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碗瓢盆,烟火人生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r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久没有回来的女儿微信给我,说这个星期回来,按照惯例,女儿每次回来我都要带她下顿馆子,所以看到她的微信,我脑子里就开启搜索模式,最后锁定一处刚刚开业的商圈,那里聚集了好多餐馆,我以为女儿会为我的这个提议点赞,哪知道她说,不去不去,就在家吃,吃来吃去还是自己家做的菜好吃。女儿的食风转变得这么突然,让我这个自觉厨艺不高的老母亲受宠若惊,难道讴母必颂的“妈妈的味道”在我身上显现了?
  星期六一大早我就下菜场,沾着泥带着水的蔬菜,活蹦乱跳的鱼虾,还有点余温的排骨,反正什么新鲜买什么。厨房里一通忙活,女儿吃得一个劲地点头,“嗯,辣椒炒鸡蛋好吃,下饭。嗯嗯,鱼蒸得也好吃,鲜嫩!”其实厨艺是个很虚的东西,食材的新鲜度才是一道菜的灵魂,而且我是根据女儿的口味量身定做每道菜,所以女儿吃南尝北后还是觉得自家菜好吃绝对不是哄我开心,文人笔下“妈妈的味道”自当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前不久,得知张同学路过本地,我立马通知其他两位同学,这次我们一定要好好招待这位张同学。其实张同学不是我们的同学,是钱同学的夫人,因為每次我们回老家跟同学小聚,钱同学都会带上他的夫人小张,一来二去混熟了,搞得比跟钱同学还像同学,所以直接呼她为张同学。
  胡同学提议去饭店,被孙同学一票否决,不去,到我家来,我亲自下厨。张同学之所以受到我们这样的礼遇,因为张同学也不拿我们当外人,每次我们几个同学回老家,张同学都力邀我们去她家里,张同学的家在地道的农村,两层小楼,有菜园,有池塘,更要命的还有大锅灶,我们在张同学的厨房里自给自足,远离了餐馆里的浓油赤酱,转身为田园小清新,这种绿色氛围很大程度地削弱了中年油腻感。
  当然不可能让孙同学一个人尽心意,同时也不想让孙同学太忙碌,我跟胡同学表示各自在家做好一道拿手菜带去,三厨齐下,盐水大虾,清蒸鲈鱼,美容养颜的冰糖猪蹄,最具南方特色的梅干菜烧肉,再清炒几道时令蔬菜,四人围坐,尽显轻松和随意,在似亲亦友的氛围中完成了一顿美好的午餐。张同学很感动。遥想多年前,家里来了贵客,主人为了表达最高规格的招待,都会把客人领到饭店吃一顿,然而十年河东转河西,现在能领到家里来吃饭的,那真是不一般的待遇。
  今年上半年老公提前退休回老家侍奉双亲,周末回来一趟,女儿偶尔从学校回来,家里基本上没了烟火气息,早晚饭都在外面解决,中午吃食堂。这种生活貌似悠闲,当有一天我站在这一溜排的吃食店门口感到茫然,不知道拿什么填补空虚的胃时,我开始想念自家厨房。
  回归厨房后,我变本加厉,中午食堂也省了,每天早起给自己做个便当,星期天蒸包子馒头,梅干菜肉包,豇豆素包,南瓜馒头,白面馒头,随心情跟小米粥相搭。37度高温的盛夏,我在厨房里挥汗如雨,但内心却是笃定得很。
  如果说一道菜的灵魂在于食材,那一个家的气息则在于厨房,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这才是烟火人生的标配啊。
  (潘光贤摘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10月18日 图/潆夏)
其他文献
在我国广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住”着一个神秘的大怪咖——名为“百魔洞”的溶洞。  它可神奇了,洞里时常雾气缭绕,仿佛妖魔在吞云吐雾;底下流淌着传说中的“神仙水”;地磁强度高得异乎寻常。不仅如此,居住在它附近的人们普遍长寿。  这怪咖为什么会这么怪呢?  1987年的一天,一群中外地质专家来到广西,走进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的百魔洞。  “啊,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溶洞!”专家们发现这个溶
以前我有所住了近20年的旧房子,位于一个比房龄还要大的老小区。那间房子有个大阳台,被我的超大电动卷帘银幕遮挡了起来,很多个夜晚,我会把大银幕垂下来,用智能投影来播自己或孩子喜欢看的电影。如今离开那所房子两年多了,特别怀念那块儿银幕。  新居住的地方,是大城市边缘的小城镇,每每在工作日的时候,人们开车、打车、拼车都涌进城去了,我住的又是小城镇的郊区,所以周边环境显得很是空旷。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会换
