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区别于以往文学批评的“语言转向”,生态批评的第四次浪潮——物质生态批评发生了物质转向.物质生态批评从生态后现代主义和新物质主义中进行谱系溯源,获得思维范式和物质的本体认识论的灵感,重构物质概念的认知.本文从物质动能、物质的流动性和网络化、物质叙事能力方面探索物质生态批评理论建构.物质动能彰显了物质在话语建构中的主体地位,各种存在都是物质和意义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纠葛.物质生态批评深化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充分展示了生态危机下重塑生态伦理观、重构人类身份认同以及革新文化范式的诉求.
【机 构】
: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别于以往文学批评的“语言转向”,生态批评的第四次浪潮——物质生态批评发生了物质转向.物质生态批评从生态后现代主义和新物质主义中进行谱系溯源,获得思维范式和物质的本体认识论的灵感,重构物质概念的认知.本文从物质动能、物质的流动性和网络化、物质叙事能力方面探索物质生态批评理论建构.物质动能彰显了物质在话语建构中的主体地位,各种存在都是物质和意义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纠葛.物质生态批评深化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充分展示了生态危机下重塑生态伦理观、重构人类身份认同以及革新文化范式的诉求.
其他文献
如何区分强弱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研究大多从认识论—认知主义角度着手,从思维、感知和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对智能的研究.以柏格森等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家从生命在世存在的角度来分析智能,认为生命体的智能是服务于生命在世存在这一目的 的.一旦把智能看作一种服务于生命生存的手段,那么我们便可以从本体论—存在论层面来对人工智能进行分类:弱人工智能是人类在世存在的技术手段,强人工智能是自己能在世存在的一种新的生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嵌入全球价值链(GVCs)分工,伴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严峻挑战.以2004年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为准自然实验来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企业GVCs出口上游度的提升,提升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过这一作用不是通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企业资本劳动比的提高,进而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出口产品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来实现的.研究还发现,最低工
南朝贬官具有贵族之贬的总体特征,其中士族、皇族所占比例相当可观.就发展态势言,以齐梁之际特别是梁武帝朝为转折点,贬官数量明显下降.而各朝峰值,又主要在宋明帝、齐郁林王、梁武帝、陈废帝诸朝.究其原因,既与诸君狠戾反常之个性特征及由此导致的极端化政治作为有关,也与其时出现的群体性贬谪事件相关.从分布地域看,南朝贬官主要集中在江南、岭南、东南一带,其中尤以今江苏、广东、福建、江西、浙江诸地人数为多.相比之下,西南、西北地区贬官极少.这种情况,既缘于政治中心之南移和管辖境域之缩小,亦缘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与
清季“新政”之初枢府改书院为学堂的努力,在实际操作层面实为一套显隐交织的政令组合:一方面大张旗鼓地竭力推动各地立改书院为学堂,另一方面则低调默许各省办校士馆或保留个别书院,缓解书院停办对旧式读书人的巨大冲击,减轻其给地方政务运作带来的压力.各地主政者在具体办理时普遍注重安抚相当数量因书院改学堂而失去生计的“旧学寒儒”.但无论校士馆还是保留的书院,乃至停科举的善后举措,皆明显忽略在“培才”层面提升其因应时代需求的能力.全面落伍于时代的该社群持续掣肘新政学务的实际运作、困扰新旧教育转型进程.对上述面相的考察可
已故著名史学家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以下简称“田著”)以提出东晋为“门阀政治”时代而著称.然田著在理论阐释和史实分析两个方面都有值得商榷之处.田著对“门阀政治”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含混而模糊,在其多种说法中尤强调两个特征:一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二是门阀士族势力“平行于皇权或超越于皇权”.但这两点并不能证明东晋为“门阀政治”时代.君臣“共治”乃中国古代政治的常态而非“变态”,东晋百年亦然,士族与皇权“共治”并未改变东晋皇权政治的基本性质.田著强调东晋“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也与史实不符,东晋以皇帝专
茶叶是中俄贸易的重要商品,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商品.17-20世纪,随茶叶贸易兴起的中俄茶叶之路(万里茶道),在不同的地域拓展、更替、变动,多种联运方式和多支线的开辟,最终形成了主线、支线的网络茶叶运输结构.中俄茶叶贸易路线变动影响着沿线区域社会经济面貌:主要表现为茶叶生产区的转移、多个集散中心的形成、外销路线的拓展等.茶叶贸易逐渐替代丝棉贸易,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外交流的重要路线由丝绸之路转为茶叶之路.
个人信用评价制度具有私法与公法双重面向,其中私法面向主要包括个人金融信用以及个人金融信用之外的其他经济信用两个维度;公法面向主要包括个人职业信用、个人社会信用和个人综合信用三个维度.个人金融信用和职业信用评价,更趋向于发挥提示风险的功能;个人金融信用之外的其他经济信用、社会信用和综合信用评价,更趋向于发挥规制强化的功能.民法理论认为信用兼具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属性,信用权是与名誉权相对独立的人格权类型,应当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公法理论认为信用评价主体的行为应受实体、程序与可问责性等方面的约束,与信用制度相
中国文化始祖孔子说:“信而好古”①,这是强调学术传承的重要性,有继承才有创新;古人又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重视学术发展源正流清,做到慎终追远.中国自古就有后学为前辈学者总结学术经验、学术思想与方法,并编辑整理选集、文集、全集、学术资料的文化传统,远者如《论语》《孟子》,近者如《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走向世界”丛书等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世代弘扬.如今,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编选并出版我国老一代学术名家标志性人物之一夏振坤研究员、教授的代表性成果,这是值得礼赞和肯定的,因为这对于梳理
在水资源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利益的分化与行动策略的互动越来越明显.以G省水资源保护条例的制定为例,借助于政策网络理论研究复杂网络环境下多主体参与及互动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可以发现:在水资源保护政策制定过程中,外部环境与政策制定过程深度融合,面临的共同危机、形成的统一理念有助于统一行动方案的达成;不同网络结构类型中行动者所处的位置、网络的开放性、行动者之间的互动频率对行动者的行动策略产生影响;行动者基于不同利益需求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最终促进了政策结果的达成.
公共卫生法治建设的意义在于保护公众健康,其核心价值取向在于在公众健康权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之间求得平衡.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平衡好三组关系:一是强制隔离与人身自由保障之间的关系,二是征收、征用制度与财产权维护之间的关系,三是公共卫生治理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应从公共卫生法治基本机制入手,健全领导、协调和执行机制,建立公共卫生的长效投入机制,建设科学化、专业化、权责一致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完善报告和发布机制,建立敏捷、高效、反应快速的应急决策与处置机制,严格监督问责机制,并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