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之八》是中国当代作曲家梁雷的作品,可有任何一种独奏乐器演奏,显示出当代音乐的抽象性。作品共包含了六首乐曲,对应副标题——“献给一位曾相遇六次的朋友”之意,并且全曲的构建亦围绕着“6”进行。作品采取中西结合的方式,在思想上与技法上有新颖之处。
关键词:园 序列 禅学思想
“园”的构建:单从谱面看,整部作品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旋律,由独立的音符构成单音织体,音的进行与节奏都显得零散而无规律。以第一首为例,全曲只有36个实际发音点,每一音都是独立的,音与音之间没有相互的承接性,随意而抽象。而看似随意的音符在音区、节奏、力度与演奏法等方面都有细致、精确的标示。节奏的特点显得“随心所欲”,以配合抽象的旋律。虽然乐谱上标示着4\4拍号,但没有传统意义的节奏规律,而是以不规则的节奏组合为主,例如在这首乐曲中,五连音的组合方式有五种,三连音的组合方式有八种,以及跨小节的连音与多种音型的组合,且频繁的休止令音乐的进行常“静止”住,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显得神秘、飘忽不定。以上特征均见于其它乐章,因此全曲建立在统一的基调上。作者对音乐语言处理的特殊方式是为阐释“园”的涵义。作者从中国以及日本的园林建筑中获得灵感,用音乐构建理想中的“园林”。“园”不是封闭的结构,而是开放的概念,“园”中有四季变化,包括了园林内外的自然环境。作者用“天”、“地”、“东”、“南”、“西”、“北”作为六个乐章的标题,在音乐上力求突出空间感,创造出清澄、空明的意境。
技法分析:这首作品运用了西方整体序列音乐的创作方法,而与其相比,作者对序列的处理更自由、简化:
第一,音序的特点:整首作品的序列只有六个音:D、E、F、#F、A、B,成为单一序列,突破了创统十二音序列“不可重复”的规则。序列之间没有相互派生的关系,意即没有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序列以“置换”的方式排列。“序列置换”技术由奥地利作曲家E.克然涅克首次运用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方法是:在保持序列音高的基础上,依次改换它们的排列次序,一定序列中的每个音都可以提前或推迟一个次位出现,因此,一定的序列有多少音高,就有多少次的置换。《园之八》中处理的更为自由,以“天”的序列为例:
#F A B D E F
B E A #F F D
F B D A #F E
A #F F E D B
D F E B A #F
D E #F F B A
这个序列显得随机性,但基本上每个音都出现在不同的位次。前四个乐章都是6×6的序列,最后两个乐章应音高的反复,各只有三个序列,但依据节奏、力度、演奏法的次序排列仍是6×6的方阵。
第二,序列的置换体现在结构布局上。对比前四个序列看出,“天”的第一个序列与“东”的最后一个序列互成逆行;“地”的最后一个序列与“南”的第一个序列互为逆行,整体结构上形成呼应。
第三,序列中的每个音都有独立的节奏、力度、演奏法,并与音序同步,共有六组,体现了整体序列的特征。但从曲中看出,节奏、力度与演奏法是“非周期”的出现,与音高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用意在于表达曲中飘忽不定、神秘的意境。
作品中运用的另一技法是勋伯格提出的“旋律音色”,“把一条完整旋律、独立主题、曲调片段或十二音序列分解成若干片段后,交给不同声部,由流动而多样的不同音色来分别陈述”,音色包括音区、力度、演奏法等方面,它们与音高是构成作品的平等要素。《园之八》是单音织体,音高与节奏分散,依靠每一音的音色构成流动的“旋律”,极具色彩性的音响效果。
“东方意蕴”:“园”的构想根源于中国“禅学”与“道学”的思想宗旨,追求清净、淡远,顺任自然。《园之八》的音乐表现为一种“禅定”状态,意境清、微、澹、远,得自于中国人文艺术的审美情趣。音乐表现手法上汲取了中国艺术创作的特点。作品的单音织体、线性旋律突出中国艺术以“线”为主的创作风格,音符与休止的交替是“点”与“线”的结合,产生“虚虚实实”的艺术效果,开拓听觉上的空间。“单一序列”、“序列置换”的简化形式是吸取了中国艺术崇尚自然、简约的创作原则。“音色旋律”的运用借鉴了古琴的音色特征——“声韵”的变化,节奏、力度上产生轻重、徐疾、浓淡等如画般的效果;而演奏法仿效古琴的演奏方式,强调动作与呼吸,配合不同音色的表现。
