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津,水渡也。“天子经过的渡口”,即为天津。来到这里,站在海河金刚桥上,北可望北洋时期河北新区,通达京都;南可观九国租界,风情万种;西可看六百年旧城遗韵,沧桑岁月;东可见浩瀚渤海,波澜壮阔。
此刻,该如何解读天津呢?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胎记,独有方言和艺术,特别的建筑和风格,在几百年的历史步履中,总也化不开,成为人们相认的凭证。或许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探寻残留的印迹,追溯过往的岁月,讲述不一样的天津,告诉你“津味”究竟什么味儿。
☆津味-风情
提到天津文化,人们会想到古朴典雅的古文化街、洋气十足的小洋楼、通俗幽默的相声艺术……的确,这些都是天津文化元素,但是这些远远不能也不足以代表天津。
戏剧:话剧摇篮在天津
在中国话剧史上,天津地位重要,可以说是中国话剧的摇篮。李叔同是早期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1905年他赴日留学与曾孝谷等人创办春柳社,促成中国话剧的诞生。1908年5月,话剧先驱王钟声率领上海春阳社北上天津,演出按照晚清实事剧《张汶祥刺马》和根据英国小说改编的《迦茵小传》等一批新剧,让看惯传统戏曲的观众觉得“它不像演戏,更像真的生活故事”,引起人们对新剧的兴趣,推动了早期话剧在天津的发展。
严修、张伯苓、张彭春等一批教育家和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也对话剧在天津做了不少贡献,严修很早就编写过话剧本《箴膏起废》,张伯苓建立南开中学,在他倡导下南开社团如雨后春笋,南开的剧团尤其有名。周恩来是南开新剧团的第一批会员,曾参加演出《一元钱》、《恩怨缘》等。1916年,张伯苓胞弟张彭春从美国留学回津,系统地把西方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介绍过来,指导排演其在美国创作的写实剧《醒》。南开新剧社还排演了《娜拉》(易卜生)、《悭吝人》(莫里哀)等话剧。当时有个学生万家宝、在京剧《南天门》反串、排演《国民公敌》让他扮女主角,后来排《娜拉》,万家宝将女主角演活了,以假乱真。张彭春将一套珍贵的英文版《易卜生全集》送他,此人就是后来的剧作家曹禺。
绘画:京津画派的分支
天津绘画的发展虽然历史久远,可是在画史上并没有“天津画派”之说,只是作为“京津画派”的分支存在。
刘奎龄是津派绘画的代言人,他自幼学习郎世宁画法,研究五代、宋、元诸家,尤其明代吕纪、清代沈铨的画技,并将西洋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于工笔国画之中,他还注重借鉴日本画的特点,形成独有艺术风格。刘奎龄善于从田园琐碎生活汲取艺术素材,借鉴地理学生物学读物中的自然景象,尤其走兽花鸟山岭丛林,他的画纤细逼真神态自然,以《孔雀图》最为著名。据说徐悲鸿在建国后评选赴苏参展作品时,见到《上林春色图》慨叹:“我怎么连这位画家都不知道",不久徐悲鸿致信,乞刘一幅孔雀,可惜孔雀尚未落墨,徐已离开人世。
民国时期画家刘子久在北京任湖社评议,回天津任市立美术馆秘书、馆长、致力绘画教学,培养不少优秀人才。湖社在天津办画展获得成功,津籍文化人呼吁创办分社,国画传习社由陈少梅主授人物、山水和花鸟,其成就卓著的弟子有王淑晖(擅古装人物、仕女、精工笔。她的连环画主要作品有《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邵芳(第一位到敦煌临摹壁画的女画家,其《说佛图》曾获国际美术大奖)等。
曲艺:相声逗你玩百年
每天,不少天津人都是伴随着曲艺的吟唱之声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满街争唱三簧腔,曲院处处赛京城”的记载用来描述今天天津人对曲艺的痴迷似乎仍不为过。相声、天津时调、快板、京韵大鼓、快板书、评书、单弦等种类繁多的曲艺艺术在这里繁衍、兴盛。当中,最有名的还属相声。
