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乌鲁木齐杂诗的新变

来源 :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贬谪入疆的文士有很多,纪昀曾因“瞻顾亲情,擅行通信”被贬至新疆乌鲁木齐一带,成为清朝贬谪文士的典型代表。在边疆生活的几年中,纪昀将其所见西域风土记录于文学作品,乌鲁木齐杂诗是他在这一时期十分重要的作品。和前朝贬谪入疆文人诗作相比,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有很多新变。思想上,诗人流露出大一统的思想;内容上,诗人较前人来说更加注重平民的生活,用大量篇幅记述了移民生活的现状;在艺术风格上,受乾嘉文风的影响,乌鲁木齐杂诗平淡质实。 Many Qing dynasties sliver into the territory of the scribes, Ji Yun had “to look after his affection, good communication ” was devalued to Urumqi, Xinjiang area, becoming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Qing Dynasty banished scribes. In a few years of frontier life, Ji Yun recorded the Western Territory that he saw in his literary works. The poem in Urumqi is a very important piece of his work during this period. Compared with the poems of former literati in Xinjiang, there are many new changes in Ji Yun in Urumqi. In terms of content, poe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than their predecessors, and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mmigrant life in a lot of space. In terms of artistic style, influenced by the style of Qian and Jia, Urumqi miscellaneous Poetry plain and honest.
其他文献
期刊
薛涛在女冠诗人中成就尤为出众,她“工绝句,无雌声”的独特诗风,细腻丰富的情感意蕴,向人们展示了传统女性知识分子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对政治民生的感怀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
最近拜读了著名诗人李松波先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诗歌后,为他能创作出如此崇高、美好而又圣洁的诗歌,感到无限的欣慰和钦佩.
摘要:当前,根据社会和职业需求,高职院校对英语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尤其是针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差的情况,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弊端,并对这些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高职口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的不明确  学生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发音,恰当的重音、语调以及连读方法。但光有这些
唐王朝的繁荣壮大,带动了文学的全面发展,唐诗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诗中的更是边塞诗更是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就以唐朝主流的四个分期为界限,分别探讨了从初
结核病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复治结核病人,尤其是耐药结核病患者,成为长期的传染源.根据WHO估计全球约有20亿人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中约有50
目的:研究探讨罗哌卡因应用于妇产科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本院而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
教学模式的改革,结合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实际,搭建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开发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探索实践专业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形成“互联网+四渗透”教学模式.
摘: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教育他们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能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种种挫折,实现其生命价值。高职语文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使其在语文教育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生命教育;渗透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