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教师从研究教法的角度深入优化和创新高考英语复习方法,凸显出一些富有个性兼具实效性的复习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的融合,提高了高中英语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然而,纵观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高考英语复习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复习方法缺乏严密性、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导致复习效率下降,复习效果不佳,甚至成了考生在英语高考中的严重“隐患”。对于高考英语复习而言,关键是要有一套扎实有效的复习方法,有了高效的复习策略,整个复习教学就能稳扎稳打,考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点就能有效地突破并牢牢地把握住,从而满怀信心地参加高考。
结合复习教学实践,笔者对高考英语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肤浅的透视,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应对方法。
一、制订复习计划,强化集体备课
审视当前的高考英语复习,一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是一些教师疏于对《高考考试大纲》和《英语高考考试说明》的研究与理解,对复习教学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计划,复习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很大,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教师想到哪里就复习到哪里,没有重点,缺少核心。一些教师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内容和新的高考方案,显得无所适从,对如何搞好高考英语复习心中无数。因此,高效的高考英语复习,教师应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了解和掌握考试和试题的一些具体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个充实、科学、系统的整体计划。在制订复习教学计划的时候,应加强对命题趋势和评分标准的研究,把这两个方面贯穿到复习教学中去,这样的复习计划充分体现出了整体性、实用性、主动性和高效性。
高考英语复习中经常会出现“越位”现象。所谓“越位”,是指复习的内容和范围超出了教材和考试大纲,形成复习“越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这样三个方面:首先是教材本身的问题。例如,江苏省使用的是《牛津高中英语》(江苏版),其中的语法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的,尽管所有的语法内容都比较简单,然而考生却很难准确理解这些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在答题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其次,大量的复习资料时常会产生误导。现实中,英语复习资料几乎是“铺天盖地”而来,力求囊括所有高考内容,正因为如此,复习“越位”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在情理之中了。再次,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一些教师的复习准备工作不充分,未能系统地分析研究教材、复习资料和《考试说明》,对学情的了解也不全面。因此,就不能占据复习教学的“制高点”,抓不住关键,扣不住重点,把握不好复习的度,“越位”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为了避免高考英语复习中的“越位”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强化集体备课,把握《考试说明》,研究教材并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精选复习资料,确定重点复习的内容。做到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讲评,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把握复习梯度,慎用“题海战术”
高考英语复习梯度把握得如何对于复习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暴露出急于求成的心态,往往讲到一个知识点时就不考虑其他因素,也根本不去了解每年的试卷在题型结构上有什么新的变化,不去了解整个试卷的难易程度,就盲目地直接与高考挂钩、衔接,要求学生做大量的难题、偏题、怪题,还美其名曰“拓展考生答题思路,拓宽考生思维视野”。殊不知,这种没有梯度而直接凸显难度的跳跃式的复习教学,不但有悖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而且还会使考生顾此失彼,出现知识链的断裂,形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错位或脱节,导致考生不能有梯度、系统完整地掌握英语知识和答题技巧。
因此,高三英语教师要加强对复习教学规律的研究,遵循考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规律,在复习教学中切实掌握好梯度。欲速则不达。要循序渐进,实现各个突破。在把握好梯度的同时适当地增加密度和难度,提高复习效果,提升考生的学习能力。
“题海战术”是当前高考英语复习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诚然,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知识点和考点可以得到循环再现,考生也因此可以反复磨炼而提高应试技巧与应试技能,从而为拿下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英语复习的开始阶段运用“题海战术”产生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也会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然而一些教师热衷于“题海战术”,多练少讲,甚至不讲,使考生深陷“题海”而不能自拔。他们认为要提高高考英语复习教学的效果就要大量地做题,只有在“题海”中奋战,才能夺得高分。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复习教学中过分搞“题海战术”,不但会加重考生的负担,挫伤考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严重的是会使考生掌握的知识很凌乱、没有重点,形成不了知识体系,甚至会得不偿失,在高考中失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考英语复习的题目应精选,教师要精讲。所谓“精选”,就是要对练习题目爬罗剔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选精编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反思性的题目和例题,让考生进行练习。这样考生就能够抓住知识点,攻克重点难点,系统地掌握英语知识。在高考中就能够融会贯通,掌握解题的主动权。所谓“精讲”,是指教师在复习教学中的讲解无须面面俱到,而应在适当时候进行引导、点拨和启发,促进考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三、掌握复习节奏,体现复习个性
