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lery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5%-31%。1988年8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505例,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38例(占7.52%),经术后不同辅助治疗后随访5a,患者生存情况各异。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腹腔注射法建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严重联合免疫缺陷(Hu-PBL-SCID)鼠模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尾静脉注射mRNA未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Ⅱ组注射抗CD4+、CD8
采用AF系统后路复位固定配合大剂量激素(MP)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52例,观察临床疗效。发现本组椎体治疗前后的前后凸高度分别由42.6%、90.2%恢复至86.6%、96.7%;椎体后倾Cobb角由(16.7&#1
压力反射敏感性(BRS)能确切反映血压改变时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反射功能及心血管中枢稳定血压的能力,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但有关老年人BRS的研究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