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原本是一个乡间传说里的神秘人物,流传在晋察冀根据地,却因为一部歌剧风靡全国,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诞生70年来,她不断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歌剧,电影,芭蕾,木刻,连环画……从未真正淡出视野。
曾经,全国6亿人口,有5亿人为观赏她而走进剧院,不是万人空巷,而是亿人空巷。
她,就是白毛女。
1945年,歌剧《白毛女》作为白毛女的首种艺术形式,在延安公演。
2015年,首演70周年之际,在文化部的组织下,歌剧《白毛女》再度进行了历史性的复排。新版《白毛女》由原作者贺敬之亲自把关剧本,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担任艺术顾问,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彭丽媛教授担任艺术指导。导演是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张奇虹,音乐总监是中国交响乐团团长、著名作曲家关峡,造型设计则是总政歌剧团一级舞美设计莽珊珊——阵容堪称豪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接棒传承经典重任的“第四代白毛女”,是总政歌舞团的一级演员雷佳。“喜儿”的A、B角分别由雷佳和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演员蒋宁担任——两位都是80后。
11月6日,新版歌剧《白毛女》在当年的首演地延安拉开了全国巡演的序幕。70年后, “白毛女旋风”再度席卷全国——延安、太原、石家庄、广州、长沙,所到之处,都赢得了掌声和喝彩。而12月6日的上海大剧院场次,门票更是早在20多天前已经销售一空。
究竟是什么,让这部70年前的作品至今长演不衰呢?
从“白毛仙姑”到歌剧《白毛女》
最初,白毛女还叫“白毛仙姑”。1940年代初,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村里有个白毛仙姑,一身白,常常会在晚间行动,寄居在村头的奶奶庙,向村人要求上供。村民有时稍有疏忽没有上供,就会听到从神坛后面发出的怪声:“你们,不敬奉仙姑,小心有大灾大难……”有一年区干部到村里布置村选,开大会时都没人来,才发现正值十五,村里人都给白毛仙姑上供去了。区干部决定到奶奶庙去捉鬼,却发现所谓的白毛仙姑原来是个佃农孤女,1930年代年方十来岁就被村中恶霸逼死爹爹,抢去奸污,怀孕后还差点被阴谋害死,由善心老妈子放走,逃到山洞里,住了几年。因为只能偷供品,吃不到盐,又不见日光,这才全身发白。当被告知八路军来到,世道已经改变,“白毛仙姑”才重回村里,重新做人。
没过几年,记者李满天报道了这个故事,继而又改编成万字小说,白毛女的故事逐渐流传到了延安——1942年5月,毛泽东刚刚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创造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白毛女的故事生逢其时。1944年,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决定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新型歌剧,作为向中共七大的献礼。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正式首演,成为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也见证了白毛女传奇的第一种艺术改编。
中国式的民族歌剧,民间戏曲结合西洋歌剧,这种混搭,即使今天看来也是一种时髦,在70年前首创就更是前无古人,一度新潮到无从下手——要不要念白?方言还是普通话?用什么曲子?怎么配乐?舞台道具是虚是实?程式化表演行不行?
虽然执笔编剧的是贺敬之,但初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却完全是集体式的。当年的鲁艺没有正规排练场,在鲁艺戏剧系主任张庚的带领下,演喜儿的王昆,演杨白劳的凌子风,演黄世仁的陈强,就在院子里排戏。而鲁艺的教员、同学、炊事员,还有桥儿沟的老乡,也在旁围看,一面看,一面评论。一些不符合农村生活细节的地方,经老乡提醒,就地改正。
负责作曲的是音乐系的学生张鲁,虽然才二十出头,却做过系主任冼星海的秘书,很有想法。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没有照搬西洋歌剧那一套,而是充分借鉴了中国民歌和戏曲的唱腔——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梆子,河北念善书调,河北花鼓,甚至山西秧歌《捡麦根》,佛曲《目连救母》,都被用在了戏里。最著名的《北风吹》曲调,就脱胎于河北民歌《小白菜》。
最终,经过三个多月的创作和排演,这部“不能像秧歌戏”,“也不能像旧戏”,“更不能像话剧”的民族歌剧《白毛女》,终于带着独特的艺术基因亮相延安。
