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如沐春风,如饮醇酒,如品香茗,让人赏心悦目,通体舒畅。因此,在近年的中考作文中,语言精美、富有文采也就成了获取高分的亮点之一。当然,同学们或许会说,“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啊!”道理上是这样,但在考场上,我们倘若能熟练地掌握一些语言创新的技巧,也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锤炼字词求形象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王安石为了写活春风,曾反复试过“吹”“到”“过”等词,而最终炼出“绿”字这样的传神之笔;张先凭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名噪词坛,自称“张三影”;宋祁也因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而卓绝千古,被称为“红杏尚书”。可见,锤炼字词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是使文章富有文采的重要方法之一。
那么,怎样的用词才能让人眼睛一亮呢?
首先,用词要准确、生动。请看鲁迅先生描写儿时雪地捕鸟的一段文字: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作者选用一系列准确、生动的动词来描绘捕鸟的全过程,即充满生活情趣,又富于文采之美。
其次,用词要巧妙、有新意。清代诗人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故乡》里的“屋里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个“飞”字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施耐庵以一个“紧”(“那雪下得正紧”)字,写出了漫天大雪的景象。这里“飞”字写人、“紧”字写雪显得新奇而生动,给人印象深刻。下面这篇题为《体验成熟》的作文开头,词语“挤”字就用得巧妙:
“天渐渐黑了,雨下得愈加猛烈。我坐在椅子上,焦急地想着在医院里的父母如何回家。也许雨会停,也许他们会去大伯家……无数想法从脑子里一起挤出来。”
“挤”字既把想法拟人化,把抽象的词语变成有生命的动作,又把想法之多,争先恐后出现在脑子里的情形,形象地展现出来。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凡的词语,要表达得巧妙新奇,这需要深入细致地观察,身临其境的感受,细细地咀嚼品味,认真地思考求索,写作时头脑中才会灵光闪现,写出新意。
第三,用词要丰富。请看一篇题为《交往——快乐》的中考满分作文中的一段文字:
端着花瓶,我自然地漾起一圈微笑,叩响了他们紧闭的房门。从房中流淌出的钢琴声戛然而止,露出了女主人沉静温柔的脸。我微微笑着说:“新开的玫瑰花,送给小妹妹吧!”一瞬间,女主人的含蓄矜持被交往的温情消融,她笑得露出白细的牙齿:“谢谢你,小姑娘。”听了这话,我心中灿烂明媚,一如那时温暖的阳光。我知道,我已开启了交往的大门。
这段文字写“我”主动去拜访新搬来的邻居,写钢琴声“戛然而止”,写女主人的表情“沉静温柔”“含蓄矜持”,写我内心的感受“灿烂明媚”,用词极为丰富,读来节奏分明,颇有文采。
二.巧选句式显灵活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会不一样。短句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表意严谨,逻辑性强;整句形式对称,气势贯通;散句灵活自然……一篇文章,多种句式灵活运用,使句式长短富于变化,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请看下面这段中考作文中的文字:
……打开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的雨声飘然而入。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的惬意!我只要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段纳兰的心绪,凑成十分的惬意,再来倾听这自然的雨声。
文段内容丰富,句式整散结合,既给我们以语言的对称美,又给我们以生动的音韵美感。
三.善用修辞添生动
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运用比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文字亲切活泼,富有灵性;运用排比,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引用,言简意丰,令人回味……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章便平添几分与众不同的笔触。请看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段文字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写景抒情,充满诗情画意,显得文采飞扬。
在考场作文时,同学们应当尽量发挥自身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的特点,力求在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请看下面几段出自中考满分作文的文字:
1.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绿阴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浩瀚无垠的大海,是她美丽的衣裳;交错分布在她周身的江河湖泊,是她日夜奔腾不息的血管。
2.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 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之路;创新是路,引导我们前行。
3.又一个月圆之夜。和往常一样,我走出家门,只见月亮透过树梢撒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我的心怦然一动,耳边似乎听到月光在树林里银铃般地飘落,在草垛上哗啦哗啦地拥挤。信步走到旷野,明净的天幕中一轮丰满的圆月正痴迷地看着我,还有一碧如洗的天空,简直就是一块蓝水晶。
第一段文字大量地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热情洋溢地写出了森林、大海和江河湖泊的美丽可爱。第二段文字运用排比,语意层层递进,推波助澜,气势如虹,给人赏心悦目之感。第三段,在短短的一百多字里,作者充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方法,细腻地描写了月光的形状、神态,乃至声音、动作,把无形无声之物,写得有形有声、情态毕现。清丽优美的语言,营造出深远宁静的意境,给读者以丰富的美感。
四.幽默诙谐增情趣
看电影,大家喜欢诙谐有趣的;同学之中,会调侃的最有“人气”。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许多佳作,往往写得意到笔随,在不经意的幽默点化中,文章顿然有了生活的情趣。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一个女生坐在座位上,嘴里嚼着口香糖,脚却伸到了课桌旁的通道里,被老师发现了。“马丽!”老师严厉地大声叫她。“老师,什么事?”“把口香糖从嘴里拿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
气愤的老师急不择言,让人忍俊不禁,在笑声里感受到语言的情趣美。
有时候,恰当使用一些技巧,如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大词小用、正话反说、巧用谐音等,使语言显得幽默俏皮,也能增加表达的情趣感。下面这段中考满分作文中的文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齐达内”端着一块蛋糕,深情地说:“张老师还记得我吗?我喜欢踢球,成绩也被我踢得‘一穷二白’,我觉得未来也被我一脚踢飞了。可您说非常喜欢我带球突破的冲劲、不停奔跑的干劲、永不服输的韧劲。有了这股劲,球踢得棒,书也能读得好。后来我把这股劲带到了学习中。如今,我成了学习上的‘齐达内’了。老师,感谢您,是您的欣赏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啊!”
