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学校在校风建设上总是大力、从重地抓班级管理建设,重视班级班风、学风的培养。通过文明班的评比活动,促使各班的良好班风形成,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基于操作性、可控性和成效性的考虑,对“文明班”评选措施作了一系列修订。目的是通过以评促改,引导个体良好行为的逐步养成。
从上个学期起,学校开启了一轮“棒棒糖”奖励制度,吸引了不少好吃的“小馋猫”。对于孩子来说的奖励,没有比食物——进嘴的东西来得更实际。于是,新一轮的文明班评比实施顺利开展,“棒棒糖”奖励顺利推行。每月一次文明班获得者的班级奖励一罐棒棒糖,这一活动实施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的兴趣都被吸引过来了。每月每班都在向学校的量化要求努力靠前。
回想学校实施这一活动过程,里头有不少鲜活的故事呢。
故事一:棒棒糖的诱惑
对于刚踏入校园不久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又是多么新鲜的。一年级孩子,个性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情绪易激动。如何去把控,才能让他们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做个合格的小学生是老师们当务之急。 所以,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我们首先得给孩子们定规矩,学规矩。而“文明班”评比实施就是最好的切入点,能激发孩子们靠向我们的目标。
宣传文明与我同行,从量化开始,把“上学”“礼仪”“卫生”“守纪”等像菜单一样罗列呈现,让孩子们有依据可行,中规中矩。 当然还得从“实”抓起,抓好细节是关键。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孩子更是如此渴求。因此,我们先从守纪抓起,只有守纪好了,其他各项要求也会水到渠成。于是着手教孩子们一日常规,从坐姿到学习态度,用儿歌来训练:“123,坐端正”“请安静,我安静”“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大家实小,有你真好”……
在训练与实施中,从整体来讲效果是不错的,孩子们阳光、活泼,也很乖巧。然而,整个班级45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总有那么个别学生是个性突出,性格怪异的表现。如小刘就是其中的一个。看:在午读、做两操的时候,总爱“引人注意”,当大家正静悄悄地看书时,他嘴里发出咕咕的响声,伴随着敲桌子的声音,已达到自我娱乐的目的。全然不顾及周围大家看书的环境;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他不是偷偷地睁眼东张西望,就是忽然拿自己的或同桌的笔、橡皮、本子等之类的东西随意一扔,制造响声。这样一来,不但影响不好,对习惯养成也不利,当然最终还被扣分。针对这一情况,我与他私下谈话,并与他约定,只要能安分地做眼保健操,就奖他一颗棒棒糖。结果,这一棒棒糖有效地牢牢套住了他的行为。每当他想“做妖”的时候,我就说:一颗棒棒糖哟,他马上改正过来,一本正经的样子,这样的自我调控让他的行为得到很好的约束。尽管一开始的第一个月,我们班没有拿到文明班,他却拿到了我不少的棒棒糖,也规矩了不少。这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有奖励的机会,于是心中努力想做好自己,结果在第二月后,我们就拿到了文明班。大家终于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文明班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规矩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样一颗小小的棒棒糖,达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故事二:棒棒糖的效应
为了响应文明班活动的实施,老师们都在配合着学校的工作,花样奇招地想办法,让孩子们适应、遵从。从学校校会到班会,从红领巾电视台到每天的日常,无一不是一个个具体的落实。让孩子们心中有常规,时刻有规矩意识。看着孩子们的改变,我们是欣慰的。我们也知道,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然而我们更知道,教育就像一朵朵云彩,需要通过吹拂,使得她一朵推动一朵。
看:这是一个有趣的一天,当我正在给听话的孩子发奖品的时候,一个小手高高举起,我走向她,把奖品递给了她。她开心地接过奖品,笑着站起来,仰起脸在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我家也有好多棒棒糖,我明天拿来给您奖给同学们。我笑了,摸摸她的头,示意她坐下,没在意。结果,第二天早上,她果然带来了一袋棒棒糖给我,我惊喜地望着她,她天真地说:我希望大家都能到棒棒糖。于是我表扬了她。结果意想不到的画面让我震惊不已:陆续有同学从家里拿礼物来分享。我当时就感叹,孩子们变了,懂得与人分享,懂得宣傳正能量,真是近朱者赤。结果让人更欣慰的在后头呢:大家为了得到奖励,更加守纪、有礼。
棒棒糖寓意“优异的成绩,甜蜜的成果。” 自从“棒棒糖”的奖品产生后,激发了孩子们的争优热情,同学们都以拥有“棒棒糖”为荣。在“争当文明学生,争创文明集体”活动过程中,演绎出很多感人的“棒棒糖故事”。