复习的节奏是指复习过程中的进度问题。复习节奏的快慢对复习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教师往往只顾复习的进度,而不考虑复习的效果和质量。不停地加快进度,不停地让学生练习,希冀以此提高考生的分数。然而,在这种快速度、快节奏的复习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往往会出现“夹生饭”,甚至不求甚解,出现“囫囵吞枣”的状况,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复习的知识。因此,英语复习教学必须掌握节奏,知识的习得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有一个重复的过程,重复是为了加深印象,是为了巩固知识。在复习中需要把握好轻重缓急,恰到好处地处理好时间上的间隔。重点的方面要放慢速度,多花时间。要使学生减少复习中的盲目性和焦虑心理,对学生复习的情况和复习效果要认真做好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好复习步骤。要指导学生对《考试说明》中的词汇进行梳理,在练习训练中要求学生巩固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高级词汇和高频词汇。加强阅读训练,既要阅读教材,又要进行课外延伸,在确保准确率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提高理解能力。要重点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中出现的例题。对于图画类的作文,学生应根据图画传递的信息、彰显的情节、蕴含的寓意、暗示的线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图画所提示的要点,在作文时要全部涵盖到,切不可把根据图画作文变成对提示文字的翻译。
个性化复习是提高英语复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所谓个性化复习,一是指教师复习教学的方式方法具有鲜明的个性,而且能有显著的效果;二是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复习措施。对基础好、中、差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给他们选编的练习中体现出难度的层次性,让他们在练习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从而更好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确保考试时发挥不失常、成绩不失真。力求使每个学生通过复习教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综上所述,高考英语复习教学是对已学英语知识的归纳整理、系统梳理、深化提炼和强化巩固。为了提高高考英语复习的有效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教材、教法、《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复习中要让学生对考试的形式、试卷整体结构、试卷难易程度、题型的变化、分值变动以及在书面表达方面有何新的要求等有全面的了解,使他们心中有数,在高考时能够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
然而,纵观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高考英语复习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复习方法缺乏严密性、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导致复习效率下降,复习效果不佳,甚至成了考生在英语高考中的严重“隐患”。对于高考英语复习而言,关键是要有一套扎实有效的复习方法,有了高效的复习策略,整个复习教学就能稳扎稳打,考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点就能有效地突破并牢牢地把握住,从而满怀信心地参加高考。
结合复习教学实践,笔者对高考英语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肤浅的透视,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应对方法。
一、制订复习计划,强化集体备课
审视当前的高考英语复习,一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是一些教师疏于对《高考考试大纲》和《英语高考考试说明》的研究与理解,对复习教学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计划,复习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很大,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教师想到哪里就复习到哪里,没有重点,缺少核心。一些教师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内容和新的高考方案,显得无所适从,对如何搞好高考英语复习心中无数。因此,高效的高考英语复习,教师应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了解和掌握考试和试题的一些具体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个充实、科学、系统的整体计划。在制订复习教学计划的时候,应加强对命题趋势和评分标准的研究,把这两个方面贯穿到复习教学中去,这样的复习计划充分体现出了整体性、实用性、主动性和高效性。
高考英语复习中经常会出现“越位”现象。所谓“越位”,是指复习的内容和范围超出了教材和考试大纲,形成复习“越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这样三个方面:首先是教材本身的问题。例如,江苏省使用的是《牛津高中英语》(江苏版),其中的语法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的,尽管所有的语法内容都比较简单,然而考生却很难准确理解这些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在答题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其次,大量的复习资料时常会产生误导。现实中,英语复习资料几乎是“铺天盖地”而来,力求囊括所有高考内容,正因为如此,复习“越位”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在情理之中了。再次,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一些教师的复习准备工作不充分,未能系统地分析研究教材、复习资料和《考试说明》,对学情的了解也不全面。因此,就不能占据复习教学的“制高点”,抓不住关键,扣不住重点,把握不好复习的度,“越位”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为了避免高考英语复习中的“越位”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强化集体备课,把握《考试说明》,研究教材并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精选复习资料,确定重点复习的内容。做到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讲评,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把握复习梯度,慎用“题海战术”
