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b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从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教学能力养成的影响、时代和社会发展现实需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这两个方面着手,通过解剖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结构,以得出内向完善和外向扩张是提高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关键的观点。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内向完善;外向扩张
  现今国内学术界对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研究,更多是从高师美术教育方针制定者、人才培养者等外在方面对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和探索[1],较少从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角度对其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试从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和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教学能力两方面着手,通过剖析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结构,进而分析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
  1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教学能力养成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课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培养模式偏重于课堂教育,课程设计不合理,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科教育实践流于形式,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影响学生教学能力的养成,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现实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要求。“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既不同于专业美术院校,也不同于书画院,它培养的应是美术教师而不是画家。从学科角度特点出发,美术教育本质是传递文化,传递一种以美为核心的文化。而社会主义高等美术教育更担负着培养受教育者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2]因而,要改变以往我们主要关注学生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忽略对其文化传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的状况,从培养画家型人才转变到培养高水平的美术教育教师上来,转变到提升学生在内在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上来。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由于招生体制和办学机制的问题,普遍缺失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除了教育决策者、培养方、教育者等需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给予改革和完善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学生 “专业性和师范性并重”、“理论和技能同行”的培养要求。
  2 时代发展需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更重要是在美术欣赏和评论能力上。而这种理论层面的能力拓展需要在高师阶段对美术理论进行系统的掌握和研究,使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转化为可启发和引导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单一而呆板的技能掌握,将无法胜任新时期中小学美术教师一职。在随信息技术的来到的网络时代、读图时代,如果美术教师掌握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势必会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鉴于目前高师美术教育的现状,有学者提出高师美术教育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观点。注重提高学术性的同时,应突出师范性,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探究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实现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化奠定基础。[3]这样的培养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然而,有了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还是离不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挖掘。教学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色,学生个人的性格、情感、审美趣味对教学能力的养成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比如,一个想做老师的学生,在其读书期间势必会非常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去探索本专业以外的更广阔知识空间,去夯实自身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去不断发现创作的源泉和生活中的乐趣,在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旅途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那么不管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其自身的教学能力养成和提高就不成为问题。
  3 内向完善和外向扩张是提高的关键
  教学能力是衡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职业能力的最重要标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要成为适合现实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教师,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拥有美术教学能力。罗晓飞、母春生在《高师美术教育中教学能力的培养》指出:“课程的安排对教学能力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应对当前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革”;“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和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并重,整合学科专业性教育与师范职业性教育”。[4]事实上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锻炼,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并重,仅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从学生角度来说,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源泉在于内向完善,提高其教学能力的动力依靠外向扩张。
  3.1 内向完善是提高的源泉
  所谓源泉,是指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根本。目前学界公认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表现能力以及美术欣赏和评论能力。这些能力综合起来都是奠定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基础。高师美术教育主要目标是以美术活动作为手段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师资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作为美术教师,教书与育人是统一的。美术教师给予中小学生的不单是美术知识和技能传授,还应有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审美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塑造,树立学生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这些现实教学要求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自我完善的目标和境界。
  教学能力的培养,非朝夕能成,它离不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对自我的持续内在要求,并在这种内在驱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美术专业水准和教学技能。
  3.2 外向扩张是提高的动力
  所谓动力,指使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的推动力量。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画”,它实际是兼具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统一体。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不单要学习美术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教育教学相关课程知识;不单要学习教会学生画,还要学习引导和启发学生赏析和评论作品;不单要学习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关知识。这种无限的外向扩张学习,可成为不断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动力。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学实习、见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向外拓展学习,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学习新的教学理论,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研究课堂教学过程,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教学素质,在实践中提高美术专业教育质量。教学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长期坚持积累,立足于教学实践,大胆实验,反复探索,在深入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师素质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向完善和外向扩张是提高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罗晓飞,母春生.高师美术教育中教学能力的培养[J].学理论,2009(19). 华龙宝.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0(6):234-236,250.
  [2] 肖兴华.对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重技能轻理论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5):92.
  [3] 罗晓飞,罗永禄.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师美术教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5):72.
  [4] 罗晓飞,母春生.高师美术教育中教学能力的培养[J].学理论,2009(19).
其他文献
<正>一、来稿篇幅以5-7千字为宜,重大论题可酌情加大篇幅;若系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请注明批准文号。二、来稿请附中、英文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文章题目、摘要(150-200字左
期刊
加氢裂化装置操作压力较高,高压分离器液位计真实准确是防止装置发生高压串低压事故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加氢裂化装置热高分液位计周期性假指示的现象表征、处理过程以及引压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PU)内科的疗效。方法采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铋剂的四联疗法。结果十二指肠溃疡45例,愈合40例,愈合率91.9%,总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科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新生儿感染葡萄球菌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来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闭合性损伤13例,开放性损伤2例,行单纯修补术8例、Roux-en-Y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