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它记录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历史,多维度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是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的具体体现,是多种文化融合而成的综合体。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地域文化思想和多文化思想共同交融的影响产生了自身的特点和风格。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为逻辑起点,以陕北传统体育的产生、形成为研究基础,全方位、多角度提出了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设想。
关键词:陕北 传统体育文化 变迁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a)-0150-02
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息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它记录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历史,多维度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是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的具体体现,是多种文化融合而成的综合体。体育具有传统的延续性优势,在其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传统、健身、娱乐的主要特点,这也正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之所在,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和实用性,才使得成为各民族群众开展健身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陕北长期以来由于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历经多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本文从新的视角,全方位、多角度谋求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振兴,研究陕北地域传统体育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陕北传统体育的变迁
1.1 古代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形成
(1)战争的需要。
陕北地处我国农牧的分界线,作为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陕北地区,中国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因此,陕北也成了古代战争的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当敌人突袭时,就击鼓报警,以传递信息;两军对阵交锋时,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时,士卒击鼓庆贺。由此产生了如:安塞腰鼓、洛川蹩鼓等喜闻传统体育内容。
(2)宗教祭祀的需要。
陕北自然生态环境恶劣而贫穷落后,在广大民众群众中形成了“靠天吃饭,以土求存”和“万物皆由神灵主宰”的唯心主义生存观。于是便产生对神灵的膜拜和祈求神灵消灾、五谷丰登的一种信仰。利用春节和当地的庙会等习俗,人们借助如陕北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形式进行表演,以祭祀拜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3)经济活动的需要。
社会经济形态是决定文化的基础,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统体育与生活、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紧密相关。陕北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复杂,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众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是中华各民族体育文化汇集、融合的结晶。总体上可分为:农耕经济型、畜牧经济型和采集狩猎经济型三大类,如:陕北的武术、赛马、狩猎、角力、骑兵打仗等。
1.2 西部大发展为陕北传统体育带来的机遇
西部大发展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陕北传统体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尤其是以安塞腰鼓为代表。近年来,在各种大型庆典活动的表演中,安塞腰鼓由几人或上千人同时进行表演,安塞腰鼓所表现出来的磅礴气势以及其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盛典安塞腰鼓作为群众游行队伍,乡亲们用豪迈粗犷的动作,热情奔放的舞姿,表现了黄土高原农民淳朴而刚毅的性格,表达了老区人民对祖国无限深情,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农民朝气蓬勃、与时俱进的风采。
2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地域、文化、思想和多文化思想共同交融,产生了陕北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2.1 宗教性
从陕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的宗教性的特征,无论从使用的道具、肢体的动作还是从活动的礼仪形式上看,都体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这在陕北秧歌当中最能体现。
2.2 节令性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陕北地区的民众一年中大多数的时间都在从事辛苦劳作,只有在岁末年初,或者一些民族习俗日才能够进行娱乐活动。因此,陕北的民族传统体具有节令性特点,尤以过年前后的闹社火为大。
2.3 民族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凝聚的文化符号,多维度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陕北地区是历史上多个民族统辖和管理过的区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便产生多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共存特征,像赛马,摔跤等活动带有明显的草原文化气息的传统体育。
2.4 地域性
陕北地区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中,鼓类游戏开展十分普遍,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吴起太平鼓等不同种类的鼓类活动,这几种鼓类游戏无论从鼓点节奏、着装气质、肢体动作、击打方式上还是从表现情感、活动方式上都存在极大地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2.5 历史传承性
历史传承一直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各项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如安塞腰鼓的起源问题就有产生于战争和产生于宗教祭祀活动两种说法,无论是那种起源,安塞腰鼓已经成为了一个陕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2.6 民俗性
陕北民俗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代代相承,不断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民俗文具有明显的民俗特征,如陕北秧歌中的伞头所唱的内容带有非常浓郁的民俗内容,深刻影响着不同地域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 3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 融入国家全民健身工程
201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全民健身”健身工程的不断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全民健身中,是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后奥运时代更需要加大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把握奥运带来的后期效应,切实将陕北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全民健身工程之中,使它成为满足人们观赏需求的特殊载体,以精彩的表演带动群众体育,焕发其人文、绿色、生态的特点,成为全民健身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2 开发特有的旅游资源,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