相声是天津人的音乐,天津有孕育相声的丰厚土壤。相声发源于北京,却成熟于天津,有“生在北京,长在天津”的说法。光绪初年,一个叫裕二福的满族人来到天津,在天津的北开市场撂地“画锅”,说起了相声,这是相声最早来到天津。“画锅”是当时的说法,是指早期相声艺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畫个大圆圈,就地现场表演,取靠它吃饭的意思。1900年后,来的人多起来,当时有点名气的有李德锡、焦德海、马德禄、张德泉等来津,演出于西城根儿的“明地”。以后有的往返京津之间,有的定居天津,成为天津相声的开拓者。满族人说相声,属于“清门” ,也就是现在说的票友,不是专门靠卖艺为生,与民间的“浑门”演员有些不同。当时的清门相声演员多是八旗子弟,能够舍弃面子撂地画锅求生存,实属不易。
许多著名相声演员都是在天津演出过多年,成名后才走向全国的,侯宝林、张寿臣、郭荣起莫不如此。马三立先生也是在天津成名的。他的单口相声《逗你玩》很是有名,相声含蓄幽默,从内容到技巧都经得住推敲,让人回味无穷。
建筑:小洋楼洋气十足
俗话说“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一座历史名城诱人的魅力,首先来自其独有的建筑美。风貌建筑是一座城市凝固的自传,也是地域文化的典型外现。天津千百幢小洋楼,几乎囊括了西方近代建筑的所有样式——英国中古式、德国哥特式、法国罗曼式、意大利文艺复兴式、俄罗斯古典式、希腊雅典式、近代摩登式等等,风格迥异,千姿万态,争奇斗艳。因此,天津被誉为“世界建筑博览馆”。
小洋楼的绝大部分集中在海河两岸,百年前,这里是大大小小的九国租界。按照用途分为三类:公用、民用和商用。民居主要集中在和平区五大道(即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河北区意式风情区和河西区解放南路一带。
建楼的主人们,多半已不复在,可是,有的小洋楼却以主人们的名气和轶事引起当代人浓厚的兴趣和遐想。自由道上一幢浅灰色小楼,便是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每天伏案创作的“饮冰室”。而马场道与河北路交界的“疙瘩楼”,是京剧名角马连良的故居。此外还有溥仪住过的张园,清代太监小德张的公馆,以及孙傅芳、汤玉麟等一大批北洋军阀的寓所,每一间都有每一间的传说故事,也正由于主人的故事而更浓重的散发出它们的古旧魅力。
☆津味-人文
天津具有深邃的文化底蕴与丰厚的人文内涵。只是,“津味”到底是啥味道?或许还可借力天津方言、津味文学等人文载体,一探究竟。
语言:天津话有声有色
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燕小六就操着一口纯正的天津话,成为该剧的一个亮点也让人更好地了解天津话。
天津人说话很有色彩,天津人性格上的爽朗、乐观、满不在乎通过天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特色词汇比较多,说起来也特别热闹。有天津人在场聊天,场面一定会很热闹。
天津是移民城市。相传移民者大多明代朱洪武的江淮兵,加之天津在清代又是淮军的大本营,天津话的发音及词汇,受苏北江淮一带的方言影响较大。同时,天津话也受着老北京方言的影响。至今有许多天津方言与北京方言是通用的,尤其是口语。过去就听说过“说卫(天津卫)话,带京腔”的说法。
天津方言词汇生动形象,如“摞摞缸”,用缸码得高,不稳定的形象表示麻烦的事;“抹抹丢丢”,用贴着墙角徘徊不前的形象表现尴尬的神态;“拿捏”用捏着东西不肯撤手的样子,表示矜重,不轻易给人;“有根”,“没根”用树根扎在地里表示事物言行的可靠与否;“有过结(节)儿”,以心中有疙瘩不解,表示有矛盾;“沉沉”、“沉会儿”,用水浑了稍等一会儿就清了的意思,表示要等片刻;“歪(崴)泥”,用浆稠的泥巴难铲表示事情难办,“事办砸了”,“砸锅了”,表示事情失败。如此等等方言词汇;富有生活气息。
文学:有味的津味小说
天津文坛历来名家辈出,特别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反映天津独特民俗民情、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津味文学”的提法不胫而走,成为解天津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
