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华夏子孙的宝贵财富。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才能使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丰厚自己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200年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中就有70首。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词中的精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一、初读诗文,把握诵读节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古诗词的方法很多,可分为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朗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学生诵读诗词的过程也是欣赏诗词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便化为心中之本。
二、精读诗文,了解诗词含义
学生读通一首古诗词后,就要了解这首古诗词的意思,在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在让学生精读诗文时,我常常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地自己去慢慢理解诗词的含义,我在旁只是适当点拨即可。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自己去翻找古诗词中的一些字词的意思。这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作者情感
(一)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的作者不同,写作的背景、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就拿“送别”主题的古诗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之深抒友人对己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同样是写景诗,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了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的秀丽风光,而且其中的“尽”、“孤”、“独”、“只有”等词又表达出了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读出诗人压抑孤独的心境。
(二)根据诗文的描写,想象画面
亚黑士多德曾经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
(三)进行必要的课外拓展
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開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在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搜集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在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的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让学生读出对江南的赞美。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我通过让学生讲述与朋友离别时的故事和心情,来体会朋友间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古人的心情与感受无不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悠远的诗文中,只有贴近我们心灵的诗句,才是千古名句,我们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文。还可以改写训练,升华古诗情感,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改写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如改写写景的诗,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诗中的美景,在描述中,自然能调动自身的感官,越多感官的参与,则愈能如临其境,诗人之情自然如自己之情。如记事的古诗,则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想象诗中所发生的事,来想象其中的对话、言行举止、神态、服饰、场景等等。
四、分类学习,进行资源整合
比如在复习古诗词教学时,可将题材、立意相同的古诗词放在一起学习,按主题进行资源整合,以题材为桥梁,带领学生对比体会,会起到背景资料相互补充的作用。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往往按内容划分把诗词分为爱国类、乡愁类、友情类、哲理类等类型,进行分类学习,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含义时就格外深刻。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发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学生就会明白,在古代,送别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因交通不便造成的离别,更萦绕着复杂的情绪。所以,美酒、柳枝、江水等物象就成为古诗中送别的代表物品。以后学生再遇到送别诗,他自己就会赏析了。
五、结束语
总之,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也能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把握古诗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积极提高古诗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新莲.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5(14).
[2]冯悦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2).
作者简介:张化莉,贵州省贞丰县小屯镇木桑小学。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200年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中就有70首。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词中的精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一、初读诗文,把握诵读节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古诗词的方法很多,可分为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朗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学生诵读诗词的过程也是欣赏诗词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便化为心中之本。
二、精读诗文,了解诗词含义
学生读通一首古诗词后,就要了解这首古诗词的意思,在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在让学生精读诗文时,我常常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地自己去慢慢理解诗词的含义,我在旁只是适当点拨即可。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自己去翻找古诗词中的一些字词的意思。这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作者情感
(一)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的作者不同,写作的背景、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就拿“送别”主题的古诗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之深抒友人对己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同样是写景诗,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了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的秀丽风光,而且其中的“尽”、“孤”、“独”、“只有”等词又表达出了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读出诗人压抑孤独的心境。
(二)根据诗文的描写,想象画面
亚黑士多德曾经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
(三)进行必要的课外拓展
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開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在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搜集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在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的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让学生读出对江南的赞美。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我通过让学生讲述与朋友离别时的故事和心情,来体会朋友间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古人的心情与感受无不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悠远的诗文中,只有贴近我们心灵的诗句,才是千古名句,我们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文。还可以改写训练,升华古诗情感,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改写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如改写写景的诗,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诗中的美景,在描述中,自然能调动自身的感官,越多感官的参与,则愈能如临其境,诗人之情自然如自己之情。如记事的古诗,则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想象诗中所发生的事,来想象其中的对话、言行举止、神态、服饰、场景等等。
四、分类学习,进行资源整合
比如在复习古诗词教学时,可将题材、立意相同的古诗词放在一起学习,按主题进行资源整合,以题材为桥梁,带领学生对比体会,会起到背景资料相互补充的作用。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往往按内容划分把诗词分为爱国类、乡愁类、友情类、哲理类等类型,进行分类学习,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含义时就格外深刻。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发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学生就会明白,在古代,送别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因交通不便造成的离别,更萦绕着复杂的情绪。所以,美酒、柳枝、江水等物象就成为古诗中送别的代表物品。以后学生再遇到送别诗,他自己就会赏析了。
五、结束语
总之,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也能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把握古诗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积极提高古诗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新莲.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5(14).
[2]冯悦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2).
作者简介:张化莉,贵州省贞丰县小屯镇木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