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zh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为患儿能快速有效地康复。方法:查阅我市最近几年收纳的患有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病例,共24例,对患儿均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注射阿奇霉素针的流程治疗,同时对患儿进行精心的护理,包括高温、皮肤和黏膜、用药的方面的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认真细心的治疗与护理,24例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及时准确地观察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同时适当的采取降温措施、皮肤护理、饮食和用药护理等,可以帮助患儿快速有效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川崎病支原体感染儿童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415【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56-01
  川崎病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并且男孩多于女孩,有1.2%的病死率[1]。本文对我市医院近几年收治的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及护理方面做了调查研究。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调查选取的为我市医院近几年收治的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儿,总共24例,其中男患儿15例,女患儿9例,8例为两岁以内,12例为三到四岁,五到六岁患儿4例,平均年龄3.5岁。住院时病程2~8天,平均住院时间12天。
  1.2临床症状。①持续发烧5天以上,平均体温在37-41℃之间,使用抗生素没有疗效;②两眼睛结合膜出现充血现象,但没有脓;③所有患儿嘴唇有明显充血,而且嘴唇干燥,出现杨梅舌;④患儿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而且按压有痛感;⑤发烧两到三天身上出现红色皮疹、四到五天后患儿手和脚发生硬性水肿,十天以上有脱皮现象等[2]。
  1.3辅助检查。在患儿住院后的第二天早晨采集10 ml肘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治疗之后对同样的指标进行检测,进行对比。
  2治疗与护理
  2.1治疗与转归。对所有的24名患儿静脉滴注1g/(kg•次)的丙种球蛋白,其中16名患儿滴注了一次,另外8名患儿滴注了两次;接下来,给患儿口服30mg/(kg•d)的阿司匹林,每周逐渐减少计量,直到患儿的冠状动脉内径回复正常的六周以后;一天注射一次阿奇霉素针,每次10mg/kg,5天为一个疗程,20例使用了两个疗程,4例使用了三个疗程,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全部治愈出院。
  2.2护理。
  (1)高温护理:需保持病房安静,可以让患儿更好的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损耗[3]。每四个小时测一次体温,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热型和变化趋势,当体温超过39℃时,采取肛塞布洛芬栓或口服美林等药物进行降温,防止高烧晕厥,当体温低于39℃时,一般采用冰敷等物理降温方法。及时擦除身上的汗液,同时注意给患儿补充水分。
  (2)呼吸道护理:晚间和晨起,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会出现急剧的咳嗽,并有白痰咳出,适度拍患儿的背部,使其顺利把白痰咳出,保持呼吸畅通,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病房内要保持空气清新,室温保持在17到23℃。
  (3)皮肤和黏膜护理:发热3到5天后,患儿身上会出现红色皮疹,继续发热还会引起手和脚的硬性水肿,趾端和肛周脱皮等情况,要及时给患儿降温,同时退烧后要用温水擦净皮肤,禁用洗浴用品擦洗;禁止用手抓搔皮肤,以免抓伤出血和进一步感染。
  (4)药物治疗和饮食护理:应及时注意观察患儿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好用药指导。饮食方面应当让患儿进食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要将食物烹调的可口美味,以促进患儿的食欲。给患儿喂食要有耐心。
  (5)健康指导和出院指导:对于患儿家长,医护人员应当通过讲解和安全教育等方式,让家长其川崎病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安抚家长的心情,消除焦虑情绪,让患儿静卧休息,配合治疗。出院时,也要向家长详细说明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3结果
  本次试验回顾调查的24例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儿,都治愈出院。调查的相关数据如下:
  表1患者入院前的发热情况及治疗方案
  具体情况患儿人数入院前病程(天)住院天数(天)体温<39℃182~310~12体温>39℃64~810~151次滴注丙种球蛋白162~510~122次滴注丙种球蛋白86~812~15注射阿奇霉素针2疗程202~610~15注射阿奇霉素针3疗程47~8>15表224例患儿治疗前后血样检测指标比较
  检测项目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超敏C反应蛋白(mg/L)63±3212±78.325<0.05降钙素原(μg/L)0.62±0.330.16±0.077.265<0.05白细胞计数(109/L)15±510±34.758<0.05血小板计数(109/L)360±125586±169–7.947<0.05红细胞沉降率(mm/h)81±3292±24–1.376>0.05由表2可以明显得看出,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指标除红细胞沉降率之外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4结论
  近几年来,随着对川崎病认识的不断增加,临床医生越来越多的重视非典型川崎病,必须对患儿进行及时准确的观察,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及早确诊,确定对症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另外,患过川崎病的患儿,依然存在1%到3%的再次发病几率,所以医护人员和家长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早期注射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可降低冠状动脉损伤率。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病情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和早用药,做好高热护理、呼吸道护理、皮肤和黏膜护理、用药和饮食护理,对患儿家长做好出院指导,帮助患儿快速有效的恢复健康。参考文献
  [1]宋玉芹.川崎病19例的整体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3387-3387
  [2]黄云,黄路圣,叶林华.川崎病合并支原体感染14例诊治体会[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6):86-87
  [3]刘翠红,付蓉,甘娜,等.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4):1515
  
其他文献
摘要: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一种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解决医患矛盾,提升人的价值的有效途径,但也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介绍这种模式的同时对如何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神经内科整体护理护理程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408【中图分类号】R47【文献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通过对神经内科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其目的在于及时解决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问题,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和便利,使患者自身防范意识得到加强,最终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关键词:神经内科安全护理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423【中图分类号】R47【文献
期刊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1]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复杂、易流行等特点,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因此,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及护理,是提高手足口病治愈的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4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门诊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结果:结果显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3%高于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70.0%(P0.05表示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75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进口激光治疗仪利用激光的热作用,破坏大隐静脉的内膜,并通过外压使之闭合的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果:75例患者无短期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多数效果良好。结论:大隐静脉激光治疗方法的出现对手术室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不断学习先进技术。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  Doi:10.3969/j.issn.167
期刊
摘要:探讨县级农村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在对这些困难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困难问题的具体方法。从而为乡镇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献计献策。  关键词:农村基层医院优质护理困难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431【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65-02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
期刊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防治护理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本院接诊的7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合并疾病情况将其中合并糖尿病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24例未合并者设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受累血管、血管病变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等进行描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各项血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单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住院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2年后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两年的随访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78.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6.84%,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别采用面罩式雾化器和口含式雾化器实施氧气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4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0例面罩组和20例口含组,分别记录两组吸入前最大呼气流速(PEF)和吸入后最大呼气流速(PEF),对前后差值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经过对比,采用不同吸入装置的两组,吸入前后PEF变化值没有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过治疗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