“白毛女风暴”席卷全球
首演有多轰动?看当年的文字记载便可略知一二。
1945年,延安中央大礼堂,《白毛女》首演,“全场不流泪的人是很少的”,“有的人从始至终泪水未干”。“在人口不多的延安就连演30多场。演到哪里红到哪里,掀起感情的风暴和革命的大潮。”扮演黄世仁的陈强曾经回忆,当年演出时经常在台上被观众扔各种东西,砸得鼻青脸肿。有一次在冀中演出时,正赶上部队开完“诉苦”大会,一个翻身后刚参军的战士突然拉开枪栓,要打死“黄世仁”。以至于后来在部队演出时战士一律不准带枪,就怕情绪激动起来人戏不分,直接把黄世仁的演员给枪毙了。 当年的《白毛女》由20岁的贺敬之执笔编剧,贺老今年已经高龄91,仍然为新版担任编剧。1944年的剧本有六幕戏,全部演下来3个半小时挡不住。这些年来,经过不断的打磨,已经逐渐变成了四幕戏,全长2个半小时,更加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
“怎样取舍。留哪块,去哪块,都经过了专家的不断商讨。”朱亚林说,“必须做到不伤筋骨——最经典的‘红头绳’、‘北风吹’、黑毛变白毛,那不能减。整个第一幕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了,因为这段对剧情的推进非常重要,一砍掉后面的逻辑就搭不上。而且观众们一听到熟悉的曲调就非常感动,往往是音乐一起,掌声也同时响起来了。只有从喜儿在黄家受苦受难的段落,去缩减一些唱段。”
在阶级斗争的红线贯穿《白毛女》的时代,歌剧结尾“打土豪”、“斗恶霸”的段落一度非常冗长,群众七嘴八舌的,你说几句,他说几句——如今都得到了简化。“因为年轻观众对斗恶霸也比较陌生,还得名词解释。”而当年“枪毙”土豪的一句句呼声,也被改成了更加理性的“法办”。
在弱化政治性的同时,一些当年受到限制的感情戏得以彰显——据说90岁的贺老一直有个夙愿,就是要让喜儿在山洞里避难时,坚持唱一句“我是人”,表现她虽然一身白毛,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内心却仍然坚定地把自己当作一个人,必须发出这样一声呐喊。这一次,著名作曲家关峡圆了贺老的梦,新编了曲目,让喜儿把“我是人”唱了出来。有观众说,著名的《恨是高山仇是海》听惯了,但是当这句“我是人”唱出来的时候,当时就像吃了芥末一样。
而当年喜儿和大春重逢时被禁止演出的感情戏,此次也得到了放大——两人的一曲二重唱,再次响彻舞台。
是“白毛女”不是“白发魔女”
其实,对中国观众来说,民族歌剧并不是一件一上来就能轻易接受的中西合璧产物。在西方,歌剧演员只需嗓音出众,哪怕是体重200斤,但凡音色浑圆饱满,仍然能获得满场的青睐。但中国观众对民族歌剧的要求却更高:不仅得唱功了得,舞台形象、形体表演也得优秀。此外,对于习惯了传统戏曲道白、唱段并存的中国观众而言,完全按照西方歌剧,一字一句都唱出来,也是很难符合审美习惯的。
朱亚林并不否认民族歌剧这些年来的衰落:“由于审美方式不一样,中国的民族歌剧这些年来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表现方式、发展方向,如何中西贯通才能没有违和感……中间也搁置过一段时间。80年代末受到港台风大走穴的影响,民族歌剧也曾一度式微。”
此次复排新版《白毛女》,仍然强调民族歌剧的特点:并不一味照搬西方歌剧样式,而是从中国戏曲的千年传承中寻找借鉴,“戏曲的虚实自由转化、遗形得神,一些程式化的表演”。但同时也从声乐上加强了“交响性”,更加回归歌剧本体:“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歌剧一直是纯民乐伴奏,但这样做有局限性,所以我们这次融入了更多的交响乐伴奏,配合民乐,对指挥和演唱来说难度都增加了不少。”
一度,剧组担心创新不够,还想过在舞美和声光电上做些前所未有的渲染。去年在武汉试演时,演到第四幕,奶奶庙里,白毛女控诉黄世仁罪行时,舞台上会出现九个白毛女围住他索命——借此幻影烘托气氛。但演完之后,许多老艺术家们并不认可。郭兰英老师不留情面,直接就说:“这不是我心中的白毛女。”
“然后她教了我们很多东西,一举手一投足,哎呀我特别感慨:那才是白毛女!就说真情实感,不是炫别的。”朱亚林说,“别人想怎么演都行,但我们歌剧舞剧院演《白毛女》那是有多年传承的,院史上一个个名字都在,不能丢了根本。守本创新,要先把本守住,再提创新。有些东西能突破,有些东西还是要保留本真。西方歌剧也是一样,有些剧目演了几百年了,但那种真挚的感情是不受时代局限的,仍然能够打动观众。我们的《白毛女》也应该用音乐和故事打动人,而不是靠更多外化的东西去渲染。虽然‘白毛仙姑’的故事本身就有传奇性,但我们演的毕竟还是‘白毛女’,不能弄成魔幻的‘白发魔女’。”
一路演,一路改
当年,歌剧《白毛女》在全国巡演,一路演,一路改,群众意见随时反馈给剧组。今年,新版歌剧仍旧延续了这一传统,每演到一地都会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和老乡们的意见。
在石家庄,记者参与了座谈会全程,发现无论专家还是村民的意见,都非常细致,并非空谈大义,而是切切实实地对改进演出有帮助。比如有专家指出:序曲一段最好不要拉开帷幕,因为舞台上的陕北农舍过于具象,不如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样演过白毛女的前辈王秀华则建议雷佳“可以充分利用辫子”,辫子甩起来,对于演出喜儿少女阶段的甜美形象会有帮助。
