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体系这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贯穿于整个项目的任何阶段,只有认识风险因素,控制风险征兆,才能有效地做出应对风险的策略。本文针对油气田企业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逐一分析,追溯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其管理控制办法,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的招投标风险防范理论体系。
关键词:油气田 招投标 风险管理
一、引言
招标是规范选择交易主体、订立交易合同的法律程序。它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具有竞争性、程序性、规范性、一次性、技术经济性的特性。招标能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最大限度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油气田企业,一般作为项目甲方存在,在项目立项以后,甲方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招投标阶段,也就是主要集中在能不能把握物有所值的市场经济规律,能不能实现择优和共赢的目的,从而通过招投标确定一个合理分配风险的承包合同。
二、油气田企业在招投标阶段的工作流程及特点
油气田企业招标工作流程一般包括:编写招标方案及审批,编制招标文件,发布公告或邀请,发售招标文件,澄清、答疑,开标,评标,结果审批,公示,质疑或投诉处理,发放中标通知书。
由于油气田生产的特殊性,以下几点会对招标活动的竞争性提出挑战,一是思想形态方面的石油意识强于共赢意识,习惯意识强于规范意识;二是施工队伍资源方面,内部单位及改制企业正在逐渐减少但还尚有一定的存在性;三是地理环境方面,油气田的生产单元大面积处于县乡之中,复杂的企地关系及地方保护主义不可逾越;四是油气勘探开发本身具有行业特殊性,并且存在项目资金、计划和实施的不确定性。
三、油气田企业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式、发包模式、评标细则及合同类型选择的不确定性是甲方要面临的主要招投标风险,它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顺利进行。油气田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常见的风险有:应招标而未招标的风险,招标条件不具备就开始招标的风险,中标人转包、违法分包的风险,现场踏勘不规范的风险,虚假招投标的风险,挂靠的法律风险,围标的风险,开标后有效投标不足三个的风险,黑白合同的风险,低价中标的风险,虚假招投标的风险等,以下着重探讨下主要风险。
1.招标条件不完全具备的风险
表现形式:(1)属于重点工程项目,工期紧,急于开工建设,需尽快确定施工单位的工程;(2)工程项目属于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多采用费率招标,而费率招标的工程在签订合同时通常只是签订了下浮率值及暂定价,容易引发的建设方图纸审查不细、施工方想方设法增加现场签证及设计变更的风险,而且因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影响的风险也常只能由建设方承担。
风险防范:(1)履行项目招标程序,明确能控制造价和实现资金合理使用的依据;(2)充分重视前期工作,减少“三边”工程的产生,尽量减少因设计滞后而不得不采用费率招标的情况,此外必须确定合理的招标费率下浮范围,不片面追求低费率中标。
2.中标人转包、违法分包的风险
表现形式:(1)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3)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4)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
风险防范:(1)将专业分包项目在总包招标时明确规定做单独分包招标,如消防工程等,这样便于发包人控制;(2)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并设定严格的违约责任;(3)加强监理单位的监督责任,要求监理单位严格监督查处转包、违法分包,被配套奖惩措施。
3.虚假招投标的风险
表现形式:(1)先行实施,补办手续,已开始或完成施工、供货或提供服务,后补办招标手续;(2)陪标串标 提前确定中标人,拉其他企业陪标或串标,进行象征性招标;(3)暗箱操作 有意限制或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创造机会;(4)蓄意谋划 招标失败 设置技术壁垒,蓄意造成招标失败,迫使转为谈判或其他方式实施。
风险防范:(1)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律制度;(2)放宽资格审查制度 ,不要提出高于招标工程标准所需要的资质条件,让更多的投标人参加投标,加大串标者的行为成本,使串标成为不可能;(3)严格限制评标委员会的废标行为 ,在招标文件中应规定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废标情形外,尽可能放宽废标条件,使更多的投标人参与竞争。
4.黑白合同的风险
表现形式:(1)招标人向中标人提出压价、增加工作内容等违背中标人意愿的要求,以此作为发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的条件;(2)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 ;(3)招标人与中标人按照招投标文件签订合同后,又签订与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合同。
风险防范:(1)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合同;(2)履约过程中发生范围调整、工程变更等情况时,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规范签署补充协议;(3)依法签订的补充协议及时办理备案手续,避免签订“黑白合同”。
5.电子招标的风险
表现形式:电子招标能利用网络技术便捷、高效地在线履行全部招投标工作,但不可避免的也为招投标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比如系统会受到竞争对手或是黑客等外界攻击或是入侵、内部人员有意无意的破坏与泄密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当然系统构建本身的可靠性、稳定性的好坏也会给以后的操作带来风险。
风险防范:电子招投标体统本身设计时,既要兼顾到传统招标的工作流程,又要考虑到在网络上实现招标的特殊性,做好人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在提高招标效率的同时考虑到网站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必须经常对数据库等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加装防病毒软件来防范,保证系统稳定而可靠地运行。运用多种安全技术, 包括基于一次性口令的密钥更新,秘密共享,标底保密等,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投标工作的安全性。
此外,根据2012年2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需要着重强调的有,油气田企业不得针对一些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以法律规定不明确为借口规避公开招标;不得以特定业绩、奖项作为中标条件,不得限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或者供应商,防止虚假招标;招标人和中标人签订的书面合同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必须从评标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
四、结论
油气田企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实现“强制招标”到“主动招标”的转变,在把握守法、公开、竞争、择优、共赢的十字原则下,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打牢基础,坚持信息公开和专业化的导向,实行决策、监管、操作三分离;强化招标管理的系统性,建立机构精干、运作灵敏的招投标管理机构,使招标业务所涉及的部门形成一个有机而相互协作的业务链条,互通信息,制约有效;招投标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水平,作招标投标法的自觉践行者和规范操作者,努力将招投标工作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促使企业的招投标工作进展顺利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油气田 招投标 风险管理
