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梁青华先生,1955年生于香港,1988年创办香港喜运佳钟表集团并担任董事、并任香港钟表业总会顾问、香港贸易发展局钟表兼谘询委员会委员、香港商业专业评审中心创会名誉会长、香港学术及职业自理评审局学科专家、香港教育钟表行业培训谘询委员会委员、香港交通安全队西九龙总区副指挥官。曾任香港钟表总会第十七届主席。
如如今,原始的日晷、刻漏不再是计时的工具,而成为诉说沧桑的老人,同样,现代的手表也不仅仅是时间的刻盘,更是身份的象征。基于此,为了争取客户,手表设计者绞尽脑汁,用之顶级材料,加以巧夺天工的工艺,力求手表臻于精准、高贵、美观。如何将这些人类精华推荐给人们,则需要一些眼光卓越、踏实诚信的代理商从中推广,喜运佳常务董事梁青华便是一位二十七年如一日地做着这样一份工作的人。
面对危机 谨慎从容
当下,全球经济陷入困境,金融业更是如山崩海啸一般岌岌可危,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层出不穷。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不可避免会受到这场“金融海啸”的波及,而极大依赖国外市场的手表代理行业自然首当其冲。
回归后,香港经历过97金融风暴和03年的“非典”这两次重大的危机,很多商人都从这两次困境中学会了应对困难的方法。作为香港最大的几间钟表零售商之一的喜运佳钟表集团又是如何面对这次危机的呢?梁青华先生说:“主要是要谨慎,作生意不能太冲动。记得1997年的时候,当时喜运佳在香港有9间分店,但到10月份的时候,金融风暴来了,公司出现了持续低潮,生意竟然只剩下20%至25%。这种低潮是我从事二十几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所以以后我开分店都非常谨慎,既要选好时机,也要看好地方,特别是交通发达的地方。”
接着他又补充:“还要对政府有信心,对大陆有信心。我现在的客户一半是香港的,一半是大陆的,现在虽然发生了全球性的危机,我的生意并没有出现下滑,主要得益于内地的广阔市场。很多公司都在裁员,我们集团反而正准备增新店。估计2009年年初,在中环,另一家分店将会开张。万一到时遇到危机,生意下滑,我们也不会裁员,而是会动员所有员工一起共度难关。”
邂逅珠宝 结缘钟表
1955年,梁青华先生出生于香港,一直都是在香港接受教育,加上他白手起家,成为拥有六家分店的名牌钟表代理商,这些经历正好符合了香港市民一贯推崇的“草根”文化,可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香港人。
1973年,梁青华先生离开学校踏上了社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公司做送货员,由于当时只有十八岁,因此,日后他经常自嘲自己曾经是一名“童工”。这样一份风雨不断,夏冬不分的苦差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可是梁青华先生并没有抱怨,而是充分利用工作的需要,跑遍了香港不管是偏僻还是繁华的每一角落。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开设分店奠定了很好的区位基础。不久,在朋友的推介下,梁青华先生来到一间黄金珠宝店当售货员。开始学做销售学员时,他跟着师傅学习黄金珠宝专业知识,搜集各种客户信息,学习如何同客户沟通,推介商品和如何讲价成交。生性聪颖的他很快便掌握了这些本领,不久就开始独立开展业务。
而这间黄金珠宝店邻近一间钟表行,客人常常请求梁青华先生帮忙引路到那钟表行买表,久而久之,梁青华便对钟表产生兴趣。1981年更索性转行卖钟表。1984年,梁青华先生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型钟表店铺,冠名“环亚表行”,专营瑞士、日本原装进口品牌手表。从创业之初,他就将市场定位于经营销售中高档钟表产品。当时正是香港钟表业蓬勃发展时期,很多日本、泰国客看中香港有免税优惠,专程来香港购买国际名牌手表。1987年,梁青华先生与朋友合资开设了一家表店。第二年,他又与四、五个朋友合资在尖沙咀中港码头开设了一家钟表店。1988年,香港喜运佳钟表集团宣告成立。
