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小肠对葛根素吸收的动力学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engf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在大鼠小肠内吸收药物的方法,对葛根素的肠吸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UV双波长等吸收消去法测定小肠循环液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质量浓度为50、100和200μg/mL.的葛根素,在小肠内循环4h后相应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21、0.028和0.020h,吸收率(Pa)分别为19.28%、21.78%和16.98%,在不同浓度下葛根素的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因子P〉0.05),该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其他文献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方法,针对球体、正六棱柱、正四面体、圆柱体和环轮体等不同几何形体颗粒,在雷诺数为10~400条件下研究了颗粒绕流问题中的几何形体效应.基于模拟结
以纳米纤维状γ-Al2O3为载体,采用工艺路线简单的浸渍法制备了LaxCe1-xCuMn纳米稀土催化剂,并应用微反活性评价装置测试了对CO和C3H8的氧化活性.利用XRD,TEM,BET等手段,分析
在φ600 mm冷模塔内,对高效导向筛板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φ7 mm高效导向筛板的压降、漏液、雾沫夹带等流体力学性能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出计算塔板
采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同步跟踪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的冷却过程,研究了PTT分子中各基团对结晶过程的贡献.从计算得到的各特征基团的表观焓变△H可知,P
采用汽相转移(VPT)法合成出结晶度较高的纯MCM-22分子筛,并首次将硅酸钠应用于VPT法合成MCM-22分子筛;合成过程模板剂和Na+用量与水热合成法相比明显减少.用x射线衍射仪、扫
以己二酰双己内酰胺(ABC)作为扩链剂,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进行扩链,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聚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采用1H-NMR和红外光谱对扩链后聚酯的结
在经典通量模型H-P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机溶剂通过纳滤膜通量(J)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考察了溶剂黏度(μ)、摩尔体积(Vm)和溶解度参数(δ^2)对溶剂J的影响,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
运用主要的三种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GARCH、EGARCH模型,对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指数的波动性进行拟合,分析模型对上证A股指数收益的波动性、杠杆效应的拟合情况,比较不同模型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