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周作人的散文素有“平和冲淡”和“浮躁凌厉”两种风格,这与他所接受的文化影响不无关系,生于书香世家的他,自小深受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的影响,这其中又以儒家为甚,除此以外,日本的文化也对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对日本文化的推崇和接受,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所有文学家中位居第一位的,可以说,是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周作人散文的两种风格。而周作人散文中属于“平和冲淡”风格的文章,在某一点上也有着日本的“物哀美学”的影子,尤其是那些有关于民俗风物和追怀故人的散文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物哀美学
1906年,周作人到达日本,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文化开始逐渐深入的影响到了周作人的文学创作甚至是生活,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自幼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自然也很容易的被他所接受。而且与当时的传统文化逐渐呈现衰退迹象的中国相比,日本文化中反而更好的保留了某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盛唐的一些文化传统,这对于周作人来说,自然会产生某种喜爱甚至是推崇的感情。也正因为如此,他把日本称为他的“第二故乡”。在日本期间,周作人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尤其是日本文学,还和鲁迅一起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多方的涉猎加上自幼所受的熏陶,使他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平和冲淡”的风格,他欣赏日本“崇尚简单,爱好天然”的风格,并由此而引发了“简单就是文章的最高标准”的感概,除了讲究简单以外,日本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幽寂”“忧郁”和那种淡淡的苦涩与伤感在他的散文中也多有体现,而这种因事因物所触发的真情流露,正与日本的”物哀美学”相符合。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和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真情流露,是人的触景生情。人们看到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或忧伤或喜悦,或哀婉或依恋的感情,这就是“物哀”。本居宣长在他所著的《〈源氏物语〉玉小栉》中对“物哀”这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说紫式部写《源氏物语》的本意是“这些虚构的故事之中,亦颇有情味,描写得委婉曲折的地方,仿佛真有其事,所以虽然明知是虚构,看了却不由你不动心。”又说“物语并非如实记载某一人之事迹,但不论善恶,均为事件真人真事,观之不足,但觉此种情节不能笼闭在一人心中,必须转告后世之人,于是执笔写作。因此欲写一善人时,则专选其人之善事,而突出善的一方,在写恶的一方时,则又专选稀世少见的恶事,使两者互相对比。这些都是真情实事,并非世外之谈。”从这一作者的本意延伸开来,本居宣长指出了《源氏物语》的写作宗旨是“知物哀”,并由此对“物哀”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源氏物语》写各种各样的世态人生是为了通达人情、懂得物哀而写的,是紫式部看到生活中的事物,在心灵上引起感动,通过作品中人物之口,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观照。
按照本居宣长的阐释,“物哀”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美的感情。所以“物哀”不仅仅是简单的“悲哀”之情,它还包括其他的情绪,这些情绪多是与感叹有关的。在叶渭渠和唐月梅看来,“物哀美”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客观对象与主观感情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美的情趣,其次是主体所表露出来的内在心绪是非常静寂的,再次是“物哀”所面对的对象,不限于自然物,主要的是人,然后是更高层次的对“物哀”的体味是从自然物、对人的爱恋的感动到对人生世相的反应,最后是这种感动或反应是以咏叹调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物哀”作为一种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贯穿于日本文学之中,除了在《源氏物语》中多有体现之外,它还在俳句以及川端康成等人的文学创作中多有体现。日本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曾写了句“蛙跃古池内,静潴传清响”,这是诗人对自然风物的一种美的感悟,是对“物哀”的一种体现,小林一茶为悼念早夭的女儿而写的诗句“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如此”也体现了一种对于世事的感慨与哀伤,这也体现了“物哀”这一观念。除此以外,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中也渗透着“物哀”,他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在其创作的《雪国》《伊豆的舞女》《古都》等作品中,都包含了一种蕴藏着悲伤哀怜同情的感慨。
