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购物狂欢的浪潮下有多少花呗的泡沫在支撑?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又要到了,各种购物网站都开始轰轰烈烈的“降价促销”,手机短信也经历着又一轮的诱惑轰炸,小姐妹们早就开始了相互交流着什么值得买,不知不觉间又收到不少的安利。
这个卸妆液容量很大啊,还送化妆包;那个美容仪早就想买了,正好降价;他们家衣服两件75折哎,还有你不是说一直想要个降噪耳机跑步、旅行、写稿都能用吗……真是一场购物狂欢。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朋友的购物车那叫一个丰富,种类齐全应有尽有,两个屏幕都装不下。我说太羡慕你们这些土豪了,我只能掂量着吃土。小姐妹大手一挥:“嗨,还不是靠花呗在支撑?”
说起来,身边用花呗的年轻人真的是太多了,很多朋友都把它当做淘宝的首选支付方式。据数据显示,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
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年轻人来说,花呗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想要的更好生活可以利用它提前实现,就算月薪5000也能活成月薪5万的样子。为了“不在最好的年纪错过生活”,许多年轻人纷纷下水。
但问题是,一入花呗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可透支消费一步步消解着年轻人的自控力,让一些“尝到甜头”的使用者越发控制不住。今时今日购物带来欢喜满足,明天就可能陷入还款债务的焦虑之中。
正如小姐妹所说,从前顶多是月光族,自从有了花呗,就变成了月负族。更有甚者,拆了东墙补西墙,在花呗、白条、信用卡之间来回腾挪,还不起就分期,分期不行就套现,竭尽所能、费尽心机,就是怎么也上不了岸。
花呗让你过上了理想的生活吗?
和号称“活成我想要的样子”的花呗别无二致,京东白条“愿所有忍耐的年轻人不再错过生活”。
在广告片里,他们描绘出了几种理想的生活范本,看得人不由得热血沸腾、心生向往。然后,他们再告诉你,我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一切。
广告自然是正向、积极、有所追求的,所以它不光吸引着一穷二白的大学生和真的经济状况一时周转不开的人,同时也套住了更多对生活“更有理想的追求”的白领,和不甘困于“眼前的苟且”,想获得“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
但欲望就像滚雪球,一旦下了水,人们就有可能会失去理性。在这一点上,男生也毫不例外。
我有一个哥们,是个连锁企业的设计总监,工资也还算可观,过着一种细节考究的精致生活:住在朝阳区,离SKP只有十几分钟的距离,衣服是纪梵希,包包是LV,墨镜是雷朋,音响是Beats,一年下不了几次厨也要买洗碗机,不算大的房子里一个扫地机器人跑来跑去……
起初我以为他的“安迪式”生活是因为挣到了“安迪”一样多的钱,后来问起他,才知道他的信用卡和白条里还分别欠着好几万。
广告里的小资生活他确实获得了,在外人眼里他也足够光鲜,看起来他完全是融合进了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的高级白领,令人艳羡。但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理不清的欠款。
“你看我,一个月挣这么多也是欠,我姐呢,一个月挣20万也是欠”,哥们笑着说:“从前在大学,一个月就那点生活费,活得也挺好,现在挣得多了,反而落下债了。”
不由得唏嘘,人真是不知满足的生物。世界那么大,我们不仅想去看看,还总想获得的更多。
人人都想在这个城市里活得再精致一点,再像样一点,再离理想的样子近一点。欲望鞭挞着我们,让我们奋力拼搏向上,但控制不住的欲望却将人反噬,在每月还款日期临近时使人惶惶不可终日。
最终,我们变成了徒有外表光鲜,实际一穷二白的人。
我们的钱都花在哪了?
几乎所有人都在说:我也不知道钱都去哪了,反正花着花着就没了。
可不,每天交通是钱,吃饭是钱,洗漱是钱,社交是钱。除了日常支出和逛着逛着就看到了喜欢的东西,还有些消费几乎是安慰和发泄式的。
“最近工作实在是太忙太累了,干脆买点好的东西犒劳一下自己吧。”
回想我买下的几件贵价物品,都是在这种心理下才付款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消费的也就不一定是看得见的物质了。
加班那么久,按摩spa大保健来一套,熬夜伤脸啊,美容护肤来一系列——男生也不甘落后,一个男同事周一上班来说周末去办了几千块的采耳卡,还有的周末去酒吧发泄,说好了只喝两杯,可两杯下肚后,就变成“隔壁那桌的皇家礼炮给我也来一套!要烧着过来的那种!”
