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说我有倾慕的古代男性,那么他就是苏轼,没有之一。我跟苏轼可谓有跨时代的缘分,他一生被贬的地方中有一个是颍州(他在颍州西湖写下不少佳作)是我大学所在的地方,为此我加入学校“采桑子”诗社,开始学写古典诗词;另一个是儋州,就在海南,我也成功地“追随”(调剂)而来,对于苏轼我所知不能算多,但却比其他文人都更关心些。
关键词:苏轼;东坡居士;诗词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06-01
当今天的我们说到苏轼,都会慨叹这位豁达乐观的东坡先生文章了得影响深远。的确如此,苏公的影响波及至今,但他乐观豁达的形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背后的曲折和心酸组成了一场场失意的历练,才有了最后那个得意于文学旷达开朗的东坡居士。从老师给我们的这两首诗可略略窥见一段心路历程。
苏轼诗歌二首
《龟山》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第一首《龟山》发生在熙宁四年(1071年)。第二首诗《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以下简称《出郊寻春》)是在元丰四年(1081年)写的。前后相差整十年。这年间苏轼经历了什么?我们往前往后都看看。1066年是北宋治平三年,秋天的时候苏轼护送父亲的灵柩经过泗州(应该是江苏盱眙)的龟山。1068是熙宁元年,苏轼娶了王闰之,不要惊讶,这个姑娘是王弗的妹妹。这是移情别恋还是爱屋及乌?待会再说。1071年苏轼赴杭州,实则被排挤,重过故地,写下《龟山》,此时苏轼还心怀惆怅抑郁,前途迷茫和不甘,不过此时苏轼才35岁,他的坎坷生涯才刚刚开始。又过了四年,在1075年苏轼谪居密州的时,写了几首大家熟悉的作品。一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怀念亡妻而作,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回答之前那个问题。又过了一年(1076年),中秋时节苏轼怀念起七年未见的弟弟,写出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时可见其生活态度已然潇洒舒卷。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为黄州(湖北黄冈)。到黄州之后,苏轼一住就是五年,他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这种生活状态对苏轼的性情影响是很大的,在1081年写下第二首诗《出郊寻春》,其心境可见一斑。在第二年,也就是1082年秋冬季,苏轼写下了经典的《赤壁赋》。把十年的岁月粗略地捋下来,大致就是苏轼十年间被大贬三次,去杭州的时候写了《龟山》这首诗,在黄州时写了《出郊寻春》。说了这么多,简单地我们可以画一条时间线来看:
苏轼可谓是四五年遇一个大坎,而这些坎之间并非没有联系,作品中的境界变化是很细微的,从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些,具体联系内容来讲。
从《龟山》来看,首句就是一个仰天长问:我这么飘着图什么呀!“飘”就是苏轼一生最好的注脚,苏轼可是四川人,可是在他的生命历程中,自从离蜀北上就再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了。而他本人又是非常重感情的,从前文所作的分析以及他后来写的《江城子》和《水调歌头》都可见苏轼对亲人用情至深,何况此时又到了经送父亲灵柩之地。他才三十出头,就被贬谪到各处,辗转流离,飘飘荡荡。而他不禁就要问我这么个状态是为什么呢?当初刚入仕途苏轼自己说“举天下为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贾谊论》)可怜他辗转三十多年,最后不得不感叹“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满庭芳》)接着苏轼说时隔五年,又是物是人非。于是下一句一个“行万里”一个“卧一庵”,把奔波万里和闲静幽深的佛庵放在一起,对比更加鲜明。但是此句中的“天下”和“白头”对的并不工整,以苏轼的文学功底,他能不知道此句失粘?当然不是,苏轼偏偏就是以情选字入诗,随性而为,这是他追求自由的创作方式,正如其人!我们读起来并不拗口,体味苏公当时心境,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可苏轼是否知道他在此时就悲哀叹惋,此后还有更多的遭遇和贬谪等着他呢?
