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提问的技巧和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而不是追求标准答案的人。
关键词:教学 问题意识 问题能力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唤醒学生“问”的意识,使学生产生想问的冲动,让学生尝到问的好处,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提问的技巧和要求
提問常被认为是启发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是一项教师必备的技能,但滥用提问或提问不当并不能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提问要体现提问的价值,不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提问要体现以下几点要求:
(一)提问要以引起学生思考为基点。“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如果教师的问题平铺直叙,一眼就能从书中找出来,学生就不会自己去思考问题;或者教师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只要用“对”或“错”、“是”或“不是”来回答就行。这都是没有“撞钟”引起“鸣”的表现。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这类问题常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形成一种惰性。一旦问题脱离课本,学生就无法给予回答,这无形中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提问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难度。问题要局限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教师提的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问题不能停留在课本知识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不盲从,激励学生善于质疑。答案有开放性,不把学生的思维定在书本上,不以教师为权威,要在求同和求异的基础上去创。
(三)提问要以学生达到“愤悱”阶段为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所谓“愤”、“悱”阶段,就是学生经过思考后,仍然没有达到认清事物本质的状态,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似乎隔着一层薄雾,时隐时现。这时,教师的启发、开导往往能使学生“云开雾散”,一语惊醒梦中人,达到通和言的地步。
(四)提问要以触动学生的自我反思为目标。提问不能以寻求“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也不是检查学生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应能触动学生的思考,触动学生的自我反思,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重视学生回答的理由,使学习得以深化、发展。反思是自觉地对教学认知活动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获得充分的发挥和张扬,促进学生反思性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益。
二、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培养
袁振国认为,学生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陆九渊则说得更具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毫不夸张地说,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通过实践操作,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巧设课堂“空白”,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激活学生思维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用激情法、启趣法、演示法、故错法等创设问题情境,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巧妙设置“空白”(“实”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激起学生思维火花,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新奇”、“愤悱”和“动手”中“问”,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教师要允许学生问各种问题,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管学生问的问题的深浅,也不管学生回答的程度,要认为学生提问都是对的。
(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是教学中师生联系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好问、多问、深问、怪问、错问,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质疑精神。问题促使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使师生关系在探讨问题中融洽起来,改变了以往学生总是围着教师、教材转的现象,以及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生提出问题使课堂由“静”变为“动”,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内容由死记变成理解,教师由“独白”到对话。
(三)多元评价学生的问题能力。教师应以问题来评价教学效果,多元评价学生,让学生知道评价标准,学生提出问题没有对与错之分,而是看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提出多少问题,能不能回答问题、回答了多少问题,特别是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要倾听学生不同的见解,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要让问题成为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鼓励学生问倒教师。多数问题是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直接观察受到启发后提出来的,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积累,这也是学生能力的表现。
(四)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要由教师提出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把学生作为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教师提问,仍然是学生围绕着教师转,以教师为中心,应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多思、多疑的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该由谁来回答呢?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所有的惑都由教师来解答,学生得到的仍然是标准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又失去了价值。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明白,把课本中的知识要点和自己的理解“倾囊相授”,把该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的地方也“越俎代疱”了,学生只有集中精力听课,又哪来的问题意识呢?因此,要由教师解决问题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既是提问的主体,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学生的回答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经验上的理解,教师不能包办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包办对问题的思考,不能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师生之间应重视学习的合作和分享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五)提问要形成一个“问题圈”。笔者认为,教师提问时应做到以下四点:1.引疑。教师提供的信息要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起学生想探究的心理状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但又不会太难,能“跳起来摘到桃子”;2.质疑。引起疑问只是第一步,让学生对问题进一步去思考,去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对问题不停地追问、质问,才会逐渐发现事物的本质。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当学生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问学生“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去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会这样想?”等,帮助学生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走向问题的核心,不断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质疑就是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否则,学生会有疑不问,有疑不质,学生就会变成“无疑”;3.思疑。思疑是对问题通过不停地追问以后再引起的思考。质疑是思考的过程,思疑是对问题的总结过程。在思疑的过程中,学生要不停地总结、归纳,把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思疑要以一定的抽象思维为基础,反映学生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4.释疑。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探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是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某一阶段后的结束,但不是终结,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引起新的疑问的过程。从引疑到释疑是一个不断反复、循环、螺旋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学生,但启发学生不是引导学生朝着教师期待的答案走。教师启发学生时,不要急于得到答案,要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不停地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才能不断地提出问题,“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样,学生的回答才可能丰富多彩。学生只有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才能带着更多的新问题走出教室,学生的大脑才能始终保持在一种思考状态,他们才会对知识进行更深刻的学习。课堂不是教师自我表演的场所,而是学生主动探索的乐园。套用韩愈的一句话,“师者,所以帮助学生悟道、学业、有惑也”。教师是去帮助、引导学生悟道、学业、有惑的,而不是去代替、包办学生悟道、学业、有惑的,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关键词:教学 问题意识 问题能力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唤醒学生“问”的意识,使学生产生想问的冲动,让学生尝到问的好处,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提问的技巧和要求