从民国到解放前后,不少文人用笔记录了天津人的生活状态,如刘云若的社会言情小说《旧巷斜阳》、《小扬州志》,董濯缨的社会纪实小说《新新外史》,戴愚庵的掌故小说《沽水旧闻》、《沽上英雄谱》等。一些著名作家借助天津的特殊环境,写出了经典之作,如曹禺的戏剧《日出》、《雷雨》,老舍的小说《赵子曰》等都真实放映了当时天津社会风貌。
20世纪中后期,一些有责任感的天津作家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也在寻求用文学手段进行表达,挖掘津沽文化积淀的宝库。冯骥才的乡土文学系列;林希的津味儿小说系列;张仲的《龙嘴大茶壶》;以及《马三立别传》、《新凤霞回忆录》等有关天津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近年有一批文学新人加入了寻根的行列,如姚宗瑛的《跤王》、武歆的《小白楼》、王军强的《天津票友》、罗春荣的《金糖葫芦》、王寿山、步俊有的《狗不理传奇》、魏锡林的《三不管传奇》,和肖克凡的津味小说系列、吕抒怀的津味小说《小儿书铺》等反映旧时天津民情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让人看到了天津文化人的和努力。而《潜伏》、《借枪》等影视剧火爆荧屏,不仅红了作者龙一,也让津味文学更多被人所了解。
冯骥才或许是“津味小说”的最佳代表,著有《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等。他写“津味”,不是为了“津味”而“津味”,也不是为了还原“津味”的谱系和历史,而是借“津味”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反思。冯骥才的“津味”小说虽然凸显了方言的“津味”,但小说深层的话语资源其实并不是来自方言的,而只是对天津方言的戏拟。
【文学作品下的天津“模样”】
海门晴雪浸金鳖,百道沽来涌暗涛。望极远空知岸阔,卧欹残梦觉船高。遥疑梦泽相吞吐,不似胥江枉怒号。时有海舟随下上,往来沙口不辞劳。”
——明代诗人李东阳《百沽潮平》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春深水暖佳鱼味,海的风多健鹤翎;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
——吴承恩《杨柳青》
一百年来,天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入口”。一个是传统入口——从三岔口下船,举足就迈入了北方平原那种彼此大同小异的老城文化里;另一个是近代入口——由老龙头车站下车,一过金钢桥,满眼外来建筑,突兀奇异,恍如异国,这便是天津最具特色、最夺目的文化风光了。
——冯骥才《小洋楼的未来价值》
天津人讲“精气神儿”,天津人骂人是“死蔫蛆”,全都是码头遗风。天津人连吃饭都带着码頭气派,天津人吃煎饼果子,吃大饼卷牛肉,把这种吃法叫“吹喇叭”,就是不能因为吃饭误了潮起潮落的时间。……既要相互适应,又恪守自己的生活方式,“混个热闹”,把钱挣到手是“真格的”。天津人讲最后目的,不注重过程,只要“大面儿”上过得去,没有那么多规矩板眼。光在一个码头上混,天津人说是“栖锅底”算不得是本事,要有本事跑码头,在各个码头间跑来跑去,这,就是《日出》里胡四说的那个名词“吃得开”。……“老牛筋”不行,“老执鬼”不行,先要有“人缘儿”,然后才会有“饭缘儿”。必须八面玲珑,天津人说要会“来事儿”,如此,才能在天津这个大码头上“横趟”。
——林希《九河下梢说码头》
我所生活的天津,就是一座由水写成的充满灵性和美感的城市。抓一把天津的泥土,腥咸中都是流水的芬芳。脚下的土地,是海河已经流淌了千万年而形成的冲积平原。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脉络清晰地布满这片土地,勾画点染,肆意而多情地书写着水对泥土无休无止的情爱,证明着自然与人亲密无间的关系。一座城市,斗转星移,六百年历史弹指一瞬。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水与泥土灵肉相搏的历史,海与河交汇的历史,人与水爱恨共生、相知相容的历史。水是世间万物一切繁荣兴盛的根源。
——刘功业《水写的城市》
☆ 津味-基因
文化特性是一个城市特性的集中体现,天津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呢?
