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学生学习目标的最大动力。但中师生因为年龄与社会现状的影响,大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给各科专业的学习带来很大影响,教育学课程学习中更是如此。因此如何提高师范院校学生对教育学的重视,增强学生兴趣是教育面临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师生教育学学习兴趣欠缺的原因,有针对的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学;学习兴趣
目前的中师生缺乏对教育学的热情和态度,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问题。教育学是教师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对可能成为教师的师范院校学生来说,学好教育学意味着更好的了解教育并懂得学习的方法和意义,但是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减少会使师范教育的发展难以进行创新。
一、中师生对教育学的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
(一)师生对教育学的重要性的忽视
教师对教育学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会传导给学生同样的观念,教师对课程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应对,对于专业课程的教授要比非专业课程的重视低,教育学所处的情况就是如此,学生对非专业课程的追求也比较低,只要求及格应付考试,对于内容的学习并不在意,这使教育学无法发挥价值。教师教育学的理论无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而学生也没有意识到教育学中涉及到的学习方法,更加使教育学的地位在中师生中有所降低。
(二)缺少对人格特点的重视
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人格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的关系有着很大的相关,教育学中所包含的人格发展分析和教育方式都能够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对此的忽略使教师不能根据人格的发展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使学生对教学课的兴趣较低,无法集中精神和保持学习热情来进行学习,这对教育的整体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学习的效率,人格还与学生的目标和价值观等有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相脱节
目前许多教育学教师缺乏中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备课时只是在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问进行“组合与组装”,课堂教学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讲课只是照本宣科,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讲授和丰富的例证吸引学生。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学生在学习教育学课程之前,没有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教育理论知识在其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知识领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教育学理论的理解缺乏实践感受和理论渴求。在这种教和学双方都缺乏教育实践的状况下,教学过程自然单调、枯燥、味同嚼蜡,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中师生对教育学兴趣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自身素养
教师要經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内容之后才可以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是知识的丰富,还要有教师的职业道德,尊重职业精神,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能够不断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负有责任,耐心教导,还要有终生学习的精神。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要了解教育的发展和特点,同时了解学生的人格特质,能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身示范的品质,用自身的行为来熏陶学生,掌握不同的教学方式适应课堂和学生。这些要求不是短期就能达到的,需要教师通过长时间的自我发展进步来实现,所以当前时代教师的责任重大。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当代中职学生思想活跃,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许多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希望在学习教育学中得到解答,教育学教学若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就一定会受欢迎。作为教育学教师,只有注意深入实际,了解中职现状以及教学改革的动态,掌握第一手材料,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把空洞的理论传授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教育学理论学习方面的片面性、表面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使学生看到教师所讲的理论具有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
(三)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法
目前,不少教育学教师极力向学生倡导启发式教学,但他们自己的教学却常常缺乏变革性,仍然是教师满堂灌,这就使学生们因不能从教师身上学到教学艺术而深感失望,从而丧失了学习教育学的热情。开展启发讨论式教学时,首先应从分析学生熟知的教育现象入手。如果直接从概括化的定义、规则、原理等开始理论教学,且一开始学习教育学就陷入枯燥的概念之中,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要深入剖析教育现象,揭示教育的本质,目前的教育学教师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教学中存在忽视理论基础教学的倾向,满足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之谈。这样不仅会使教育学理论本身失去其发展的活力,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将失去指导意义。开展启发式教学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富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辩论,对问题进行质疑,帮助学生进行意义的构建。
(四)教师应以身示范,改善教学方式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加以示范,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口头讲述来进行授课,对教学的方法及应用以事例的形式表达,或者教师自身的领过运用传达给学生,将课程进行生动有趣的展示,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特点来改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将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教育的方式和感情渗入到课程中,更好的对学生起到帮助作用。教师对教学的创新观念应该进行加强,不断的完善教育方式,结合教育学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以良好的示范对学生进行传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获取并分析,将教育的魅力传达给学生,提高教学的质量。
(五)培养适当的学习取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取向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层型、深层型和成就型。持表层型学习取向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外部的,相应的学习策略是机械记忆,精确再现教材中最重要的题目、成分,并不想弄清它们的意义。持深层型学习取向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内在的,相应的学习策略是寻求意义,发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与其应用意义。持成就型学习取向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成就动机,相应的学习策略是最大限度地扩大获得高分机会,因而用最适当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
三、总结
教育学的重要位置在教学的应用中不会改变,教师和学生应建立重视的观念,对教育方法和理念进行学习理解,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善,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习困难。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并且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学习更加重视,创新教学方式;学生应在学习态度上端正,保持求知热情,认真对待专业课程和辅修课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潮.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J]. 青苹果, 2017(7).
