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7月1日国家对出口退税进行了调整,其中纺织品方面,服装、鞋帽、箱包大类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到11%,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由11%降低到5%。此次出口退税的下调对纺织品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为纺织服装出口一直受到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争端等因素的影响,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将不仅增加出口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还可能出现利润负增长的问题。利润负增长意味着企业的亏损、倒闭。一旦劳动力密集的纺织企业倒闭,就意味着失业率的上升,不利于社会和谐。纺织品贸易企业如何迎接这样的挑战并度过难关,是每一个纺织品贸易企业都应考虑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
(一)辩证地看待出口退税的下调
从国际贸易的大环境看,出口退税虽然为国内纺织企业提供了利润保障,但比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在贸易争端中有着不利的影响。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有利于减少与欧美的贸易摩擦,缓和国际贸易争端;从国内的产业发展来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可以促进纺织行业产业升级,可以促进纺织企业兼并整合,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进而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力量。
(二)分析差异
1.内销与外销的盈利分析
根据有关分析,按照纺织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的60%及产品毛利率11.39%计算,若内销、外销价格一致,当退税率降为9.02%时,才能将外销退税优势抵消,内销、外销的毛利率才能达到一致,目前测算的税率调整幅度远没有这么大,因此退税率降低后货物出口仍然比内销获利空间大,只是外销毛利率较退税率调整前有所降低,如果出口退税降低3个百分点,外销毛利率也将下降3个百分点;若内外销售价格不一致,在17%的退税率下,出口价格只要大于内销价格的92.3%,外销毛利率就大于内销,而一旦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出口价格需要大于内销价格的95.05%才能保持住优势。从国内目前情况看,同一种货物出口的价格要略大于内销价格,因此退税率调整后货物出口依然有盈利上的优势。
由于退税税率降低后货物出口仍然比内销毛利高,企业的出口热情不会有很大减弱,但由于降低了毛利率,企业需要适当提高出口价格或加大出口销量才能弥补退税率下调的影响。在客户不接受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在出口量、生产流通环节成本及出口价格三者之间寻找平衡以确保盈利稳定。
2.不同退税计算方法的差异分析
目前我国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方法:一是“免、抵、退”办法,主要适用于兼有内外销的企业;二是“先征后退”,主要适用于外贸企业。纺织出口企业多数兼有内外销,因此基本采用“免、抵、退”办法,即退税采用企业自产货物出口应退税额与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相抵的办法进行。在退税实施过程中,要按“当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抵免税额”孰低进行。
对于外向型企业,其“当期末留抵税额”远低于“当期抵免税额”,应按“当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即企业并没有获得全部退税税额。当退税率下降,一些外向型纺织企业的“当期末留抵税额”仍低于“当期抵免税额”,仍按“当期末留抵税额”退税,这样企业就有时间对税收进行一定的筹划。
二、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出口企业应尽早转变观念,加强内部管理、减少流转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消化税务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企业不能一味地依靠出口退税,而必须从各个环节尽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提高利润率以提高出口效益。
1.降低成本。企业应通过加强管理降低管理费用、促进技术革新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资金运作效率、降低财务费用等方法来弥补出口退税率降低带来的影响。为减少出口退税率降低造成的损失,可以考虑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在与国内外原材料供应商交易时,尽量压低采购价格,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采取网上看样、报价、洽谈、签约,大力开拓网上市场,进行网上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
2.提高产品品质。企业要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增强前瞻性,分析出口的形势和环境,制定出口规划,从低价竞争转向产品差异化竞争。企业要在产品功能设计、外观造型、包装等方面有所创新,同时要以发展品牌为目标,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声誉,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3.加大新产品研发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加大研发能力,把自己的产品特色打出来,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4.及时调整价格策略。每个企业都应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对出口报价重新核算。核算的前提必须以盈利为目标,利用谈判技巧提高销售价格以增加企业出口利润。在谈判前要认真进行企业出口竞价的核算,掌握价格谈判的主动权。为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价,应充分考虑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利润的影响,对外谈判或签约时,可适当提高价格。只有为自己预留一定的利润空间,企业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5.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力争“早出口、早收单、早申报、早退税”。优化退税的每个环节,缩短税款占用周期。对涉及退税的所有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规范管理,使其制度化。积极应对税务机关的规范管理,提高申报的准确率、减少延期申报,避免耽误退税时间;杜绝“无核销单信息”出现,防止将已收的出口退税被税务机关追回等现象发生。
