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二钢琴鸣奏曲》赏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二钢琴奏鸣曲》Op.2 no2是贝多芬早期的钢琴作品,是其首次添加了诙谐曲的钢琴奏鸣曲作品。这首奏鸣曲的诞生,不仅明显地体现了贝多芬未来的创作意识方向,在内容上非常绚丽多彩,富有蓬勃朝气,表达出贝多芬想要通过自己的才华寻求出一条独特道路的愿望,其中的表现欲望与思想情感都极其热烈,是具有极大学术研究价值的贝多芬早期作品之一[1]。
  【关键词】贝多芬;《第二钢琴鸣奏曲》;音乐艺术;情感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69-02
  一、贝多芬的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维也纳古典音乐流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他并不高大,却有着粗狂刚硬的脸部线条,他的肩膀结实又宽厚,留着一头茂密的黑发,嘴角紧闭,带着一丝嘲弄;因为天生的傲慢性格,他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严酷且不近人情,似乎并不好相处”这是罗曼·罗兰在对相关的史料进行研究后在其《贝多芬传》一书中对贝多芬的体貌进行的描述。贝多芬的童年时期并不快乐,他的父亲的教育方法十分残暴,使得贝多芬形成了敏感、倔强的性格,然而正是因为贝多芬的个性十足与不拘一格,从青年时期开始就陆续创作了众多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如著名的《命运》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等,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音乐体裁几乎都有所涉猎。贝多芬极具张力的表现力以及作品所具有深度与内涵,为古典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了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2]。
  二、《第二钢琴奏鸣曲》的背景与艺术风格
  音乐大师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正值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整个欧洲正掀起着一股革命新思潮,封建主义即将被资本主义所代替,这也促使贝多芬产生了不一样的心境。另外,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以及莫扎特、海顿、萨里耶利等众多學者与音乐家对他的指导,贝多芬进而又受到了“狂飙运动”的影响,他的内心开始渴望自由与正义,相信人人平等,不满于被封建专制主义所压迫。在这种混乱的革命年代下,尽管社会条件十分阴暗,但是贝多芬依然一直坚持创作,对音乐充满热情,始终为了争取平等幸福以及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着[1]。
  在贝多芬19岁时,他对哲学、伦理学、希腊文学方面进行了学习,这段在波恩大学的学习经历对贝多芬初期的创作思想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他极力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去理解人生,把握世界,在他的旋律中蕴含着深深的哲学意味,因此也可以说贝多芬的音乐在本质上也是哲学。《第二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艺术生涯的一个创新之作,集中了来自海顿的民间曲调、巴赫的真实与革新精神,以及莫扎特的优雅与细腻的情感,这些前辈们的音乐创作精华使得这首曲子如潮水一般抚慰人心,激荡人的心灵。当时的他在混沌的社会生活下,在各种矛盾心情的交替中,心中依然无时不充满热情,通过这首《第二钢琴奏鸣曲》表达了他内心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之情。
  三、《第二钢琴鸣奏曲》赏析
  (一)先抑后扬,明朗愉悦
  第一乐章是以舒畅愉快为主题的,快速且先轻后重的音符被轻快地弹奏出来,前奏非常轻快活泼,深沉浑厚的低音伴随着轻松愉快的旋律,不断变换跳动的钢琴旋律,层次丰富,逐渐将细碎的片段连接起来,像建筑建构一般具有立体感,逐渐在听众的心中塑造出一个机智活泼且富有男性气概的形象。随着曲调逐渐充实,最后以悠扬的尾调平静结束。贝多芬生活在当时的混乱年代,依旧能够创作出如此舒畅愉悦的旋律,也正体现了他不安于现状的性格特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为人们的自由与幸福生活贡献力量。
  (二)宁静柔和,充满古典风情