[2]侯淑慧. 教育学课程作为大学生德育隐性课程的思考[J]. 读书文摘:中, 2016(30).
[3]何继芬. 初探中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改进与革新[J]. 新课程:下, 2016(1).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学;学习兴趣
目前的中师生缺乏对教育学的热情和态度,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问题。教育学是教师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对可能成为教师的师范院校学生来说,学好教育学意味着更好的了解教育并懂得学习的方法和意义,但是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减少会使师范教育的发展难以进行创新。
一、中师生对教育学的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
(一)师生对教育学的重要性的忽视
教师对教育学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会传导给学生同样的观念,教师对课程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应对,对于专业课程的教授要比非专业课程的重视低,教育学所处的情况就是如此,学生对非专业课程的追求也比较低,只要求及格应付考试,对于内容的学习并不在意,这使教育学无法发挥价值。教师教育学的理论无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而学生也没有意识到教育学中涉及到的学习方法,更加使教育学的地位在中师生中有所降低。
(二)缺少对人格特点的重视
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人格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的关系有着很大的相关,教育学中所包含的人格发展分析和教育方式都能够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对此的忽略使教师不能根据人格的发展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使学生对教学课的兴趣较低,无法集中精神和保持学习热情来进行学习,这对教育的整体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学习的效率,人格还与学生的目标和价值观等有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相脱节
目前许多教育学教师缺乏中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备课时只是在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问进行“组合与组装”,课堂教学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讲课只是照本宣科,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讲授和丰富的例证吸引学生。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学生在学习教育学课程之前,没有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教育理论知识在其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知识领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教育学理论的理解缺乏实践感受和理论渴求。在这种教和学双方都缺乏教育实践的状况下,教学过程自然单调、枯燥、味同嚼蜡,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中师生对教育学兴趣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自身素养
教师要經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内容之后才可以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是知识的丰富,还要有教师的职业道德,尊重职业精神,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能够不断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负有责任,耐心教导,还要有终生学习的精神。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要了解教育的发展和特点,同时了解学生的人格特质,能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身示范的品质,用自身的行为来熏陶学生,掌握不同的教学方式适应课堂和学生。这些要求不是短期就能达到的,需要教师通过长时间的自我发展进步来实现,所以当前时代教师的责任重大。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当代中职学生思想活跃,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许多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希望在学习教育学中得到解答,教育学教学若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就一定会受欢迎。作为教育学教师,只有注意深入实际,了解中职现状以及教学改革的动态,掌握第一手材料,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把空洞的理论传授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教育学理论学习方面的片面性、表面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使学生看到教师所讲的理论具有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
(三)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法
目前,不少教育学教师极力向学生倡导启发式教学,但他们自己的教学却常常缺乏变革性,仍然是教师满堂灌,这就使学生们因不能从教师身上学到教学艺术而深感失望,从而丧失了学习教育学的热情。开展启发讨论式教学时,首先应从分析学生熟知的教育现象入手。如果直接从概括化的定义、规则、原理等开始理论教学,且一开始学习教育学就陷入枯燥的概念之中,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要深入剖析教育现象,揭示教育的本质,目前的教育学教师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教学中存在忽视理论基础教学的倾向,满足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之谈。这样不仅会使教育学理论本身失去其发展的活力,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将失去指导意义。开展启发式教学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富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辩论,对问题进行质疑,帮助学生进行意义的构建。
(四)教师应以身示范,改善教学方式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加以示范,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口头讲述来进行授课,对教学的方法及应用以事例的形式表达,或者教师自身的领过运用传达给学生,将课程进行生动有趣的展示,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特点来改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将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教育的方式和感情渗入到课程中,更好的对学生起到帮助作用。教师对教学的创新观念应该进行加强,不断的完善教育方式,结合教育学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以良好的示范对学生进行传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获取并分析,将教育的魅力传达给学生,提高教学的质量。
(五)培养适当的学习取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取向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层型、深层型和成就型。持表层型学习取向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外部的,相应的学习策略是机械记忆,精确再现教材中最重要的题目、成分,并不想弄清它们的意义。持深层型学习取向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内在的,相应的学习策略是寻求意义,发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与其应用意义。持成就型学习取向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成就动机,相应的学习策略是最大限度地扩大获得高分机会,因而用最适当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
三、总结
教育学的重要位置在教学的应用中不会改变,教师和学生应建立重视的观念,对教育方法和理念进行学习理解,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善,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习困难。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并且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学习更加重视,创新教学方式;学生应在学习态度上端正,保持求知热情,认真对待专业课程和辅修课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潮.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J]. 青苹果, 2017(7).
[2]侯淑慧. 教育学课程作为大学生德育隐性课程的思考[J]. 读书文摘:中, 2016(30).
[3]何继芬. 初探中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改进与革新[J]. 新课程:下,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