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强,以文学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也需要不断增强,具有中国特点的优秀文学作品不断出现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如何将中国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推介到国际文坛,与其他国家进行平等、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是一个值得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作品外译 译介
一、中国政府推介的文学作品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就非常重视中国文学、文化作品外译的问题。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组织了一批国内外的翻译家,以《中国文学》杂志为主要媒介,翻译了大批中国文学作品。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主编杨宪益提出了出版“熊猫丛书”的想法,并最终付诸实践。“熊猫丛书”主要翻译、出版了中国各个时期优秀诗人和作家的作品英文和法文译作,还有少量的德文和日语作品。2009年,外文局决定将这套丛书重新整合出版,选取了40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进行翻译、出版。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另外一项大工程就是1995年启动的“大中华文库”。这套书籍包括各种典籍51种,共92册,涉及作品的时间跨度为先秦至近代,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内容。
《中国文学》、“熊猫丛书”和“大中华文库”的翻译和出版,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翻译队伍中包括了中国一流的翻译家,如杨宪益、傅雷、戴乃迭和杨绛等,国内的出版社如外文出版社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这些作品的传播效果却不太理想。求其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文学处于世界文学空间的边缘,对政治的依赖程度高,外译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对政治价值的判断高于文学审美,没有考虑到其他国家及其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心理。同时,由于时间压力和翻译人才有限,很多作品的翻译质量没有过关。这些作品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遭遇了重创。
二、国外汉学家译介的作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学、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以及电影、电视媒体的不断普及,很多具有极高中国特色和文学造诣的作品被搬上了银幕,西方读者已经接触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莫言、余华、苏童、池莉、毕飞宇、王安忆等中国作家在欧美读者中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具有很高造诣的海外汉学家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美国著名翻译家的汉学家葛浩文为例,他年轻时在台湾服兵役,后来师从国学大师柳亚子之子柳无忌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具有非常高的文学造诣。在研究中国文学的过程中,他对萧红和莫言等作家的作品情有独钟。基于对中西思维差异的理解,葛浩文对原文形式常常做出大胆调整,采用了文化省译、局部调整小说结构、删去非叙述评论,调整句子和段落的长短以改变行文节奏等策略。从翻译认识上看,葛浩文认为翻译是重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高级写作过程。同时,他把市场需求当作原文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
著名的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大学时师从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并成为著名汉学家罗斯的弟子和首批中文博士。她和葛浩文一样,对待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对待翻译作品的态度一丝不苟,在翻译意识上和葛浩文不谋而合,认为翻译是一种高级改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2006年,她开始翻译出版莫言的《生死疲劳》,共花了6年时间,修改了至少7次,直到2012年5月才正式出版。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在出席大使馆的见面会上说:“翻译的工作特别重要,我之所以获得诺奖,离不开各国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
中国作品在国外翻译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在瑞典,每年只有一两本中国图书出版,瑞典的出版商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只能依靠英国或者美国的文学代理人。因此,除了高水平的译者,中国文学作品海外推介,应该尽快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文学代理人机制,保证中国文学作品尽快进入出版商的视野。目前,莫言、余华等中国作家已经有了海外的出版代理人。
三、结语
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过程,是处于世界文学边缘的弱势文学向世界文學核心不断靠近的过程,需要译者、出版、发行等多方的配合。
莫言作品的外译和获奖为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了途径和希望。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项目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译介研究”(课题编号:201603010102)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吕敏宏.葛浩文小说翻译叙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沈晨.莫言指出翻译的重要性:“得诺奖离不开翻译”[EB/OL].2012-12-08[2013-12-12].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12-08/ content_7711754.html.
(作者简介:刘颖,女,硕士,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蒙苑宁,女,硕士,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作品外译 译介
一、中国政府推介的文学作品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就非常重视中国文学、文化作品外译的问题。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组织了一批国内外的翻译家,以《中国文学》杂志为主要媒介,翻译了大批中国文学作品。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主编杨宪益提出了出版“熊猫丛书”的想法,并最终付诸实践。“熊猫丛书”主要翻译、出版了中国各个时期优秀诗人和作家的作品英文和法文译作,还有少量的德文和日语作品。2009年,外文局决定将这套丛书重新整合出版,选取了40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进行翻译、出版。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另外一项大工程就是1995年启动的“大中华文库”。这套书籍包括各种典籍51种,共92册,涉及作品的时间跨度为先秦至近代,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内容。
《中国文学》、“熊猫丛书”和“大中华文库”的翻译和出版,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翻译队伍中包括了中国一流的翻译家,如杨宪益、傅雷、戴乃迭和杨绛等,国内的出版社如外文出版社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这些作品的传播效果却不太理想。求其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文学处于世界文学空间的边缘,对政治的依赖程度高,外译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对政治价值的判断高于文学审美,没有考虑到其他国家及其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心理。同时,由于时间压力和翻译人才有限,很多作品的翻译质量没有过关。这些作品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遭遇了重创。
二、国外汉学家译介的作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学、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以及电影、电视媒体的不断普及,很多具有极高中国特色和文学造诣的作品被搬上了银幕,西方读者已经接触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莫言、余华、苏童、池莉、毕飞宇、王安忆等中国作家在欧美读者中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具有很高造诣的海外汉学家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美国著名翻译家的汉学家葛浩文为例,他年轻时在台湾服兵役,后来师从国学大师柳亚子之子柳无忌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具有非常高的文学造诣。在研究中国文学的过程中,他对萧红和莫言等作家的作品情有独钟。基于对中西思维差异的理解,葛浩文对原文形式常常做出大胆调整,采用了文化省译、局部调整小说结构、删去非叙述评论,调整句子和段落的长短以改变行文节奏等策略。从翻译认识上看,葛浩文认为翻译是重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高级写作过程。同时,他把市场需求当作原文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
著名的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大学时师从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并成为著名汉学家罗斯的弟子和首批中文博士。她和葛浩文一样,对待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对待翻译作品的态度一丝不苟,在翻译意识上和葛浩文不谋而合,认为翻译是一种高级改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2006年,她开始翻译出版莫言的《生死疲劳》,共花了6年时间,修改了至少7次,直到2012年5月才正式出版。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在出席大使馆的见面会上说:“翻译的工作特别重要,我之所以获得诺奖,离不开各国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
中国作品在国外翻译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在瑞典,每年只有一两本中国图书出版,瑞典的出版商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只能依靠英国或者美国的文学代理人。因此,除了高水平的译者,中国文学作品海外推介,应该尽快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文学代理人机制,保证中国文学作品尽快进入出版商的视野。目前,莫言、余华等中国作家已经有了海外的出版代理人。
三、结语
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过程,是处于世界文学边缘的弱势文学向世界文學核心不断靠近的过程,需要译者、出版、发行等多方的配合。
莫言作品的外译和获奖为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了途径和希望。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项目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译介研究”(课题编号:201603010102)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吕敏宏.葛浩文小说翻译叙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沈晨.莫言指出翻译的重要性:“得诺奖离不开翻译”[EB/OL].2012-12-08[2013-12-12].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12-08/ content_7711754.html.
(作者简介:刘颖,女,硕士,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蒙苑宁,女,硕士,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