有位学者如此说道:“天津有条海河,而海河这两个字最能代表天津的文化。一方面天津具有海洋文化的影子,而另一方面又有大河文化、大陆文化的特征。所以,天津不像上海,因为上海更多的是接受了一种大海文化的熏陶。大海的文化使天津人具有一种创新的精神,具有一种进步的精神,一种开放的气质,因此历史上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吸收融合了大量的其他文化。同时,天津是大河文化,或者叫大陆文化,它也相对比较保守。”这番言论从某一侧面道出了天津的文化特色。
在这里,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相互借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特征。
天津,建城已有六百余年,爽快炽烈、机智幽默的“津味文化”滋养着一代代海河儿女,也创造着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读到这里,或许你能告诉我“津味”究竟什么味儿。
此刻,该如何解读天津呢?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胎记,独有方言和艺术,特别的建筑和风格,在几百年的历史步履中,总也化不开,成为人们相认的凭证。或许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探寻残留的印迹,追溯过往的岁月,讲述不一样的天津,告诉你“津味”究竟什么味儿。
☆津味-风情
提到天津文化,人们会想到古朴典雅的古文化街、洋气十足的小洋楼、通俗幽默的相声艺术……的确,这些都是天津文化元素,但是这些远远不能也不足以代表天津。
戏剧:话剧摇篮在天津
在中国话剧史上,天津地位重要,可以说是中国话剧的摇篮。李叔同是早期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1905年他赴日留学与曾孝谷等人创办春柳社,促成中国话剧的诞生。1908年5月,话剧先驱王钟声率领上海春阳社北上天津,演出按照晚清实事剧《张汶祥刺马》和根据英国小说改编的《迦茵小传》等一批新剧,让看惯传统戏曲的观众觉得“它不像演戏,更像真的生活故事”,引起人们对新剧的兴趣,推动了早期话剧在天津的发展。
严修、张伯苓、张彭春等一批教育家和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也对话剧在天津做了不少贡献,严修很早就编写过话剧本《箴膏起废》,张伯苓建立南开中学,在他倡导下南开社团如雨后春笋,南开的剧团尤其有名。周恩来是南开新剧团的第一批会员,曾参加演出《一元钱》、《恩怨缘》等。1916年,张伯苓胞弟张彭春从美国留学回津,系统地把西方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介绍过来,指导排演其在美国创作的写实剧《醒》。南开新剧社还排演了《娜拉》(易卜生)、《悭吝人》(莫里哀)等话剧。当时有个学生万家宝、在京剧《南天门》反串、排演《国民公敌》让他扮女主角,后来排《娜拉》,万家宝将女主角演活了,以假乱真。张彭春将一套珍贵的英文版《易卜生全集》送他,此人就是后来的剧作家曹禺。
绘画:京津画派的分支
天津绘画的发展虽然历史久远,可是在画史上并没有“天津画派”之说,只是作为“京津画派”的分支存在。
刘奎龄是津派绘画的代言人,他自幼学习郎世宁画法,研究五代、宋、元诸家,尤其明代吕纪、清代沈铨的画技,并将西洋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于工笔国画之中,他还注重借鉴日本画的特点,形成独有艺术风格。刘奎龄善于从田园琐碎生活汲取艺术素材,借鉴地理学生物学读物中的自然景象,尤其走兽花鸟山岭丛林,他的画纤细逼真神态自然,以《孔雀图》最为著名。据说徐悲鸿在建国后评选赴苏参展作品时,见到《上林春色图》慨叹:“我怎么连这位画家都不知道",不久徐悲鸿致信,乞刘一幅孔雀,可惜孔雀尚未落墨,徐已离开人世。
民国时期画家刘子久在北京任湖社评议,回天津任市立美术馆秘书、馆长、致力绘画教学,培养不少优秀人才。湖社在天津办画展获得成功,津籍文化人呼吁创办分社,国画传习社由陈少梅主授人物、山水和花鸟,其成就卓著的弟子有王淑晖(擅古装人物、仕女、精工笔。她的连环画主要作品有《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邵芳(第一位到敦煌临摹壁画的女画家,其《说佛图》曾获国际美术大奖)等。
曲艺:相声逗你玩百年
每天,不少天津人都是伴随着曲艺的吟唱之声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满街争唱三簧腔,曲院处处赛京城”的记载用来描述今天天津人对曲艺的痴迷似乎仍不为过。相声、天津时调、快板、京韵大鼓、快板书、评书、单弦等种类繁多的曲艺艺术在这里繁衍、兴盛。当中,最有名的还属相声。
