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育秧技术、机械插秧、大田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水稻;机械插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56-01
水稻是邳州市议堂镇种植面积最大、单位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议堂镇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近年来,议堂镇水稻栽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先是塑盘抛秧代替了传统的手插秧,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水稻插秧机的引进和推广有了突破性进展。加快发展水稻机械化,可减轻水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益,提高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现将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育秧技术
机插水稻的育秧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秧龄短。考虑成本、操作等因素,议堂镇主要推广双膜和软盘2种育秧方式。育秧的总体要求是: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基叶健壮,无病无杂。
床土准备和水稻旱育秧相似,苗床应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按照秧田与大田1∶100左右的比例备足秧田,苗床规格为畦面宽130cm以上,秧沟宽25cm、深15cm,四周沟宽30cm、深20cm。播种前10d开沟做板,要求板面“实、平、光、直”。一般要求秧龄25~30d倒推确定播期。育秧载体主要推广使用软盘和有孔地膜,1hm2机插大田约需375张软盘。双膜育苗按1hm2大田准备长4.2m、宽1.5m的有孔地膜,孔径一般为0.67cm,四周用木条或钢管固定,以控制床土厚度2cm左右,表面刮平,上水漫灌后迅速排放,面积小的用喷壶喷足即可。1hm2大田应准备粳稻种子60kg、杂交种子30kg。播种后要均匀撒土,覆土厚度0.3~0.5cm左右,以不见芽谷为宜,覆膜前后盖草要均匀,避免中午高温烧苗。
苗期管理和水稻旱育秧苗期管理相似,但是秧苗的标准要求很高,叶龄3叶1心时,苗高12~30cm,最适宜高度18~25cm,根数12条/苗,移栽前3~5d,控水炼苗,视苗色施好出嫁肥,同时坚持带药移栽。
2机械插秧
2.1对大田质量的要求
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呈现所谓“瓜皮水”,一般沙土地沉1d,黏土地2~3d即可薄水栽插。插前秧床土含水量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为宜),双膜秧应按插秧机作业要求切块起秧移栽,宽为27.5cm,长为60cm。插秧的基本原则是:“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2.2对操作人员要求
机手要掌握机械性能,熟悉操作程序,调整好技术参数,高质量搞好水稻栽插。要做到“两看两调整”,做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注意每一次栽插距离均匀,调头后栽插一致。尽量接近田埂,以减少手工补栽。
3大田管理
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运筹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实行“前稳中控后促”是夺取机插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
3.1施肥
3.1.1基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配合适量的速效磷钾肥,用量一般占总施氮量的10%~15%。
3.1.2分蘖肥。一般在栽后5~7d施1次返青分蘖肥,用尿素75~105kg/hm2;栽后12~15d用尿素105~135kg/hm2再施1次肥,以满足水稻早分蘖的需要;栽后20d左右视苗情施1次平衡肥,一般施45%的复合肥135~180kg/hm2。
3.1.3穗肥。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以氮肥为主,可适量增加磷钾肥。促花肥在叶龄余数3.5叶左右,即出穗前33d左右施用;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5叶左右,即出穗前20d左右施用,施肥总量一般为尿素240kg/hm2。
3.2水浆管理
分蘖期应实行浅水勤灌,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气促根的目的。把握搁田方法,搁田时机应遵循“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坚持“轻搁,多次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
4病虫草害防治
草害:因为机插秧行距大,草害特别严重,一般应进行2次化除。虫害:以防治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主;病害:以防治病毒病害(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真菌病害(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小球菌核病等)为主,兼顾其他病虫害的防治。防治的具体办法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意见,选择抗病品种、切断毒源,避开危害、调整播期,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切实提高防治效果,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5参考文献
[1] 胡云天.杂交稻机插秧技术的试验与示范[J].安徽农机,2007(1):18-19.
[2] 缪金国,陈建国,朱国良.水稻小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4):51-52.
[3] 蔡辉清,孙中.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浅析[J].南方农机,2008(4):15-16.
