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桂林一位退休的公安干警,几年前发生心脏下壁心肌梗死,在当地进行了两次心脏搭桥手术,但是4年后,心脏搭桥手术的桥血管又发生了闭塞,而且心功能极差,只有正常人的1/3左右,使他日常步行超过100米就会出现明显的胸闷气喘。
吃药没有疗效,介入治疗无法改变症状,心脏搭桥也失灵,该拿什么拯救这个严重病变的心脏?
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分子搭桥术”为他带来了重生的希望。医生为他采用微创的方法,进行了经皮心肌内注射AD-HGF治疗。术后第一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一周后安全返回广西家中。术后1个月,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有了提高,日常生活不再因心脏功能而受到限制。第一次来南京求医时,是乘火车卧铺躺着来的;而再次来南京复查,则是一个人乘飞机来的。他还特地将花白的头发染黑了,显得神采奕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术后半年的持续随访结果显示,他的心脏功能状况有显著而持续的改善。
分子搭桥术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我国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0万例,是45岁以上男性和65岁以上女性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心肌不同于骨骼肌等其他肌肉,一旦出现心肌梗死,缺血坏死的心肌就难以再生。
一种新的基因方法,又称“分子搭桥术”或“生物搭桥术”,采用血管生长因子,通过特殊的载体送到心脏的坏死细胞中,诱导缺血的心肌生出新的血管,形成侧支循环通路,完成心肌缺血区域血管的自我搭桥,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使凋亡的心肌细胞“复活”。这种基因药物上设置了两个开关,只有当药物遇到心肌和缺血缺氧环境时,才会启动药物特性开始生长血管,并控制整个过程,从而使坏死的心肌获得再生。
这里关键的两个因素是:①能够再生的细胞。②搭载再生细胞的载体。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促血管生长因子,有抗炎、抗凋亡、改善局部血供,进而改善心肌收缩的功能。它参与并主导促血管生成、抑制纤维化、抑制细胞凋亡和抗炎等过程,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肌细胞的坏死,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想促血管生长因子之一。
但怎么让肝细胞生长因子进入到心肌细胞?研究人员发现腺病毒穿透力非常强。将这种病毒外壳上有毒的DNA去掉,搭载上肝细胞生长因子,形成“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即AD-HGF因子。用特殊的心肌注射器,将AD-HGF因子注射到因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缺血心肌里,利用病毒的穿透力和复制力,AD-HGF因子迅速和心肌细胞组合,促进血管再生,产生“分子搭桥术”的效果,使心肌血液灌注和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冠心病小猪
这种治疗方法的动物实验已经进行了多年。按照实验要求,研究人员选择24头体重在60~70斤之间的小型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人员以手术方式让小猪患上冠心病,表现出供血不足、动则气喘的冠心病症状。然后采用AD-HGF因子注射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心肌内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与对照组比较,超声心电图、心肌核素显像显示,实验组心梗处的心肌收缩能力明显提高。
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是国家一类新药,正进行二期临床研究。专家还为此研发了一种新的注射器——心内膜注射器,可以从大腿股动脉进行微创穿刺,将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到坏死的心肌,仅需1个半小时就能完成治疗,患者术后即可自由活动。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将会给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为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吃药没有疗效,介入治疗无法改变症状,心脏搭桥也失灵,该拿什么拯救这个严重病变的心脏?
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分子搭桥术”为他带来了重生的希望。医生为他采用微创的方法,进行了经皮心肌内注射AD-HGF治疗。术后第一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一周后安全返回广西家中。术后1个月,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有了提高,日常生活不再因心脏功能而受到限制。第一次来南京求医时,是乘火车卧铺躺着来的;而再次来南京复查,则是一个人乘飞机来的。他还特地将花白的头发染黑了,显得神采奕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术后半年的持续随访结果显示,他的心脏功能状况有显著而持续的改善。
分子搭桥术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我国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0万例,是45岁以上男性和65岁以上女性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心肌不同于骨骼肌等其他肌肉,一旦出现心肌梗死,缺血坏死的心肌就难以再生。
一种新的基因方法,又称“分子搭桥术”或“生物搭桥术”,采用血管生长因子,通过特殊的载体送到心脏的坏死细胞中,诱导缺血的心肌生出新的血管,形成侧支循环通路,完成心肌缺血区域血管的自我搭桥,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使凋亡的心肌细胞“复活”。这种基因药物上设置了两个开关,只有当药物遇到心肌和缺血缺氧环境时,才会启动药物特性开始生长血管,并控制整个过程,从而使坏死的心肌获得再生。
这里关键的两个因素是:①能够再生的细胞。②搭载再生细胞的载体。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促血管生长因子,有抗炎、抗凋亡、改善局部血供,进而改善心肌收缩的功能。它参与并主导促血管生成、抑制纤维化、抑制细胞凋亡和抗炎等过程,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肌细胞的坏死,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想促血管生长因子之一。
但怎么让肝细胞生长因子进入到心肌细胞?研究人员发现腺病毒穿透力非常强。将这种病毒外壳上有毒的DNA去掉,搭载上肝细胞生长因子,形成“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即AD-HGF因子。用特殊的心肌注射器,将AD-HGF因子注射到因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缺血心肌里,利用病毒的穿透力和复制力,AD-HGF因子迅速和心肌细胞组合,促进血管再生,产生“分子搭桥术”的效果,使心肌血液灌注和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冠心病小猪
这种治疗方法的动物实验已经进行了多年。按照实验要求,研究人员选择24头体重在60~70斤之间的小型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人员以手术方式让小猪患上冠心病,表现出供血不足、动则气喘的冠心病症状。然后采用AD-HGF因子注射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心肌内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与对照组比较,超声心电图、心肌核素显像显示,实验组心梗处的心肌收缩能力明显提高。
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是国家一类新药,正进行二期临床研究。专家还为此研发了一种新的注射器——心内膜注射器,可以从大腿股动脉进行微创穿刺,将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到坏死的心肌,仅需1个半小时就能完成治疗,患者术后即可自由活动。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将会给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为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