如今的喜运佳已经走过了二十年风雨,至今在港拥有5间分店、深圳有1间分店,成为享誉钟表界的钟表零售商。梁青华谦称:“与几十年历史的大表行相比,喜运佳实在谈不上是成功。”
多年的钟表经验,梁青华先生见证了钟表业的高潮和低谷。“60年代是钟表业最风光的年代,生意也好做,最高峰时喜运佳在香港有9间分店、上海亦有2间分店。后来97风暴,市道低迷,股市楼市大泻,失业减薪潮陆续出现。当时经济气氛很差,我们知道要进行调整才可生存,所以也迫不得已减铺。如果当时决策不当,就很难生存到现在了。”思路决定出路,梁青华先生的以退为进的方法值得当下很多企业学习借鉴。
依托内地 服务至上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各种店面的租金不断上升,促使零售钟表业竞争愈来愈白热化,梁青华先生坦言:“现时租金占了开支的30%,业界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条波斯富街竟有10多间钟表店,加上水货冲击,我们必须以提升售后服务质素来吸引顾客,例如我们会训练员工视修理腕表、换电池与购买手表一样,因为殷勤服务才可提升口碑。”
除了加强服务外,梁青华先生对公司的管理也非常到位,喜运佳集团每家店铺的工作时间都是从上午十点至晚上十点,这种选择既符合顾客消费的习惯,也能为员工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同时对员工的管理也很人性化,“我们都把员工当作自己的一种无形资产,当作朋友一样,定期进行3到6个月的培训,需要员工对每个品牌都有了解,增加专业技能。”梁青华先生如是说。
经过1997金融风暴后,喜运佳也日趋成熟壮大,而后又面对2003年“非典”风高浪急,喜运佳仍屹立不倒。2004年业绩更见辉煌,2005年受自由行消费带动,生意蒸蒸日上。
“由于香港有免税优惠,购买国际名牌钟表与国内差额25%,加上香港购物选择多,又有信心保证,故吸引很多自由行人士来港选购。目前有一半生意是来自内地客,他们的消费力强,动辄购买几十万元腕表。”至于款式方面,梁青华表示,在各大名牌中,欧米茄(OMEGA)最受内地客欢迎,因为过去10年,欧米茄在国内努力建立名声,所以现时很多内地人士都很喜欢欧米茄。其余伯爵、爱彼、肖邦都是十分受欢迎的品牌。
服务社团
身为喜运佳集团的常务董事,梁青华先生并没有只在自己的公司中发光发热,而是在很多社团上也尽心尽力。1998年,由于他在钟表界声望很高,被推举为香港总表业总会第十七届主席,现任顾问。
2006年10月,梁青华先生出席香港青年联会举办的论坛,作为商界代表、香港钟表业总会主席的他对开征销售税提出了不少意见,会上他发言说:“征收销售税会打击香港的旅游业与购物天堂的美誉,甚至会进一步影响零售业界的生意。开钟表展会时,已经有不少参展商问我香港是否会开销售税,如果会的话他们就会转去其它没有销售税的地方举办展览。”
除了担任与自己职业有关的社团职务,梁青华先生还担任很多其它方面的职务,如香港交通安全队西九龙总区副指挥官,为此他经常会为一些学校上课,宣传安全知识。又比如,他还担任香港商业专业评审中心创会名誉会长,并于2008年获得该中心颁授荣誉院士头衔,2007年1月份,他随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率领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考察团访问江西,对内地的建设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同时他还担任香港贸易发展局钟表业谘询委员会委员(1998—2007)、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行业学科专家、香港教育局钟表业行业培训谘询委员会委员等多个社会职务。
后 记
梁青华先生是一个很看重缘分的人,当年也是机缘巧合才进入钟表行业,成立喜运佳钟表集团时,对于名字他没有刻意去取,而是随机在注册的地方选择这个名字。因此,在谈及未来方向时,梁青华先生笑言1997年之前曾想过将喜运佳上市,后来遇上金融风暴才暂且搁浅。
“上市很大压力呢!今后上市与否,看缘分吧!”梁青华与钟表业已经结下二十七年的缘分,相信有了这份情缘,他在钟表业一定会谱写出更加华美的篇章。