(二)促进外贸企业的改革,推进外贸企业的重组与整合
此次出口退税机制中,不同企业受到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与生产企业相比,外贸企业在此次退税率调整后将受到更大冲击。
随着退税率下调,外贸企业以出口退税为利润主要来源的传统运作模式受到挑战,如何与生产企业沟通,以提高生产企业通过代理制扩大出口的积极性,是外贸企业亟待面临的问题。从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原有的纯粹的外经外贸企业是很难生存的,没有自己的产品作为依托,仅靠倒来倒去的贸易是很难赚钱的,出口退税率降低后更是如此。
因此,外贸企业必须与生产企业重组和整合才有希望。进行企业结构重组是外贸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外贸企业结构重组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外贸行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三)加强对纺织品行业的管理,增强我国纺织品行业的整体实力
虽然我国纺织品行业非常庞大,但是企业力量过于分散,多年来纺织品企业各自为战,相互压价竞争,致使我国出口的纺织品价格非常低廉。贸易企业的利润非常低,只能靠出口量来增加利润,庞大的出口又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分散的力量使得企业在与外商的谈判中,往往陷于被动的局面。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要发挥国家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杜绝不当的恶劣内部竞争,增强行业的整体实力,以便在与外商的谈判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
三、出口退税调整政策的建议
税收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定主义原则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税法中的一条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出口退税立法级次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税法的权威性和执法效率,也使税法缺乏透明度和稳定性,有悖于税法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如退税资金长期不到位,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各个地区的退税管理自成体系,出现了大量的外部不规范行为,使我国出口退税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导致出口退税的政策效果扭曲,产生负效应。笔者建议,要加快出口退税的立法步伐,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出口退税程序,创造良好的退税外部环境,使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保证退税政策平衡贸易、调节经济增长的效果。
责编:熊燕
(全国商务财会获奖论文)
一、正确认识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
(一)辩证地看待出口退税的下调
从国际贸易的大环境看,出口退税虽然为国内纺织企业提供了利润保障,但比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在贸易争端中有着不利的影响。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有利于减少与欧美的贸易摩擦,缓和国际贸易争端;从国内的产业发展来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可以促进纺织行业产业升级,可以促进纺织企业兼并整合,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进而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力量。
(二)分析差异
1.内销与外销的盈利分析
根据有关分析,按照纺织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的60%及产品毛利率11.39%计算,若内销、外销价格一致,当退税率降为9.02%时,才能将外销退税优势抵消,内销、外销的毛利率才能达到一致,目前测算的税率调整幅度远没有这么大,因此退税率降低后货物出口仍然比内销获利空间大,只是外销毛利率较退税率调整前有所降低,如果出口退税降低3个百分点,外销毛利率也将下降3个百分点;若内外销售价格不一致,在17%的退税率下,出口价格只要大于内销价格的92.3%,外销毛利率就大于内销,而一旦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出口价格需要大于内销价格的95.05%才能保持住优势。从国内目前情况看,同一种货物出口的价格要略大于内销价格,因此退税率调整后货物出口依然有盈利上的优势。
由于退税税率降低后货物出口仍然比内销毛利高,企业的出口热情不会有很大减弱,但由于降低了毛利率,企业需要适当提高出口价格或加大出口销量才能弥补退税率下调的影响。在客户不接受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在出口量、生产流通环节成本及出口价格三者之间寻找平衡以确保盈利稳定。
2.不同退税计算方法的差异分析
目前我国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方法:一是“免、抵、退”办法,主要适用于兼有内外销的企业;二是“先征后退”,主要适用于外贸企业。纺织出口企业多数兼有内外销,因此基本采用“免、抵、退”办法,即退税采用企业自产货物出口应退税额与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相抵的办法进行。在退税实施过程中,要按“当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抵免税额”孰低进行。