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周作人,在其文学创作中自然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这种“物哀美”的影响,除去那些风格浮躁凌厉的作品,那些平和冲淡的散文中是掺杂着“物哀”的。在日本期间,周作人阅读了大量的俳句作品,在众多的俳句诗人中,他最为推崇松尾芭蕉和小林一茶,这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也影响到了周作人的文学风格,他的散文创作更多的是写自然风物和追怀故人并在其中寄予了自己的感情和感悟。在周作人所写的《苋菜梗》一文中,他由乡人处分得的苋菜梗有感而发,将食用苋菜的历史和苋菜梗的做法娓娓道来,并于其中穿插了关于童年吃苋菜梗的回忆,紧接着,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周作人由吃苋菜梗这件事引发出了对于现代人“食贫”和“习苦”的感慨,他说“中国的青年人有些太娇养了……我真替他们忧虑,将来如何上的前敌,至于那粉泽不去手,和穿红里子的夹袍的更不必说了”,在发出这样的慨叹之后,他又接着写道:“其实我也并不激烈地想禁止跳舞或抽白面,我知道在乱世的生活法中耽溺亦是其一,不满于现世社会制度而又无从反抗,往往沉浸于醇酒妇人以解忧闷,与山中饿夫殊途而同归,后之人略迹原心,也不敢加以菲薄,不过这也只是近于豪杰之徒才可以,决不是我们凡人所得以援引的而已。”这其中满含着无奈的慨叹,他既忧心于中国青年人无法“食贫”“吃苦”,又对他们的“耽溺”表示了一定的理解,这种矛盾的无奈的心绪之中充满了深深地苦涩感。在周作人的这篇散文中,“物哀“是有所体现的,由“苋菜梗”这一自然风物出发,引发对于世事人情的苦涩的感慨,正与日本的“物哀美”有着相通之处。而在周作人的散文中,能更好地体现日本的“物哀美学”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的作品,更多的是他所写的关于追忆故人的那些文章,而在这些文章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初恋》这篇散文。在大数人的笔下,初恋多是懵懂的、甜蜜的,是洋溢着青春的味道的,可是在周作人的笔下,初恋却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静寂的苦涩哀伤,他在回忆杨三姑时写道:“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这种简单的勾勒,让人读来有种淡淡的幽静的感觉,而在描述自己初恋时的心情时,他是这么写的“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迷濛的喜乐……总之对于她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并且愿为她有所尽力”,这些看似平淡的描述之中,流露出了周作人对当时往事的怀恋之情,那些年少时的情愫贯穿在字里行间,颇有些淡淡的甜甜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却没有持续下去,杨三姑最终因为患霍乱而死,伴随着她的死亡的,是作家初恋的消逝,这不能不让人唏嘘,至此之后,那段美好的时光和那个女孩只能活在记忆之中,这本该是件十分忧伤的事情,但是周作人对于自己当时的心情是这样描述的:“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象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还是同前面一样的淡淡的风格,不着痕迹,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是,正是这样看似不经意的冷静的描述,却蕴含着一种“哀伤”感,在他看来,相对比于宋姨太太说的“将来总要流落到拱辰桥去做婊子”,死亡对于杨三姑来说或许是一种相对比较好的结局,所以他的“心里有一块大石头放下了”,而这样的想法也正是他对杨三姑的怜惜。《初恋》这篇文章从始至终一直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伤的追忆的氛围之中,而这种氛围也正是“物哀”的一种体现,虽然忧伤,笔触也很平淡,但是却很唯美,对于杨三姑的形象只是寥寥几笔的勾勒。却呈现出了一个安静美好的女子形象,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作家对自我心理和动作的描述中传达出来的。这么一个美好的生命,最终因病消逝,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感慨。虽然周作人一直坚持用平淡的笔调写这篇散文,但是这平淡之中蕴藏着的却是那种不平淡的对于故人的深深的回忆与浓浓的感慨之情。
周作人的散文是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儿”的,他是用一腔深情来描写万事万物的,虽然在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在内在上却是耐人回味的。日本文化对他的影响,深深地渗透在他的文章之中,而日本的“物哀美学”恰好是其中之一,“物哀”所涉及到的有关于主体对于客体的感受和抒发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得到了体现。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本居宣长.日本物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3]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钱理群选编.周作人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5]周作人.周作人论日本[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向远.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指导老师:叶红)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物哀美学