不过好在,诗人越挫越勇,反而在更悲惨的境遇中留下了更经典的诗歌。(这不是一个诗人身上的文学现象,是否是一种文学与社会的悖论呢?)尤其是苏轼44岁以后(约1080年后被贬黄州后),性情更加豁达,诗词境界也更加开阔,而我们所知道的“东坡居士”也是在黄州时自己起的,因为他安居城东,门口又有片坡地,于是自号东坡了。正如《东坡八首》序中道:“余至黄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于郡请故营地,使躬耕其中。”在黄州的生活给苏轼今后的文学性格加入了一些新的因素,且看第二首诗。
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苏轼这首诗是赴约而作,是春天踏青的放松心情,苏轼此时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很多事情也都了然于胸,于是写下“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富有哲理的句子,人可以年年重回故地,但是往事却如一场大梦,了无痕迹。此时苏轼说走走走,咱们喝酒去,欢聚畅饮忘却烦恼吧!但是最后却情不自禁想到了屈原,想到了宋玉作《招魂》讽谏楚怀王。这里是劝慰旧人还是提醒故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此时苏轼已经四十六岁了,很多事都已看透,面对政治上的坎坷打击,他再也不是感叹牢骚,比起十年前作《龟山》之时,那真的是看遍人间世了,此时态度应当是豁达的,可以说政治失意文学得意吧!苏轼自己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林语堂评价苏东坡是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智慧是积累,温文是心态,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卵石一般,需要经过很久的时间和很多个阶段逐渐形成的。苏轼一生经历五朝,起起落落,但也正是如此早就了苏公无比宽广豁达的胸怀。最主要的,我们可以从苏轼的诗词中看到其移情与佛道各家,真可谓海纳百川,随缘自适。两首诗读下来,再联想之前我做的简要图谱,可窥见苏轼的心境,以及最后这种“苏轼性格”的形成轨迹,正因为飘零沉浮,才觉得人生如梦,这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最终我们看到了今天所谓乐观旷达、淡泊超越的东坡居士形象。可这背后的无奈和酸楚,以及那个曾经也桀骜不甘的苏子瞻,却永远地被历史长河洗刷干净了。
关键词:苏轼;东坡居士;诗词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06-01
当今天的我们说到苏轼,都会慨叹这位豁达乐观的东坡先生文章了得影响深远。的确如此,苏公的影响波及至今,但他乐观豁达的形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背后的曲折和心酸组成了一场场失意的历练,才有了最后那个得意于文学旷达开朗的东坡居士。从老师给我们的这两首诗可略略窥见一段心路历程。
苏轼诗歌二首
《龟山》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第一首《龟山》发生在熙宁四年(1071年)。第二首诗《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以下简称《出郊寻春》)是在元丰四年(1081年)写的。前后相差整十年。这年间苏轼经历了什么?我们往前往后都看看。1066年是北宋治平三年,秋天的时候苏轼护送父亲的灵柩经过泗州(应该是江苏盱眙)的龟山。1068是熙宁元年,苏轼娶了王闰之,不要惊讶,这个姑娘是王弗的妹妹。这是移情别恋还是爱屋及乌?待会再说。1071年苏轼赴杭州,实则被排挤,重过故地,写下《龟山》,此时苏轼还心怀惆怅抑郁,前途迷茫和不甘,不过此时苏轼才35岁,他的坎坷生涯才刚刚开始。又过了四年,在1075年苏轼谪居密州的时,写了几首大家熟悉的作品。一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怀念亡妻而作,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回答之前那个问题。又过了一年(1076年),中秋时节苏轼怀念起七年未见的弟弟,写出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时可见其生活态度已然潇洒舒卷。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为黄州(湖北黄冈)。到黄州之后,苏轼一住就是五年,他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这种生活状态对苏轼的性情影响是很大的,在1081年写下第二首诗《出郊寻春》,其心境可见一斑。在第二年,也就是1082年秋冬季,苏轼写下了经典的《赤壁赋》。把十年的岁月粗略地捋下来,大致就是苏轼十年间被大贬三次,去杭州的时候写了《龟山》这首诗,在黄州时写了《出郊寻春》。说了这么多,简单地我们可以画一条时间线来看:
