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180例急诊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瑞芬太尼,观察组静脉滴注舒芬太尼。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麻醉后,实验组的血压(BP)、心率(H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麻醉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处理后,可以起到很好的可控性和镇痛疗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急诊;脑外伤
[中图分类号]R7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66-01
急诊脑外伤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具有病情危急、发展快等特点,如果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发现,有接近50%的急诊脑外伤患者由于未得到有效的救治而在24h内死亡。而临床上对于急诊脑外伤患者一般给予手术治疗,而术前麻醉对于手术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给予介绍,以期能提供合适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急诊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最终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男58例、女3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9.5±7.3)岁;诱病原因中44例交通事故伤、24例坠落伤、22例打击伤。实验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7.9±8.5)岁;诱病原因中46例交通事故伤、24例坠落伤、20例打击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诱病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借助多功能监护仪对其BP、HR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同时为患者提供15min的吸氧治疗,通过动脉穿刺术检测患者的动脉压指标,并为患者提供0.07-0.15mg/kg維库溴铵和1.2-2.0mg/kg丙泊酚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瑞芬太尼治疗,0.15μg/(kg·min)。而观察组患者又给予了舒芬太尼静脉滴注治疗,0.75μg,(kg·h)。然后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对其剂量进行适当的调节。
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的BP、HR及血氧饱和度。②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麻醉时间。③对比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经麻醉后,实验组患者的BP、H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麻醉指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49±0.48)d、术后苏醒时间(3.39±0.58)min、气管拔管时间(3.39±1.1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5.76±0.79)d、(5.48±0.67)min、(6.83±1.14)min,而麻醉时间(178.43±12.13)rain长于对照组的(181.32±11.2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6例(6.67%)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其中2例恶心呕吐、2例头晕、2例寒战;对照组20例(22.22%)出现不良反应,其中6例恶心呕吐、4例头晕、4例寒战、6例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外伤属于临床常见病,其一般是由外力导致的脑部创伤,病情一般比较严重,如果未给予及时治疗,将会诱发永久性功能障碍,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麻醉处理,其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麻醉效果,而且还需要尽快使患者恢复清醒意识,从而降低手术过程中发生的风险。
临床上所采用的麻醉药物主要有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两类药物均属于μ-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大量研究发现,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好于瑞芬太尼,但是该类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短,可以加快患者术后的清醒。大部分脑外伤患者病情比较危急,需要立刻进行手术,而借助舒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BP、HR,从而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住院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降低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处理后,可以起到很好的可控性和镇痛疗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减少不良病症情况出现。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急诊;脑外伤
[中图分类号]R7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66-01
急诊脑外伤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具有病情危急、发展快等特点,如果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发现,有接近50%的急诊脑外伤患者由于未得到有效的救治而在24h内死亡。而临床上对于急诊脑外伤患者一般给予手术治疗,而术前麻醉对于手术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给予介绍,以期能提供合适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急诊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最终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男58例、女3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9.5±7.3)岁;诱病原因中44例交通事故伤、24例坠落伤、22例打击伤。实验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7.9±8.5)岁;诱病原因中46例交通事故伤、24例坠落伤、20例打击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诱病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借助多功能监护仪对其BP、HR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同时为患者提供15min的吸氧治疗,通过动脉穿刺术检测患者的动脉压指标,并为患者提供0.07-0.15mg/kg維库溴铵和1.2-2.0mg/kg丙泊酚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瑞芬太尼治疗,0.15μg/(kg·min)。而观察组患者又给予了舒芬太尼静脉滴注治疗,0.75μg,(kg·h)。然后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对其剂量进行适当的调节。
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的BP、HR及血氧饱和度。②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麻醉时间。③对比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经麻醉后,实验组患者的BP、H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麻醉指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49±0.48)d、术后苏醒时间(3.39±0.58)min、气管拔管时间(3.39±1.1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5.76±0.79)d、(5.48±0.67)min、(6.83±1.14)min,而麻醉时间(178.43±12.13)rain长于对照组的(181.32±11.2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6例(6.67%)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其中2例恶心呕吐、2例头晕、2例寒战;对照组20例(22.22%)出现不良反应,其中6例恶心呕吐、4例头晕、4例寒战、6例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脑外伤属于临床常见病,其一般是由外力导致的脑部创伤,病情一般比较严重,如果未给予及时治疗,将会诱发永久性功能障碍,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麻醉处理,其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麻醉效果,而且还需要尽快使患者恢复清醒意识,从而降低手术过程中发生的风险。
临床上所采用的麻醉药物主要有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两类药物均属于μ-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大量研究发现,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好于瑞芬太尼,但是该类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短,可以加快患者术后的清醒。大部分脑外伤患者病情比较危急,需要立刻进行手术,而借助舒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BP、HR,从而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住院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降低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处理后,可以起到很好的可控性和镇痛疗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减少不良病症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