“齐达内”的一番话,自然流畅。绰号的运用既回避了真实姓名,又显得生动活泼;“一穷二白”属词类活用,生动形象。
五.诗词入文彰底蕴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文,把丰富的名篇佳句精心收藏储存,专门等到考试的时候去完成默写填空题。一方面,我们仓库里储藏着丰富的“粮食”;另一方面,我们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咬着笔头写出来的文章,语言干巴无味,难以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殊不知,只要我们把目光投向记忆中的这些古诗词,尽情地各取所需,就能写出生动优美的语言来。请看下面两则中考作文中的文字:
1.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静谧,我追寻祥和。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悠闲,我喜欢“濯清涟而不妖”的那般清纯,我心仪“人迹板桥霜” 的那片静谧,我追寻“低头弄莲子” 的那般祥和。
2.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
同学们觉得上面两段文字美不美?其实,这两段文字之所以读起来生动,正是因为作者巧妙地从古诗词中借来了所需要的“粮食”。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指的就是文采。杜甫也曾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表达了诗圣锤炼语言要达到极致的决心。可见,写文章是要讲究文采的。希望同学们在作文的语言上多下工夫,多一些创新意识。要知道,文章精美的语言像秀丽的风景,愉悦的不仅是你自己,还有阅卷老师的眼睛。
一.锤炼字词求形象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王安石为了写活春风,曾反复试过“吹”“到”“过”等词,而最终炼出“绿”字这样的传神之笔;张先凭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名噪词坛,自称“张三影”;宋祁也因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而卓绝千古,被称为“红杏尚书”。可见,锤炼字词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是使文章富有文采的重要方法之一。
那么,怎样的用词才能让人眼睛一亮呢?
首先,用词要准确、生动。请看鲁迅先生描写儿时雪地捕鸟的一段文字: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作者选用一系列准确、生动的动词来描绘捕鸟的全过程,即充满生活情趣,又富于文采之美。
其次,用词要巧妙、有新意。清代诗人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故乡》里的“屋里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个“飞”字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施耐庵以一个“紧”(“那雪下得正紧”)字,写出了漫天大雪的景象。这里“飞”字写人、“紧”字写雪显得新奇而生动,给人印象深刻。下面这篇题为《体验成熟》的作文开头,词语“挤”字就用得巧妙:
“天渐渐黑了,雨下得愈加猛烈。我坐在椅子上,焦急地想着在医院里的父母如何回家。也许雨会停,也许他们会去大伯家……无数想法从脑子里一起挤出来。”
“挤”字既把想法拟人化,把抽象的词语变成有生命的动作,又把想法之多,争先恐后出现在脑子里的情形,形象地展现出来。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凡的词语,要表达得巧妙新奇,这需要深入细致地观察,身临其境的感受,细细地咀嚼品味,认真地思考求索,写作时头脑中才会灵光闪现,写出新意。
第三,用词要丰富。请看一篇题为《交往——快乐》的中考满分作文中的一段文字:
端着花瓶,我自然地漾起一圈微笑,叩响了他们紧闭的房门。从房中流淌出的钢琴声戛然而止,露出了女主人沉静温柔的脸。我微微笑着说:“新开的玫瑰花,送给小妹妹吧!”一瞬间,女主人的含蓄矜持被交往的温情消融,她笑得露出白细的牙齿:“谢谢你,小姑娘。”听了这话,我心中灿烂明媚,一如那时温暖的阳光。我知道,我已开启了交往的大门。
这段文字写“我”主动去拜访新搬来的邻居,写钢琴声“戛然而止”,写女主人的表情“沉静温柔”“含蓄矜持”,写我内心的感受“灿烂明媚”,用词极为丰富,读来节奏分明,颇有文采。
二.巧选句式显灵活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会不一样。短句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表意严谨,逻辑性强;整句形式对称,气势贯通;散句灵活自然……一篇文章,多种句式灵活运用,使句式长短富于变化,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请看下面这段中考作文中的文字:
……打开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的雨声飘然而入。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的惬意!我只要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段纳兰的心绪,凑成十分的惬意,再来倾听这自然的雨声。
文段内容丰富,句式整散结合,既给我们以语言的对称美,又给我们以生动的音韵美感。
三.善用修辞添生动