高考英语复习梯度把握得如何对于复习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暴露出急于求成的心态,往往讲到一个知识点时就不考虑其他因素,也根本不去了解每年的试卷在题型结构上有什么新的变化,不去了解整个试卷的难易程度,就盲目地直接与高考挂钩、衔接,要求学生做大量的难题、偏题、怪题,还美其名曰“拓展考生答题思路,拓宽考生思维视野”。殊不知,这种没有梯度而直接凸显难度的跳跃式的复习教学,不但有悖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而且还会使考生顾此失彼,出现知识链的断裂,形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错位或脱节,导致考生不能有梯度、系统完整地掌握英语知识和答题技巧。
因此,高三英语教师要加强对复习教学规律的研究,遵循考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规律,在复习教学中切实掌握好梯度。欲速则不达。要循序渐进,实现各个突破。在把握好梯度的同时适当地增加密度和难度,提高复习效果,提升考生的学习能力。
“题海战术”是当前高考英语复习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诚然,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知识点和考点可以得到循环再现,考生也因此可以反复磨炼而提高应试技巧与应试技能,从而为拿下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英语复习的开始阶段运用“题海战术”产生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也会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然而一些教师热衷于“题海战术”,多练少讲,甚至不讲,使考生深陷“题海”而不能自拔。他们认为要提高高考英语复习教学的效果就要大量地做题,只有在“题海”中奋战,才能夺得高分。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复习教学中过分搞“题海战术”,不但会加重考生的负担,挫伤考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严重的是会使考生掌握的知识很凌乱、没有重点,形成不了知识体系,甚至会得不偿失,在高考中失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考英语复习的题目应精选,教师要精讲。所谓“精选”,就是要对练习题目爬罗剔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选精编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反思性的题目和例题,让考生进行练习。这样考生就能够抓住知识点,攻克重点难点,系统地掌握英语知识。在高考中就能够融会贯通,掌握解题的主动权。所谓“精讲”,是指教师在复习教学中的讲解无须面面俱到,而应在适当时候进行引导、点拨和启发,促进考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三、掌握复习节奏,体现复习个性
复习的节奏是指复习过程中的进度问题。复习节奏的快慢对复习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教师往往只顾复习的进度,而不考虑复习的效果和质量。不停地加快进度,不停地让学生练习,希冀以此提高考生的分数。然而,在这种快速度、快节奏的复习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往往会出现“夹生饭”,甚至不求甚解,出现“囫囵吞枣”的状况,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复习的知识。因此,英语复习教学必须掌握节奏,知识的习得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有一个重复的过程,重复是为了加深印象,是为了巩固知识。在复习中需要把握好轻重缓急,恰到好处地处理好时间上的间隔。重点的方面要放慢速度,多花时间。要使学生减少复习中的盲目性和焦虑心理,对学生复习的情况和复习效果要认真做好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好复习步骤。要指导学生对《考试说明》中的词汇进行梳理,在练习训练中要求学生巩固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高级词汇和高频词汇。加强阅读训练,既要阅读教材,又要进行课外延伸,在确保准确率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提高理解能力。要重点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中出现的例题。对于图画类的作文,学生应根据图画传递的信息、彰显的情节、蕴含的寓意、暗示的线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图画所提示的要点,在作文时要全部涵盖到,切不可把根据图画作文变成对提示文字的翻译。
个性化复习是提高英语复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所谓个性化复习,一是指教师复习教学的方式方法具有鲜明的个性,而且能有显著的效果;二是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复习措施。对基础好、中、差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给他们选编的练习中体现出难度的层次性,让他们在练习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从而更好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确保考试时发挥不失常、成绩不失真。力求使每个学生通过复习教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综上所述,高考英语复习教学是对已学英语知识的归纳整理、系统梳理、深化提炼和强化巩固。为了提高高考英语复习的有效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教材、教法、《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复习中要让学生对考试的形式、试卷整体结构、试卷难易程度、题型的变化、分值变动以及在书面表达方面有何新的要求等有全面的了解,使他们心中有数,在高考时能够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