关键词水稻;机械插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56-01
水稻是邳州市议堂镇种植面积最大、单位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议堂镇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近年来,议堂镇水稻栽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先是塑盘抛秧代替了传统的手插秧,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水稻插秧机的引进和推广有了突破性进展。加快发展水稻机械化,可减轻水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益,提高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现将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育秧技术
机插水稻的育秧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秧龄短。考虑成本、操作等因素,议堂镇主要推广双膜和软盘2种育秧方式。育秧的总体要求是: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基叶健壮,无病无杂。
床土准备和水稻旱育秧相似,苗床应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按照秧田与大田1∶100左右的比例备足秧田,苗床规格为畦面宽130cm以上,秧沟宽25cm、深15cm,四周沟宽30cm、深20cm。播种前10d开沟做板,要求板面“实、平、光、直”。一般要求秧龄25~30d倒推确定播期。育秧载体主要推广使用软盘和有孔地膜,1hm2机插大田约需375张软盘。双膜育苗按1hm2大田准备长4.2m、宽1.5m的有孔地膜,孔径一般为0.67cm,四周用木条或钢管固定,以控制床土厚度2cm左右,表面刮平,上水漫灌后迅速排放,面积小的用喷壶喷足即可。1hm2大田应准备粳稻种子60kg、杂交种子30kg。播种后要均匀撒土,覆土厚度0.3~0.5cm左右,以不见芽谷为宜,覆膜前后盖草要均匀,避免中午高温烧苗。
苗期管理和水稻旱育秧苗期管理相似,但是秧苗的标准要求很高,叶龄3叶1心时,苗高12~30cm,最适宜高度18~25cm,根数12条/苗,移栽前3~5d,控水炼苗,视苗色施好出嫁肥,同时坚持带药移栽。
2机械插秧
2.1对大田质量的要求
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呈现所谓“瓜皮水”,一般沙土地沉1d,黏土地2~3d即可薄水栽插。插前秧床土含水量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为宜),双膜秧应按插秧机作业要求切块起秧移栽,宽为27.5cm,长为60cm。插秧的基本原则是:“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2.2对操作人员要求
机手要掌握机械性能,熟悉操作程序,调整好技术参数,高质量搞好水稻栽插。要做到“两看两调整”,做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注意每一次栽插距离均匀,调头后栽插一致。尽量接近田埂,以减少手工补栽。
3大田管理
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运筹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实行“前稳中控后促”是夺取机插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
3.1施肥
3.1.1基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配合适量的速效磷钾肥,用量一般占总施氮量的10%~15%。
3.1.2分蘖肥。一般在栽后5~7d施1次返青分蘖肥,用尿素75~105kg/hm2;栽后12~15d用尿素105~135kg/hm2再施1次肥,以满足水稻早分蘖的需要;栽后20d左右视苗情施1次平衡肥,一般施45%的复合肥135~180kg/hm2。
3.1.3穗肥。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以氮肥为主,可适量增加磷钾肥。促花肥在叶龄余数3.5叶左右,即出穗前33d左右施用;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5叶左右,即出穗前20d左右施用,施肥总量一般为尿素240kg/hm2。
3.2水浆管理
分蘖期应实行浅水勤灌,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气促根的目的。把握搁田方法,搁田时机应遵循“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坚持“轻搁,多次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
4病虫草害防治
草害:因为机插秧行距大,草害特别严重,一般应进行2次化除。虫害:以防治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主;病害:以防治病毒病害(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真菌病害(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小球菌核病等)为主,兼顾其他病虫害的防治。防治的具体办法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意见,选择抗病品种、切断毒源,避开危害、调整播期,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切实提高防治效果,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5参考文献
[1] 胡云天.杂交稻机插秧技术的试验与示范[J].安徽农机,2007(1):18-19.
[2] 缪金国,陈建国,朱国良.水稻小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4):51-52.
[3] 蔡辉清,孙中.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浅析[J].南方农机,2008(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