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秧歌运动建构政党形象的实践探索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s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新秧歌运动,引领、推动秧歌舞、秧歌剧、歌剧的快速发展。新秧歌运动宣传了党的主张,鼓舞了民众士气,密切了军民关系,塑造了中国共产党良好的形象。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新秧歌运动是延安各类文艺活动中一道亮丽风景。广大文艺工作者在陕北地区流传的传统秧歌、民间秧歌基础上,通过利用、改造的方式,逐渐发展成秧歌舞、秧歌剧、歌剧等艺术形式,在各机关团体、广大师生民众的积极参与下,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
  新秧歌运动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新秧歌运动,使党的政治主张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新秧歌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文艺的形式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建构党的形象的成功实践和有益探索。
  一、新秧歌运动萌芽期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边区政府是国民政府承认的合法的地方政府。为了在短时间内打开政治局面,让当地的老百姓了解、拥护中国共产党,广大文艺工作者以陕北地区民众喜闻乐见的秧歌为载体,宣传党的革命思想和政治主张。
  1936年,人民抗日劇社采用民歌、小调的形式编演了《上前线》《亡国恨》等,这是借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秧歌来唤起大家的抗战意识。1937年8月,西北战地服务团采用传统秧歌的形式创作了《打倒日本升平舞》节目。演员们分别饰演工、农、兵、学、商和日本侵略者、汉奸,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这种尝试很受民众欢迎。
  党的文艺工作者将重在自娱自乐的传统秧歌转化成重在宣传教育的新秧歌,通过对传统秧歌的改造来宣传党的主张、建构党的形象,这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选择。
  二、新秧歌运动发展期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明确要求“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为了落实毛泽东讲话的精神,响应毛泽东提出的走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的号召,延安鲁艺广大师生组建了一支秧歌队,并在延安各地区演出,这标志着新秧歌运动的兴起。随后,延安各大文艺团体、机关组织了声势浩大、内容新颖的秧歌演出活动,新秧歌运动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迅速发展。
  新秧歌演出由歌舞和有故事情节的小场戏表演两部分组成,摒弃了旧秧歌中用的丑角和调情的成分,加入了工人、农民、八路军等人物形象,道具增加了具有政治导向的镰刀、斧头、五角星等,被群众形象地称为“斗争秧歌”。
  新秧歌运动通过“旧瓶装新酒”的策略,将政治现实通过新秧歌予以表达,演出节目有《拥军花鼓》《运盐》《跑旱船》《推小车》等。《拥军花鼓》以小场戏表演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融入秧歌演出中,传递了中国共产党的革新思想。周扬在看了春节的秧歌以后,写了《表现新的群众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之后》一文,其中说道:“这些节目都是新内容,反映了边区的实际生活,反映了生产和战斗,劳动的主题取得了它在新艺术中的应有地位。”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文艺工作者对旧秧歌的成功改造,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动员广大民众、宣传政治理念、凝聚人心的工具,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和执政主张渗透到了边区广大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建构。
  三、新秧歌运动繁盛期
  随着秧歌下乡活动的开展,新秧歌运动迅速发展。据统计,1944年春,陕甘宁边区各类秧歌队有949个。原来秧歌舞中穿插的小场戏表演发展为独立、有完整剧情的剧目,其戏剧情节复杂、角色丰富、内容健康生动,演出形式由广场搬向舞台,功能由娱乐转为教化,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新秧歌运动的发展步入高潮。
  这一时期,由于陕甘宁边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了“自己动手,生产自救”的号召。文艺工作者借助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宣传边区政府的执政方针,从而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秧歌剧目,最具代表性的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刘二起家》《钟万才起家》《赵富贵自新》等。文艺工作者以喜闻乐见的新秧歌表演形式宣传全民抗战、生产自救、破除迷信、学习文化的新风貌。
  秧歌剧《改造二流子》剧情简单、主题突出,通过先进者对落后者的说服教育,使落后者思想改变,进而加入生产自救、保家卫国的革命队伍中。这种对立统一的表演模式发挥了延安时期秧歌剧团结民众、教育民众的作用。
  还有一种剧情相对曲折、形式复杂的秧歌剧,如《张九才造反》《九一八》《减租会》《革命大家庭》《三大胜利》等。这类歌颂政党及劳动英雄、宣传政策的秧歌剧生动再现了边区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如《军爱民,民拥军》中唱的那样:“咱们边区好风光,吃水就想起挖井人。”
  新秧歌剧剧目取之于现实革命题材,大多根据边区的生活小事改编而来,这与旧秧歌的内容截然不同。另外,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到新秧歌的改造和演出中。新秧歌剧这种形式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构的有效途径。
  四、新秧歌运动延伸期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进行,新秧歌运动逐渐延伸到各大城市,它清新的内容、活泼的艺术形式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体验,有效配合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充分发挥了它的革命战斗作用。
