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源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是理解学生生活的重要的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的教学,除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这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探讨了一些生活化教學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生活化教学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把教学活动放在现实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把教学目标转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是一种把学习和生活完美融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获取知识并对知识进行运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应用,让学生感
  受到语文和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 提高审美情趣。
  在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语文的教学一般都是单纯的、被动的、机械的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接受,这样学生对很多东西都只是停留在想象中。生活化的教学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直接地体会课本中的内容。
  (二) 激发学习潜力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别人的能力和潜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和所有的学生相适应,这使得一些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也无法对他们的潜力进行发掘。生活化教学可以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运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及特长进行表达。
  二、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及对策
  (一) 从生活中挖掘语文
  小学生各方面能力不足,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和耐心。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普及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困难指明了方向。所谓生活化,就是将语文与生活联系,从生活中寻找语文的痕迹,
  从而让学生了解语文的实际存在.并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自觉构建专属于语文的学习理念。例如:一位小学生在学校里捡到50元钱,但是他没有将其占为己有.,而是上交学校或老师。教务处首先应对学生拾金不昧的精神进行表扬。然后指导学生写一则招领启事。贴在学校布告栏上。之后。教师要在全班针对整件事情发表自己的感受。并挑选几个学生说明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此外,教师应组织全班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对整件事情进行讨论,要求每位学生以讨论结果为基础,以弘扬拾金不昧的精神为目的写一篇简短的表扬稿。并从中挑选优秀稿件,在学校广播站进行广播。宣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 进行生活化情景教学
  情景式教学是现今学校教学模式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将情景式教学与生活化教学融洽地结合是现今教育工作者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能通过直观的感受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促使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而生话化教学则能
  将生活融入教学,让学生感知在生活中了解知识内容的乐趣所在,二者相结合,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实践的认知.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将两种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获益匪浅。
  小学生活应该是天真童趣、丰富多彩的。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将以往四面都是墙。抬头见黑板,低头背文章的环境彻底改变。要像布置温馨的家一样对待学校和教室环境的布局.不管是大的版面、墙面还是小的角落都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可以把布局图先用画图方式体现出来给学生看。然后根据学生的想法增添新的设计。有些实施时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完成。把教室变成另一个生活的世界,这里同样有花丛、草地、动物、幻想出来的精灵,等等。在这种干净又充满童趣的教室内学习,学生会由喜欢变成爱。窗台上可以养些花花草草,教室安静的一角可以养些小鱼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爱心。可以设置创意板,让学生随意画出创意的板报,写出有趣的话题,发展想象力,使他们学会思考和探索。在这里,学生不仅是进行语文学习,更是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合作精神,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在人性化教学环境中,学生充满个性,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 增加生活积累
  没有人天生就知道各种词汇.而需要在生活中一点点地学习和积累.不管是老师教还是自己学。都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积累多了也就知道了互通、知道词汇之间的联系,熟练了就可以灵活运用。我们应要求学生把生活中每天发生的有趣的事写成日记并定期检查和修改,把好的日记分享给其他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动力,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让他们对生活有一定理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显著.学生对待生活的认知和语言沟通能力有很大提高。“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到处是知识。留意身边各种精彩的生活内容,可以适当加强写作,补充常规生活未涉及的部分。让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可积累和沉淀的知识越来越多。
  实际中,有部分语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使得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将书本中描绘的生活画面予以再现,让学生有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调动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集中注意力,充分掌握了解书本内容。比如,可结合课文举办一些辩论会、交流会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深刻了解书本内容,还可以按照课本内容编排课本剧,并要求学生自选角色出演,这样不仅将语言文字通过生活的方式全面体现,而且还使得学生
  对课文有了切身的感悟。
  (四) 实现生活化的作业方式
  所谓生活化作业,指的是学生要深入到生活中,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时间、空间、内容予以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真真切切的将语文贯穿于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运用生活化的作业方式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外,同时还使得学生产生了非智力因素、。在生活化作业中,学生的创造、实践、合作、探究、交际这几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大大增强,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语文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应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理念,实现语文生活化,加强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推动其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冬梅. 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11).
  【2】黄美琴. 小学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的策略[J]. 新课程·下旬, 2013, (4).
其他文献
【分类号】G633.7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学科优势,借助教学情境、物理实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热爱物理、探究物理、应用物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将高中物理教育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本文作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现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对学生建立长期稳定的学习体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能否与七年级的语文教育有效衔接起来,关系到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能否顺利的接受初中语文学习的教学过程,并且持续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好的学习效果。七年级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语文课堂学习方法,为进一步激发七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通
讨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平行光束发射光强调制的光纤位移传感器 ,该传感器的入射和接收光纤的端部都用渐变折射率光纤 (GRIN)制成的透镜耦合。入射光纤的渐变折射率光纤透镜发出的平行光束以一定入射角照射到试件表面 ,接收渐变折射率光纤透镜放置在入射光的镜面反射方向。详细分析了试件表面为镜面反射和朗伯反射时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由仿真计算可知 ,通过调整测头的结构参量 ,该传感器可获得较强的输出信号 ,适用
摘 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明创造,也有利于当前的学习。在教学中,只有教师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积极因素,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维、讨论等过程中自主探究,在思维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既通过思维不仅能发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