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对一个企业基本能力的主要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反映其目前的发展状态,同时也能够揭示其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在分析了有关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变革评价模型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变革模型的检验问题,目的在于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准确性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
前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在为各行业提供了大量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达到能够评价自身创新能力的水准,这样才能从全局的角度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变革模型是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评价模型,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加具有客观性以及准确性。
一、理论基础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也较为复杂,调查显示,当前多数人对于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都比较高。针对这一点,国内以及国外的很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指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评价,需要在建立相应模型的基础上完成,其中变革模型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评价模型[1]。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为创新能力与创新思想。首先,企业管理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一个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根据时代的进步与变革而不断创新的一种能力,是企业进步的重要条件,也是评价其长期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次,企业管理创新思想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先进的思想以及企业文化。思想的进步与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因此同样十分重要。对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必须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角度出发来实现。
二、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的组成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创新、科学管理方式创新以及机制体制创新三个部分。
(一)机制体制创新
机制体制的创新属于企业制度层面的工作,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初级阶段,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性保证。想要保证企业的机制体制能够得到创新,企业领导的重视与参与必不可少,领导层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当前企业发展的状态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要根据企业内部在机制体制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以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企业领导必须认识到机制体制重要性,这一点十分重要[2]。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机制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方面,这是导致企业无法获得突破性进步的一个主要原因。以某小型企业为例,在对其管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这一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存在着极大的漏洞,主要体现在责任制没有得到落实这一方面,这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的欠缺。
(二)科学管理方式创新
科学管理方式创新属于企业层次结构层面的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中级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机制体制完善之后,需要做便是针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要保证其管理方式能够符合员工的特点,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充分吸取当前各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要从中寻找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模型,并将其稍加改革,应用到本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3]。员工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生产设备水平以及企业的收益能力是评价管理方式科学性以及创新性的主要指标,换句话说,在利用变革模型对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第二个阶段,必须对其管理方式中的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调查与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三)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属于企业文化结构层面的工作,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最终阶段,属于企业获得飞跃性的质的进步的一个主要标志。一个好的企业,其必定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文化的建立,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使企业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进步。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其建立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使企业文化能够深入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必要,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文化创新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家创新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企业凝聚力、企业形象以及企业学习氛围等,因此,评价一个企业文化创新的水平必须逐一的、严格的对其上述几方面素质进行分析。
三、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的检验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需要从包括企业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的评价角度来实现,而其评价过程在需要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方面,还必须要从实践的角度对其进行检验,这样才能确定变革模型的实用性以及在这一模型下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
(一)理论检验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这一理论价值的检验可以根据德尔菲法来完成[4],须知,检验过程必须评价调查问卷来实现。在此基础上,有关人员共设计了包括开放性问题在内的共15个问题,其中关于企业的机制体制、科学管理方式以及企业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在问卷中均有所体现。问题的评分方式主要包括1到4共四个分数,分别代表从非常不同意到不同意、同意以及非常同意四个标准。通过随机的方式,有关人员将问卷发放给企业员工,令其作答,并将问卷结果以统计学的方式进行对比,并展开分析[5]。最终,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总结发现,从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所回收的问卷,其在信度以及效度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价值,可以对其加以利用。由此可见,为判断上述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总结与分析便能够实现。同时也可以看出,变革模型在企业管理创新模式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二)实践检验
想要判断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是否存在价值,将其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对其价值进行检验很有必要[5]。以某企业为例,其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机制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显著,且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根据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这一企业正处于模型的最低端,在这一基础上,该企业管理层通过对企业问题的分析,逐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机制体制,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后,领导层又将目光转移到了管理方面,在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的同时,将其与自身的发展情况相结合,为我所用,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渐趋于完善,同时根据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企业对管理方式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领导层又充分在变革模型的指导下,充分创新了企业文化,使企业获得了飞跃式的成长。可见,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论:
综上,管理创新能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企业这一能力的判断可以应用变革模型来实现。模型主要包括机制体制创新、科学管理方式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给三个层次,评价过程需要对每一层次进行逐一的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检验发现,变革模型能够在评价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傅贤治,杜丽燕.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117-121.
[2]吴林飞. 内蒙古大型煤化工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
[3]汤碧杰.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型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6:136-137.
