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11-18
尽管至今IPO已经停摆了一年多,但券商冲击资本市场的决心反而见涨。10月份,华安证券、东海证券2家宣布要上市。其中,华安证券启动股份制不到一年就迈入了IPO待审名单队例,其融资欲望之强烈可见一斑。
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经获得证监会受理IPO申请的券商有8家,包括国信证券、第一创业、东方证券、东兴证券、国泰君安、华安证券、浙商证券以及中原证券。如果加上东海证券,拟上市券商方队将增加9家。
事实上,正在筹备A股上市的名单还有一长串,安信证券、首创证券、齐鲁证券……以及筹备H股上市的中信建投。《投资者报》记者发现,很多券商只要一符合条件就迫不及待地申请。
“现在哪家券商不想上市,只要有条件的都想上。”这番话语道出了多少券商老总的心声。
“准”上市券商年内增4家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先后有浙商证券、华安证券等4家券商提出IPO申请,前两家申请的速度几乎是快马加鞭。
最新的例子是华安证券。根据公告,华安证券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目前已经进入初审名单。
去年下半年,华安证券才启动股份制改革,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就进入在审名单,不得不赞其速度飞快。
今年5月份,浙商证券也递交了IPO申请,他的速度与华安证券有一拼。
去年9月,浙商证券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当年10月下旬向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瑞银证券。时隔半年,浙商证券就火速递交了上市申请,出现在证监会披露的IPO在审企业名单中。
今年递交IPO申请的还有中原证券,它在去年就开始为上市做准备。今年为加快融资速度,河南政府允许公司先去H股上市,后回归A股。
在今年10月份,东海证券也是上市队伍中的一员,只不过目前还没有接到证监会的待审核准。10月10日,东海证券发布《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上市辅导公告》,保荐机构为瑞信方正证券。这意味着,在接受辅导完成后,东海证券将择机提交IPO申请。
东海证券准备上市之路颇为漫长。从2003年开始先后三次增资以及引入多元化的股东成为全国性的券商。去年年初,提交的改制申请被证监会正式受理,但是没有多久被中止审查。今年7月份,东海证券的股份制改革才终于完成,更名为“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迫不及待上市的还有东兴证券,去年5月,公司出现在IPO在审企业的名单中,而公司成立刚满4周岁。
按照主板上市公司的首发申报条件规定,必须满足3年盈利的硬性指标,而东兴证券到去年5月才成立满4年,刚刚凑足了三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Wind资料显示,东兴证券成立于2008年5月,是由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铝业和上海大盛资产公司发起设立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为20.04亿元,前身是因陷入巨额财物黑洞而被托管的闽发证券。
香港市场方面,进入11月份,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正在香港上市路演,其控股子公司信达证券也将由此登上资本市场。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投资者报》称,过去一年,各种创新业务纷纷上马,非常消耗资本金,各家券商对于融资非常渴望。目前A股共有19家上市券商,占全国总数的不到20%,未来一段时间内,符合条件的券商都有可能谋求上市。
主动清障以待IPO开闸
相比上述四家“准IPO”券商,待审名单中其他券商等待了漫长的时间,有的还经历波折。
目前仍然处于初审中的国泰君安,2007年就提出上市计划,上市筹备时间长达5年。受困于“一参一控”的规定,上海本地两家大型老牌券商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一直无缘登陆资本市场。
2010年7月,国泰君安不得以转道香港上市。当年国泰君安在港的融资额为19.39亿港元,计划A股融资规模为百亿元。
直到2011年末,汇金公司与上海国际集团完成了关于申银万国与国泰君安股份的置换和转让工作,汇金成为申银万国第一大股东,不再持有国泰君安股权,股权障碍得以清理完毕。
去年年初,董事长万建华提出要启动上市程序。去年的12月中旬,国泰君安正式接受银河证券、华融证券的上市辅导。今年5月30日,国泰君安获得上市申请受理函。
不过,由于IPO暂无开闸迹象,国泰君安一位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对于上市的准备工作早已准备就绪,只等开闸。
