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学家叶圣陶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然而,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习惯和对语文教育资源狭隘的理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事论事、就书论书现象严重,过分依赖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的需要。
一、有效利用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渠道,拓展课程资源
我们现有的教材,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范本,要想让课堂教学深入拓展开来,使学生学到广博的知识,就要靠教师去挖掘课本以外的信息。我每年都征订了《语文周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杂志,在上每篇课文前,我除了认真钻研教材之外,一般都要结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去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比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家的奇闻遗事、与课文有关的文史典故等,然后摘抄在教案上或者将报纸剪下来编辑成小册子,随时带进课堂。上课时适当插入这些知识,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又非常感兴趣。比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等文章时,适当给学生讲讲关于“雪”的典故,如“程门立雪”、 踏雪寻梅 、映雪读书、“粤犬吠雪”等。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中,灵活运用诗词中穿插的典故,能为语文教学增色不少。教师适时穿插和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始终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与氛围中学习课文,不仅培养学生兴趣,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和弘扬传统文化。
有些课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显得枯燥无味,如果用课件来显示将会事半功倍。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就在教学资源网上下载了各种云的变化图及分类介绍表,上课时用投影一显示,学生一目了然,既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又节省时间。教学《山市》时,我下载了青岛的一幅海市蜃楼形成图,我一边让学生欣赏,一边讲解山市的形成原理。这些从来没有到过海边的山区孩子,都很清楚地理解了这一自然奇观。特别是在迎接中考之际,利用多媒体手段,能加大课堂容量,在“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板块的复习中,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了相应的知识归类和习题训练题库,条分缕析的引导学生,充分拓展了课堂45分钟教学的容量。
二、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堂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农村学校乡土资源丰富,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我们生活在苗族布依族专州,生态资源丰富,民俗文化浓郁。根据以上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贵州平塘县是一个民族风情很浓郁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我利用这个机遇,将被当地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阳花戏编成剧本,组织民间艺人来演出(我既是编导,也是演员)。把演出情况录成碟,在教学戏剧艺术知识时,放碟给学生看,他们通过对脸谱、服饰、道具、武打、唱腔的欣赏,加上我的解说。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本中戏剧知识的内容,而且深刻感受到了民族民间艺术的魅力,效果很好。当地电视台对此事以专题片的形式作了报道。
三、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德育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在八年级举行了 “我喜爱的对联”收集活动,学生把收集到的对联分类展示,并在活动中自己学会了欣赏和写作简单的对联;在安全宣传月、安全宣传周中,学生利用多渠道收集安全教育材料,制作了一份份内容丰富、版式新颖的手抄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和运用,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还要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校内外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要素,不断丰富课程内涵,使教学融入生活、走向开放。引领、帮助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最大化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目前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与运用,一般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而且比较随意,不太注重总结提炼。
一、有效利用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渠道,拓展课程资源
我们现有的教材,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范本,要想让课堂教学深入拓展开来,使学生学到广博的知识,就要靠教师去挖掘课本以外的信息。我每年都征订了《语文周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杂志,在上每篇课文前,我除了认真钻研教材之外,一般都要结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去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比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家的奇闻遗事、与课文有关的文史典故等,然后摘抄在教案上或者将报纸剪下来编辑成小册子,随时带进课堂。上课时适当插入这些知识,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又非常感兴趣。比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等文章时,适当给学生讲讲关于“雪”的典故,如“程门立雪”、 踏雪寻梅 、映雪读书、“粤犬吠雪”等。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中,灵活运用诗词中穿插的典故,能为语文教学增色不少。教师适时穿插和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始终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与氛围中学习课文,不仅培养学生兴趣,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和弘扬传统文化。
有些课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显得枯燥无味,如果用课件来显示将会事半功倍。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就在教学资源网上下载了各种云的变化图及分类介绍表,上课时用投影一显示,学生一目了然,既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又节省时间。教学《山市》时,我下载了青岛的一幅海市蜃楼形成图,我一边让学生欣赏,一边讲解山市的形成原理。这些从来没有到过海边的山区孩子,都很清楚地理解了这一自然奇观。特别是在迎接中考之际,利用多媒体手段,能加大课堂容量,在“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板块的复习中,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了相应的知识归类和习题训练题库,条分缕析的引导学生,充分拓展了课堂45分钟教学的容量。
二、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堂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农村学校乡土资源丰富,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我们生活在苗族布依族专州,生态资源丰富,民俗文化浓郁。根据以上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贵州平塘县是一个民族风情很浓郁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我利用这个机遇,将被当地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阳花戏编成剧本,组织民间艺人来演出(我既是编导,也是演员)。把演出情况录成碟,在教学戏剧艺术知识时,放碟给学生看,他们通过对脸谱、服饰、道具、武打、唱腔的欣赏,加上我的解说。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本中戏剧知识的内容,而且深刻感受到了民族民间艺术的魅力,效果很好。当地电视台对此事以专题片的形式作了报道。
三、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德育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在八年级举行了 “我喜爱的对联”收集活动,学生把收集到的对联分类展示,并在活动中自己学会了欣赏和写作简单的对联;在安全宣传月、安全宣传周中,学生利用多渠道收集安全教育材料,制作了一份份内容丰富、版式新颖的手抄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和运用,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还要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校内外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要素,不断丰富课程内涵,使教学融入生活、走向开放。引领、帮助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最大化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目前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与运用,一般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而且比较随意,不太注重总结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