1906年,周作人到达日本,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文化开始逐渐深入的影响到了周作人的文学创作甚至是生活,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自幼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自然也很容易的被他所接受。而且与当时的传统文化逐渐呈现衰退迹象的中国相比,日本文化中反而更好的保留了某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盛唐的一些文化传统,这对于周作人来说,自然会产生某种喜爱甚至是推崇的感情。也正因为如此,他把日本称为他的“第二故乡”。在日本期间,周作人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尤其是日本文学,还和鲁迅一起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多方的涉猎加上自幼所受的熏陶,使他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平和冲淡”的风格,他欣赏日本“崇尚简单,爱好天然”的风格,并由此而引发了“简单就是文章的最高标准”的感概,除了讲究简单以外,日本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幽寂”“忧郁”和那种淡淡的苦涩与伤感在他的散文中也多有体现,而这种因事因物所触发的真情流露,正与日本的”物哀美学”相符合。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和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真情流露,是人的触景生情。人们看到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或忧伤或喜悦,或哀婉或依恋的感情,这就是“物哀”。本居宣长在他所著的《〈源氏物语〉玉小栉》中对“物哀”这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说紫式部写《源氏物语》的本意是“这些虚构的故事之中,亦颇有情味,描写得委婉曲折的地方,仿佛真有其事,所以虽然明知是虚构,看了却不由你不动心。”又说“物语并非如实记载某一人之事迹,但不论善恶,均为事件真人真事,观之不足,但觉此种情节不能笼闭在一人心中,必须转告后世之人,于是执笔写作。因此欲写一善人时,则专选其人之善事,而突出善的一方,在写恶的一方时,则又专选稀世少见的恶事,使两者互相对比。这些都是真情实事,并非世外之谈。”从这一作者的本意延伸开来,本居宣长指出了《源氏物语》的写作宗旨是“知物哀”,并由此对“物哀”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源氏物语》写各种各样的世态人生是为了通达人情、懂得物哀而写的,是紫式部看到生活中的事物,在心灵上引起感动,通过作品中人物之口,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观照。
按照本居宣长的阐释,“物哀”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美的感情。所以“物哀”不仅仅是简单的“悲哀”之情,它还包括其他的情绪,这些情绪多是与感叹有关的。在叶渭渠和唐月梅看来,“物哀美”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客观对象与主观感情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美的情趣,其次是主体所表露出来的内在心绪是非常静寂的,再次是“物哀”所面对的对象,不限于自然物,主要的是人,然后是更高层次的对“物哀”的体味是从自然物、对人的爱恋的感动到对人生世相的反应,最后是这种感动或反应是以咏叹调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物哀”作为一种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贯穿于日本文学之中,除了在《源氏物语》中多有体现之外,它还在俳句以及川端康成等人的文学创作中多有体现。日本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曾写了句“蛙跃古池内,静潴传清响”,这是诗人对自然风物的一种美的感悟,是对“物哀”的一种体现,小林一茶为悼念早夭的女儿而写的诗句“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如此”也体现了一种对于世事的感慨与哀伤,这也体现了“物哀”这一观念。除此以外,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中也渗透着“物哀”,他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在其创作的《雪国》《伊豆的舞女》《古都》等作品中,都包含了一种蕴藏着悲伤哀怜同情的感慨。