对于外向型企业,其“当期末留抵税额”远低于“当期抵免税额”,应按“当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即企业并没有获得全部退税税额。当退税率下降,一些外向型纺织企业的“当期末留抵税额”仍低于“当期抵免税额”,仍按“当期末留抵税额”退税,这样企业就有时间对税收进行一定的筹划。
二、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出口企业应尽早转变观念,加强内部管理、减少流转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消化税务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企业不能一味地依靠出口退税,而必须从各个环节尽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提高利润率以提高出口效益。
1.降低成本。企业应通过加强管理降低管理费用、促进技术革新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资金运作效率、降低财务费用等方法来弥补出口退税率降低带来的影响。为减少出口退税率降低造成的损失,可以考虑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在与国内外原材料供应商交易时,尽量压低采购价格,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采取网上看样、报价、洽谈、签约,大力开拓网上市场,进行网上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
2.提高产品品质。企业要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增强前瞻性,分析出口的形势和环境,制定出口规划,从低价竞争转向产品差异化竞争。企业要在产品功能设计、外观造型、包装等方面有所创新,同时要以发展品牌为目标,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声誉,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3.加大新产品研发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加大研发能力,把自己的产品特色打出来,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4.及时调整价格策略。每个企业都应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对出口报价重新核算。核算的前提必须以盈利为目标,利用谈判技巧提高销售价格以增加企业出口利润。在谈判前要认真进行企业出口竞价的核算,掌握价格谈判的主动权。为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价,应充分考虑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利润的影响,对外谈判或签约时,可适当提高价格。只有为自己预留一定的利润空间,企业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5.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力争“早出口、早收单、早申报、早退税”。优化退税的每个环节,缩短税款占用周期。对涉及退税的所有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规范管理,使其制度化。积极应对税务机关的规范管理,提高申报的准确率、减少延期申报,避免耽误退税时间;杜绝“无核销单信息”出现,防止将已收的出口退税被税务机关追回等现象发生。
(二)促进外贸企业的改革,推进外贸企业的重组与整合
此次出口退税机制中,不同企业受到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与生产企业相比,外贸企业在此次退税率调整后将受到更大冲击。
随着退税率下调,外贸企业以出口退税为利润主要来源的传统运作模式受到挑战,如何与生产企业沟通,以提高生产企业通过代理制扩大出口的积极性,是外贸企业亟待面临的问题。从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原有的纯粹的外经外贸企业是很难生存的,没有自己的产品作为依托,仅靠倒来倒去的贸易是很难赚钱的,出口退税率降低后更是如此。
因此,外贸企业必须与生产企业重组和整合才有希望。进行企业结构重组是外贸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外贸企业结构重组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外贸行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三)加强对纺织品行业的管理,增强我国纺织品行业的整体实力
虽然我国纺织品行业非常庞大,但是企业力量过于分散,多年来纺织品企业各自为战,相互压价竞争,致使我国出口的纺织品价格非常低廉。贸易企业的利润非常低,只能靠出口量来增加利润,庞大的出口又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分散的力量使得企业在与外商的谈判中,往往陷于被动的局面。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要发挥国家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杜绝不当的恶劣内部竞争,增强行业的整体实力,以便在与外商的谈判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
三、出口退税调整政策的建议
税收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定主义原则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税法中的一条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出口退税立法级次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税法的权威性和执法效率,也使税法缺乏透明度和稳定性,有悖于税法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如退税资金长期不到位,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各个地区的退税管理自成体系,出现了大量的外部不规范行为,使我国出口退税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导致出口退税的政策效果扭曲,产生负效应。笔者建议,要加快出口退税的立法步伐,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出口退税程序,创造良好的退税外部环境,使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保证退税政策平衡贸易、调节经济增长的效果。
责编:熊燕
(全国商务财会获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