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和地理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本地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要求把乡土资源加入到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综合能力。本文总结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分析了在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
进入世纪之交,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启和深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日益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部分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凸显出历史乡土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新特点:一是明确提出历史乡土文化教学概念,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三是历史乡土文化教学目的更注重挖掘历史乡土文化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是新课改对历史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于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意义重大。
1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意义
1.1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教学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并且主动地进行适度的课程开发,既满足了广大师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又融入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而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校课程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推進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同时,通过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当今学生普遍存在的学力不足的状况;培养学生自主交流、主动探究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
1.2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长期以来,中学课程资源的选用实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课程,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这样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环境里,不同地域的学校、不同学生和教师,无论是在生存背景、个体需求还是在先天素质、后天努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差异。多方因素影响下,造成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乡土史知识匮乏,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的局面。
1.3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客观需要
大家知道,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力量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获得愉快和悲惨,我可能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这说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念,更是广大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
2肇庆地区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
肇庆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内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于一炉。肇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如宋文化、包公文化、端砚文化、摩崖石刻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广信文化、红色文化等系列文化。肇庆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名人荟萃:如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日本留学僧荣睿、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廉洁奉公的包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北伐名将”叶挺、西江农民运动的先驱周其鉴、早期中共两广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邓拔奇、广州抗日救亡运动杰出学生领袖“救亡擎旗手”钱兴、国际“物理大师”“物理学泰斗”吴大猷、当代著名中国画大师“岭南画派巨擎”黎雄才等。
3肇庆初中历史学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3.1乡土资源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技能,指教师在讲解新课题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种教学行为。在历史课堂实例教学中教师结合肇庆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把乡土课程资源与课本教材进行整合。如讲解《西学东渐》时选用沟通东西方的第一人利玛窦作为导入的主题,首先对利玛窦在肇庆的历史进行筛选甄别,结合教材实际合理引入,采用乡土资源精心设计。历史课堂导入,有助于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地进入新的学习情境。
3.2植入真实历史情境,增加课堂趣味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模拟创设历史场景或历史情境,使学生融入情境进行历史体验,并围绕史料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增加了文化史、社会史、科技史等内容,内容更多是趋于理论化,教材中的资料也比较少,想要更深的体会历史变迁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历史史料进行说明。利用肇庆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肇庆的历史情境中感受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历史与个人的联系,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和本质。
3.3开设综合实践探究课程,深度研究历史
综合实践课程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课程学习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因此对肇庆市乡土资源进行开发时,以肇庆乡土历史文化为依托,学校及教师根据历史教学目标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堂,研究古文物、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研究等多个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作用,深度研究历史。且以学生身边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发与历史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3.4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学生生活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及各种职业体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社会大课堂。肇庆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多种多样的民间风情,通过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研究肇庆的文化遗址,民风民情;通过研究学生身边熟悉风俗文化,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理解家国情怀,有助于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促进本地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校和家长应该认识到开发乡土资源的优势,并给予一定的支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校条件。虽然目前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问题,但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促进历史教学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
[2] 吴刚平.初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初中历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
进入世纪之交,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启和深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日益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部分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凸显出历史乡土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新特点:一是明确提出历史乡土文化教学概念,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三是历史乡土文化教学目的更注重挖掘历史乡土文化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是新课改对历史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于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意义重大。
1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意义
1.1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教学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并且主动地进行适度的课程开发,既满足了广大师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又融入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而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校课程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推進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同时,通过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当今学生普遍存在的学力不足的状况;培养学生自主交流、主动探究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
1.2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长期以来,中学课程资源的选用实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课程,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这样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环境里,不同地域的学校、不同学生和教师,无论是在生存背景、个体需求还是在先天素质、后天努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差异。多方因素影响下,造成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乡土史知识匮乏,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的局面。
1.3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客观需要
大家知道,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力量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获得愉快和悲惨,我可能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这说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念,更是广大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
2肇庆地区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
肇庆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内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于一炉。肇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如宋文化、包公文化、端砚文化、摩崖石刻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广信文化、红色文化等系列文化。肇庆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名人荟萃:如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日本留学僧荣睿、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廉洁奉公的包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北伐名将”叶挺、西江农民运动的先驱周其鉴、早期中共两广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邓拔奇、广州抗日救亡运动杰出学生领袖“救亡擎旗手”钱兴、国际“物理大师”“物理学泰斗”吴大猷、当代著名中国画大师“岭南画派巨擎”黎雄才等。
3肇庆初中历史学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3.1乡土资源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技能,指教师在讲解新课题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种教学行为。在历史课堂实例教学中教师结合肇庆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把乡土课程资源与课本教材进行整合。如讲解《西学东渐》时选用沟通东西方的第一人利玛窦作为导入的主题,首先对利玛窦在肇庆的历史进行筛选甄别,结合教材实际合理引入,采用乡土资源精心设计。历史课堂导入,有助于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地进入新的学习情境。
3.2植入真实历史情境,增加课堂趣味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模拟创设历史场景或历史情境,使学生融入情境进行历史体验,并围绕史料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增加了文化史、社会史、科技史等内容,内容更多是趋于理论化,教材中的资料也比较少,想要更深的体会历史变迁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历史史料进行说明。利用肇庆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肇庆的历史情境中感受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历史与个人的联系,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和本质。
3.3开设综合实践探究课程,深度研究历史
综合实践课程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课程学习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因此对肇庆市乡土资源进行开发时,以肇庆乡土历史文化为依托,学校及教师根据历史教学目标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堂,研究古文物、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研究等多个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作用,深度研究历史。且以学生身边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发与历史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3.4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学生生活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及各种职业体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社会大课堂。肇庆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多种多样的民间风情,通过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研究肇庆的文化遗址,民风民情;通过研究学生身边熟悉风俗文化,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理解家国情怀,有助于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促进本地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校和家长应该认识到开发乡土资源的优势,并给予一定的支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校条件。虽然目前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问题,但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促进历史教学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
[2] 吴刚平.初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