提問常被认为是启发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是一项教师必备的技能,但滥用提问或提问不当并不能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提问要体现提问的价值,不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提问要体现以下几点要求:
(一)提问要以引起学生思考为基点。“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如果教师的问题平铺直叙,一眼就能从书中找出来,学生就不会自己去思考问题;或者教师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只要用“对”或“错”、“是”或“不是”来回答就行。这都是没有“撞钟”引起“鸣”的表现。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这类问题常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形成一种惰性。一旦问题脱离课本,学生就无法给予回答,这无形中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提问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难度。问题要局限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教师提的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问题不能停留在课本知识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不盲从,激励学生善于质疑。答案有开放性,不把学生的思维定在书本上,不以教师为权威,要在求同和求异的基础上去创。
(三)提问要以学生达到“愤悱”阶段为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所谓“愤”、“悱”阶段,就是学生经过思考后,仍然没有达到认清事物本质的状态,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似乎隔着一层薄雾,时隐时现。这时,教师的启发、开导往往能使学生“云开雾散”,一语惊醒梦中人,达到通和言的地步。
(四)提问要以触动学生的自我反思为目标。提问不能以寻求“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也不是检查学生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应能触动学生的思考,触动学生的自我反思,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重视学生回答的理由,使学习得以深化、发展。反思是自觉地对教学认知活动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获得充分的发挥和张扬,促进学生反思性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益。
二、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培养
袁振国认为,学生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陆九渊则说得更具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毫不夸张地说,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通过实践操作,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巧设课堂“空白”,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激活学生思维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用激情法、启趣法、演示法、故错法等创设问题情境,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巧妙设置“空白”(“实”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激起学生思维火花,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新奇”、“愤悱”和“动手”中“问”,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教师要允许学生问各种问题,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管学生问的问题的深浅,也不管学生回答的程度,要认为学生提问都是对的。
(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是教学中师生联系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好问、多问、深问、怪问、错问,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质疑精神。问题促使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使师生关系在探讨问题中融洽起来,改变了以往学生总是围着教师、教材转的现象,以及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生提出问题使课堂由“静”变为“动”,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内容由死记变成理解,教师由“独白”到对话。
(三)多元评价学生的问题能力。教师应以问题来评价教学效果,多元评价学生,让学生知道评价标准,学生提出问题没有对与错之分,而是看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提出多少问题,能不能回答问题、回答了多少问题,特别是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要倾听学生不同的见解,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要让问题成为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鼓励学生问倒教师。多数问题是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直接观察受到启发后提出来的,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积累,这也是学生能力的表现。
(四)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要由教师提出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把学生作为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教师提问,仍然是学生围绕着教师转,以教师为中心,应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多思、多疑的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该由谁来回答呢?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所有的惑都由教师来解答,学生得到的仍然是标准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又失去了价值。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明白,把课本中的知识要点和自己的理解“倾囊相授”,把该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的地方也“越俎代疱”了,学生只有集中精力听课,又哪来的问题意识呢?因此,要由教师解决问题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既是提问的主体,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学生的回答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经验上的理解,教师不能包办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包办对问题的思考,不能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师生之间应重视学习的合作和分享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五)提问要形成一个“问题圈”。笔者认为,教师提问时应做到以下四点:1.引疑。教师提供的信息要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起学生想探究的心理状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但又不会太难,能“跳起来摘到桃子”;2.质疑。引起疑问只是第一步,让学生对问题进一步去思考,去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对问题不停地追问、质问,才会逐渐发现事物的本质。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当学生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问学生“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去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会这样想?”等,帮助学生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走向问题的核心,不断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质疑就是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否则,学生会有疑不问,有疑不质,学生就会变成“无疑”;3.思疑。思疑是对问题通过不停地追问以后再引起的思考。质疑是思考的过程,思疑是对问题的总结过程。在思疑的过程中,学生要不停地总结、归纳,把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思疑要以一定的抽象思维为基础,反映学生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4.释疑。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探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是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某一阶段后的结束,但不是终结,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引起新的疑问的过程。从引疑到释疑是一个不断反复、循环、螺旋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学生,但启发学生不是引导学生朝着教师期待的答案走。教师启发学生时,不要急于得到答案,要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不停地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才能不断地提出问题,“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样,学生的回答才可能丰富多彩。学生只有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才能带着更多的新问题走出教室,学生的大脑才能始终保持在一种思考状态,他们才会对知识进行更深刻的学习。课堂不是教师自我表演的场所,而是学生主动探索的乐园。套用韩愈的一句话,“师者,所以帮助学生悟道、学业、有惑也”。教师是去帮助、引导学生悟道、学业、有惑的,而不是去代替、包办学生悟道、学业、有惑的,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