梁青华先生,1955年生于香港,1988年创办香港喜运佳钟表集团并担任董事、并任香港钟表业总会顾问、香港贸易发展局钟表兼谘询委员会委员、香港商业专业评审中心创会名誉会长、香港学术及职业自理评审局学科专家、香港教育钟表行业培训谘询委员会委员、香港交通安全队西九龙总区副指挥官。曾任香港钟表总会第十七届主席。
如如今,原始的日晷、刻漏不再是计时的工具,而成为诉说沧桑的老人,同样,现代的手表也不仅仅是时间的刻盘,更是身份的象征。基于此,为了争取客户,手表设计者绞尽脑汁,用之顶级材料,加以巧夺天工的工艺,力求手表臻于精准、高贵、美观。如何将这些人类精华推荐给人们,则需要一些眼光卓越、踏实诚信的代理商从中推广,喜运佳常务董事梁青华便是一位二十七年如一日地做着这样一份工作的人。
面对危机 谨慎从容
当下,全球经济陷入困境,金融业更是如山崩海啸一般岌岌可危,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层出不穷。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不可避免会受到这场“金融海啸”的波及,而极大依赖国外市场的手表代理行业自然首当其冲。
回归后,香港经历过97金融风暴和03年的“非典”这两次重大的危机,很多商人都从这两次困境中学会了应对困难的方法。作为香港最大的几间钟表零售商之一的喜运佳钟表集团又是如何面对这次危机的呢?梁青华先生说:“主要是要谨慎,作生意不能太冲动。记得1997年的时候,当时喜运佳在香港有9间分店,但到10月份的时候,金融风暴来了,公司出现了持续低潮,生意竟然只剩下20%至25%。这种低潮是我从事二十几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所以以后我开分店都非常谨慎,既要选好时机,也要看好地方,特别是交通发达的地方。”
接着他又补充:“还要对政府有信心,对大陆有信心。我现在的客户一半是香港的,一半是大陆的,现在虽然发生了全球性的危机,我的生意并没有出现下滑,主要得益于内地的广阔市场。很多公司都在裁员,我们集团反而正准备增新店。估计2009年年初,在中环,另一家分店将会开张。万一到时遇到危机,生意下滑,我们也不会裁员,而是会动员所有员工一起共度难关。”
邂逅珠宝 结缘钟表
1955年,梁青华先生出生于香港,一直都是在香港接受教育,加上他白手起家,成为拥有六家分店的名牌钟表代理商,这些经历正好符合了香港市民一贯推崇的“草根”文化,可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香港人。
1973年,梁青华先生离开学校踏上了社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公司做送货员,由于当时只有十八岁,因此,日后他经常自嘲自己曾经是一名“童工”。这样一份风雨不断,夏冬不分的苦差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可是梁青华先生并没有抱怨,而是充分利用工作的需要,跑遍了香港不管是偏僻还是繁华的每一角落。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开设分店奠定了很好的区位基础。不久,在朋友的推介下,梁青华先生来到一间黄金珠宝店当售货员。开始学做销售学员时,他跟着师傅学习黄金珠宝专业知识,搜集各种客户信息,学习如何同客户沟通,推介商品和如何讲价成交。生性聪颖的他很快便掌握了这些本领,不久就开始独立开展业务。
而这间黄金珠宝店邻近一间钟表行,客人常常请求梁青华先生帮忙引路到那钟表行买表,久而久之,梁青华便对钟表产生兴趣。1981年更索性转行卖钟表。1984年,梁青华先生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型钟表店铺,冠名“环亚表行”,专营瑞士、日本原装进口品牌手表。从创业之初,他就将市场定位于经营销售中高档钟表产品。当时正是香港钟表业蓬勃发展时期,很多日本、泰国客看中香港有免税优惠,专程来香港购买国际名牌手表。1987年,梁青华先生与朋友合资开设了一家表店。第二年,他又与四、五个朋友合资在尖沙咀中港码头开设了一家钟表店。1988年,香港喜运佳钟表集团宣告成立。