与国泰君安一样,国信证券也是国内市场很早一批瞄准资本市场的券商,但是时运不济,几次在上市的关键时刻遭遇阻碍。
2008年,国信证券就曾上报IPO材料,但是当初因为收购华林证券以及证监会对于券商IPO控股股东“一参一控”合规的要求,公司的上市进程处于停滞状况。2011年,国信证券持有其他券商的股东清理了股权,实现了“一参一控”的要求,IPO计划才得以重启。
去年2月1日,国信证券出现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上,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所处阶段为“落实反馈意见中”,成为排队上市券商的第一家。
重新冲刺IPO的国信证券当时呼声很高,据《投资者报》记者的了解,公司还为上市热身,进行了一对一路演。当时有猜测说,在去年9月份就能上市。
但是不知何故,公司一直未能上市,直到IPO实质暂停。进入2013年,国信证券在上市的当口又遇到了各种麻烦,为其上市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今年5月,由国信证券保荐的勤上光电和隆基股份接连遭证监会立案稽查。10月份,公司的固定收益部门深陷债券交易黑幕,相关领导被带走调查。
东方证券和第一创业两家公司的上市路也是非常漫长,他们在去年上半年也递交了上市申请,后者处于初审中,前者为落实反馈意见中。 按照目前的审核进度,如果IPO重启,“处于落实反馈意见”的东方证券和东兴证券有可能首批获得上市资格。国信证券因受处罚,上市时间变得不确定。而国泰君安目前虽然处于初审中,但有可能获得“特批”成为重启后第一家上市券商。
并购重组成另一出路
除了进入待审名单,还有一大批券商仍然在准备的路上。他们的业绩和成长性均符合上市的硬性条件,只不过因为股权问题悬而未决。他们要上市,首先就要清理股权障碍。
譬如齐鲁证券,由于参股股东为建银投资,受困于“一参一控”。6月28日,齐鲁证券4亿股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出让方即建银投资,到目前股权仍未转让成功。
同样受股权困扰的还有安信证券。今年10月14日,安信证券大股东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将所持有的全部安信股权挂牌。近期,安信股权找到了买家,接盘方或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这为安信证券上市铺平了道路。
此外呼声很高的首创证券,借壳S前锋重组事宜已经5年,到目前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
在准备上市名单上,红塔证券、南京证券等券商都曾做过上市辅导,不过这些公司距离上市梦还遥不可及。
红塔证券2008年提出过上市计划,不过后来由于对券商上市审慎性监管要求,公司不符合条件,因而丧失了上市条件。《投资者报》记者还注意到,红塔证券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处于不断下降中。2011年~2012年红塔证券营业收入分别为10.7亿元、5.1亿元。南京证券在2010年提出过上市,但今年由于证券评级连降5级,上市已经无望。
南方一位券商的中层领导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由于IPO停止,上市遥遥无期,部分公司取消了上市筹备小组。”
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对于那些不符合上市条件,不想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券商,它们的一个出路就是等待被并购。
今年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两者都实现了曲折上市。近期,资本市场还盛传,长江证券收购广州证券,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可见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开始形成一种潮流。
浙商证券净利润降幅居首
众多排队企业因为经营状况恶化,不得不终止上市申请。但相对其他行业,券商行业由于交易量回升以及各种创新业务的推动,净利润大幅度增加。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国内券商的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263.4亿元增至373.1亿元。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6%。
今年上半年,由于仅有3家券商公布了数据,无法做统一的评价。《投资者报》记者选取了一个完整的年度来计算,2012年在营业收入方面,国泰君安78亿元、国信证券61亿元、东方证券24亿元、东兴证券14亿元、浙商证券12亿元、第一创业10.3亿元、中原证券10亿元、华安证券8亿元。8家券商营业收入基本上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同比增幅最大的是中原证券,为48.8%。