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周作人,在其文学创作中自然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这种“物哀美”的影响,除去那些风格浮躁凌厉的作品,那些平和冲淡的散文中是掺杂着“物哀”的。在日本期间,周作人阅读了大量的俳句作品,在众多的俳句诗人中,他最为推崇松尾芭蕉和小林一茶,这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也影响到了周作人的文学风格,他的散文创作更多的是写自然风物和追怀故人并在其中寄予了自己的感情和感悟。在周作人所写的《苋菜梗》一文中,他由乡人处分得的苋菜梗有感而发,将食用苋菜的历史和苋菜梗的做法娓娓道来,并于其中穿插了关于童年吃苋菜梗的回忆,紧接着,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周作人由吃苋菜梗这件事引发出了对于现代人“食贫”和“习苦”的感慨,他说“中国的青年人有些太娇养了……我真替他们忧虑,将来如何上的前敌,至于那粉泽不去手,和穿红里子的夹袍的更不必说了”,在发出这样的慨叹之后,他又接着写道:“其实我也并不激烈地想禁止跳舞或抽白面,我知道在乱世的生活法中耽溺亦是其一,不满于现世社会制度而又无从反抗,往往沉浸于醇酒妇人以解忧闷,与山中饿夫殊途而同归,后之人略迹原心,也不敢加以菲薄,不过这也只是近于豪杰之徒才可以,决不是我们凡人所得以援引的而已。”这其中满含着无奈的慨叹,他既忧心于中国青年人无法“食贫”“吃苦”,又对他们的“耽溺”表示了一定的理解,这种矛盾的无奈的心绪之中充满了深深地苦涩感。在周作人的这篇散文中,“物哀“是有所体现的,由“苋菜梗”这一自然风物出发,引发对于世事人情的苦涩的感慨,正与日本的“物哀美”有着相通之处。而在周作人的散文中,能更好地体现日本的“物哀美学”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的作品,更多的是他所写的关于追忆故人的那些文章,而在这些文章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初恋》这篇散文。在大数人的笔下,初恋多是懵懂的、甜蜜的,是洋溢着青春的味道的,可是在周作人的笔下,初恋却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静寂的苦涩哀伤,他在回忆杨三姑时写道:“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这种简单的勾勒,让人读来有种淡淡的幽静的感觉,而在描述自己初恋时的心情时,他是这么写的“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迷濛的喜乐……总之对于她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并且愿为她有所尽力”,这些看似平淡的描述之中,流露出了周作人对当时往事的怀恋之情,那些年少时的情愫贯穿在字里行间,颇有些淡淡的甜甜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却没有持续下去,杨三姑最终因为患霍乱而死,伴随着她的死亡的,是作家初恋的消逝,这不能不让人唏嘘,至此之后,那段美好的时光和那个女孩只能活在记忆之中,这本该是件十分忧伤的事情,但是周作人对于自己当时的心情是这样描述的:“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象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还是同前面一样的淡淡的风格,不着痕迹,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是,正是这样看似不经意的冷静的描述,却蕴含着一种“哀伤”感,在他看来,相对比于宋姨太太说的“将来总要流落到拱辰桥去做婊子”,死亡对于杨三姑来说或许是一种相对比较好的结局,所以他的“心里有一块大石头放下了”,而这样的想法也正是他对杨三姑的怜惜。《初恋》这篇文章从始至终一直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伤的追忆的氛围之中,而这种氛围也正是“物哀”的一种体现,虽然忧伤,笔触也很平淡,但是却很唯美,对于杨三姑的形象只是寥寥几笔的勾勒。却呈现出了一个安静美好的女子形象,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作家对自我心理和动作的描述中传达出来的。这么一个美好的生命,最终因病消逝,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感慨。虽然周作人一直坚持用平淡的笔调写这篇散文,但是这平淡之中蕴藏着的却是那种不平淡的对于故人的深深的回忆与浓浓的感慨之情。
周作人的散文是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儿”的,他是用一腔深情来描写万事万物的,虽然在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在内在上却是耐人回味的。日本文化对他的影响,深深地渗透在他的文章之中,而日本的“物哀美学”恰好是其中之一,“物哀”所涉及到的有关于主体对于客体的感受和抒发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得到了体现。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本居宣长.日本物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3]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钱理群选编.周作人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5]周作人.周作人论日本[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向远.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指导老师: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