结果“喝酒一时爽,结账火葬场”,大半个月基本白干。
在加班的疲累辛苦下衍生的消费还不仅是上面那些,相伴相生的还有90后脱发青年的惜命情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容易觉得身心俱疲,为此还特地去做了个全面体检。虽然医院没检查出什么大毛病来,但还是于心不安啊,于是护眼护肝护心片、蔓越莓胶囊、葡萄籽饮料、助眠精油全都买回家来,就觉得不囤点药实在没啥安全感。
但是和大家一样,我基本属于佛系养生,买了不一定吃,吃完了接着熬夜。
这里只是举个例子,但很多消费都是这样的吧:药买完了等于身體好了,健身卡办了等于去锻炼了,买了个kindle回来,阅读的焦虑就好像解决了……身边的同事连眼药水都不屑于用珍视明了,非得日本进口、王菲同款才能让她对每天盯着屏幕的眼睛感觉自在。
有些消费是我们欺骗自己,告诉自己说买完了就能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但很丧的自己依然没有改变。还有些朋友把收集某样东西作为爱好,比如有个女伴买口红,不是买自己没有的某个色号,而是会统统买下来。
我们总是一边欠着钱,一边买着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什么才是真正的底气和精致的生活
怪不得现在的年轻人天天嚷着自己穷,月薪5000的是穷,月薪2万的还是穷。物价贵是真的,没有规划、赚的钱跟不上消费欲望也是真的。
借口也总是有的。“怎么能不买呢?身边的姑娘都用着阿玛尼的唇膏、TF的眼影、香奈儿的包包,就你用着几十块钱的东西,多没有底气。”我的一个小姐妹说。
如果自己挣的钱足够买这些,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是用透支信用卡和花呗得来的,才会没底气吧。何况,我们买东西为什么不是因为自己的喜欢和需要,而是因为要和别人比较呢?
对于经济能力真正达到那个等级的人,香奈儿的包包就只是包包,而如果你拼命去够,香奈儿的包包就只是香奈儿。别人的日用品随手用来不屑一顾,而你却会因为它们债台高筑。
我们本可以因为期待而去努力争取,获得一条上升的道路,适当的提前消费也是踮起脚来给自己一个更高的可能,但不思进取、无视现状、不加节制地掉进物欲和透支的深渊,即便是从中获得的快乐也只是在消费那当下的一瞬间。
它消逝得比春雪还要快,而你却要为之付出欲壑难填的代价。
近年来,因为还不上花呗而走向校园贷、裸贷等等的年轻人,还少吗?得出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吗?而这些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年轻人,最初只是想买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个IPhone手机,只是因为“别人有的,我也想要”的攀比心。
不是不鼓励大家消费甚至提前消费,而是不鼓励大家过度消费和非理性消费。
我也曾分期买过东西,是一个MAC PRO的顶配,我可以用它来写稿子、做设计,纵使它确实不算便宜,但也确实实用,所以我当然没有后悔过。而那些非必需品,我从来不会用透支的方式去得到它——想要的更多的东西,我可以通过劳动来获得。这样的收获,我才会感到真正的满足和愉快。
超前消费是捷径,但想要消费真正上到那个水平,需要一条很长很长的路。如宫部美雪的《火车》所说:“脱掉一层皮,那可是很拼命的,需要相当大的精力。这世界上有许多蛇,想有脚,却疲于蜕皮,懒得蜕皮,忘记如何蜕皮。于是,聪明的蛇卖给这些蛇可以照出自己脚的镜子。”
花呗就是那张镜子,镜子里的你很幸福,但现实中的你和从前别无二致。
懂得自我管理的人会利用和把控欲望,通过提升自己的方式去匹配物质,以此来收获美好的生活和美好中的心安理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真正地长出脚来,蜕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也只有追逐且克制的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精致生活。
所以,如果你正准备用花呗和白条来进行年中狂欢,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购物车。量力而为,如果真的是can’t afford的东西,那就不要再剁手了。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又要到了,各种购物网站都开始轰轰烈烈的“降价促销”,手机短信也经历着又一轮的诱惑轰炸,小姐妹们早就开始了相互交流着什么值得买,不知不觉间又收到不少的安利。
这个卸妆液容量很大啊,还送化妆包;那个美容仪早就想买了,正好降价;他们家衣服两件75折哎,还有你不是说一直想要个降噪耳机跑步、旅行、写稿都能用吗……真是一场购物狂欢。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朋友的购物车那叫一个丰富,种类齐全应有尽有,两个屏幕都装不下。我说太羡慕你们这些土豪了,我只能掂量着吃土。小姐妹大手一挥:“嗨,还不是靠花呗在支撑?”
