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供电部门的经营和管理,而电力营销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随着电网覆盖率的逐步提高,智能电网的推广,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下现代化的电力企业对营销的要求,如何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发展新型电力营销举措,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进程中所需要面临的新挑战。
  關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大力推广,目前在各个行业中,信息技术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电力营销行业,通过将电力营销工作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电力营销信息化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有效的实现了电力营销的信息化,提高了营销的工作效率。随着智能化技术在电网中的不断推广应用,如何在智能电网这一背景下,更好的实现电力营销信息化成为各个电力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电力营销信息化
  在这里所说的电力营销,具体指的就是在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环境下,以客户的电力需求为核心,通过调整供需关系,保证客户能够使用到安全可靠、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同时享受到最为满意周到的服务。而电力营销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充分的应用到电力营销工作中。随着电力行业中信息化技术、微机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其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逐渐由集约型、高科技型替代了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其核心是将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进行整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营销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
  2、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建设体制不完善
  与过去传统的电力营销体系相比,当前的信息化营销体系具有其明显的优势,能够实现信息处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但是,由于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欠缺有效的科学规划,导致在标准化以及营销管理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不能跟上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使得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体制以及应用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电力营销工作的实际需要。
  2.2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营销信息化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电力营销信息化工程的软硬件投资极端不平衡。由于没有统一的建设规划,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时期,为了满足电力营销各个部门的应用需求,间断的进行投资建设。虽然在表面上是实现了信息化营销,但是在实际进行工作时,各个部门、系统间的信息并不能实现共享,协同工作开展的很不成功,大量的有用信息堆积,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使信息化技术流于表面,没有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技术方便、快捷、高效的优点。
  2.3软件建设及开发投入偏少
  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欠缺造成的另外一个衍生问题就是,软、硬件的建设投入比例失衡。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软件建设和开发的投入过少,而硬件建设投资则相对较为突出。虽然已经存在大量的营销支撑平台,但是因为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软件,所以不能够将这些营销平台整合起来,不能为电力营销系统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使得系统中出现大量的信息孤岛。如此长期下去,将会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能得到及时的提高,同时,硬件建设投资虽然较大,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如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也将为后续系统的实际运行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3、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建立科学化营销体制
  在智能电背景下,电力营销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引进新技术与现代化设备,还要建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一种营销模式若缺乏了科学管理体制的支撑,那么这种营销模式便没有了生命力,因此信息化的优势也得不到有效发挥。要想真正发挥出电力营销信息化的优势,必须及时引入服务营销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体制。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营销体制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改革落后的营销体制,以信息化资源完成对业务流程以及上岗标准等的优化与完善,确保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有效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的存在。
  3.2构建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客户服务体系的建设是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是服务人性化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任何类型的电力营销体系构建过程中,客户服务都是整个营销工作的核心,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建设也不能例外。在构建客户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架构,包括客户服务规划、客户服务监督以及客户评价制度,实现电力营销工作的市场化;其次,供电企业还应该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减少营销工作中出错的概率,降低营销工作中与客户发生纠纷的可能性;再次,供电企业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营销客户服务平台,以便可以实现客户自助网上服务,实现电力营销工作的基本智能化;最后,供电企业还应该利用信息化系统对客户的用电习惯和用电需求进行实施监控,当用户用电出现异常时,要能够进行在线分析、动态跟踪和智能控制,帮助用户解决故障,在危急情况下能够自动切断电源,减少客户用电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优化客户用电感受。
  3.3进行合理化人性化的投资安排
  结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方案,合理的进行投资安排,实现软硬件设施的协调发展。对于目前软件匮乏这一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出最适合生产实际的应用软件系统。在改革的任何时候,人力资源的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智能电网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要提前进行,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全面型人才。同时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恰当的激励机制是必要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续时间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营销的方方面面,比如软硬件设施的售后服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等等。
  4、结束语
  目前来说,电力营销信息化构建在一定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还是因为存在很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信息化建设受到制约,例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乏科学规划指导、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难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及软件投入规模相对较少等。所以,需要从根本上基本转变营销服务的理念,促使软件投资进一步扩大,同时促使人才培养逐渐有效化,进而促使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实现有效化。
  参考文献:
  [1]周志芳.浅谈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
  [2]胡博.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营销模型及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3]邓超.浅析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 通讯世界,2015,14:97-98.
  (作者单位:国网黄石供电公司)
其他文献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行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特别是轻小型无人机数量急剧增加,占到民用无人机的绝大多数。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无人机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无人机管控难度较大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