如今的喜运佳已经走过了二十年风雨,至今在港拥有5间分店、深圳有1间分店,成为享誉钟表界的钟表零售商。梁青华谦称:“与几十年历史的大表行相比,喜运佳实在谈不上是成功。”
多年的钟表经验,梁青华先生见证了钟表业的高潮和低谷。“60年代是钟表业最风光的年代,生意也好做,最高峰时喜运佳在香港有9间分店、上海亦有2间分店。后来97风暴,市道低迷,股市楼市大泻,失业减薪潮陆续出现。当时经济气氛很差,我们知道要进行调整才可生存,所以也迫不得已减铺。如果当时决策不当,就很难生存到现在了。”思路决定出路,梁青华先生的以退为进的方法值得当下很多企业学习借鉴。
依托内地 服务至上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各种店面的租金不断上升,促使零售钟表业竞争愈来愈白热化,梁青华先生坦言:“现时租金占了开支的30%,业界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条波斯富街竟有10多间钟表店,加上水货冲击,我们必须以提升售后服务质素来吸引顾客,例如我们会训练员工视修理腕表、换电池与购买手表一样,因为殷勤服务才可提升口碑。”
除了加强服务外,梁青华先生对公司的管理也非常到位,喜运佳集团每家店铺的工作时间都是从上午十点至晚上十点,这种选择既符合顾客消费的习惯,也能为员工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同时对员工的管理也很人性化,“我们都把员工当作自己的一种无形资产,当作朋友一样,定期进行3到6个月的培训,需要员工对每个品牌都有了解,增加专业技能。”梁青华先生如是说。
经过1997金融风暴后,喜运佳也日趋成熟壮大,而后又面对2003年“非典”风高浪急,喜运佳仍屹立不倒。2004年业绩更见辉煌,2005年受自由行消费带动,生意蒸蒸日上。
“由于香港有免税优惠,购买国际名牌钟表与国内差额25%,加上香港购物选择多,又有信心保证,故吸引很多自由行人士来港选购。目前有一半生意是来自内地客,他们的消费力强,动辄购买几十万元腕表。”至于款式方面,梁青华表示,在各大名牌中,欧米茄(OMEGA)最受内地客欢迎,因为过去10年,欧米茄在国内努力建立名声,所以现时很多内地人士都很喜欢欧米茄。其余伯爵、爱彼、肖邦都是十分受欢迎的品牌。
服务社团
身为喜运佳集团的常务董事,梁青华先生并没有只在自己的公司中发光发热,而是在很多社团上也尽心尽力。1998年,由于他在钟表界声望很高,被推举为香港总表业总会第十七届主席,现任顾问。
2006年10月,梁青华先生出席香港青年联会举办的论坛,作为商界代表、香港钟表业总会主席的他对开征销售税提出了不少意见,会上他发言说:“征收销售税会打击香港的旅游业与购物天堂的美誉,甚至会进一步影响零售业界的生意。开钟表展会时,已经有不少参展商问我香港是否会开销售税,如果会的话他们就会转去其它没有销售税的地方举办展览。”
除了担任与自己职业有关的社团职务,梁青华先生还担任很多其它方面的职务,如香港交通安全队西九龙总区副指挥官,为此他经常会为一些学校上课,宣传安全知识。又比如,他还担任香港商业专业评审中心创会名誉会长,并于2008年获得该中心颁授荣誉院士头衔,2007年1月份,他随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率领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考察团访问江西,对内地的建设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同时他还担任香港贸易发展局钟表业谘询委员会委员(1998—2007)、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行业学科专家、香港教育局钟表业行业培训谘询委员会委员等多个社会职务。
后 记
梁青华先生是一个很看重缘分的人,当年也是机缘巧合才进入钟表行业,成立喜运佳钟表集团时,对于名字他没有刻意去取,而是随机在注册的地方选择这个名字。因此,在谈及未来方向时,梁青华先生笑言1997年之前曾想过将喜运佳上市,后来遇上金融风暴才暂且搁浅。
“上市很大压力呢!今后上市与否,看缘分吧!”梁青华与钟表业已经结下二十七年的缘分,相信有了这份情缘,他在钟表业一定会谱写出更加华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