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寿康,江西赣州水南乡(今章贡区水南镇)苑田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学贯中西,才学渊博。毕生精力倾注于中国外交事务,先后出任中国驻比利时、瑞士公使衔代办,驻罗马教廷公使,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争取欧洲国家同情与帮助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而且是一个文学家和艺术家,成为华人荣获欧洲国家文学院士第一人。
留欧早期共产主义活动家
1912年,谢寿康通过江西选拔考试,入比利时自由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4年转学法国巴黎法政学学校经济科,获得学士学位。1918年入瑞士罗山大学攻读,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23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谢寿康在欧洲求学期间,涉足海外华人团体组织活动,十分活跃。1919年,与留法学生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巴黎组织成立了中法教育会,接待中国留欧学生。1921年6月,与留法学生徐悲鸿、张道藩等组织“天狗会”,取义“天狗食日”,影射巴黎和会使中国“暗无天日”。10月,参与组织旅法勤工俭学学生代表进驻里昂中法大学事件,争取中国留欧学生的求学权利,大批参加者被法国当局遣送回国,谢寿康等也在此后转往柏林继续活动。这些海外留学活动和经历为谢寿康后来从事欧洲外交事务奠定了基础。
谢寿康较早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并成为欧洲留学生中的主要活动家之一。1921年,谢寿康任巴黎中国民主促进会秘书长,与中国留法学生周恩来、刘清扬等商讨筹组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前身)。6月初,宣布中国旅欧“少共”成立,后改称“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员有30余人。谢寿康转赴德国后,加入德国共产党,在旅德学生和华工中进行革命活动。1922年3月,与中共党员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有所接触,一度被推荐为赴俄参加共产国际会议的代表,未成行。1929年,学成回国,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
出任驻比利时公使代办
1930年2月,谢寿康出任中国驻比利时公使馆一等秘书兼代办使事,积极争取庚款比国赔款余额用于资助欧洲留学的中国贫困生。1901年,八国联军强占北京,比利时参与签订《辛丑条约》,获取清政府巨额赔款。1925年9月,中比签约确定比利时部分庚子赔款余额在清偿华比银行垫款后,充作中比教育、慈善、公共实业及公益工程之用。谢寿康出任驻比利时代办后,积极与比方交涉,争取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助学金,帮助陷入贫困境地的中国留学生。当时,青年画家吴作人贫困落魄,谢寿康将其引荐给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巴斯天教授,被破格录取为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高班生。在巴斯天教授的帮助下,吴作人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庚款助学金,解除了生活上的困扰,后来成为当代著名画家。吴作人在其回忆录里曾深情追忆了在异国他乡艰难之时得谢寿康热心帮助的往事。
1932年1月,“一·二八” 淞沪抗战爆发,国内各界有识之士纷纷发起各种形式的抗战爱国活动,徐悲鸿画出大量画作表达自己爱国抗战的决心。5月15日,徐悲鸿将41件作品交给谢寿康,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展出。这些画作在比利时引起极大反响,表达了国人抗日救国的决心。1933年1月21日,谢寿康奉调回国,同月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第二届立法委员。1934年起,任立法院条约委员会委员、国际联盟同志会秘书长等职。
赴欧考察争取抗战资源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国民政府派遣众多高层人士赴欧美活动,争取外援。国防参议会成员蒋百里奉派赴欧,谢寿康长年留学欧洲的经历,尤其是他的才学在欧洲各国的影响,受到蒋百里的赏识和力荐。10月,谢寿康出任赴比利时文化考察团团长,秘密赶赴欧洲,先到法国,后转柏林与先期抵达的蒋百里会合,从事抗日国际宣传。
为扩大欧洲各国对南京国民政府及蒋介石的了解,蒋百里授意谢寿康用法文著撰《蒋委员长幼年时代及少年时代》,这是在欧洲流传的第一部关于蒋介石的传记。年底,谢寿康又用英、法文著文揭露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这些揭露文章为争取欧洲国家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帮助作出了贡献。1941年,他出任驻瑞士公使馆代办。
出任驻罗马教廷第一任公使