[4]姜兴.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生模型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
[5]张洁.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提升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
[6]肖淑兰. 广东大型零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
作者简介:康忠红,男,福建泉州,1968,本科,高级职称。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
前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在为各行业提供了大量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达到能够评价自身创新能力的水准,这样才能从全局的角度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变革模型是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评价模型,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加具有客观性以及准确性。
一、理论基础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也较为复杂,调查显示,当前多数人对于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都比较高。针对这一点,国内以及国外的很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指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评价,需要在建立相应模型的基础上完成,其中变革模型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评价模型[1]。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为创新能力与创新思想。首先,企业管理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一个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根据时代的进步与变革而不断创新的一种能力,是企业进步的重要条件,也是评价其长期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次,企业管理创新思想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先进的思想以及企业文化。思想的进步与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因此同样十分重要。对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必须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角度出发来实现。
二、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的组成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创新、科学管理方式创新以及机制体制创新三个部分。
(一)机制体制创新
机制体制的创新属于企业制度层面的工作,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初级阶段,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性保证。想要保证企业的机制体制能够得到创新,企业领导的重视与参与必不可少,领导层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当前企业发展的状态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要根据企业内部在机制体制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以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企业领导必须认识到机制体制重要性,这一点十分重要[2]。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机制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方面,这是导致企业无法获得突破性进步的一个主要原因。以某小型企业为例,在对其管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这一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存在着极大的漏洞,主要体现在责任制没有得到落实这一方面,这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的欠缺。
(二)科学管理方式创新
科学管理方式创新属于企业层次结构层面的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中级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机制体制完善之后,需要做便是针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要保证其管理方式能够符合员工的特点,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充分吸取当前各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要从中寻找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模型,并将其稍加改革,应用到本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3]。员工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生产设备水平以及企业的收益能力是评价管理方式科学性以及创新性的主要指标,换句话说,在利用变革模型对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第二个阶段,必须对其管理方式中的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调查与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三)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属于企业文化结构层面的工作,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最终阶段,属于企业获得飞跃性的质的进步的一个主要标志。一个好的企业,其必定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文化的建立,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使企业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进步。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其建立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使企业文化能够深入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必要,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文化创新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家创新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企业凝聚力、企业形象以及企业学习氛围等,因此,评价一个企业文化创新的水平必须逐一的、严格的对其上述几方面素质进行分析。
三、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的检验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需要从包括企业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的评价角度来实现,而其评价过程在需要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方面,还必须要从实践的角度对其进行检验,这样才能确定变革模型的实用性以及在这一模型下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
(一)理论检验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这一理论价值的检验可以根据德尔菲法来完成[4],须知,检验过程必须评价调查问卷来实现。在此基础上,有关人员共设计了包括开放性问题在内的共15个问题,其中关于企业的机制体制、科学管理方式以及企业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在问卷中均有所体现。问题的评分方式主要包括1到4共四个分数,分别代表从非常不同意到不同意、同意以及非常同意四个标准。通过随机的方式,有关人员将问卷发放给企业员工,令其作答,并将问卷结果以统计学的方式进行对比,并展开分析[5]。最终,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总结发现,从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所回收的问卷,其在信度以及效度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价值,可以对其加以利用。由此可见,为判断上述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总结与分析便能够实现。同时也可以看出,变革模型在企业管理创新模式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二)实践检验
想要判断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是否存在价值,将其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对其价值进行检验很有必要[5]。以某企业为例,其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机制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显著,且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根据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变革模型,这一企业正处于模型的最低端,在这一基础上,该企业管理层通过对企业问题的分析,逐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机制体制,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后,领导层又将目光转移到了管理方面,在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的同时,将其与自身的发展情况相结合,为我所用,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渐趋于完善,同时根据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企业对管理方式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领导层又充分在变革模型的指导下,充分创新了企业文化,使企业获得了飞跃式的成长。可见,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论:
综上,管理创新能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企业这一能力的判断可以应用变革模型来实现。模型主要包括机制体制创新、科学管理方式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给三个层次,评价过程需要对每一层次进行逐一的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检验发现,变革模型能够在评价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傅贤治,杜丽燕.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117-121.
[2]吴林飞. 内蒙古大型煤化工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
[3]汤碧杰.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型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6:136-137.
[4]姜兴.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生模型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
[5]张洁.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提升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
[6]肖淑兰. 广东大型零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
作者简介:康忠红,男,福建泉州,1968,本科,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