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促进我国农机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论述全面推进农机标准化建设的背景及条件,探讨加快农机标准化建设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总结我国农机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农机标准化;标准制定;安全;监督;专业人员
中图分类号:S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1-0079-02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实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而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中,农机标准化建设占的比例较大,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我国的农机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机整体发展不协调、机具配套率较低、部分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等。为此,加快推进农机标准化建设对促进我国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推进农机标准化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农业税免征、种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农村强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比例不断增高,使农村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然而,留守的老弱病残妇很难承担繁重的农田作业,这使得广大农民对农机具的投入逐年加大,而且对农机具的种类要求越来越多,涉足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农机具的大量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年提升,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作业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农机产业化,而农机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加强农机标准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4方面:1)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机标准化作业,特别是高性能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将农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农业节本增效。2) 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农机的性能和质量对操作者安全有重要影响。高标准、高性能作机的规范使用,能有效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同时,秸秆还田机械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农田污染、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3)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农机标准化将先进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能够加快农机化技术成果转化,有利于农业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有序生产。4) 提高农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实行农机标准化作业,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及市场竞争力。同时,实施农机标准化,能推动作物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加快农业机械化、精准化、集约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2 农机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机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基础,核心是标准的制定与贯彻实施。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农机具的研发和产业化备受关注,各类农机企业迅速崛起,多种新型农机产品陆续问世。大量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机产业因无规范标准可循而产生的问题尤为突出,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在农机制造过程中,有些企业在生产中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生产,粗制滥造,使产品存在諸多安全隐患;有的企业在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只看名称不看内容,造成产品和标准不符;一些农机产品没有制定标准的技术规程,给农机使用带来诸多不便;部分农机企业特别是规模小的企业无生产标准或为应付检查才制定标准,且在生产中不执行,使标准不能对产品起任何约束作用,形同虚设;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标准在内容上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技术要求不全、要求过多及部分技术指标设定不合理;有的企业忽视配套标准的制定及执行,如原材料标准工艺工装标准、检验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
3 加快农机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随着农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农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农机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农机科学标准体系(包括生产技术规程和一系列产品质量标准),使农机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技术依据。只有运用标准化技术,才能加快新产品开发及有效指导农业生产。
1) 加快农机相关标准制定。在保持农机总量继续增长的基础上,强化农机具标准的制订及执行力度,以标准化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和升级。从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到加工的所有环节,都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逐渐提高农机的整体质量,淘汰不符合环保标准要求的机械,加快农机更新换代速度。
在新产品开发中,应用标准化的计算机辅助设施(CAD)技术,并尽可能采用标准件、通用件,运用组合化的原理,以缩短新产品的设计、试验周期,及时满足农机的市场需求。
2) 加强农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要想实现农机标准化建设,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采取定期培训、调研、学习等方式,不断拓宽标准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加快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稳定和充实农机标准化人员队伍。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的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全面推进农机标准化。此外,要重视农机队伍人才的引进,不断为农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农机标准化发展奠定人员基础。
在农机化发展的过程中,标准化工作人员应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树立服务理念,找准服务切入点,为农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树立协调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不断扩大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力。
3) 提升标准化产品质量。全面采用ISO9001和ISO9002标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并以先进标准指导产品生产。同时,重视外协件的质量检验工作,保证配件供应充足,提高农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运用标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健全农机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机产品优质的有效的手段。只有运用标准化技术和规范管理实现农机生产标准化,才能保证农机具有优良品质,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 增强标准化监督管理。在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机管理、农机标准化建设的各项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的农机标准化管理和保障机制,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明确各级领导的工作职责,有效监督标准化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做出整改,使其更加完善。此外,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把工作认真、态度积极、卓有成效的单位树立为典型,给予表彰和物质鼓励,有效调动各方参与农机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对于农机具的标准化建设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标准化水准。
4 结语
农机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机产业化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是规范农机作业、保障安全生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举施。只有加强农机标准化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农业技术水准,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当前,我国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强化标准制修订、国际标准引用、企业标准化、标准宣贯、标准化培训及标准实施监督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标准化服务等工作,提高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为全面推进农机标准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农机标准化;标准制定;安全;监督;专业人员