说起来,身边用花呗的年轻人真的是太多了,很多朋友都把它当做淘宝的首选支付方式。据数据显示,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
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年轻人来说,花呗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想要的更好生活可以利用它提前实现,就算月薪5000也能活成月薪5万的样子。为了“不在最好的年纪错过生活”,许多年轻人纷纷下水。
但问题是,一入花呗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可透支消费一步步消解着年轻人的自控力,让一些“尝到甜头”的使用者越发控制不住。今时今日购物带来欢喜满足,明天就可能陷入还款债务的焦虑之中。
正如小姐妹所说,从前顶多是月光族,自从有了花呗,就变成了月负族。更有甚者,拆了东墙补西墙,在花呗、白条、信用卡之间来回腾挪,还不起就分期,分期不行就套现,竭尽所能、费尽心机,就是怎么也上不了岸。
花呗让你过上了理想的生活吗?
和号称“活成我想要的样子”的花呗别无二致,京东白条“愿所有忍耐的年轻人不再错过生活”。
在广告片里,他们描绘出了几种理想的生活范本,看得人不由得热血沸腾、心生向往。然后,他们再告诉你,我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一切。
广告自然是正向、积极、有所追求的,所以它不光吸引着一穷二白的大学生和真的经济状况一时周转不开的人,同时也套住了更多对生活“更有理想的追求”的白领,和不甘困于“眼前的苟且”,想获得“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
但欲望就像滚雪球,一旦下了水,人们就有可能会失去理性。在这一点上,男生也毫不例外。
我有一个哥们,是个连锁企业的设计总监,工资也还算可观,过着一种细节考究的精致生活:住在朝阳区,离SKP只有十几分钟的距离,衣服是纪梵希,包包是LV,墨镜是雷朋,音响是Beats,一年下不了几次厨也要买洗碗机,不算大的房子里一个扫地机器人跑来跑去……
起初我以为他的“安迪式”生活是因为挣到了“安迪”一样多的钱,后来问起他,才知道他的信用卡和白条里还分别欠着好几万。
广告里的小资生活他确实获得了,在外人眼里他也足够光鲜,看起来他完全是融合进了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的高级白领,令人艳羡。但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理不清的欠款。
“你看我,一个月挣这么多也是欠,我姐呢,一个月挣20万也是欠”,哥们笑着说:“从前在大学,一个月就那点生活费,活得也挺好,现在挣得多了,反而落下债了。”
不由得唏嘘,人真是不知满足的生物。世界那么大,我们不仅想去看看,还总想获得的更多。
人人都想在这个城市里活得再精致一点,再像样一点,再离理想的样子近一点。欲望鞭挞着我们,让我们奋力拼搏向上,但控制不住的欲望却将人反噬,在每月还款日期临近时使人惶惶不可终日。
最终,我们变成了徒有外表光鲜,实际一穷二白的人。
我们的钱都花在哪了?
几乎所有人都在说:我也不知道钱都去哪了,反正花着花着就没了。
可不,每天交通是钱,吃饭是钱,洗漱是钱,社交是钱。除了日常支出和逛着逛着就看到了喜欢的东西,还有些消费几乎是安慰和发泄式的。
“最近工作实在是太忙太累了,干脆买点好的东西犒劳一下自己吧。”
回想我买下的几件贵价物品,都是在这种心理下才付款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消费的也就不一定是看得见的物质了。
加班那么久,按摩spa大保健来一套,熬夜伤脸啊,美容护肤来一系列——男生也不甘落后,一个男同事周一上班来说周末去办了几千块的采耳卡,还有的周末去酒吧发泄,说好了只喝两杯,可两杯下肚后,就变成“隔壁那桌的皇家礼炮给我也来一套!要烧着过来的那种!”
