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平曲线最小半径计算分析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tian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互通式立交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做出了规定,但在正文及条文说明中均没有给出数据的来源,对于初学互通立交设计或者部分多年从事设计工作的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只是一味的遵从执行,并不理解为何这样规定,在指标的运用上缺乏灵活性。本文就作者近20年工作经验,对规范中公路互通式立交平面指标的来源进行计算、说明,希望对相关人员在工作中予以帮助,供同行参考探讨。
  关键词:互通立交;平曲线;半径;计算
  公路互通式立交中匝道的圆曲线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立体交叉的形式、用地、规模、造价及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匝道的设计速度、车辆组成和当地气候条件,同时应考虑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规定值。在《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中规定,在积雪冰冻地区,不应小于规范中一般值。
  1、规范中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确定
  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是否合理,对行驶在匝道上车辆安全和驾驶者及乘客的舒适度有很大影响,同时也是确定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建设规模极为重要的因素。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公式与《道路勘测设计》中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公式相同,根据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和最大超高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R―圆曲线半径 V—运行速度 μ—横向力系数 i―最大超高值;
  在计算时,非积雪冰冻地区的运行速度采用设计速度,在积雪冰冻地区根据实际可能的运行速度取值。
  最大超高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第7.5节确定,积雪冰冻地区匝道圆曲线最大超高采用6%,在非积雪冰冻地区,当交通组成中大客车及货车偏少,以小客车为主时,匝道最大超高可采用8%。
  (1)非积雪冰冻地区横向力系数的取值
  与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计算相同,横向力系数在确定互通立交匝道平面最小半径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取值的主要依据为两点,一是确保车辆运行安全,二是驾驶人员及乘客的舒适度。根据调查资料及科研成果,从人的承受能力与舒适感考虑,舒适度可分为4个等级:
  A级:驾乘员或乘客不感到弯道存在,很平稳;
  B级:驾乘员或乘客略感到弯道存在,尚平稳;
  C级:驾乘员或乘客感觉到弯道存在,略感不舒适,行驶尚平稳;
  D级:驾乘员或乘客弯道感强烈且不舒适,行驶不稳定,有倾覆的危险。
  根据相关科研的结论,在公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计算时,横向力系数采用C级舒适度对应的阈值,取值范围0.09-0.18,取值随设计速度递减而递增(120km/h→20km/h);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的计算,横向力系数采用B级舒适度对应的阈值,取值范围为0.05-0.06。
  相对公路正常路段,匝道上行驶的车辆运行速度一般较低,且匝道长度较短,对于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受收费站的影响,运行车辆还存在减速或停车缴费的情况,当车辆在匝道上行驶时,驾驶人更希望操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在确定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在确保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牺牲驾驶人员和乘客的舒适度,条件受限时,横向力系数取值可稍超过C级舒适度对应的阈值。
  根据国外研究成果,日本计算互通立交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的横向力系数取值范围为0.10-0.23,大于0.15值用于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德国对横向力系数的取值,通过允许横向力系数与极限横向摩阻系数比控制,其最大允许横向力系数与极限横向摩阻系数之比采用 0.7。
  根据实地观察测量统计,我国高速公路极限横向摩阻系数主要分布在0.4-0.6,绝大多数超过0.4。若极限横向摩阻系数取0.35,允许横向力系数与极限横向摩阻系数之比取0.7,则匝道允许的横向力系数为0.24。
  综上分析,参考发达国家横向力系数取值,规范中在计算匝道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时,横向力系数采用C级舒适度对应的阈值,取值范围为0.12-0.18,随匝道设计速度递减而递增(80km/h→30km/h);计算匝道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时,横向力系数可适当增大,但不超过0.4。
  (2) 规范中一般最小半径的计算
  根据上述内容,在计算互通立交匝道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时,运行速度采用设计速度;设计速度≥40km/h时,横向力系数≤0.15,設计速度<40km/h时,横向力系数≤0.18;最大超高分别按6%和8%计,当设计速度<40km/h时,从行车安全考虑,最大超高宜采用6%。由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到匝道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见下表。
  (3) 规范中极限最小半径的计算
  在计算互通立交匝道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时,运行速度采用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0.22;最大超高分别按6%和8%计,当设计速度<40km/h时,最大超高采用6%。 由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到匝道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2、设计细则中积雪冰冻地区极限最小半径的确定
  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没有对积雪冰冻地区极限最小半径做出规定,但在《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中予以规定。
  在积雪冰冻地区,车辆实际行驶速度较设计速度有所下降,日本在计算积雪冰冻地区最小平曲线半径时,采用的运行速度较设计速度低10km/h。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计算时采用的运行速度较设计速度低5km/h。从车辆运行安全角度考虑,为避免车辆侧滑,《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规定,在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髙不得大于6%。
  在积雪冰冻地区,根据德国科研成果,当路面积雪结冰时,道路极限横向摩阻系数为0.2-0.3,在积雪结冰路面上若不采取防滑措施,极限横向摩阻系数将小于0.2,因此允许的横向力系数≤0.1,我国公路取值为0.08,日本取值为 0.1。经综合分析,匝道横向力系数可采用0.1。   由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到积雪冰冻地区匝道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积雪冰冻地区的极限最小半径值与一般地区的一般最小半径值相同,故《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规定:在积雪冰冻地区,匝道圆曲线半径不应小于一般最小值。
  3、规范中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6.5条规定,位于中等强度降雨地区时,路面横坡度宜采用2%;当位于降雨强度较大地区时,路面横坡度可适当增大。互通式立交匝道也按此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适当增大后的横坡度不超过2.5%。因此,2%和2.5%可作为匝道不设超髙时的最大反向横坡度。
  当有反向横坡存在时,平曲线半径越大,用以抵抗横向离心力和反超高阻力的横向摩阻力就越小,安全性和舒适性也就越高。反之,计算采用的横向力系数越小,平曲线半径越大,横向离心力和反超高阻力就越小。