在一场聚会里,邱老师与初中王同学相遇。大家聊得比较多,我才发现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邱老师,其实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帮过许多人的忙。可大家说起她帮人的故事时,她都会笑呵呵地说:不记得了。  那王同学说,她是因为邱老师才来广州。那时邱老师刚大学毕业,王同学从老家来投奔她,两个人的居住条件很艰苦。邱老师帮王同学一起找工作,往返惠州和广州……王同学直到找到工作才离开她的宿舍。王同学成家后还经常跟老公、家婆说
不知道该以一个怎样的词来描述我的高考,就像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段青春。如果说是肆无忌惮而又刻骨铭心,那我想那一年的经历更多的是这样一种写照——生如夏花。  那一年,我18岁,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拐点——高考。像正在经历高考的你们一样,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许。我奋力奔跑,只为能在心驰神往的象牙塔留下最好的回忆。走过那段青春岁月,再回首,却发现心底竟有这么多值得留恋和铭记的东西,于是提笔写下。  我是一个
春色里,去探访国歌的摇篮。我们来到田汉故居。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主要奠基人,早期革命音乐和电影事业的优秀领导者,是现代文化界的一座高峰。他毕生笔耕不辍,留下了100多部剧作、2000首左右的诗词和歌词。论作品之丰,影响之巨,纵观中国现代文化史,超过他的人不多。但最让人们记住的,是他创作的国歌。  田汉故居位于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过去叫田家塅,田汉在这里出生并生活到10岁。故居在文化园深处,是座
在我们办公室里,老王是出了名的“蔫人”。老王做事总是唯唯诺诺,小心谨慎,为此大伙总爱拿老王来开心逗闷,开那种没大没小的玩笑,反正老王是不恼不怒,大家也就习以为常。同事小刘和老王联系,就总爱拖长声音说:“喂!你是老王吧!”从而引得大家呵呵大笑。  老王平时做的事都是些费力不讨好的琐事,擦桌子、扫地、端茶、倒水,自然大家也就认为老王也就是这样的闲职;或着就是那种大家相互推脱有难度的“大事”,譬如领导重
混沌初开,便有了男女之别。男生和女生在生理上大不一样,在性格上差异很大,消费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发明创造时,我们可以从性别方面进行创造性思考,开创一片新天地。  瞄准性别做发明  近年来,人们渐渐认识到某一种产品不单是女士或者男士消费的“专利”,而应该针对性别差异,开发适合异性使用的同类产品,开拓新市场。  化妆品市场多年来都是女士产品一统天下,精明的日本企业却敢于打破化妆品市场的传统观念
从前,一个跛子和一个盲人是好朋友,两人同住一屋,相依为命。一天房子突然起火,转瞬间整个房子就烧了起来,两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盲人想逃却看不见路,跛子想逃,无奈脚不能行。  忽然,盲人急中生智,背起跛子就跑。跛子看得见路,盲人能跑,两者互为补偿,逃出了火场。  在生活中,将两种或更多器官的缺陷加以补偿,往往会化险为夷,甚至发明出一个新奇的事物。  人体器官的功能并非无限,眼睛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我们在
多年未见的一位战友来春城出差,我请他来家中小酌。席间,他去卫生间,片刻,传来战友的惊呼,好似出了什么意外。战友倚门而立,手中端着洗漱台上的牙缸:“哥们儿你真行啊,我的20年前就没影了,你这快成古董喽!”  战友手中的牙缸也叫茶缸,是1989年春季我参军时由部队统一配发的。掀开久远的尘封岁月,军营往事依然清晰如昨。在军营里最不缺少的就是绿——绿军帽、绿军装、绿胶鞋、绿军袜、绿军被、绿色背包绳、绿茶缸
最近上网看到几则新闻,令人尴尬不安和浮想联翩。话题牵扯到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下,有关人们方便与不方便的热议。  一则新闻是:在黑龙江省鸡西市,67岁的谢大爷在超市买了8.8元的葡萄,付款时却被收银员告知不收现金,只能用微信结账。大爷一怒之下拿着葡萄就走,被保安人员拦住并发生肢体冲突。谢大爷特别恼怒:“我拿的是人民币,又不是假币,羞辱我呢?羞辱我老头不会用微信啊?!”最后,在警察的协调下,谢大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