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些众多的问题中,亟需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引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处理好五大关系,即正确处理好一元指导与繁荣发展的关系,也就是“一”与“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正确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忘本来,古为今用,以中国文化为载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些众多的问题中,亟需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引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处理好五大关系,即正确处理好一元指导与繁荣发展的关系,也就是“一”与“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正确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忘本来,古为今用,以中国文化为载体;正确处理“中”与“西”的关系,吸收外来,洋为中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正确处理好“常”和“变”的关系,面向未来,坚持以综合创新为方法,不断从中国问题和中国实践中概括出中国理论.
其他文献
在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平面几何优秀课展示与研讨”这一中国特色主题活动,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一课为例,向国际同行介绍了中国式课例研究活动及中国教研体系特色.“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案例集中体现了“用整体教学追求学生直观与逻辑融合发展”的教学特色,具体体现为:用“怎样研究一类几何图形”大观念,采用单元整体教学,引领学生一气呵成地研究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然后通过说理练习加以巩固;开展直观与逻辑融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要把挫折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英语文学作为大学英语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一方面,以语言输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以思想熏陶,触动大学生的精神灵魂。但不少英语文学教师对于如何融合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存在理解误区。文章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详细阐释将语言教学与挫折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是实施英语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还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课程自觉。
整体观下的“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是站在系统的高度,环顾知识的海洋,注重教学的单元整体性,所谓“见树木,更见森林”;是注重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逐一探索走向整体探究,旨在为学生构建关于“平行线”的系统化概貌;利用起承转合的问题串探索数学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本质与规律,注重问题的层次性、逻辑的连贯性,以构建系统的完整性;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将是终身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将大学资源纳入终身教育资源,是全球性教育改革的趋势。互联网时代的终身学习大学能够在大学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和延伸。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从目标、原则、过程三个角度提出终身学习大学构建的路径。新时代下终身学习大学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学校目标的定位,目标是终身学习大学构建的导向;制定严格的原则以利于终身学习大学按照严苛的基本要求进行构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出发对终身学习大学构建过程进行把控,随时调整构建的速度和方向。积极构建终
现代化无疑是近现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时代课题.而且也只有到了近代,这一课题才具有特别突出而紧迫的意义,因为现代化首先是一个时代性概念.由于中国所面临的现代化课题从一开始就是与全球化即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如何处理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复杂问题.经过一百多年为现代化而持续探索和奋斗的过程,中国已经走过了“西天取经”(“向西方学习”)的阶段,开启了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无论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活动,教学本身有其内在规律,同时教学又是在具体的学校环境中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基于这三个教学共识而制定,而教学管理技术安排的实践逻辑是在科层组织下,由教学结果的隐秘性转向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效率取向。在教学共识与制度安排的作用下,作为教学管理对象的教师则受到国家逻辑、高校逻辑、个体逻辑等多重逻辑作用的影响。在对教学管理制度多重逻辑的探究下,提出对制度的构建:增强教学共识,构建多方认可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协调权力构成,构建双边协调制约的教学管理制度;重视教师诉求,构建激励教学行为的教学管
《奋斗与梦想: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百年追梦历程》,李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宏大的视角,追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所经历的奋斗历程,展示了跨越180余年的沧桑巨变,揭示了横贯其中的不朽民族精神.全书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文风朴实,史论结合,不仅讲好了党史的故事,而且讲出了真理的味道.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少数民族汉语新诗如何深层把握民族文化思维的问题.首先,“真实性”不能满足表面的书写,而是要立足于“主位立场”去深度表现;其次,象征主义为少数民族汉语新诗提供了表现的方法,但过度的意象消费又把其摆在了权力凝视的弱势地位.最后,少数民族汉语新诗的文本形成应当拆分为母语创作与汉语翻译的两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探讨真实反映文化思维的跨语际翻译的现实可能性.
艾德·弗因(Ed Finn)指出,算法作为技术系统,是熟悉(文化、历史、自我)与陌生(神秘、未知、他者)的融合.弗因的阐释提示我们,要将计算机科学中的计算(computation)和算法(algorithm)跟更为广义的"计算"联系起来——例如,认知过程中的表征、运算(representation)和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算计、权衡(calculation).
颜真卿书法经典形象是从宋代开始确定的,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宋四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从“宋四家”评论颜真卿书风出发,论其书风的价值所在,并由书风而论及其人品,进而为中国书论史上“书如其人”理论提供了有代表性的个案.文章又从“宋四家”对颜真卿书风的取法以及对颜真卿书史地位的评价进行讨论,指出“宋四家”在颜真卿书法经典形象的构建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