陕北这片看似荒蛮之地,深受着红色文化的滋养,浸润着黄土文化、边塞文化的遗韵,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陕北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传统的黄土风情、众多的革命遗址为陕北的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可开发资源。开发具有陕北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从而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不仅可以使旅客欣赏或参与具有陕北特色体育文化,有利于陕北区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3.3 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促进区域体育文化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延续的土壤,更需要自我展示的舞台。竞赛是推动项目开展与普及的重要手段和自我展示的窗口。民族传统体育通过竞赛表演和竞技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一个民族和几个民族的项目变成多民族的项目。陕北传统体育作为具有鲜明的区域特性的体育文化,举办一些具有浓郁陕北地方特色的传统體育集会活动,不仅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而且对以陕北体育文化开展和促进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4 发挥政府职能,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格局
政府引导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坚实后盾,政府行为是振兴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手段。民间传统体育要想得以发展,必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多方并举的新格局。如:安塞腰鼓和秧歌,在当地相关文体部门的扶持下,开展和普及的很好,成为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可见,陕北区域的传统体育文化要快速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为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3.5 改造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文化内涵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就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在表现形式上和现代表达形式、动作结构、服饰、音效等方面加入时尚元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增添民族传统体育的艺术魅力、激活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共融。因此,只有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不断地创新,使之既富于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才能使之能够适应人们新的需求,传承和交流才能不断丰满和深邃。
4 结语
陕北传统体育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凝聚各自不同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内涵的特色体育活动形式。陕北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宗教性、节令性、民族性、地域性、历史传承性、民俗性等特征。将陕北传统体育融入国家全民健身工程,开发特有的旅游资源,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改造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竞赛等是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陕甘宁边区体育史编写组.陕甘宁边区体育史[M].陕西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 袁占钊,姚正宽.古朴的陕北民俗文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24-26.
[4] 黄正林,李润梅,赵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J].甘肃高师学报,2002,7(4):23-27.
[5]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 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关键词:陕北 传统体育文化 变迁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a)-0150-02
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息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它记录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历史,多维度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是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的具体体现,是多种文化融合而成的综合体。体育具有传统的延续性优势,在其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传统、健身、娱乐的主要特点,这也正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之所在,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和实用性,才使得成为各民族群众开展健身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陕北长期以来由于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历经多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本文从新的视角,全方位、多角度谋求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振兴,研究陕北地域传统体育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陕北传统体育的变迁
1.1 古代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形成
(1)战争的需要。
陕北地处我国农牧的分界线,作为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陕北地区,中国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因此,陕北也成了古代战争的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当敌人突袭时,就击鼓报警,以传递信息;两军对阵交锋时,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时,士卒击鼓庆贺。由此产生了如:安塞腰鼓、洛川蹩鼓等喜闻传统体育内容。
(2)宗教祭祀的需要。
陕北自然生态环境恶劣而贫穷落后,在广大民众群众中形成了“靠天吃饭,以土求存”和“万物皆由神灵主宰”的唯心主义生存观。于是便产生对神灵的膜拜和祈求神灵消灾、五谷丰登的一种信仰。利用春节和当地的庙会等习俗,人们借助如陕北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形式进行表演,以祭祀拜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3)经济活动的需要。
社会经济形态是决定文化的基础,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统体育与生活、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紧密相关。陕北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复杂,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众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是中华各民族体育文化汇集、融合的结晶。总体上可分为:农耕经济型、畜牧经济型和采集狩猎经济型三大类,如:陕北的武术、赛马、狩猎、角力、骑兵打仗等。
1.2 西部大发展为陕北传统体育带来的机遇
西部大发展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陕北传统体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尤其是以安塞腰鼓为代表。近年来,在各种大型庆典活动的表演中,安塞腰鼓由几人或上千人同时进行表演,安塞腰鼓所表现出来的磅礴气势以及其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盛典安塞腰鼓作为群众游行队伍,乡亲们用豪迈粗犷的动作,热情奔放的舞姿,表现了黄土高原农民淳朴而刚毅的性格,表达了老区人民对祖国无限深情,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农民朝气蓬勃、与时俱进的风采。