苏轼可谓是四五年遇一个大坎,而这些坎之间并非没有联系,作品中的境界变化是很细微的,从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些,具体联系内容来讲。
从《龟山》来看,首句就是一个仰天长问:我这么飘着图什么呀!“飘”就是苏轼一生最好的注脚,苏轼可是四川人,可是在他的生命历程中,自从离蜀北上就再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了。而他本人又是非常重感情的,从前文所作的分析以及他后来写的《江城子》和《水调歌头》都可见苏轼对亲人用情至深,何况此时又到了经送父亲灵柩之地。他才三十出头,就被贬谪到各处,辗转流离,飘飘荡荡。而他不禁就要问我这么个状态是为什么呢?当初刚入仕途苏轼自己说“举天下为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贾谊论》)可怜他辗转三十多年,最后不得不感叹“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满庭芳》)接着苏轼说时隔五年,又是物是人非。于是下一句一个“行万里”一个“卧一庵”,把奔波万里和闲静幽深的佛庵放在一起,对比更加鲜明。但是此句中的“天下”和“白头”对的并不工整,以苏轼的文学功底,他能不知道此句失粘?当然不是,苏轼偏偏就是以情选字入诗,随性而为,这是他追求自由的创作方式,正如其人!我们读起来并不拗口,体味苏公当时心境,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可苏轼是否知道他在此时就悲哀叹惋,此后还有更多的遭遇和贬谪等着他呢?
不过好在,诗人越挫越勇,反而在更悲惨的境遇中留下了更经典的诗歌。(这不是一个诗人身上的文学现象,是否是一种文学与社会的悖论呢?)尤其是苏轼44岁以后(约1080年后被贬黄州后),性情更加豁达,诗词境界也更加开阔,而我们所知道的“东坡居士”也是在黄州时自己起的,因为他安居城东,门口又有片坡地,于是自号东坡了。正如《东坡八首》序中道:“余至黄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于郡请故营地,使躬耕其中。”在黄州的生活给苏轼今后的文学性格加入了一些新的因素,且看第二首诗。
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苏轼这首诗是赴约而作,是春天踏青的放松心情,苏轼此时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很多事情也都了然于胸,于是写下“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富有哲理的句子,人可以年年重回故地,但是往事却如一场大梦,了无痕迹。此时苏轼说走走走,咱们喝酒去,欢聚畅饮忘却烦恼吧!但是最后却情不自禁想到了屈原,想到了宋玉作《招魂》讽谏楚怀王。这里是劝慰旧人还是提醒故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此时苏轼已经四十六岁了,很多事都已看透,面对政治上的坎坷打击,他再也不是感叹牢骚,比起十年前作《龟山》之时,那真的是看遍人间世了,此时态度应当是豁达的,可以说政治失意文学得意吧!苏轼自己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林语堂评价苏东坡是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智慧是积累,温文是心态,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卵石一般,需要经过很久的时间和很多个阶段逐渐形成的。苏轼一生经历五朝,起起落落,但也正是如此早就了苏公无比宽广豁达的胸怀。最主要的,我们可以从苏轼的诗词中看到其移情与佛道各家,真可谓海纳百川,随缘自适。两首诗读下来,再联想之前我做的简要图谱,可窥见苏轼的心境,以及最后这种“苏轼性格”的形成轨迹,正因为飘零沉浮,才觉得人生如梦,这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最终我们看到了今天所谓乐观旷达、淡泊超越的东坡居士形象。可这背后的无奈和酸楚,以及那个曾经也桀骜不甘的苏子瞻,却永远地被历史长河洗刷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