  在党的领导下,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新秧歌运动,创作了秧歌舞、秧歌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其创作反映时代生活、思想内容更丰富的歌剧打下了基础。《白毛女》《刘胡兰》《血泪仇》等新歌剧正是在秧歌剧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型歌剧《白毛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献礼节目,其艺术性、思想性达到空前水平,对民族歌剧的创作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新秧歌运动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秧歌舞、秧歌剧、歌剧等艺术形式来实现政治目标的宣传、政治理想的表达、斗争情绪的鼓舞,使党在群众中形成较为稳定的形象评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秧歌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形象建构的典型范例和成功经验。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2020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延安时期文艺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构研究”(2020Z031);延安大学2020年科研计划项目“延安时期文艺宣传活动研究”(YDY2020-07)。
  作者简介:薛晓旭(1971-),女,陕西绥德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其他文献
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文化艺术,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书法作品的笔画形式语言、字形结构与章法之美都体现了书法作品的美术价值。在对书法作品进行鉴赏时,鉴赏者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鉴赏方式,如结合生活知识经验、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深入了解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不断提升鉴赏高度与水准,挖掘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时代价值。本文就书法的美术特征与鉴赏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一、书法艺术概述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
期刊
友禅是日本特有的染织工艺,植物纹是友禅染中最常见的主题。本文根据日本人对植物纹赋予的寓意,剖析植物纹的设计风格,从中能够看出日本人对生命的感悟以及日本人尊崇自然、热爱自然的设计理念。  一、友禅染的起源和发展  友禅染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贞享四年(1687)发行的《源氏雏形》里,根据该书中对于日本服装的发展及应用记载可以得知,友禅染最早是描绘在扇面上的,之后才应用在染织上。天和元年(1681),友禅
期刊
任航的视角是独特的,画面是自由的,可他的摄影思想并不被我国大多数人接受。任航的作品被人们定义为怪诞、荒唐、艳俗,其一部分作品更是无法让常人直视。但正是这种一反传统的摄影表现才最让笔者着迷。  一、任航的摄影艺术背景  任航,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东北大男孩,30岁因抑郁症自杀,著名新锐摄影师。生前曾受邀举办过22个个展、85个联展,并出版了16本个人摄影集,1本诗集。  任航的作品具有新潮的画面表现,在
期刊
普洛丁认为,人们多是通过视觉感知接受物体美,其不仅仅是单纯接受一连串符号,而且接受的符号要经过观察者的审美认知、经验判断及价值审视,在大脑中提炼后方能产生美感。舞台灯光作为舞台上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凭借抽象、丰富的特点活跃在舞台每一个角落,从而配合和衬托舞者的表演。我国传统舞台表演就是以月光衬托舞台表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舞台灯光艺术也获得长足进步,其作用愈发明显。  一、舞台灯光艺术的作用
期刊
远处的夕阳  带走了  最后一丝波浪  消散的云朵下  老屋飘着炊烟  捧起昨日掉下的花蕊  也许就在明天  当一切都被我驯化  那么是否会有一双手  抓住尘世残余的灰烬  在树枝搖曳的点点星光下  悄然挥洒在大海中  像荒漠里的骆驼一样  把自己化为仙人掌  在漫天黄沙下变成绿洲  我穿过茂密的森林  前往最深处  朝拜内心的神明  渴求中  我抓住地面的土壤  在细密的土块中  我端坐在黎明之
期刊
杏花春雨  早起散步,无意间在幼儿园门前看到三棵盛开的杏花树,心里特别欣喜。在淮北,杏花是最普通的花,杏树是普通百姓喜欢种植的一种果树,门前凡有空地,都会种几棵。小时候在老家,全村几乎都是茅草屋,一家挨着一家,都是一样的灰暗色彩,但有了盛开的粉色杏花,灰暗的茅草屋似乎有了生机,生活就有了希望。  杏花是北国春天里开得较早的花。春寒料峭,大地还是一片枯寂,没有一点儿绿色,杏花就在屋前欢快地盛开了。人
期刊
随着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物质得到满足后,人们对精神文明有了更高的追求。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能够放松人们的心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群众的音乐素养,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但是在实际开展群众文化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改善现状,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音乐活动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现阶
期刊
软装饰材料具有色彩性、实用性、艺术性等特点,将其运用到室内艺术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室内艺术表现力,打造具有艺术效果的宜居环境。鉴于此,本文对软装饰材料及其在室内艺术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与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期望对软装饰材料在室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室内艺术设计风格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室内艺术表现风格对软装饰材料的应用要求不同,因此软装饰材料在运用的时候,要和室内艺术风格协调统一,选择相
期刊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璀璨文明的特殊时期,许多艺术形式和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作为“六艺”之一的书法艺术,更是经历了更迭变化。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他的美学专著《美的历程》里把书法誉为“线的艺术”。“后世‘文’的概念便扩而充之相当于‘美’。汉字书法的美也确乎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之上,即在它们的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甲骨文开始了这个美的历程。”李
期刊
虹影和方方作为长江边的作家,都在记录、书写着当地人的生活,展现人们的生存境况,并引发思考。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虹影《饥饿的女儿》与方方《风景》的写作视角,指出两部作品在写作视角上的相同点,即以家庭中最小孩子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以及两位作家的不同之处,即虹影的个人化视角与方方的全知视角。  虹影,重庆人,在重庆长江南岸的贫民区里长大,1997年,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出版,引起轰动;方方,武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