而在此前的演出中,还有细心的观众为剧组指出一些小纰漏:喜儿给爹烤火,捧起火盆加柴,却忘了火盆刚烧烫;大春发现喜儿爹自尽,急着踢开屋门找喜儿,却忘了前一天晚上屋门并没有上闩,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打开……一些当局者迷的小纰漏,在观众的火眼金睛下,一个个被改正过来。
到今年年底,新版歌剧《白毛女》将完成她在全国的19场巡演。但随即还会有3D舞台剧电影版的《白毛女》接档公映。这部电影的主演仍然是歌剧的原班人马,而导演则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据悉,为了拍摄这部3D舞台剧电影,侯导从年前就做足了功课,参考了许多国外3D歌剧电影的经验,并采用3D摄影机进行多机位的拍摄,而非拍摄后转制成“伪3D”。既是一部电影,又不脱离舞台艺术,对整个拍摄班底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3D摄影也要比一般拍摄耗时多一倍以上。
而更大的挑战还在于:1951年电影版《白毛女》曾创下过5亿观众的成绩,电影不但风靡国内,还在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上映,同样引起轰动——2015版3D《白毛女》能否再创佳绩,我们拭目以待。
诞生70年来,她不断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歌剧,电影,芭蕾,木刻,连环画……从未真正淡出视野。
曾经,全国6亿人口,有5亿人为观赏她而走进剧院,不是万人空巷,而是亿人空巷。
她,就是白毛女。
1945年,歌剧《白毛女》作为白毛女的首种艺术形式,在延安公演。
2015年,首演70周年之际,在文化部的组织下,歌剧《白毛女》再度进行了历史性的复排。新版《白毛女》由原作者贺敬之亲自把关剧本,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担任艺术顾问,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彭丽媛教授担任艺术指导。导演是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张奇虹,音乐总监是中国交响乐团团长、著名作曲家关峡,造型设计则是总政歌剧团一级舞美设计莽珊珊——阵容堪称豪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接棒传承经典重任的“第四代白毛女”,是总政歌舞团的一级演员雷佳。“喜儿”的A、B角分别由雷佳和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演员蒋宁担任——两位都是80后。
11月6日,新版歌剧《白毛女》在当年的首演地延安拉开了全国巡演的序幕。70年后, “白毛女旋风”再度席卷全国——延安、太原、石家庄、广州、长沙,所到之处,都赢得了掌声和喝彩。而12月6日的上海大剧院场次,门票更是早在20多天前已经销售一空。
究竟是什么,让这部70年前的作品至今长演不衰呢?
从“白毛仙姑”到歌剧《白毛女》
最初,白毛女还叫“白毛仙姑”。1940年代初,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村里有个白毛仙姑,一身白,常常会在晚间行动,寄居在村头的奶奶庙,向村人要求上供。村民有时稍有疏忽没有上供,就会听到从神坛后面发出的怪声:“你们,不敬奉仙姑,小心有大灾大难……”有一年区干部到村里布置村选,开大会时都没人来,才发现正值十五,村里人都给白毛仙姑上供去了。区干部决定到奶奶庙去捉鬼,却发现所谓的白毛仙姑原来是个佃农孤女,1930年代年方十来岁就被村中恶霸逼死爹爹,抢去奸污,怀孕后还差点被阴谋害死,由善心老妈子放走,逃到山洞里,住了几年。因为只能偷供品,吃不到盐,又不见日光,这才全身发白。当被告知八路军来到,世道已经改变,“白毛仙姑”才重回村里,重新做人。
没过几年,记者李满天报道了这个故事,继而又改编成万字小说,白毛女的故事逐渐流传到了延安——1942年5月,毛泽东刚刚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创造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白毛女的故事生逢其时。1944年,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决定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新型歌剧,作为向中共七大的献礼。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正式首演,成为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也见证了白毛女传奇的第一种艺术改编。
中国式的民族歌剧,民间戏曲结合西洋歌剧,这种混搭,即使今天看来也是一种时髦,在70年前首创就更是前无古人,一度新潮到无从下手——要不要念白?方言还是普通话?用什么曲子?怎么配乐?舞台道具是虚是实?程式化表演行不行?