去年的净利润方面,国泰君安26亿、国信证券19亿元、东方证券7亿元、东兴证券5亿元、第一创业2亿元、中原证券1.8亿元,浙商证券和华安证券两者净利润相当,为1.7亿元。其中,有7家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长,增幅排名第一的是华安证券,降幅最厉害的是浙商证券,降幅高达26.7%。
记者注意到,浙商证券近两年净利润都表现不佳。浙商证券年报显示,其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净利润分别是6.16亿元、6.18亿元、3亿元、1.69亿元。面对净利润成倍下滑的境况,浙商证券相关人士的回答是:“净利润下滑是整个行业的情况,并不单是浙商证券。”
资本渴求逼迫券商苦候IPO开闸
券商创新大会以来,证券公司对资本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程度,作为监管体系的核心,净资本对于券商的影响也体现得越发深刻,除了传统的自营、投行、经纪业务需要雄厚的资本金实力之外,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做市商等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和筹备的业务都对券商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万建华曾对媒体表示,国泰君安在创新业务的能力上已经没有问题,就是受到资本实力的制约,不然会做得更大更快。
根据同花顺IFIND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来券商通过银行间发债、短融、次级债、公司债等债务工具融资超过3000亿元,而去年全年,只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和广发证券4家券商进行了债务融资,融资金额总共也仅531亿元,且融资方式也较为单一,均为发行短期融资券。
今年以来,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第一创业、齐鲁证券、东海证券、渤海证券、长城证券、东兴证券、中原证券、浙商证券、财通证券等12家非上市券商都发行了次级债。
近日又受理了平安证券、德邦证券两家券商的次级债申请计划。中信建投、财通证券等公司采取了短融的方式。
以国泰君安为例,今年以来已经通过短融、公司债、次级债等多种债券融资方式进行了融资,累计融资金额高达305亿元。10月10日,国泰君安再度递交了发行次级债的申请材料。近日最新的案例是11月6日,第一创业发行7亿元的短期融券。
尽管至今IPO已经停摆了一年多,但券商冲击资本市场的决心反而见涨。10月份,华安证券、东海证券2家宣布要上市。其中,华安证券启动股份制不到一年就迈入了IPO待审名单队例,其融资欲望之强烈可见一斑。
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经获得证监会受理IPO申请的券商有8家,包括国信证券、第一创业、东方证券、东兴证券、国泰君安、华安证券、浙商证券以及中原证券。如果加上东海证券,拟上市券商方队将增加9家。
事实上,正在筹备A股上市的名单还有一长串,安信证券、首创证券、齐鲁证券……以及筹备H股上市的中信建投。《投资者报》记者发现,很多券商只要一符合条件就迫不及待地申请。
“现在哪家券商不想上市,只要有条件的都想上。”这番话语道出了多少券商老总的心声。
“准”上市券商年内增4家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先后有浙商证券、华安证券等4家券商提出IPO申请,前两家申请的速度几乎是快马加鞭。
最新的例子是华安证券。根据公告,华安证券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目前已经进入初审名单。
去年下半年,华安证券才启动股份制改革,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就进入在审名单,不得不赞其速度飞快。
今年5月份,浙商证券也递交了IPO申请,他的速度与华安证券有一拼。
去年9月,浙商证券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当年10月下旬向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瑞银证券。时隔半年,浙商证券就火速递交了上市申请,出现在证监会披露的IPO在审企业名单中。
今年递交IPO申请的还有中原证券,它在去年就开始为上市做准备。今年为加快融资速度,河南政府允许公司先去H股上市,后回归A股。
在今年10月份,东海证券也是上市队伍中的一员,只不过目前还没有接到证监会的待审核准。10月10日,东海证券发布《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上市辅导公告》,保荐机构为瑞信方正证券。这意味着,在接受辅导完成后,东海证券将择机提交IPO申请。
东海证券准备上市之路颇为漫长。从2003年开始先后三次增资以及引入多元化的股东成为全国性的券商。去年年初,提交的改制申请被证监会正式受理,但是没有多久被中止审查。今年7月份,东海证券的股份制改革才终于完成,更名为“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迫不及待上市的还有东兴证券,去年5月,公司出现在IPO在审企业的名单中,而公司成立刚满4周岁。