中图分类号:S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1-0079-02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实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而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中,农机标准化建设占的比例较大,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我国的农机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机整体发展不协调、机具配套率较低、部分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等。为此,加快推进农机标准化建设对促进我国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推进农机标准化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农业税免征、种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农村强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比例不断增高,使农村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然而,留守的老弱病残妇很难承担繁重的农田作业,这使得广大农民对农机具的投入逐年加大,而且对农机具的种类要求越来越多,涉足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农机具的大量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年提升,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作业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农机产业化,而农机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加强农机标准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4方面:1)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机标准化作业,特别是高性能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将农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农业节本增效。2) 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农机的性能和质量对操作者安全有重要影响。高标准、高性能作机的规范使用,能有效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同时,秸秆还田机械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农田污染、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3)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农机标准化将先进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能够加快农机化技术成果转化,有利于农业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有序生产。4) 提高农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实行农机标准化作业,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及市场竞争力。同时,实施农机标准化,能推动作物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加快农业机械化、精准化、集约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2 农机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机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基础,核心是标准的制定与贯彻实施。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农机具的研发和产业化备受关注,各类农机企业迅速崛起,多种新型农机产品陆续问世。大量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机产业因无规范标准可循而产生的问题尤为突出,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在农机制造过程中,有些企业在生产中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生产,粗制滥造,使产品存在諸多安全隐患;有的企业在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只看名称不看内容,造成产品和标准不符;一些农机产品没有制定标准的技术规程,给农机使用带来诸多不便;部分农机企业特别是规模小的企业无生产标准或为应付检查才制定标准,且在生产中不执行,使标准不能对产品起任何约束作用,形同虚设;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标准在内容上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技术要求不全、要求过多及部分技术指标设定不合理;有的企业忽视配套标准的制定及执行,如原材料标准工艺工装标准、检验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
3 加快农机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随着农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农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农机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农机科学标准体系(包括生产技术规程和一系列产品质量标准),使农机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技术依据。只有运用标准化技术,才能加快新产品开发及有效指导农业生产。
1) 加快农机相关标准制定。在保持农机总量继续增长的基础上,强化农机具标准的制订及执行力度,以标准化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和升级。从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到加工的所有环节,都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逐渐提高农机的整体质量,淘汰不符合环保标准要求的机械,加快农机更新换代速度。
在新产品开发中,应用标准化的计算机辅助设施(CAD)技术,并尽可能采用标准件、通用件,运用组合化的原理,以缩短新产品的设计、试验周期,及时满足农机的市场需求。
2) 加强农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要想实现农机标准化建设,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采取定期培训、调研、学习等方式,不断拓宽标准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加快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稳定和充实农机标准化人员队伍。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的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全面推进农机标准化。此外,要重视农机队伍人才的引进,不断为农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农机标准化发展奠定人员基础。
在农机化发展的过程中,标准化工作人员应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树立服务理念,找准服务切入点,为农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树立协调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不断扩大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力。
3) 提升标准化产品质量。全面采用ISO9001和ISO9002标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并以先进标准指导产品生产。同时,重视外协件的质量检验工作,保证配件供应充足,提高农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运用标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健全农机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机产品优质的有效的手段。只有运用标准化技术和规范管理实现农机生产标准化,才能保证农机具有优良品质,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 增强标准化监督管理。在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机管理、农机标准化建设的各项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的农机标准化管理和保障机制,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明确各级领导的工作职责,有效监督标准化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做出整改,使其更加完善。此外,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把工作认真、态度积极、卓有成效的单位树立为典型,给予表彰和物质鼓励,有效调动各方参与农机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对于农机具的标准化建设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标准化水准。
4 结语
农机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机产业化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是规范农机作业、保障安全生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举施。只有加强农机标准化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农业技术水准,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当前,我国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强化标准制修订、国际标准引用、企业标准化、标准宣贯、标准化培训及标准实施监督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标准化服务等工作,提高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为全面推进农机标准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