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实现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基础文化课和专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目前,职业中专、高中的在校生中,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探讨教学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这 一课题,对职业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的意义。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在职业学校,孩子们是比较单纯的,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进入了职业中专,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他们在成长中出现了许多缺陷,职业学校老师教师必须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有着双重的教学任务,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教师在学生入学及日常交谈中就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文化课学习重要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彼此联系,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应用文《产品、服务广告二则》的教学中,先指导学生了解广告的三大特点,让他们留心观察和收集影视及街市商店的廣告,摘录自己认为最好的和最差的广告各两例,再按广告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在同学中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根据专业课所学到的微机、制图知识自己设计一个图文配合的广告。通过这次学习、摘选、互评、实践一 系列活动。学生不但对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也设计出了文字简洁图面新颖的广告,将文化知和专业知识合二为一,互通互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中要效益,创造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的 45分钟中创造一个好氛围,创造情境,活跃气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就应该在课堂中努力创造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这一节上下功夫。备课时就 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学生分别作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提问和启示,给学生的“思”和“言”创造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授诗歌单元歌词“长江之歌”时,教学重点是对诗歌词的内容结构的分析,较枯燥,我就大胆地先自己清唱了第一段,然后学生一、二名主动站起来唱了第二段,“长江之歌”的旋律在教室回荡,气氛活跃了,感觉也就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分析歌词的内容及结构特点,学生听得认真,发言踊跃,知识点也很快掌握了。
四、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引入环节位于一节课的开头。引入环节设计的好,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开课时,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文内容,或讲一个笑话,或讲一个故事,或提一个问题,设计一个悬念,或讲一则奇闻趣事,或展示一幅画面,或做一个演示……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就先放录音,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学生进入新的教学境界。通过“境”来表现“情”,再通过“情”来深化“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又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采用了以旧带新法和直观演示法。把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与《背影》联系起来,再用多媒体演示“荷塘月色”的优美画面。通过复习旧知识,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导入,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基铺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直观演示,能把教学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能引起学生寻求探索的积极性,为学生架起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这种以旧带新法与直观演示法,同样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于漪老师说:“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实践证明: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完成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职校学生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因材施教,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讨教学的新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及文化课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文化、专业双重教学任务,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淑芬《明用方致学,亲师乃信道——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杂志》)
[2] 王开荣 《兴趣决定成败》(《贵州教育科研》总第96期)
[3]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基础文化课和专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目前,职业中专、高中的在校生中,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探讨教学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这 一课题,对职业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的意义。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在职业学校,孩子们是比较单纯的,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进入了职业中专,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他们在成长中出现了许多缺陷,职业学校老师教师必须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有着双重的教学任务,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教师在学生入学及日常交谈中就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文化课学习重要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彼此联系,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应用文《产品、服务广告二则》的教学中,先指导学生了解广告的三大特点,让他们留心观察和收集影视及街市商店的廣告,摘录自己认为最好的和最差的广告各两例,再按广告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在同学中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根据专业课所学到的微机、制图知识自己设计一个图文配合的广告。通过这次学习、摘选、互评、实践一 系列活动。学生不但对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也设计出了文字简洁图面新颖的广告,将文化知和专业知识合二为一,互通互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中要效益,创造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的 45分钟中创造一个好氛围,创造情境,活跃气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就应该在课堂中努力创造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这一节上下功夫。备课时就 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学生分别作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提问和启示,给学生的“思”和“言”创造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授诗歌单元歌词“长江之歌”时,教学重点是对诗歌词的内容结构的分析,较枯燥,我就大胆地先自己清唱了第一段,然后学生一、二名主动站起来唱了第二段,“长江之歌”的旋律在教室回荡,气氛活跃了,感觉也就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分析歌词的内容及结构特点,学生听得认真,发言踊跃,知识点也很快掌握了。
四、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引入环节位于一节课的开头。引入环节设计的好,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开课时,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文内容,或讲一个笑话,或讲一个故事,或提一个问题,设计一个悬念,或讲一则奇闻趣事,或展示一幅画面,或做一个演示……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就先放录音,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学生进入新的教学境界。通过“境”来表现“情”,再通过“情”来深化“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又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采用了以旧带新法和直观演示法。把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与《背影》联系起来,再用多媒体演示“荷塘月色”的优美画面。通过复习旧知识,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导入,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基铺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直观演示,能把教学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能引起学生寻求探索的积极性,为学生架起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这种以旧带新法与直观演示法,同样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于漪老师说:“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实践证明: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完成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职校学生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因材施教,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讨教学的新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及文化课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文化、专业双重教学任务,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淑芬《明用方致学,亲师乃信道——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杂志》)
[2] 王开荣 《兴趣决定成败》(《贵州教育科研》总第96期)
[3]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