1942年6月,中国与梵蒂冈建交。同年7月,谢寿康被任命为中国驻罗马教廷公使。1943年1月26日,谢寿康由瑞士到达罗马,向罗马教廷递交国书。1945年,谢寿康亲访罗马教廷国务院,积极为中国教会争取一名枢机主教,得到批准。在困守梵蒂冈的三年期间,谢寿康继续为宣传中国抗战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6年7月,谢寿康调离罗马,到巴黎居住,主要从事文学艺术方面的活动,次年归国。1948年5月,以公使职衔到外交部工作。1949年6月举家迁往纽约,1952年又只身回到台北。1953年2月再任台湾“外交部”顾问。1954年,经于斌主教举荐,担任台湾当局驻罗马教廷“公使”。1959年,升任台湾当局驻罗马教廷第一任“大使”。1966年任台湾当局“驻联合国大会代表团”顾问、台湾“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委员和“国大”代表等职。
艺术成就享誉海内外
与其外交生涯相比,谢寿康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更加辉煌夺目。旅欧期间,谢寿康才华出众,不仅中文文采过人,而且常用法文撰写作品,在法国、比利时等国报刊上发表,享有盛名。1925年夏,谢寿康用法文创作《李碎玉》五幕悲剧,1927年该剧在布鲁塞尔皇家戏院首次公演,备受欢迎。为此,荣获比利时皇家文学院院士,为华人获此殊誉第一人。中国驻日内瓦著名记者戈公振曾专赴布鲁塞尔采访他。1927年4月20日,上海《申报》发表《中国文艺家谢寿康在欧之荣誉》,称赞《李碎玉》一剧“在欧大放异彩”。几乎整个中国、日本都知道谢寿康其人,他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各地文艺界声望日隆,在家乡赣州更是轰动一时。
谢寿康的文学艺术成就卓著,与著名画家徐悲鸿、诗人徐志摩、学者刘半农等过从甚密,并结为好友。他善画墨竹,出版有《七百墨竹》画集。他对戏剧研究颇深,编写有《马海思》等剧本。对于经济、政法的研究也是著作颇丰,有法文版《法国战时公债》、《东方与西方》、《中国思想与种族问题》,英文版《蝴蝶梦及其他民间故事》等,均在法国、比利时、美国、瑞士印刷发行。这在民国外交家群体中是绝无仅有的。
谢寿康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构成了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先后担任过比利时法国语文皇家学会会员、中国文艺社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立戏剧学校教授、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等职。他在欧洲文学艺术界尤其有着重大的影响。1946年10月,他再度当选为比利时皇家文学研究院院士。次年,当选为法国知识分子联合会名誉会长。1949年,与美国作家博希士雷、法国戏剧家巴荷等发起组织国际戏剧协会,并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戏剧教授等职。
1973年6月11日,谢寿康在台湾病故,终年76岁。
留欧早期共产主义活动家
1912年,谢寿康通过江西选拔考试,入比利时自由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4年转学法国巴黎法政学学校经济科,获得学士学位。1918年入瑞士罗山大学攻读,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23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谢寿康在欧洲求学期间,涉足海外华人团体组织活动,十分活跃。1919年,与留法学生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巴黎组织成立了中法教育会,接待中国留欧学生。1921年6月,与留法学生徐悲鸿、张道藩等组织“天狗会”,取义“天狗食日”,影射巴黎和会使中国“暗无天日”。10月,参与组织旅法勤工俭学学生代表进驻里昂中法大学事件,争取中国留欧学生的求学权利,大批参加者被法国当局遣送回国,谢寿康等也在此后转往柏林继续活动。这些海外留学活动和经历为谢寿康后来从事欧洲外交事务奠定了基础。
谢寿康较早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并成为欧洲留学生中的主要活动家之一。1921年,谢寿康任巴黎中国民主促进会秘书长,与中国留法学生周恩来、刘清扬等商讨筹组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前身)。6月初,宣布中国旅欧“少共”成立,后改称“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员有30余人。谢寿康转赴德国后,加入德国共产党,在旅德学生和华工中进行革命活动。1922年3月,与中共党员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有所接触,一度被推荐为赴俄参加共产国际会议的代表,未成行。1929年,学成回国,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
出任驻比利时公使代办
