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养老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较大的社会问题,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就显得更为严峻。通过此次介入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的老人照顾、家庭关系以及养老问题,本文主要从老年个案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理论、老年人服务技术以及对政策进行反思。
关键词:个案工作;老年服务;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一、对个案工作的反思
通过此次个案工作,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个案工作中的建立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专业关系非常的重要。一定要澄清自己的角色,让案主信任自己,才能将整个个案推进下去。这次个案做的不是很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案主并不知道我们是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只把我们当做来看望她的学生或晚辈,所以无法与案主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沟通技巧太差造成的。个案工作的访谈技巧对于个案来说至关重要。社会工作中的介入是要有目标的介入,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却更像是在聊天,介入是要有引导技巧做支撑的。在个案工作中搜集案主资料时,应该在案主、案主家人及重要聯系人综合搜集资料,以更准确的了解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主要看案主对待问题的看法。在评估案主问题时,每个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也许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推动其他问题的解决,不能孤立的去制定介入方案。虽然此次个案最重要的案主是T奶奶,其次的案主才是案主的女儿,但本次个案工作者更加的是按案主女儿的意愿进行介入。很明显案主的女儿的意愿并不是案主的意愿,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案主的真实意愿。
在做老年服务时,我们一般会把老年人看做是“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把他们看做平等的个体。有些老人自尊心特别强,不希望他人用可怜的眼光对待自己。有些老人不愿意社工的关注点是自己的病痛,而更愿意展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这就需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同理心”技巧,准确得知案主的所知所想,站在案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二、对老年社会工作理论的反思
此次老年个案社会工作,我们共运用了三个理论:理性情绪疗法、怀旧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在我们刚开始运用理论时,对生命历程的理论有很大的偏差,但经过督导老师的纠正后,知道了生命历程理论的三个侧重点在于:①通过梳理生命历程认识到自己的偏好和倾向性;②对负面事件的认知;③正确看待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看到以前的生命历程对未来的启迪,人生的意义。虽然生命历程理论和怀旧理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我认为怀旧理论侧重的是人生中重要难忘的美好时刻;而生命历程理论则是用所有的重要时刻勾画出整个人生的脉络,更能显示出人生的跌宕起伏。我认为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着两个理论配合着交叉使用更好。
通过此次老年个案工作,让我认识到了老年人的家人、邻居及周围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也可以将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运用到老年社会工作当中。为老人寻找具有相似经历并康复的人,对其更具有鼓励的作用。链接社区、机构等各种资源,也会减轻家人照顾老人的压力。
三、对老年人服务技术的反思
在社会工作中尤其是个案工作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沟通技术。这次个案做的不是很成功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掌握沟通的技巧,比如说澄清和引导的技巧运用的很不到位,也没有深刻理解老年人背后话语的含义。比如说当我们的案主说今天外面天不错,你们去小区里走走吧。当时我们并没有理解老人的意思,其实她想表示的真正含义是她想要上厕所,想让我们回避一下。但案主时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老人,不会明说她的真正意图。我们当时没有理解她的真正含义,所以造成我们与案主之间关系的疏离。虽然我们在接案之前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案主的个人信息,但没有认真分析,也忽视了这些信息所带来的深层含义,所以在接案前对已有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和准备是很必要的。做老人服务一定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与经验,因为老年人的阅历一般都比较丰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储备,访谈也很难顺利进行。
在进行老人服务时,一定不要让老年人仰视和你说话,如果老年人是卧病在床的话,应该蹲在床边,这样老年人可以更感受到对他的重视,可以拉近距离,让老年人感到更轻松自然。说话声也要大一点,语速缓慢一些。赞赏也很重要,老年人很喜欢听到别人对他的肯定。如果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发脾气,也要配合老年人进行发泄,然后再转移老年人的注意力。
四、对政策的反思
首先,对我国养老模式的反思。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但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了高龄社会,居家养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许多家庭都是空巢家庭,许多人已经没有办法居家养老,有的老人只能被迫住进养老院。现在虽有许多新型的养老模式,比如说社区养老、互助式养老、政府养老、以房养老等。但这些养老方式都还没有普及,因为家庭养老是最主要也是被文化所崇尚的养老方式,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认定孩子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负有义不容辞的扶养义务;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他们对儿女的过高期望造成了空巢时的极度失望。特别在一些父母和子女沟通频繁、互动较多的家庭,孩子的离开不仅使生活的重心发生转移,而且让家庭突然失去快乐、祥和的氛围。孩子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突然被抽空,父母无所适从。应该加大宣传各种养老模式,让这些养老模式深入人心,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做好试点示范工作,这样可以使老年人更好地安度晚年,减轻整个家庭的压力。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颁布了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家庭纷纷响应,现在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是而立之年。他们的父母大多数都已经年迈,而他们的孩子多正在上学,许多人都面临着“中年危机”,既要为工作事业忙碌,也要顾及家庭。这一群体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持,该群体自身也可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互助群体,也可以很好的预防家庭危机。案主的家庭就是独生子女家庭,不但案主的女儿是独生女,连案主自身也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人力资源非常匮乏。