一、引言
招标是规范选择交易主体、订立交易合同的法律程序。它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具有竞争性、程序性、规范性、一次性、技术经济性的特性。招标能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最大限度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油气田企业,一般作为项目甲方存在,在项目立项以后,甲方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招投标阶段,也就是主要集中在能不能把握物有所值的市场经济规律,能不能实现择优和共赢的目的,从而通过招投标确定一个合理分配风险的承包合同。
二、油气田企业在招投标阶段的工作流程及特点
油气田企业招标工作流程一般包括:编写招标方案及审批,编制招标文件,发布公告或邀请,发售招标文件,澄清、答疑,开标,评标,结果审批,公示,质疑或投诉处理,发放中标通知书。
由于油气田生产的特殊性,以下几点会对招标活动的竞争性提出挑战,一是思想形态方面的石油意识强于共赢意识,习惯意识强于规范意识;二是施工队伍资源方面,内部单位及改制企业正在逐渐减少但还尚有一定的存在性;三是地理环境方面,油气田的生产单元大面积处于县乡之中,复杂的企地关系及地方保护主义不可逾越;四是油气勘探开发本身具有行业特殊性,并且存在项目资金、计划和实施的不确定性。
三、油气田企业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式、发包模式、评标细则及合同类型选择的不确定性是甲方要面临的主要招投标风险,它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顺利进行。油气田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常见的风险有:应招标而未招标的风险,招标条件不具备就开始招标的风险,中标人转包、违法分包的风险,现场踏勘不规范的风险,虚假招投标的风险,挂靠的法律风险,围标的风险,开标后有效投标不足三个的风险,黑白合同的风险,低价中标的风险,虚假招投标的风险等,以下着重探讨下主要风险。
1.招标条件不完全具备的风险
表现形式:(1)属于重点工程项目,工期紧,急于开工建设,需尽快确定施工单位的工程;(2)工程项目属于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多采用费率招标,而费率招标的工程在签订合同时通常只是签订了下浮率值及暂定价,容易引发的建设方图纸审查不细、施工方想方设法增加现场签证及设计变更的风险,而且因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影响的风险也常只能由建设方承担。
风险防范:(1)履行项目招标程序,明确能控制造价和实现资金合理使用的依据;(2)充分重视前期工作,减少“三边”工程的产生,尽量减少因设计滞后而不得不采用费率招标的情况,此外必须确定合理的招标费率下浮范围,不片面追求低费率中标。
2.中标人转包、违法分包的风险
表现形式:(1)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3)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4)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
风险防范:(1)将专业分包项目在总包招标时明确规定做单独分包招标,如消防工程等,这样便于发包人控制;(2)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并设定严格的违约责任;(3)加强监理单位的监督责任,要求监理单位严格监督查处转包、违法分包,被配套奖惩措施。
3.虚假招投标的风险
表现形式:(1)先行实施,补办手续,已开始或完成施工、供货或提供服务,后补办招标手续;(2)陪标串标 提前确定中标人,拉其他企业陪标或串标,进行象征性招标;(3)暗箱操作 有意限制或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创造机会;(4)蓄意谋划 招标失败 设置技术壁垒,蓄意造成招标失败,迫使转为谈判或其他方式实施。
风险防范:(1)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律制度;(2)放宽资格审查制度 ,不要提出高于招标工程标准所需要的资质条件,让更多的投标人参加投标,加大串标者的行为成本,使串标成为不可能;(3)严格限制评标委员会的废标行为 ,在招标文件中应规定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废标情形外,尽可能放宽废标条件,使更多的投标人参与竞争。
4.黑白合同的风险
表现形式:(1)招标人向中标人提出压价、增加工作内容等违背中标人意愿的要求,以此作为发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的条件;(2)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 ;(3)招标人与中标人按照招投标文件签订合同后,又签订与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合同。
风险防范:(1)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合同;(2)履约过程中发生范围调整、工程变更等情况时,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规范签署补充协议;(3)依法签订的补充协议及时办理备案手续,避免签订“黑白合同”。
5.电子招标的风险
表现形式:电子招标能利用网络技术便捷、高效地在线履行全部招投标工作,但不可避免的也为招投标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比如系统会受到竞争对手或是黑客等外界攻击或是入侵、内部人员有意无意的破坏与泄密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当然系统构建本身的可靠性、稳定性的好坏也会给以后的操作带来风险。
风险防范:电子招投标体统本身设计时,既要兼顾到传统招标的工作流程,又要考虑到在网络上实现招标的特殊性,做好人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在提高招标效率的同时考虑到网站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必须经常对数据库等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加装防病毒软件来防范,保证系统稳定而可靠地运行。运用多种安全技术, 包括基于一次性口令的密钥更新,秘密共享,标底保密等,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投标工作的安全性。
此外,根据2012年2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需要着重强调的有,油气田企业不得针对一些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以法律规定不明确为借口规避公开招标;不得以特定业绩、奖项作为中标条件,不得限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或者供应商,防止虚假招标;招标人和中标人签订的书面合同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必须从评标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
四、结论
油气田企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实现“强制招标”到“主动招标”的转变,在把握守法、公开、竞争、择优、共赢的十字原则下,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打牢基础,坚持信息公开和专业化的导向,实行决策、监管、操作三分离;强化招标管理的系统性,建立机构精干、运作灵敏的招投标管理机构,使招标业务所涉及的部门形成一个有机而相互协作的业务链条,互通信息,制约有效;招投标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水平,作招标投标法的自觉践行者和规范操作者,努力将招投标工作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促使企业的招投标工作进展顺利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