虽然执笔编剧的是贺敬之,但初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却完全是集体式的。当年的鲁艺没有正规排练场,在鲁艺戏剧系主任张庚的带领下,演喜儿的王昆,演杨白劳的凌子风,演黄世仁的陈强,就在院子里排戏。而鲁艺的教员、同学、炊事员,还有桥儿沟的老乡,也在旁围看,一面看,一面评论。一些不符合农村生活细节的地方,经老乡提醒,就地改正。
负责作曲的是音乐系的学生张鲁,虽然才二十出头,却做过系主任冼星海的秘书,很有想法。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没有照搬西洋歌剧那一套,而是充分借鉴了中国民歌和戏曲的唱腔——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梆子,河北念善书调,河北花鼓,甚至山西秧歌《捡麦根》,佛曲《目连救母》,都被用在了戏里。最著名的《北风吹》曲调,就脱胎于河北民歌《小白菜》。
最终,经过三个多月的创作和排演,这部“不能像秧歌戏”,“也不能像旧戏”,“更不能像话剧”的民族歌剧《白毛女》,终于带着独特的艺术基因亮相延安。
“白毛女风暴”席卷全球
首演有多轰动?看当年的文字记载便可略知一二。
1945年,延安中央大礼堂,《白毛女》首演,“全场不流泪的人是很少的”,“有的人从始至终泪水未干”。“在人口不多的延安就连演30多场。演到哪里红到哪里,掀起感情的风暴和革命的大潮。”扮演黄世仁的陈强曾经回忆,当年演出时经常在台上被观众扔各种东西,砸得鼻青脸肿。有一次在冀中演出时,正赶上部队开完“诉苦”大会,一个翻身后刚参军的战士突然拉开枪栓,要打死“黄世仁”。以至于后来在部队演出时战士一律不准带枪,就怕情绪激动起来人戏不分,直接把黄世仁的演员给枪毙了。 当年的《白毛女》由20岁的贺敬之执笔编剧,贺老今年已经高龄91,仍然为新版担任编剧。1944年的剧本有六幕戏,全部演下来3个半小时挡不住。这些年来,经过不断的打磨,已经逐渐变成了四幕戏,全长2个半小时,更加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
“怎样取舍。留哪块,去哪块,都经过了专家的不断商讨。”朱亚林说,“必须做到不伤筋骨——最经典的‘红头绳’、‘北风吹’、黑毛变白毛,那不能减。整个第一幕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了,因为这段对剧情的推进非常重要,一砍掉后面的逻辑就搭不上。而且观众们一听到熟悉的曲调就非常感动,往往是音乐一起,掌声也同时响起来了。只有从喜儿在黄家受苦受难的段落,去缩减一些唱段。”
在阶级斗争的红线贯穿《白毛女》的时代,歌剧结尾“打土豪”、“斗恶霸”的段落一度非常冗长,群众七嘴八舌的,你说几句,他说几句——如今都得到了简化。“因为年轻观众对斗恶霸也比较陌生,还得名词解释。”而当年“枪毙”土豪的一句句呼声,也被改成了更加理性的“法办”。
在弱化政治性的同时,一些当年受到限制的感情戏得以彰显——据说90岁的贺老一直有个夙愿,就是要让喜儿在山洞里避难时,坚持唱一句“我是人”,表现她虽然一身白毛,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内心却仍然坚定地把自己当作一个人,必须发出这样一声呐喊。这一次,著名作曲家关峡圆了贺老的梦,新编了曲目,让喜儿把“我是人”唱了出来。有观众说,著名的《恨是高山仇是海》听惯了,但是当这句“我是人”唱出来的时候,当时就像吃了芥末一样。
而当年喜儿和大春重逢时被禁止演出的感情戏,此次也得到了放大——两人的一曲二重唱,再次响彻舞台。
是“白毛女”不是“白发魔女”
其实,对中国观众来说,民族歌剧并不是一件一上来就能轻易接受的中西合璧产物。在西方,歌剧演员只需嗓音出众,哪怕是体重200斤,但凡音色浑圆饱满,仍然能获得满场的青睐。但中国观众对民族歌剧的要求却更高:不仅得唱功了得,舞台形象、形体表演也得优秀。此外,对于习惯了传统戏曲道白、唱段并存的中国观众而言,完全按照西方歌剧,一字一句都唱出来,也是很难符合审美习惯的。