相声是天津人的音乐,天津有孕育相声的丰厚土壤。相声发源于北京,却成熟于天津,有“生在北京,长在天津”的说法。光绪初年,一个叫裕二福的满族人来到天津,在天津的北开市场撂地“画锅”,说起了相声,这是相声最早来到天津。“画锅”是当时的说法,是指早期相声艺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畫个大圆圈,就地现场表演,取靠它吃饭的意思。1900年后,来的人多起来,当时有点名气的有李德锡、焦德海、马德禄、张德泉等来津,演出于西城根儿的“明地”。以后有的往返京津之间,有的定居天津,成为天津相声的开拓者。满族人说相声,属于“清门” ,也就是现在说的票友,不是专门靠卖艺为生,与民间的“浑门”演员有些不同。当时的清门相声演员多是八旗子弟,能够舍弃面子撂地画锅求生存,实属不易。
许多著名相声演员都是在天津演出过多年,成名后才走向全国的,侯宝林、张寿臣、郭荣起莫不如此。马三立先生也是在天津成名的。他的单口相声《逗你玩》很是有名,相声含蓄幽默,从内容到技巧都经得住推敲,让人回味无穷。
建筑:小洋楼洋气十足
俗话说“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一座历史名城诱人的魅力,首先来自其独有的建筑美。风貌建筑是一座城市凝固的自传,也是地域文化的典型外现。天津千百幢小洋楼,几乎囊括了西方近代建筑的所有样式——英国中古式、德国哥特式、法国罗曼式、意大利文艺复兴式、俄罗斯古典式、希腊雅典式、近代摩登式等等,风格迥异,千姿万态,争奇斗艳。因此,天津被誉为“世界建筑博览馆”。
小洋楼的绝大部分集中在海河两岸,百年前,这里是大大小小的九国租界。按照用途分为三类:公用、民用和商用。民居主要集中在和平区五大道(即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河北区意式风情区和河西区解放南路一带。
建楼的主人们,多半已不复在,可是,有的小洋楼却以主人们的名气和轶事引起当代人浓厚的兴趣和遐想。自由道上一幢浅灰色小楼,便是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每天伏案创作的“饮冰室”。而马场道与河北路交界的“疙瘩楼”,是京剧名角马连良的故居。此外还有溥仪住过的张园,清代太监小德张的公馆,以及孙傅芳、汤玉麟等一大批北洋军阀的寓所,每一间都有每一间的传说故事,也正由于主人的故事而更浓重的散发出它们的古旧魅力。
☆津味-人文
天津具有深邃的文化底蕴与丰厚的人文内涵。只是,“津味”到底是啥味道?或许还可借力天津方言、津味文学等人文载体,一探究竟。
语言:天津话有声有色
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燕小六就操着一口纯正的天津话,成为该剧的一个亮点也让人更好地了解天津话。
天津人说话很有色彩,天津人性格上的爽朗、乐观、满不在乎通过天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特色词汇比较多,说起来也特别热闹。有天津人在场聊天,场面一定会很热闹。
天津是移民城市。相传移民者大多明代朱洪武的江淮兵,加之天津在清代又是淮军的大本营,天津话的发音及词汇,受苏北江淮一带的方言影响较大。同时,天津话也受着老北京方言的影响。至今有许多天津方言与北京方言是通用的,尤其是口语。过去就听说过“说卫(天津卫)话,带京腔”的说法。
天津方言词汇生动形象,如“摞摞缸”,用缸码得高,不稳定的形象表示麻烦的事;“抹抹丢丢”,用贴着墙角徘徊不前的形象表现尴尬的神态;“拿捏”用捏着东西不肯撤手的样子,表示矜重,不轻易给人;“有根”,“没根”用树根扎在地里表示事物言行的可靠与否;“有过结(节)儿”,以心中有疙瘩不解,表示有矛盾;“沉沉”、“沉会儿”,用水浑了稍等一会儿就清了的意思,表示要等片刻;“歪(崴)泥”,用浆稠的泥巴难铲表示事情难办,“事办砸了”,“砸锅了”,表示事情失败。如此等等方言词汇;富有生活气息。
文学:有味的津味小说
天津文坛历来名家辈出,特别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反映天津独特民俗民情、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津味文学”的提法不胫而走,成为解天津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
从民国到解放前后,不少文人用笔记录了天津人的生活状态,如刘云若的社会言情小说《旧巷斜阳》、《小扬州志》,董濯缨的社会纪实小说《新新外史》,戴愚庵的掌故小说《沽水旧闻》、《沽上英雄谱》等。一些著名作家借助天津的特殊环境,写出了经典之作,如曹禺的戏剧《日出》、《雷雨》,老舍的小说《赵子曰》等都真实放映了当时天津社会风貌。
