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三点注射麻醉方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解剖学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三维测量分析改良三点注射法远中位点进针时针尖止点距下颌孔的距离,从解剖学上证实远中位点注射可有效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方法:选取63名患者进行CBCT扫描,获得DICOM数据,导入到Sim-plant OMS软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通过计算模拟进针时下颌孔距针尖止点的距离,与麻醉药品有效浸润距离10 mm进行单侧t检验分析,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双侧进针角度.结果:左侧进针深度(20.49±2.20)mm与20 mm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侧进针深度(21.17±2.75)mm)与20 mm存在统计学差异(P10 mm),90%置信区间分别为(4.1061,4.7879)、(4.2169,5.123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进针角度为(40.60±6.81)°;右侧进针角度为(41.28±4.91)°.结论:解剖学上证实改良三点注射法远中位点注射可以成功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通过三维测量分析数据,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注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对合并急性肾损伤(AKI)并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脓毒症患者28 d和90 d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09年1月-2016年9月韩国Health System Severance医院和Ilsan医院ICU中合并AKI并接受CRRT的脓毒症患者.收集CRRT启动时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生化指标、CCI评分、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CRRT启动后2h尿量和总滤出量等数据.采用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Log-R
目的:关闭拔牙间隙时配合应用上颌前牙种植体支抗垂直向控制,研究不同压低方式上颌前牙及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及上颌前牙的位移情况.方法: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关闭拔牙间隙时,在上颌前牙区的不同位置配合应用共0.5 N的垂直向压低力,对不同工况下牙齿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配合应用上颌前牙种植体支抗垂直向压低力后,牙齿向远中及舌向的移动趋势减小,唇向的移动趋势增加,伸长的趋势减小,压低的趋势增加.结论:利用种植体支抗关闭上颌拔牙间隙过程中,配合应用上颌前牙种植体支抗垂直向压低力,前牙远中位移趋势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