回想这一个活动,我深深感悟到:这兴许就是“棒棒糖”的效应吧。一支很普通的棒棒糖因为拥有了教育的味道而珍贵。它成为奖品后,超越了棒棒糖自身的价值。它是成绩,是荣誉,更是收获的喜悦。棒棒糖是甜的,也滋润了一颗颗幼小的心。正如教育家皮亚杰曾说的:如果儿童对他做的事情是有兴趣的,他就能够做到他的要求的极限。
从上个学期起,学校开启了一轮“棒棒糖”奖励制度,吸引了不少好吃的“小馋猫”。对于孩子来说的奖励,没有比食物——进嘴的东西来得更实际。于是,新一轮的文明班评比实施顺利开展,“棒棒糖”奖励顺利推行。每月一次文明班获得者的班级奖励一罐棒棒糖,这一活动实施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的兴趣都被吸引过来了。每月每班都在向学校的量化要求努力靠前。
回想学校实施这一活动过程,里头有不少鲜活的故事呢。
故事一:棒棒糖的诱惑
对于刚踏入校园不久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又是多么新鲜的。一年级孩子,个性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情绪易激动。如何去把控,才能让他们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做个合格的小学生是老师们当务之急。 所以,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我们首先得给孩子们定规矩,学规矩。而“文明班”评比实施就是最好的切入点,能激发孩子们靠向我们的目标。
宣传文明与我同行,从量化开始,把“上学”“礼仪”“卫生”“守纪”等像菜单一样罗列呈现,让孩子们有依据可行,中规中矩。 当然还得从“实”抓起,抓好细节是关键。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孩子更是如此渴求。因此,我们先从守纪抓起,只有守纪好了,其他各项要求也会水到渠成。于是着手教孩子们一日常规,从坐姿到学习态度,用儿歌来训练:“123,坐端正”“请安静,我安静”“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大家实小,有你真好”……
在训练与实施中,从整体来讲效果是不错的,孩子们阳光、活泼,也很乖巧。然而,整个班级45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总有那么个别学生是个性突出,性格怪异的表现。如小刘就是其中的一个。看:在午读、做两操的时候,总爱“引人注意”,当大家正静悄悄地看书时,他嘴里发出咕咕的响声,伴随着敲桌子的声音,已达到自我娱乐的目的。全然不顾及周围大家看书的环境;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他不是偷偷地睁眼东张西望,就是忽然拿自己的或同桌的笔、橡皮、本子等之类的东西随意一扔,制造响声。这样一来,不但影响不好,对习惯养成也不利,当然最终还被扣分。针对这一情况,我与他私下谈话,并与他约定,只要能安分地做眼保健操,就奖他一颗棒棒糖。结果,这一棒棒糖有效地牢牢套住了他的行为。每当他想“做妖”的时候,我就说:一颗棒棒糖哟,他马上改正过来,一本正经的样子,这样的自我调控让他的行为得到很好的约束。尽管一开始的第一个月,我们班没有拿到文明班,他却拿到了我不少的棒棒糖,也规矩了不少。这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有奖励的机会,于是心中努力想做好自己,结果在第二月后,我们就拿到了文明班。大家终于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文明班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规矩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样一颗小小的棒棒糖,达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故事二:棒棒糖的效应
为了响应文明班活动的实施,老师们都在配合着学校的工作,花样奇招地想办法,让孩子们适应、遵从。从学校校会到班会,从红领巾电视台到每天的日常,无一不是一个个具体的落实。让孩子们心中有常规,时刻有规矩意识。看着孩子们的改变,我们是欣慰的。我们也知道,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然而我们更知道,教育就像一朵朵云彩,需要通过吹拂,使得她一朵推动一朵。
看:这是一个有趣的一天,当我正在给听话的孩子发奖品的时候,一个小手高高举起,我走向她,把奖品递给了她。她开心地接过奖品,笑着站起来,仰起脸在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我家也有好多棒棒糖,我明天拿来给您奖给同学们。我笑了,摸摸她的头,示意她坐下,没在意。结果,第二天早上,她果然带来了一袋棒棒糖给我,我惊喜地望着她,她天真地说:我希望大家都能到棒棒糖。于是我表扬了她。结果意想不到的画面让我震惊不已:陆续有同学从家里拿礼物来分享。我当时就感叹,孩子们变了,懂得与人分享,懂得宣傳正能量,真是近朱者赤。结果让人更欣慰的在后头呢:大家为了得到奖励,更加守纪、有礼。
棒棒糖寓意“优异的成绩,甜蜜的成果。” 自从“棒棒糖”的奖品产生后,激发了孩子们的争优热情,同学们都以拥有“棒棒糖”为荣。在“争当文明学生,争创文明集体”活动过程中,演绎出很多感人的“棒棒糖故事”。
回想这一个活动,我深深感悟到:这兴许就是“棒棒糖”的效应吧。一支很普通的棒棒糖因为拥有了教育的味道而珍贵。它成为奖品后,超越了棒棒糖自身的价值。它是成绩,是荣誉,更是收获的喜悦。棒棒糖是甜的,也滋润了一颗颗幼小的心。正如教育家皮亚杰曾说的:如果儿童对他做的事情是有兴趣的,他就能够做到他的要求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