  根据相關科研成果,推荐的不设超高时的横向力系数为0.035-0.04。在计算匝道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横向力系数取值为0.04。
  由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到不设超高的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
  4、结束语
  随着国家公路网规划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内路网规划的实施,采用互通式立交将各高等级路网进行衔接,成为转向交通首选;在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多高等级公路的平面交叉成为行车的咽喉地段,交通拥堵不堪,急需改造为互通式立体交叉,在互通式立交设计时选取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最大超高为6%时,最小半径宜选取一般最小值,条件受限时可选取极限最小值;
  (2)最大超高为8%时,最小半径可选取极限最小值;
  (3)积雪冰冻地区,极限最小半径应选取一般地区的一般最小值;
  具体在设计时需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地形、地貌、受限等因素及工程规模不断深入分析、综合比较取值,设计出安全、经济、环保的互通式立交。
  参考文献:
  [1]张雨化,等.道路勘测设计.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JTG D20-2017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交通事业一直以来都是关乎经济和民生的大事。在我国的交通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关于公路桥梁的工程建设事业方兴未艾。大量的新型技术被引进,桥梁与公路的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但是,即便如此,关于工程造价的问题也仍然屡见不鲜。本文将对公路桥梁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造价的现状提出控制措施,对于改变现如今在工程桥梁造价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论述。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分析  在
期刊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更为直接的体现就是对房子的需求。这种需求促进了房产市场的发展,进而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各种房产项目的出现,都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或者说建筑行业过快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很多不负责任的开发商会因为过分追求利益而没有在意它们所开发的房产的质量问题,这就在一定
期刊
摘要:目前,在环球经济化和贸易世界化的背景下,国家想要谋取发展,这对占据国民经济极大地位的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而对于我国的建筑业来说,如何能够保证建筑施工作业的安全程度和完成量,很大一部分是依靠于建筑工程土建筑施工中桩基础的稳固及合理。这其中,对于土建筑施工中桩基础的工作具有极大指导意义的施工技术,才是企业应当首要思量的重大问题。下文将一一阐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的技术的应用。  关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基建工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也迅猛地发展起来。在整个城市化进程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土木工程,它对城市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般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技术的有序展开,可以说施工的技术对于施工质量的好坏起着一定的作用,质量的提高可以提高综合效益,同时增强土木企业持续的竞争力,对于土木企业的长期有效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施工技术;措施;管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稳健的现代化发展,建筑领域也是突飞猛起。此文通过对目前道路桥梁开展的设计工作,在理论方面所具备的重要性展开了论述,然后对其发展过程实施了简述。同时对其实践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中国的道路桥梁在施工设计这一领域当中,可以供给有效的参考以及帮助。  关键词:道路桥梁;设计;理念变更;实践进展;研究  对于中国的道路桥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对其开展的设计工作。这方面的工
期刊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通常情况下其投资是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得到一定的回报,所以对建筑工程的造价加强全过程控制,可以有效保证造价审核的顺利进行,也是保证该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其造价进行控制其主要意思就是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费用进行预算,这也是工程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和核心。对此,本文将会对其造价控制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探讨具体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造价
期刊
摘要:对于民用建筑来说,其建筑工程项目不仅仅是指建筑主体建设的稳固性和质量,人们对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的整体装饰工程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其质量标准也在不断的提升。装饰工作由传统模式下的辅助性工作演变成了一个系统的工程类型,且从装饰工程本身的角度来说,要顺利实施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方式,本文就这两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民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质量控制  建筑装饰工程由于
期刊
摘要:土建工程的数量在近些年来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其中混凝土的施工相对来说包含范围较广且难度较大,为相关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混凝土施工是整体土建工程建设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对其中应用的技术进行探讨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本文将对混凝土材料和结构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别从准备阶段、浇筑阶段、养护阶段分别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工程项目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地增长,而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技术也一直在优化和完善,以液压滑模技术为例,与其他传统的模板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高效率、节约原材料、质量好等等。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帮助很多建筑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升了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主要以滑模体系中的操作平台、滑模体系和液压系统等构件的准备工作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浅圆仓液压;
期刊
Summar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China's energy material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tense, and the storage of coal resources is very rich. However, the actual situation is that Ch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