综上所述,《园之八》是在探索一种理想化的中西结合的创作道路,采用西方现代的作曲形式,融合东方艺术元素,令现代作品有一定的思想内容,与一些复杂、程式化的西方作品相比,具有一定的听赏性。
关键词:园 序列 禅学思想
“园”的构建:单从谱面看,整部作品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旋律,由独立的音符构成单音织体,音的进行与节奏都显得零散而无规律。以第一首为例,全曲只有36个实际发音点,每一音都是独立的,音与音之间没有相互的承接性,随意而抽象。而看似随意的音符在音区、节奏、力度与演奏法等方面都有细致、精确的标示。节奏的特点显得“随心所欲”,以配合抽象的旋律。虽然乐谱上标示着4\4拍号,但没有传统意义的节奏规律,而是以不规则的节奏组合为主,例如在这首乐曲中,五连音的组合方式有五种,三连音的组合方式有八种,以及跨小节的连音与多种音型的组合,且频繁的休止令音乐的进行常“静止”住,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显得神秘、飘忽不定。以上特征均见于其它乐章,因此全曲建立在统一的基调上。作者对音乐语言处理的特殊方式是为阐释“园”的涵义。作者从中国以及日本的园林建筑中获得灵感,用音乐构建理想中的“园林”。“园”不是封闭的结构,而是开放的概念,“园”中有四季变化,包括了园林内外的自然环境。作者用“天”、“地”、“东”、“南”、“西”、“北”作为六个乐章的标题,在音乐上力求突出空间感,创造出清澄、空明的意境。
技法分析:这首作品运用了西方整体序列音乐的创作方法,而与其相比,作者对序列的处理更自由、简化:
第一,音序的特点:整首作品的序列只有六个音:D、E、F、#F、A、B,成为单一序列,突破了创统十二音序列“不可重复”的规则。序列之间没有相互派生的关系,意即没有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序列以“置换”的方式排列。“序列置换”技术由奥地利作曲家E.克然涅克首次运用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方法是:在保持序列音高的基础上,依次改换它们的排列次序,一定序列中的每个音都可以提前或推迟一个次位出现,因此,一定的序列有多少音高,就有多少次的置换。《园之八》中处理的更为自由,以“天”的序列为例:
#F A B D E F
B E A #F F D
F B D A #F E
A #F F E D B
D F E B A #F
D E #F F B A
这个序列显得随机性,但基本上每个音都出现在不同的位次。前四个乐章都是6×6的序列,最后两个乐章应音高的反复,各只有三个序列,但依据节奏、力度、演奏法的次序排列仍是6×6的方阵。
第二,序列的置换体现在结构布局上。对比前四个序列看出,“天”的第一个序列与“东”的最后一个序列互成逆行;“地”的最后一个序列与“南”的第一个序列互为逆行,整体结构上形成呼应。
第三,序列中的每个音都有独立的节奏、力度、演奏法,并与音序同步,共有六组,体现了整体序列的特征。但从曲中看出,节奏、力度与演奏法是“非周期”的出现,与音高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用意在于表达曲中飘忽不定、神秘的意境。
作品中运用的另一技法是勋伯格提出的“旋律音色”,“把一条完整旋律、独立主题、曲调片段或十二音序列分解成若干片段后,交给不同声部,由流动而多样的不同音色来分别陈述”,音色包括音区、力度、演奏法等方面,它们与音高是构成作品的平等要素。《园之八》是单音织体,音高与节奏分散,依靠每一音的音色构成流动的“旋律”,极具色彩性的音响效果。
“东方意蕴”:“园”的构想根源于中国“禅学”与“道学”的思想宗旨,追求清净、淡远,顺任自然。《园之八》的音乐表现为一种“禅定”状态,意境清、微、澹、远,得自于中国人文艺术的审美情趣。音乐表现手法上汲取了中国艺术创作的特点。作品的单音织体、线性旋律突出中国艺术以“线”为主的创作风格,音符与休止的交替是“点”与“线”的结合,产生“虚虚实实”的艺术效果,开拓听觉上的空间。“单一序列”、“序列置换”的简化形式是吸取了中国艺术崇尚自然、简约的创作原则。“音色旋律”的运用借鉴了古琴的音色特征——“声韵”的变化,节奏、力度上产生轻重、徐疾、浓淡等如画般的效果;而演奏法仿效古琴的演奏方式,强调动作与呼吸,配合不同音色的表现。
综上所述,《园之八》是在探索一种理想化的中西结合的创作道路,采用西方现代的作曲形式,融合东方艺术元素,令现代作品有一定的思想内容,与一些复杂、程式化的西方作品相比,具有一定的听赏性。