  第二乐章更具有当时的古典风格,虽没有激昂的情感表现,却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宁静柔和的情感。贝多芬生活在以宫廷贵族为文化生活中心的地区,他曾有过一段在乐队中担任中提琴手的经历,因此在第二乐章中能够感觉到低音部分似乎像弦乐器大提琴地拨弦一般,幽怨肃穆,尤其在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不同的音调相互交织,仿佛在时而互相倾诉、时而争辩抗衡,不仅具有女性的柔情似水,更充满了阿波罗式的阳刚气质,让这首音乐充满了奇妙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第二乐章的尾奏较长,像秋天的一片树叶落入原本平静的水潭中,轻盈地转着圈,扩散出细小的波纹,让人回味无穷。通过声音的浓淡、节奏的快速与舒缓,以及音区的高低变化,给音乐加上了一层宁静的沉思与悲哀之情,他把内心的激动之情克制在单调的旋律中,让音符听起来平静祥和,如诗歌一般,把满腹愁苦化为柔情。这种悲切的情感,来源于贝多芬当时生活的不幸以及发现自己患有耳疾的烦闷。
  (三)情感升华,展现不甘于现状的情怀
  第三乐章是这首奏鸣曲的精髓与升华,贝多芬在原本的古典音乐风格上,又增加了一些戏剧舞曲的元素,使得这段乐章听起来更加诙谐幽默,与前面的曲调产生了很大的对比。这也是贝多芬第一次钢琴奏鸣曲中添加诙谐曲部分。所谓诙谐曲,是一种由三节拍构成的曲调,极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在当时的时期及其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听起来轻快活泼,强弱对比明显,有着“戏谑”的意味,让听众感觉惊奇、幽默。这种曲调风格独特,具有很强的戏剧性特点,最初是由海顿在奏鸣曲的写作中使用。贝多芬在《第二钢琴奏鸣曲》中添加诙谐曲,虽然没有其中期作品那样激烈和幽默,但却表达了他的独创性,也为后来的曲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乐章在快速的节奏中,体现了贝多芬对艺术的追求,其中蕴含着欢乐的情感以及近乎狂热的情绪,这种与巴赫、莫扎特等前辈的艺术风格是完全不同的[3]。用心赏析第三乐章部分,能够感受到音乐就像一只终于冲破牢笼的鸟儿一样,摆脱约束一飞冲天,在蓝天中唱起了自由快乐的歌,充满了青春活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当《第二钢琴奏鸣曲》响起时,你可以从这跳动的音符中,从震撼的旋律中探寻强者的足音。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困苦,都没有剥夺贝多芬对艺术的热情,以及其对大自然的向往。   (四)火热激情,表达美好愿望
  曲子来到第四乐章,整体的风格更加优雅浪漫,充满了柔和的情感,给听众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感到轻松舒适,内心舒畅无比。这一段的曲调更富有诗意魅力,像山涧安静流淌的清泉,清澈且优雅。在一个安静的清晨,太阳缓缓升起,阳光洒向人世间,带着晨露的花朵轻轻摇摆,充满了温柔甜美与无忧无虑,灿烂而又祥和的大自然在这首曲子中被展现出来。在后半部分,精力充沛的曲调富有层次地展开,伴随着强有力的节奏,让第四乐章增添了热烈与华丽,更加凸显了这首钢琴奏鸣曲的迷人魅力。曲调中还能够听到管弦乐的声音,与琴声相互交织缠绵[4]。节奏清晰、重音强烈、音调震撼等特点不仅凸显了贝多芬倔强、坚强、勇敢的性格,更扩大了音乐的张力,使得整个乐章闪闪发光,充满了艺术气息,洋溢着兴奋快乐的情感。在尾奏部分,乐声逐渐恢复平静,回归了贝多芬所处年代盛行的古典风格,缓缓结束整首曲子,这与贝多芬其他表达“狂飙突进”的协奏曲相比,更加迷人充满魅力,高级感十足。
  《贝多芬百年祭》这篇专为纪念贝多芬而作的文章中认为:贝多芬有着一种能够将自己的心情与音乐完美融合的魔力。正因为这种力量,让听众每次沉浸在他的音乐中时,都能够在心中感悟到新的内容。他运用自己创作的音符,不用言语就能够很好地把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听众。在温柔中爆发如瀑布般的热情,这是笔者对贝多芬的音乐的感受。贝多芬通过自己的创作,为音乐艺术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四、結语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非常广泛,他所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更是被称呼为新约圣经,不仅在当时时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现如今也是所有钢琴学习者都必须学习的内容。爆发于平静、狂怒与温存在贝多芬的音乐中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是划时代的杰作,富含深意与哲理。用心聆听并感悟贝多芬《第二钢琴奏鸣曲》中的情感与内涵,能够感受青春的快乐与爽朗,更加深入地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与高尚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希.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J].艺术科技,2013,(01):86-86.