结果“喝酒一时爽,结账火葬场”,大半个月基本白干。
在加班的疲累辛苦下衍生的消费还不仅是上面那些,相伴相生的还有90后脱发青年的惜命情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容易觉得身心俱疲,为此还特地去做了个全面体检。虽然医院没检查出什么大毛病来,但还是于心不安啊,于是护眼护肝护心片、蔓越莓胶囊、葡萄籽饮料、助眠精油全都买回家来,就觉得不囤点药实在没啥安全感。
但是和大家一样,我基本属于佛系养生,买了不一定吃,吃完了接着熬夜。
这里只是举个例子,但很多消费都是这样的吧:药买完了等于身體好了,健身卡办了等于去锻炼了,买了个kindle回来,阅读的焦虑就好像解决了……身边的同事连眼药水都不屑于用珍视明了,非得日本进口、王菲同款才能让她对每天盯着屏幕的眼睛感觉自在。
有些消费是我们欺骗自己,告诉自己说买完了就能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但很丧的自己依然没有改变。还有些朋友把收集某样东西作为爱好,比如有个女伴买口红,不是买自己没有的某个色号,而是会统统买下来。
我们总是一边欠着钱,一边买着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什么才是真正的底气和精致的生活
怪不得现在的年轻人天天嚷着自己穷,月薪5000的是穷,月薪2万的还是穷。物价贵是真的,没有规划、赚的钱跟不上消费欲望也是真的。
借口也总是有的。“怎么能不买呢?身边的姑娘都用着阿玛尼的唇膏、TF的眼影、香奈儿的包包,就你用着几十块钱的东西,多没有底气。”我的一个小姐妹说。
如果自己挣的钱足够买这些,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是用透支信用卡和花呗得来的,才会没底气吧。何况,我们买东西为什么不是因为自己的喜欢和需要,而是因为要和别人比较呢?
对于经济能力真正达到那个等级的人,香奈儿的包包就只是包包,而如果你拼命去够,香奈儿的包包就只是香奈儿。别人的日用品随手用来不屑一顾,而你却会因为它们债台高筑。
我们本可以因为期待而去努力争取,获得一条上升的道路,适当的提前消费也是踮起脚来给自己一个更高的可能,但不思进取、无视现状、不加节制地掉进物欲和透支的深渊,即便是从中获得的快乐也只是在消费那当下的一瞬间。
它消逝得比春雪还要快,而你却要为之付出欲壑难填的代价。
近年来,因为还不上花呗而走向校园贷、裸贷等等的年轻人,还少吗?得出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吗?而这些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年轻人,最初只是想买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个IPhone手机,只是因为“别人有的,我也想要”的攀比心。
不是不鼓励大家消费甚至提前消费,而是不鼓励大家过度消费和非理性消费。
我也曾分期买过东西,是一个MAC PRO的顶配,我可以用它来写稿子、做设计,纵使它确实不算便宜,但也确实实用,所以我当然没有后悔过。而那些非必需品,我从来不会用透支的方式去得到它——想要的更多的东西,我可以通过劳动来获得。这样的收获,我才会感到真正的满足和愉快。
超前消费是捷径,但想要消费真正上到那个水平,需要一条很长很长的路。如宫部美雪的《火车》所说:“脱掉一层皮,那可是很拼命的,需要相当大的精力。这世界上有许多蛇,想有脚,却疲于蜕皮,懒得蜕皮,忘记如何蜕皮。于是,聪明的蛇卖给这些蛇可以照出自己脚的镜子。”
花呗就是那张镜子,镜子里的你很幸福,但现实中的你和从前别无二致。
懂得自我管理的人会利用和把控欲望,通过提升自己的方式去匹配物质,以此来收获美好的生活和美好中的心安理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真正地长出脚来,蜕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也只有追逐且克制的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精致生活。
所以,如果你正准备用花呗和白条来进行年中狂欢,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购物车。量力而为,如果真的是can’t afford的东西,那就不要再剁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