按照主板上市公司的首发申报条件规定,必须满足3年盈利的硬性指标,而东兴证券到去年5月才成立满4年,刚刚凑足了三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Wind资料显示,东兴证券成立于2008年5月,是由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铝业和上海大盛资产公司发起设立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为20.04亿元,前身是因陷入巨额财物黑洞而被托管的闽发证券。
香港市场方面,进入11月份,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正在香港上市路演,其控股子公司信达证券也将由此登上资本市场。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投资者报》称,过去一年,各种创新业务纷纷上马,非常消耗资本金,各家券商对于融资非常渴望。目前A股共有19家上市券商,占全国总数的不到20%,未来一段时间内,符合条件的券商都有可能谋求上市。
主动清障以待IPO开闸
相比上述四家“准IPO”券商,待审名单中其他券商等待了漫长的时间,有的还经历波折。
目前仍然处于初审中的国泰君安,2007年就提出上市计划,上市筹备时间长达5年。受困于“一参一控”的规定,上海本地两家大型老牌券商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一直无缘登陆资本市场。
2010年7月,国泰君安不得以转道香港上市。当年国泰君安在港的融资额为19.39亿港元,计划A股融资规模为百亿元。
直到2011年末,汇金公司与上海国际集团完成了关于申银万国与国泰君安股份的置换和转让工作,汇金成为申银万国第一大股东,不再持有国泰君安股权,股权障碍得以清理完毕。
去年年初,董事长万建华提出要启动上市程序。去年的12月中旬,国泰君安正式接受银河证券、华融证券的上市辅导。今年5月30日,国泰君安获得上市申请受理函。
不过,由于IPO暂无开闸迹象,国泰君安一位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对于上市的准备工作早已准备就绪,只等开闸。
与国泰君安一样,国信证券也是国内市场很早一批瞄准资本市场的券商,但是时运不济,几次在上市的关键时刻遭遇阻碍。
2008年,国信证券就曾上报IPO材料,但是当初因为收购华林证券以及证监会对于券商IPO控股股东“一参一控”合规的要求,公司的上市进程处于停滞状况。2011年,国信证券持有其他券商的股东清理了股权,实现了“一参一控”的要求,IPO计划才得以重启。
去年2月1日,国信证券出现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上,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所处阶段为“落实反馈意见中”,成为排队上市券商的第一家。
重新冲刺IPO的国信证券当时呼声很高,据《投资者报》记者的了解,公司还为上市热身,进行了一对一路演。当时有猜测说,在去年9月份就能上市。
但是不知何故,公司一直未能上市,直到IPO实质暂停。进入2013年,国信证券在上市的当口又遇到了各种麻烦,为其上市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今年5月,由国信证券保荐的勤上光电和隆基股份接连遭证监会立案稽查。10月份,公司的固定收益部门深陷债券交易黑幕,相关领导被带走调查。
东方证券和第一创业两家公司的上市路也是非常漫长,他们在去年上半年也递交了上市申请,后者处于初审中,前者为落实反馈意见中。 按照目前的审核进度,如果IPO重启,“处于落实反馈意见”的东方证券和东兴证券有可能首批获得上市资格。国信证券因受处罚,上市时间变得不确定。而国泰君安目前虽然处于初审中,但有可能获得“特批”成为重启后第一家上市券商。
并购重组成另一出路
除了进入待审名单,还有一大批券商仍然在准备的路上。他们的业绩和成长性均符合上市的硬性条件,只不过因为股权问题悬而未决。他们要上市,首先就要清理股权障碍。
譬如齐鲁证券,由于参股股东为建银投资,受困于“一参一控”。6月28日,齐鲁证券4亿股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出让方即建银投资,到目前股权仍未转让成功。
同样受股权困扰的还有安信证券。今年10月14日,安信证券大股东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将所持有的全部安信股权挂牌。近期,安信股权找到了买家,接盘方或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这为安信证券上市铺平了道路。
此外呼声很高的首创证券,借壳S前锋重组事宜已经5年,到目前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
在准备上市名单上,红塔证券、南京证券等券商都曾做过上市辅导,不过这些公司距离上市梦还遥不可及。