  [2]孙祖洪,易希平.贝多芬《第二钢琴奏鸣曲》艺术特色解析——以《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2之2)第三乐章为核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028(001):117-120.
  [3]朱林蕾.键盘上的交响——贝多芬对钢琴音响表现力的挖掘与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10,(03):13-14.
  [4]肖晶心.积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贝多芬《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音乐评论[J].青年文学家,2012,000(017):141-142.
  作者简介:
  高鹏,男,吉林人,满族,吉林市群众艺术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声声慢》和《浣溪沙》两词,词人都由旧日意象牵动内心情思,进而抒发各自愁情。然而两词所体现的愁却是有本质差异的,《声声慢》抒发了李清照在频遭变故后难以抑制的凄愁;《浣溪沙》则体现了晏殊在对生命感悟中生发的缥缈蕴藉的清愁。“愁”字是贯穿两词始终的情感线索,将词中的各个意象有机串联起来,并向着单方向层层上涨,渐进深入。两词虽则抒发了词人的个人愁情,却在以小见大中折射出家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共情
期刊
【摘要】作为欧美小说的开山之作,关于《鲁滨孙漂流记》的研究不胜枚举,而却鲜有人以田园理想为切入点剖析小说意涵。本文立足于英美田园文学批评理论,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和对文本的解读,阐述本文中多层次的田园理想,并剖析小说所展现的作者对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田园理想;城乡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是近年来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的流行模式之一,四川白马藏族文化的产业开发现面临开发模式老套、吸引力不足等各种因素,将传统的白马藏族文化与流行的沉浸式商业模式开发有机结合,是未来文旅项目开发的新模式之一。  【关键词】白马藏族文化;沉浸式体验;文化产业项目;产业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
期刊
【摘要】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极大程度地推动了黑龙江省的旅游事业。黑龙江省冬季十分漫长,当地人民利用丰富的冰雪资源创造出了独特的冰雪文化,满足了现代人对冰雪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冰雪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将思考关于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TB472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西奥·松德迈尔对待异域文化的三种模式理论和吉尔特·霍夫斯戴德的四个维度理论,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析德国文学作家西蒙·哈尔的作品《中国,你是谁?》中“李斌”的人物形象。试图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中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探索出对待异域文化的正确视角与方式方法。  【关键词】异域文化;文化维度理论;理解与沟通;文化互荣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历史痕迹和革命精神。庆阳作为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其境内红色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品质极高,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价值。但在其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及利用过程中存有不少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庆阳;红色文化资源;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湖南省长沙市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奠基于2016年。它是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经典作品之一,其结构富有女性曲线美,体现了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强烈的个人风格,飘逸如丝带一样的女性元素,如一朵国色天香的芙蓉花。  【关键词】建筑设计;女性美;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52-02  梅溪湖国际
期刊
【摘要】在男性服装史上,伟大的男性化放棄发生在18世纪的末期,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男士的服装样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以及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男士服装风格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无论男女,服装的潮流主要由贵族阶层所引导,且男女服饰都充满了极度奢华的气质和女性形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体现出法国森严的等级制度。但是在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工业革命后,男女服饰开始体现出性别差异,并
期刊
【摘要】戏剧教学应与实践相结合,如果没有将戏剧理论运用于创作实践的机会,学生就可能会有理解理论知识的困难。由此,新疆大学林基路艺术剧社给予了学生创作红色历史话剧《共产党人在新疆》的机会,以强化学生对于戏剧理论的领会,并学会如何真枪实剑地运用理论到实际的话剧写作上。  【关键词】红色话剧;戏剧教学;戏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行为,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造型方案。隐喻是人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隐喻在图像修辞中的应用起到了加强图像形象性、吸引受众注意力、引发受众情感、达到受众认同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广告隐喻和图标隐喻。  【关键词】图像修辞;隐喻;图像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