20世纪中后期,一些有责任感的天津作家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也在寻求用文学手段进行表达,挖掘津沽文化积淀的宝库。冯骥才的乡土文学系列;林希的津味儿小说系列;张仲的《龙嘴大茶壶》;以及《马三立别传》、《新凤霞回忆录》等有关天津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近年有一批文学新人加入了寻根的行列,如姚宗瑛的《跤王》、武歆的《小白楼》、王军强的《天津票友》、罗春荣的《金糖葫芦》、王寿山、步俊有的《狗不理传奇》、魏锡林的《三不管传奇》,和肖克凡的津味小说系列、吕抒怀的津味小说《小儿书铺》等反映旧时天津民情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让人看到了天津文化人的和努力。而《潜伏》、《借枪》等影视剧火爆荧屏,不仅红了作者龙一,也让津味文学更多被人所了解。
冯骥才或许是“津味小说”的最佳代表,著有《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等。他写“津味”,不是为了“津味”而“津味”,也不是为了还原“津味”的谱系和历史,而是借“津味”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反思。冯骥才的“津味”小说虽然凸显了方言的“津味”,但小说深层的话语资源其实并不是来自方言的,而只是对天津方言的戏拟。
【文学作品下的天津“模样”】
海门晴雪浸金鳖,百道沽来涌暗涛。望极远空知岸阔,卧欹残梦觉船高。遥疑梦泽相吞吐,不似胥江枉怒号。时有海舟随下上,往来沙口不辞劳。”
——明代诗人李东阳《百沽潮平》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春深水暖佳鱼味,海的风多健鹤翎;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
——吴承恩《杨柳青》
一百年来,天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入口”。一个是传统入口——从三岔口下船,举足就迈入了北方平原那种彼此大同小异的老城文化里;另一个是近代入口——由老龙头车站下车,一过金钢桥,满眼外来建筑,突兀奇异,恍如异国,这便是天津最具特色、最夺目的文化风光了。
——冯骥才《小洋楼的未来价值》
天津人讲“精气神儿”,天津人骂人是“死蔫蛆”,全都是码头遗风。天津人连吃饭都带着码頭气派,天津人吃煎饼果子,吃大饼卷牛肉,把这种吃法叫“吹喇叭”,就是不能因为吃饭误了潮起潮落的时间。……既要相互适应,又恪守自己的生活方式,“混个热闹”,把钱挣到手是“真格的”。天津人讲最后目的,不注重过程,只要“大面儿”上过得去,没有那么多规矩板眼。光在一个码头上混,天津人说是“栖锅底”算不得是本事,要有本事跑码头,在各个码头间跑来跑去,这,就是《日出》里胡四说的那个名词“吃得开”。……“老牛筋”不行,“老执鬼”不行,先要有“人缘儿”,然后才会有“饭缘儿”。必须八面玲珑,天津人说要会“来事儿”,如此,才能在天津这个大码头上“横趟”。
——林希《九河下梢说码头》
我所生活的天津,就是一座由水写成的充满灵性和美感的城市。抓一把天津的泥土,腥咸中都是流水的芬芳。脚下的土地,是海河已经流淌了千万年而形成的冲积平原。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脉络清晰地布满这片土地,勾画点染,肆意而多情地书写着水对泥土无休无止的情爱,证明着自然与人亲密无间的关系。一座城市,斗转星移,六百年历史弹指一瞬。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水与泥土灵肉相搏的历史,海与河交汇的历史,人与水爱恨共生、相知相容的历史。水是世间万物一切繁荣兴盛的根源。
——刘功业《水写的城市》
☆ 津味-基因
文化特性是一个城市特性的集中体现,天津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呢?
有位学者如此说道:“天津有条海河,而海河这两个字最能代表天津的文化。一方面天津具有海洋文化的影子,而另一方面又有大河文化、大陆文化的特征。所以,天津不像上海,因为上海更多的是接受了一种大海文化的熏陶。大海的文化使天津人具有一种创新的精神,具有一种进步的精神,一种开放的气质,因此历史上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吸收融合了大量的其他文化。同时,天津是大河文化,或者叫大陆文化,它也相对比较保守。”这番言论从某一侧面道出了天津的文化特色。
在这里,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相互借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特征。
天津,建城已有六百余年,爽快炽烈、机智幽默的“津味文化”滋养着一代代海河儿女,也创造着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读到这里,或许你能告诉我“津味”究竟什么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