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运用比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文字亲切活泼,富有灵性;运用排比,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引用,言简意丰,令人回味……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章便平添几分与众不同的笔触。请看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段文字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写景抒情,充满诗情画意,显得文采飞扬。
在考场作文时,同学们应当尽量发挥自身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的特点,力求在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请看下面几段出自中考满分作文的文字:
1.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绿阴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浩瀚无垠的大海,是她美丽的衣裳;交错分布在她周身的江河湖泊,是她日夜奔腾不息的血管。
2.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 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之路;创新是路,引导我们前行。
3.又一个月圆之夜。和往常一样,我走出家门,只见月亮透过树梢撒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我的心怦然一动,耳边似乎听到月光在树林里银铃般地飘落,在草垛上哗啦哗啦地拥挤。信步走到旷野,明净的天幕中一轮丰满的圆月正痴迷地看着我,还有一碧如洗的天空,简直就是一块蓝水晶。
第一段文字大量地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热情洋溢地写出了森林、大海和江河湖泊的美丽可爱。第二段文字运用排比,语意层层递进,推波助澜,气势如虹,给人赏心悦目之感。第三段,在短短的一百多字里,作者充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方法,细腻地描写了月光的形状、神态,乃至声音、动作,把无形无声之物,写得有形有声、情态毕现。清丽优美的语言,营造出深远宁静的意境,给读者以丰富的美感。
四.幽默诙谐增情趣
看电影,大家喜欢诙谐有趣的;同学之中,会调侃的最有“人气”。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许多佳作,往往写得意到笔随,在不经意的幽默点化中,文章顿然有了生活的情趣。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一个女生坐在座位上,嘴里嚼着口香糖,脚却伸到了课桌旁的通道里,被老师发现了。“马丽!”老师严厉地大声叫她。“老师,什么事?”“把口香糖从嘴里拿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
气愤的老师急不择言,让人忍俊不禁,在笑声里感受到语言的情趣美。
有时候,恰当使用一些技巧,如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大词小用、正话反说、巧用谐音等,使语言显得幽默俏皮,也能增加表达的情趣感。下面这段中考满分作文中的文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齐达内”端着一块蛋糕,深情地说:“张老师还记得我吗?我喜欢踢球,成绩也被我踢得‘一穷二白’,我觉得未来也被我一脚踢飞了。可您说非常喜欢我带球突破的冲劲、不停奔跑的干劲、永不服输的韧劲。有了这股劲,球踢得棒,书也能读得好。后来我把这股劲带到了学习中。如今,我成了学习上的‘齐达内’了。老师,感谢您,是您的欣赏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啊!”
“齐达内”的一番话,自然流畅。绰号的运用既回避了真实姓名,又显得生动活泼;“一穷二白”属词类活用,生动形象。
五.诗词入文彰底蕴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文,把丰富的名篇佳句精心收藏储存,专门等到考试的时候去完成默写填空题。一方面,我们仓库里储藏着丰富的“粮食”;另一方面,我们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咬着笔头写出来的文章,语言干巴无味,难以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殊不知,只要我们把目光投向记忆中的这些古诗词,尽情地各取所需,就能写出生动优美的语言来。请看下面两则中考作文中的文字:
1.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静谧,我追寻祥和。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悠闲,我喜欢“濯清涟而不妖”的那般清纯,我心仪“人迹板桥霜” 的那片静谧,我追寻“低头弄莲子” 的那般祥和。
2.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
同学们觉得上面两段文字美不美?其实,这两段文字之所以读起来生动,正是因为作者巧妙地从古诗词中借来了所需要的“粮食”。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指的就是文采。杜甫也曾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表达了诗圣锤炼语言要达到极致的决心。可见,写文章是要讲究文采的。希望同学们在作文的语言上多下工夫,多一些创新意识。要知道,文章精美的语言像秀丽的风景,愉悦的不仅是你自己,还有阅卷老师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