关键词:个案工作;老年服务;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一、对个案工作的反思
通过此次个案工作,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个案工作中的建立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专业关系非常的重要。一定要澄清自己的角色,让案主信任自己,才能将整个个案推进下去。这次个案做的不是很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案主并不知道我们是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只把我们当做来看望她的学生或晚辈,所以无法与案主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沟通技巧太差造成的。个案工作的访谈技巧对于个案来说至关重要。社会工作中的介入是要有目标的介入,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却更像是在聊天,介入是要有引导技巧做支撑的。在个案工作中搜集案主资料时,应该在案主、案主家人及重要聯系人综合搜集资料,以更准确的了解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主要看案主对待问题的看法。在评估案主问题时,每个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也许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推动其他问题的解决,不能孤立的去制定介入方案。虽然此次个案最重要的案主是T奶奶,其次的案主才是案主的女儿,但本次个案工作者更加的是按案主女儿的意愿进行介入。很明显案主的女儿的意愿并不是案主的意愿,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案主的真实意愿。
在做老年服务时,我们一般会把老年人看做是“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把他们看做平等的个体。有些老人自尊心特别强,不希望他人用可怜的眼光对待自己。有些老人不愿意社工的关注点是自己的病痛,而更愿意展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这就需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同理心”技巧,准确得知案主的所知所想,站在案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二、对老年社会工作理论的反思
此次老年个案社会工作,我们共运用了三个理论:理性情绪疗法、怀旧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在我们刚开始运用理论时,对生命历程的理论有很大的偏差,但经过督导老师的纠正后,知道了生命历程理论的三个侧重点在于:①通过梳理生命历程认识到自己的偏好和倾向性;②对负面事件的认知;③正确看待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看到以前的生命历程对未来的启迪,人生的意义。虽然生命历程理论和怀旧理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我认为怀旧理论侧重的是人生中重要难忘的美好时刻;而生命历程理论则是用所有的重要时刻勾画出整个人生的脉络,更能显示出人生的跌宕起伏。我认为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着两个理论配合着交叉使用更好。
通过此次老年个案工作,让我认识到了老年人的家人、邻居及周围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也可以将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运用到老年社会工作当中。为老人寻找具有相似经历并康复的人,对其更具有鼓励的作用。链接社区、机构等各种资源,也会减轻家人照顾老人的压力。
三、对老年人服务技术的反思
在社会工作中尤其是个案工作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沟通技术。这次个案做的不是很成功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掌握沟通的技巧,比如说澄清和引导的技巧运用的很不到位,也没有深刻理解老年人背后话语的含义。比如说当我们的案主说今天外面天不错,你们去小区里走走吧。当时我们并没有理解老人的意思,其实她想表示的真正含义是她想要上厕所,想让我们回避一下。但案主时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老人,不会明说她的真正意图。我们当时没有理解她的真正含义,所以造成我们与案主之间关系的疏离。虽然我们在接案之前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案主的个人信息,但没有认真分析,也忽视了这些信息所带来的深层含义,所以在接案前对已有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和准备是很必要的。做老人服务一定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与经验,因为老年人的阅历一般都比较丰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储备,访谈也很难顺利进行。
在进行老人服务时,一定不要让老年人仰视和你说话,如果老年人是卧病在床的话,应该蹲在床边,这样老年人可以更感受到对他的重视,可以拉近距离,让老年人感到更轻松自然。说话声也要大一点,语速缓慢一些。赞赏也很重要,老年人很喜欢听到别人对他的肯定。如果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发脾气,也要配合老年人进行发泄,然后再转移老年人的注意力。
四、对政策的反思
首先,对我国养老模式的反思。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但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了高龄社会,居家养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许多家庭都是空巢家庭,许多人已经没有办法居家养老,有的老人只能被迫住进养老院。现在虽有许多新型的养老模式,比如说社区养老、互助式养老、政府养老、以房养老等。但这些养老方式都还没有普及,因为家庭养老是最主要也是被文化所崇尚的养老方式,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认定孩子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负有义不容辞的扶养义务;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他们对儿女的过高期望造成了空巢时的极度失望。特别在一些父母和子女沟通频繁、互动较多的家庭,孩子的离开不仅使生活的重心发生转移,而且让家庭突然失去快乐、祥和的氛围。孩子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突然被抽空,父母无所适从。应该加大宣传各种养老模式,让这些养老模式深入人心,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做好试点示范工作,这样可以使老年人更好地安度晚年,减轻整个家庭的压力。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颁布了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家庭纷纷响应,现在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是而立之年。他们的父母大多数都已经年迈,而他们的孩子多正在上学,许多人都面临着“中年危机”,既要为工作事业忙碌,也要顾及家庭。这一群体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持,该群体自身也可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互助群体,也可以很好的预防家庭危机。案主的家庭就是独生子女家庭,不但案主的女儿是独生女,连案主自身也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人力资源非常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