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都具有一定的可以开发的潜能。本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持t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关键词:课堂教学;开发潜能;多元智能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出版了他的著作《智力的结构》,在这本著作中,加德纳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该理论产生后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加德纳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他认为智能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下,会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根据加德纳的观点,每个人都应具有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分别是:言语智能(Verbal intelligence)、逻辑 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肢体 动觉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它符合新课改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为帮助教育理论者和实际工作者进一步充分认识和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提供了一个新颖有力的理论依据,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有效评估学生的多元智能
  
  在课堂上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评估或鉴别学生的多元智能。在传统的智力测验中侧重语言和逻辑 数学智能的评估,而在多元智能理论中侧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智能的体现不仅表现在考试、测验的结果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需要运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评估和鉴别学生的多元智能。
  
  1.观察法
  美国学者阿姆斯特朗强调在教学情境中直接评估学生的智能,特别是观察法的运用。观察法分为一般观察和集中观察两大类。一般观察是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并记录下来归入学生的个人档案。集中观察就是观察学生智能的一些特别方面或观察某一组特别的学生,观察时让学生集中进行一些特别的活动。
  
  2.自陈测验法
  就是让学生回答和多种智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来确立其优势智能类型。
  
  3.收集资料法
  可以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收集学生的资料把它归入学生个人档案中,如收集学生的作品、学生的影像资料等等。
  
  4.谈话法
  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任课教师、学生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智能状况。
  
  三、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
  
  1.设计弹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预期接受该教学影响后的发展状态的表述,而且是落实到非常具体的发展指标的表述。《新课标》中每门科目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虽说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但课程内容不同,所教班级不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其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学生至少都具有上述的八种智能,但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且也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整合或糅合这八种智能。具有不同智能组合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不一样,说明学生有“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差异。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要从学生的智能差异出发,设置弹性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不是每个人都达到一样的目标。这样就不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太饱的情况,每个学生都将获得优势智能的展示和发展,并实现个人的价值。
  
  
  2.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教学中都是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步骤、统一的结论、统一的评价,甚至连学生的感情也统一起来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加德纳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智能学校教育理论指出,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学校教育的每项改革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最大效益。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教学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满足教师的需要。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学生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对教育教学一切重大问题应有表达权。主体性的核心是个性化。学生主体是个性化的主体。在一定意义上说,主体教育即个性化教育。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人性的彻底解放。学生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学生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也就没有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每个学生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判断每位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风格,为每个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多元智能的教学内容整合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我们不能仍停留在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上,而应走向整合性的学习。现行的学校教育课程结构应有利于学生的整合性学习,而不是互不关联地学习某一课程。
  首先是民族化、多元化、地方化的课程资源利用。加德纳认为文化是影响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文化或社会对不同类型的智能有不同的评价,使个体在各种智能的发展上有不同的动机,也使某一社会的人群在某些智能上会有高度的发展。学习者一般倾向固定的认知方式和问题解决方式。通常认为,个体所接受的文化决定了他所支持的认知方式。教师要将教科书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开发利用民族的、多元的、地方的、学校的课程资源,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经验和智力层次融合起来,促进学生迁移的产生。例如,从有形的课程资源来看,西藏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8844米的珠穆朗玛峰,5座8000米以上的冰峰,40多座7000米以上的雪山。文化遗址众多,如文部古象雄文化遗址、雍布拉康、古格王国遗址、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等;西藏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技术资源、传统农业资源、传统的养殖资源等。从无形的课程资源来看,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音乐歌舞、婚恋嫁娶、节日等,藏族传统文化的求善克己,坚忍不拔,尊崇自然,人为自然一分子的自然观,至善高于物质利益、利他的价值观等。
  其次是有意义的单元(主题)教学。有意义的单元(主题)教学使用有意义的话题、概念、观点作为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内容的连接点。在这种方式中,教材成为一种资料,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而不再是覆盖一切的文档。 为获得跨学科的成果,学生要注意理解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观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核心内容的洞察力,发展特殊的思维能力或其他能力。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割裂了知识的联系,使有意义的知识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有意义的单元(主题)教学是跨学科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学科之间的有意义关联,使学生获得整体、全面的认识。
  
  4.评价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在评价的内容、主体和手段上基本是单一的,难以全面地对师生进行评价。多元智能理论非常重视对评价的研究。加德纳认为,评价应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为个体提供有益的反馈,另一个目的是为个体周围的社区提供有用的资料。评价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为他们提供有关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以及提出继续学习方向的建议。多元智能评价观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应该全面地反映评价对象。
  首先,在评价内容上,传统评价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问的差异,而且仅仅是对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能力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的内容应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评价,还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等,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在评价主体上,传统的一元化智能评估是以教师为主的单一的他人评估,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尤其忽略了自我评价的价值,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被评估、被理解、被检测的对象。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应该形成多元化评估主体,让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进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的多元评估体系。第一,教师评价。第二,学生白评。学生自评能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发展自我内省智能。教师通过学生的自评,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提高。第三,师生互评。师生共同评价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人际交往智能,学会尊重、欣赏他人,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具有不同智能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家长评价。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协助老师督促教育好学生。
  最后,在评价手段上,传统评价过多注重定量方法而忽视定性的评价手段。书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评价学生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方法。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是对具有内在性、模糊性的心理因素进行评估,必须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加德纳推荐采用“学习过程档案”,档案可收入学生所写的原始目标、草稿与修正稿,也可以包括学生的日记或影响学生作品的文章或照片。评价不单是质量的鉴别,还应是个性的展示、能力的展示和创造性的展示。不能只重视“结果”,要注重在过程中评价,要重视课程的平衡,促进学习者感情、体质、审美、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强调一切评价都要围绕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独立学院培养目标,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为例,结合“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精品课程建设,针对该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以寻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独立学院;教学思路;教学方式    近年来,独立学院在我国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它们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本着理论教学与公
期刊
摘 要:从目前我国国情及双语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针对本科生开设的“催化化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总结了在高校双语教学方面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催化化学基础;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普遍承担着培养专门化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方便学生直接掌握本学科
期刊
摘要: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理工科院校如何实施“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数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调整考试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思想;多媒体教学;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蒋红敬(1984-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的现状,综合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学生主观能云力I}生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大学物理;教学经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个案为例探讨案例教学的有性问题。要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效果,必须精选案例,让学生有话可说;必须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将案例上升到理论高度,说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有热性    案例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将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能使深奥枯燥的原理变得简单,容易为学生理解,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
期刊
摘 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三本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之进行改革,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突出“做什么,怎么做”,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预测”;参与式教学;三本院校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还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性。一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靠教师向学生灌
期刊
摘 要: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扎实的基础知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思路,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和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案模式设计,并重点进行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的探索。文章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并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创新改革;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与空间解析几何的整合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自然地融入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使教学“活”起来,从而有效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不仅将使空间解析几何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决策性的内容,还将使教学过程实现多要素、多环节的系统化、综合化和最优化。  关键词:教学整合;空间解析几何;现代教育技术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几点建议:运用数学开放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运用跨章节编制综合题,培养思维的迁移性品质;注重“正难则反”策略的训练,培养逆向思维的品质;编制问题域,培养思维的重组性。  关键词:创遗性思维品质;数学开放题;思维的迁移;逆向思维;思维的重组
期刊
摘 要: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工作方法单一,出现形式化的倾向;同时,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也缺乏执著信念的支撑。所以,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要想取得突破,应多从事现实生活中的实证性研究,注意区分人们社会生活的背景、地域、族群等方面的差异,对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应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精神生命    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拥有意志和内心世界,并且不满足于自然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