2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地域、文化、思想和多文化思想共同交融,产生了陕北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2.1 宗教性
从陕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的宗教性的特征,无论从使用的道具、肢体的动作还是从活动的礼仪形式上看,都体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这在陕北秧歌当中最能体现。
2.2 节令性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陕北地区的民众一年中大多数的时间都在从事辛苦劳作,只有在岁末年初,或者一些民族习俗日才能够进行娱乐活动。因此,陕北的民族传统体具有节令性特点,尤以过年前后的闹社火为大。
2.3 民族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凝聚的文化符号,多维度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陕北地区是历史上多个民族统辖和管理过的区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便产生多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共存特征,像赛马,摔跤等活动带有明显的草原文化气息的传统体育。
2.4 地域性
陕北地区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中,鼓类游戏开展十分普遍,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吴起太平鼓等不同种类的鼓类活动,这几种鼓类游戏无论从鼓点节奏、着装气质、肢体动作、击打方式上还是从表现情感、活动方式上都存在极大地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2.5 历史传承性
历史传承一直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各项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如安塞腰鼓的起源问题就有产生于战争和产生于宗教祭祀活动两种说法,无论是那种起源,安塞腰鼓已经成为了一个陕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2.6 民俗性
陕北民俗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代代相承,不断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民俗文具有明显的民俗特征,如陕北秧歌中的伞头所唱的内容带有非常浓郁的民俗内容,深刻影响着不同地域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 3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 融入国家全民健身工程
201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全民健身”健身工程的不断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全民健身中,是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后奥运时代更需要加大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把握奥运带来的后期效应,切实将陕北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全民健身工程之中,使它成为满足人们观赏需求的特殊载体,以精彩的表演带动群众体育,焕发其人文、绿色、生态的特点,成为全民健身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2 开发特有的旅游资源,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
陕北这片看似荒蛮之地,深受着红色文化的滋养,浸润着黄土文化、边塞文化的遗韵,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陕北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传统的黄土风情、众多的革命遗址为陕北的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可开发资源。开发具有陕北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从而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不仅可以使旅客欣赏或参与具有陕北特色体育文化,有利于陕北区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3.3 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促进区域体育文化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延续的土壤,更需要自我展示的舞台。竞赛是推动项目开展与普及的重要手段和自我展示的窗口。民族传统体育通过竞赛表演和竞技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一个民族和几个民族的项目变成多民族的项目。陕北传统体育作为具有鲜明的区域特性的体育文化,举办一些具有浓郁陕北地方特色的传统體育集会活动,不仅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而且对以陕北体育文化开展和促进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4 发挥政府职能,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格局
政府引导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坚实后盾,政府行为是振兴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手段。民间传统体育要想得以发展,必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多方并举的新格局。如:安塞腰鼓和秧歌,在当地相关文体部门的扶持下,开展和普及的很好,成为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可见,陕北区域的传统体育文化要快速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为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3.5 改造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文化内涵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就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在表现形式上和现代表达形式、动作结构、服饰、音效等方面加入时尚元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增添民族传统体育的艺术魅力、激活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共融。因此,只有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不断地创新,使之既富于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才能使之能够适应人们新的需求,传承和交流才能不断丰满和深邃。
4 结语
陕北传统体育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凝聚各自不同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内涵的特色体育活动形式。陕北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宗教性、节令性、民族性、地域性、历史传承性、民俗性等特征。将陕北传统体育融入国家全民健身工程,开发特有的旅游资源,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改造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竞赛等是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陕甘宁边区体育史编写组.陕甘宁边区体育史[M].陕西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 袁占钊,姚正宽.古朴的陕北民俗文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24-26.
[4] 黄正林,李润梅,赵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J].甘肃高师学报,2002,7(4):23-27.
[5]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 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