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体表心室晚电位检测与程序电刺激的关系及预后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17例心肌梗塞(MI)后患者结合体表心室晚电位(LPs)检测,进行了心脏程序电刺激(PES)检查。在LPs阳性7例患者中,6例为PES诱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6/7,85.7%);LPs阴性10例患者仅3例诱发SVT(3/10,30%),二者差异显著(P<0.01)。追踪观察LPs阳性及PES诱发SVT6例患者5例有反复SVT或心室纤颤(VF)发作,1例死于心源性猝死;LPs阴性无SVT或VF出现,二者也差异显著(P<0.01)。结果提示:LPs是MI后患者一个有意义的预后指标,其与PES结合有助于筛选MI后高危患者。

其他文献
患者男,68岁。因乏力、食欲不振、不规则发热1月余,加重伴尿黄10天,于1990年1月30日入院。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对血浆纤维粘连蛋白(PFN)在感染、创伤、多脏器衰竭等疾病中的作用和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在结节病、肺损伤等病变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肺心病和肺炎病人中同时观察PFN和SACE尚未见报道。我们对31例慢性肺心病和49例肺炎的PFN及SACE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在肺部感染中的作用。
期刊
动态观察7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全血、尿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含量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发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兹简要报告如下。
期刊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期刊
心律平虽可能有多种副作用,但从未见过致溶血反应的正式报道。我们发现3例4次静脉注射该药所致溶血,均发生于开始给药后数小时,其中1次并伴急性左心衰竭及休克。停药及采用相应处理后数小时溶血消失。经药品检验,余药均无理化变质及生物污染,用同批号药之其他患者也无此反应,故认为与患者体质过敏有关。根据临床经过分析,属于免疫复合体型溶血反应。
美国国会去年通过本世纪最后10年为“脑的10年”,英国也有相应规定。目前已公认21世纪将是“分子生物学”的世纪。所以,研究神经系统的分子生物学是当务之急。
期刊
测定64例长期服抗癫痫药的病人和14例未服抗癫痫药的病人的骨矿含量(BMC)、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KP)。服药者BM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血钙、磷降低,AKP升高。未服药组BM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血钙、磷、AKP正常。24例服抗癫痫药者经维生素D2治疗3月后,BMC、血钙无显著变化,AKP显著降低。
非造血疾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可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我院近10年来收住院的非造血疾病全血细胞减少者199例,男114例,女85例,年龄15~72岁。均经多次血常规检查,至少有2次Hb≤100g/L,WBC≤4×109/L,血小板<100×109/L。最初误诊为白血病1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19例,溶血性贫血11例。经过骨髓穿刺等各种检查,最后诊断见附表。
期刊
总结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FUO)130例,住院前其居住地分别在北京和其他省市者几乎各占一半比例。本组130例中,117例经检查明确诊断,其中60例为感染性疾病,占46.1%;22例为肿瘤性疾病,占16.9%;19例为血管-结缔组织病,占14.6%;其他疾病16例,占12.3%;原因仍未明者13例,占10%。病死率在本组材料中为13.8%。材料表明,感染性疾病在FUO中有较高的患病率。作者还就F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