1930年2月,谢寿康出任中国驻比利时公使馆一等秘书兼代办使事,积极争取庚款比国赔款余额用于资助欧洲留学的中国贫困生。1901年,八国联军强占北京,比利时参与签订《辛丑条约》,获取清政府巨额赔款。1925年9月,中比签约确定比利时部分庚子赔款余额在清偿华比银行垫款后,充作中比教育、慈善、公共实业及公益工程之用。谢寿康出任驻比利时代办后,积极与比方交涉,争取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助学金,帮助陷入贫困境地的中国留学生。当时,青年画家吴作人贫困落魄,谢寿康将其引荐给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巴斯天教授,被破格录取为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高班生。在巴斯天教授的帮助下,吴作人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庚款助学金,解除了生活上的困扰,后来成为当代著名画家。吴作人在其回忆录里曾深情追忆了在异国他乡艰难之时得谢寿康热心帮助的往事。
1932年1月,“一·二八” 淞沪抗战爆发,国内各界有识之士纷纷发起各种形式的抗战爱国活动,徐悲鸿画出大量画作表达自己爱国抗战的决心。5月15日,徐悲鸿将41件作品交给谢寿康,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展出。这些画作在比利时引起极大反响,表达了国人抗日救国的决心。1933年1月21日,谢寿康奉调回国,同月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第二届立法委员。1934年起,任立法院条约委员会委员、国际联盟同志会秘书长等职。
赴欧考察争取抗战资源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国民政府派遣众多高层人士赴欧美活动,争取外援。国防参议会成员蒋百里奉派赴欧,谢寿康长年留学欧洲的经历,尤其是他的才学在欧洲各国的影响,受到蒋百里的赏识和力荐。10月,谢寿康出任赴比利时文化考察团团长,秘密赶赴欧洲,先到法国,后转柏林与先期抵达的蒋百里会合,从事抗日国际宣传。
为扩大欧洲各国对南京国民政府及蒋介石的了解,蒋百里授意谢寿康用法文著撰《蒋委员长幼年时代及少年时代》,这是在欧洲流传的第一部关于蒋介石的传记。年底,谢寿康又用英、法文著文揭露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这些揭露文章为争取欧洲国家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帮助作出了贡献。1941年,他出任驻瑞士公使馆代办。
出任驻罗马教廷第一任公使
1942年6月,中国与梵蒂冈建交。同年7月,谢寿康被任命为中国驻罗马教廷公使。1943年1月26日,谢寿康由瑞士到达罗马,向罗马教廷递交国书。1945年,谢寿康亲访罗马教廷国务院,积极为中国教会争取一名枢机主教,得到批准。在困守梵蒂冈的三年期间,谢寿康继续为宣传中国抗战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6年7月,谢寿康调离罗马,到巴黎居住,主要从事文学艺术方面的活动,次年归国。1948年5月,以公使职衔到外交部工作。1949年6月举家迁往纽约,1952年又只身回到台北。1953年2月再任台湾“外交部”顾问。1954年,经于斌主教举荐,担任台湾当局驻罗马教廷“公使”。1959年,升任台湾当局驻罗马教廷第一任“大使”。1966年任台湾当局“驻联合国大会代表团”顾问、台湾“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委员和“国大”代表等职。
艺术成就享誉海内外
与其外交生涯相比,谢寿康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更加辉煌夺目。旅欧期间,谢寿康才华出众,不仅中文文采过人,而且常用法文撰写作品,在法国、比利时等国报刊上发表,享有盛名。1925年夏,谢寿康用法文创作《李碎玉》五幕悲剧,1927年该剧在布鲁塞尔皇家戏院首次公演,备受欢迎。为此,荣获比利时皇家文学院院士,为华人获此殊誉第一人。中国驻日内瓦著名记者戈公振曾专赴布鲁塞尔采访他。1927年4月20日,上海《申报》发表《中国文艺家谢寿康在欧之荣誉》,称赞《李碎玉》一剧“在欧大放异彩”。几乎整个中国、日本都知道谢寿康其人,他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各地文艺界声望日隆,在家乡赣州更是轰动一时。
谢寿康的文学艺术成就卓著,与著名画家徐悲鸿、诗人徐志摩、学者刘半农等过从甚密,并结为好友。他善画墨竹,出版有《七百墨竹》画集。他对戏剧研究颇深,编写有《马海思》等剧本。对于经济、政法的研究也是著作颇丰,有法文版《法国战时公债》、《东方与西方》、《中国思想与种族问题》,英文版《蝴蝶梦及其他民间故事》等,均在法国、比利时、美国、瑞士印刷发行。这在民国外交家群体中是绝无仅有的。
谢寿康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构成了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先后担任过比利时法国语文皇家学会会员、中国文艺社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立戏剧学校教授、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等职。他在欧洲文学艺术界尤其有着重大的影响。1946年10月,他再度当选为比利时皇家文学研究院院士。次年,当选为法国知识分子联合会名誉会长。1949年,与美国作家博希士雷、法国戏剧家巴荷等发起组织国际戏剧协会,并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戏剧教授等职。
1973年6月11日,谢寿康在台湾病故,终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