化打造可以借助于专业课程的设立,让学生通过学习地方戏曲,激发学生对地方戏曲的兴趣,从而在学校中形成探知和研究地方戏曲的校园文化氛围。但是地方戏曲专业课的开设要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压力来选择课程时间。此外,在课程内容上,应当增加品赏类课程和实操类课程,而减少理论性课程。地方戏曲理论性课程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但是品赏类课程容易让学生快速简便地掌握地方戏曲的要领,而实操类课程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戏曲的兴趣。只要学生有探知戏曲的兴趣,那么学生会自主学习和掌握戏曲理论性知识。
(二)校园媒体的传播
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借助校园中现有的传播媒体。对于学校来说,常用的校园传播媒体主要是学校学报和校园广播。地方戏曲采用校园学报进行校园文化打造时,应当主要在学报中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戏曲研究,并将师生在戏曲中获得的成就放置在校园学报中。地方戏曲采用校园广播进行文化传递时,要注意校园广播播放的时间。校园广播一般从周一至周五在中午上课前和下午放学后分别进行半个小时的播放。地方戏曲在校园广播中播放应当固定好每周多少时间播放,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每周的播放频次。一旦确定下来后就不要轻易改变,使学生能够掌握校园广播的规律,能够在地方戏曲播放期间腾出时间。
(三)地方戏曲社团的扶持
社团是打造校园文化的重要组织,地方戏曲可以借力社团融入校园文化。部分学校存在地方戏曲社团,但是仍有很多学校是没有地方戏曲社团。首先,学校应当保证学校内部有专门的地方戏曲社团在运转。其次,学校要对地方戏曲社团进行扶持,扶持方式主要是人力资源扶持和活动项目扶持。从人力资源扶持上分析,戏曲是一项需要技艺的艺术,学生不一定能够充分掌握。学校可以通过专业教师辅导或者校外专业人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好地方戏曲社团。从活动项目扶持上分析,学校如果举办活动或者校庆时,应当要给地方戏曲演出的舞台,让他们在舞台中成长,在舞台上传递地方戏曲。此外,学校还应当与社会戏曲社团合作,为地方戏曲社团连接好校外资源。
四、结语
戏曲因为其独具特色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武都高山戏作为地方戏曲被列入非物资文化遗产中。本文主要探索以武都高山戏为代表的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戏曲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蒙瑶.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8.
[2]伍益中.湖南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5(9).
[3]何丁瑞.地方戏曲与校园文化建设——以亳州地方戏曲二夹弦为例[J].戏剧之家,2015(14).
(责编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