红塔证券2008年提出过上市计划,不过后来由于对券商上市审慎性监管要求,公司不符合条件,因而丧失了上市条件。《投资者报》记者还注意到,红塔证券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处于不断下降中。2011年~2012年红塔证券营业收入分别为10.7亿元、5.1亿元。南京证券在2010年提出过上市,但今年由于证券评级连降5级,上市已经无望。
南方一位券商的中层领导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由于IPO停止,上市遥遥无期,部分公司取消了上市筹备小组。”
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对于那些不符合上市条件,不想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券商,它们的一个出路就是等待被并购。
今年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两者都实现了曲折上市。近期,资本市场还盛传,长江证券收购广州证券,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可见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开始形成一种潮流。
浙商证券净利润降幅居首
众多排队企业因为经营状况恶化,不得不终止上市申请。但相对其他行业,券商行业由于交易量回升以及各种创新业务的推动,净利润大幅度增加。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国内券商的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263.4亿元增至373.1亿元。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6%。
今年上半年,由于仅有3家券商公布了数据,无法做统一的评价。《投资者报》记者选取了一个完整的年度来计算,2012年在营业收入方面,国泰君安78亿元、国信证券61亿元、东方证券24亿元、东兴证券14亿元、浙商证券12亿元、第一创业10.3亿元、中原证券10亿元、华安证券8亿元。8家券商营业收入基本上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同比增幅最大的是中原证券,为48.8%。
去年的净利润方面,国泰君安26亿、国信证券19亿元、东方证券7亿元、东兴证券5亿元、第一创业2亿元、中原证券1.8亿元,浙商证券和华安证券两者净利润相当,为1.7亿元。其中,有7家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长,增幅排名第一的是华安证券,降幅最厉害的是浙商证券,降幅高达26.7%。
记者注意到,浙商证券近两年净利润都表现不佳。浙商证券年报显示,其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净利润分别是6.16亿元、6.18亿元、3亿元、1.69亿元。面对净利润成倍下滑的境况,浙商证券相关人士的回答是:“净利润下滑是整个行业的情况,并不单是浙商证券。”
资本渴求逼迫券商苦候IPO开闸
券商创新大会以来,证券公司对资本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程度,作为监管体系的核心,净资本对于券商的影响也体现得越发深刻,除了传统的自营、投行、经纪业务需要雄厚的资本金实力之外,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做市商等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和筹备的业务都对券商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万建华曾对媒体表示,国泰君安在创新业务的能力上已经没有问题,就是受到资本实力的制约,不然会做得更大更快。
根据同花顺IFIND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来券商通过银行间发债、短融、次级债、公司债等债务工具融资超过3000亿元,而去年全年,只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和广发证券4家券商进行了债务融资,融资金额总共也仅531亿元,且融资方式也较为单一,均为发行短期融资券。
今年以来,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第一创业、齐鲁证券、东海证券、渤海证券、长城证券、东兴证券、中原证券、浙商证券、财通证券等12家非上市券商都发行了次级债。
近日又受理了平安证券、德邦证券两家券商的次级债申请计划。中信建投、财通证券等公司采取了短融的方式。
以国泰君安为例,今年以来已经通过短融、公司债、次级债等多种债券融资方式进行了融资,累计融资金额高达305亿元。10月10日,国泰君安再度递交了发行次级债的申请材料。近日最新的案例是11月6日,第一创业发行7亿元的短期融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