朱亚林并不否认民族歌剧这些年来的衰落:“由于审美方式不一样,中国的民族歌剧这些年来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表现方式、发展方向,如何中西贯通才能没有违和感……中间也搁置过一段时间。80年代末受到港台风大走穴的影响,民族歌剧也曾一度式微。”
此次复排新版《白毛女》,仍然强调民族歌剧的特点:并不一味照搬西方歌剧样式,而是从中国戏曲的千年传承中寻找借鉴,“戏曲的虚实自由转化、遗形得神,一些程式化的表演”。但同时也从声乐上加强了“交响性”,更加回归歌剧本体:“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歌剧一直是纯民乐伴奏,但这样做有局限性,所以我们这次融入了更多的交响乐伴奏,配合民乐,对指挥和演唱来说难度都增加了不少。”
一度,剧组担心创新不够,还想过在舞美和声光电上做些前所未有的渲染。去年在武汉试演时,演到第四幕,奶奶庙里,白毛女控诉黄世仁罪行时,舞台上会出现九个白毛女围住他索命——借此幻影烘托气氛。但演完之后,许多老艺术家们并不认可。郭兰英老师不留情面,直接就说:“这不是我心中的白毛女。”
“然后她教了我们很多东西,一举手一投足,哎呀我特别感慨:那才是白毛女!就说真情实感,不是炫别的。”朱亚林说,“别人想怎么演都行,但我们歌剧舞剧院演《白毛女》那是有多年传承的,院史上一个个名字都在,不能丢了根本。守本创新,要先把本守住,再提创新。有些东西能突破,有些东西还是要保留本真。西方歌剧也是一样,有些剧目演了几百年了,但那种真挚的感情是不受时代局限的,仍然能够打动观众。我们的《白毛女》也应该用音乐和故事打动人,而不是靠更多外化的东西去渲染。虽然‘白毛仙姑’的故事本身就有传奇性,但我们演的毕竟还是‘白毛女’,不能弄成魔幻的‘白发魔女’。”
一路演,一路改
当年,歌剧《白毛女》在全国巡演,一路演,一路改,群众意见随时反馈给剧组。今年,新版歌剧仍旧延续了这一传统,每演到一地都会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和老乡们的意见。
在石家庄,记者参与了座谈会全程,发现无论专家还是村民的意见,都非常细致,并非空谈大义,而是切切实实地对改进演出有帮助。比如有专家指出:序曲一段最好不要拉开帷幕,因为舞台上的陕北农舍过于具象,不如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样演过白毛女的前辈王秀华则建议雷佳“可以充分利用辫子”,辫子甩起来,对于演出喜儿少女阶段的甜美形象会有帮助。
而在此前的演出中,还有细心的观众为剧组指出一些小纰漏:喜儿给爹烤火,捧起火盆加柴,却忘了火盆刚烧烫;大春发现喜儿爹自尽,急着踢开屋门找喜儿,却忘了前一天晚上屋门并没有上闩,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打开……一些当局者迷的小纰漏,在观众的火眼金睛下,一个个被改正过来。
到今年年底,新版歌剧《白毛女》将完成她在全国的19场巡演。但随即还会有3D舞台剧电影版的《白毛女》接档公映。这部电影的主演仍然是歌剧的原班人马,而导演则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据悉,为了拍摄这部3D舞台剧电影,侯导从年前就做足了功课,参考了许多国外3D歌剧电影的经验,并采用3D摄影机进行多机位的拍摄,而非拍摄后转制成“伪3D”。既是一部电影,又不脱离舞台艺术,对整个拍摄班底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3D摄影也要比一般拍摄耗时多一倍以上。
而更大的挑战还在于:1951年电影版《白毛女》曾创下过5亿观众的成绩,电影不但风靡国内,还在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上映,同样引起轰动——2015版3D《白毛女》能否再创佳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